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精選6篇)

來源:文萃谷 3.13W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精選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精選6篇)

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1

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

20時整,閉幕式開場表演《點亮》開始了。孩子們手提雪花花燈,以元宵節鬧花燈的傳統,點亮了場地上的“冬”字會徽。

全體起立,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場地上出現了巨大的中國結圖案,旗手們手持參加本屆冬奧會的91個代表團旗幟步入場內。《歡樂頌》經典樂曲響起,運動員代表入場,全場觀眾用掌聲和歡呼聲,向體育健兒們表達熱烈的祝賀和由衷的敬意。

大屏幕播放短片《2022,有我!》,再現運動員們奮勇拼搏、激情飛揚的精彩瞬間。隨後,為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體出發(自由技術)項目和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體出發(自由技術)項目的獲獎運動員頒獎。

一張張志願者真誠的笑臉在大屏幕上不斷呈現。新當選的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代表全體運動員,向6名志願者代表致敬,表達對廣大志願者的誠摯謝意。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創了“向志願者致敬”這一環節,並從此成為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傳統。本屆冬奧會期間,數萬名志願者熱情服務、辛勤付出,贏得了普遍讚譽。

大屏幕播放國際奧委會短片《信念的力量》,生動展現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盛會即將結束,又到了分別的時刻。中國古人常折柳送別,寄託思念之情。365名各行各業、不同年齡的普通人手捧柳枝,匯聚在場地中央,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白色的光束從場地中央亮起,形成一座光的豐碑,承托起主火炬“大雪花”。大屏幕播放短片《2022,有我們!》,記錄下冬奧會一個個温暖人心的場景。

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2

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

隨後,舉行了升希臘國旗、奏希臘國歌儀式。

來自河北阜平山區的孩子們再一次唱響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會旗在歌聲中徐徐降下。

奧林匹克會旗交接儀式開始。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揮動五環旗,然後交給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巴赫將會旗交給下屆冬奧會主辦城市意大利米蘭市市長薩拉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市市長蓋迪納。

現場奏響意大利國歌,升起意大利國旗。米蘭市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市帶來了精彩的文藝表演《雙城璧合·聚力聯輝》。

隨後,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致辭説,在這令人難忘的16個日子裏,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健兒閃耀賽場,展現體育魅力,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團結協作,各媒體精心轉播報道,向全球呈現了北京冬奧會賽場內外每個精彩瞬間。感謝所有參與、支持和奉獻北京冬奧會的朋友們,你們同樣體現了冬奧的精彩。“雙奧之城”,非凡冬奧。北京冬奧會開啟了全球冰雪運動新時代,讓我們記住這段難忘的冬奧時光,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致辭。他説,本屆冬奧會奧運村獨具匠心,場館令人歎為觀止,組織工作非凡卓越。我們要向北京冬奧組委、中國政府部門以及我們在中國的所有合作伙伴和朋友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我們歡迎中國成為冰雪運動大國。最後,巴赫宣佈第二十四屆冬奧會閉幕,並號召全世界青年4年後在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相聚,參加第二十五屆冬奧會。

大屏幕播放短片《再見!一起向未來!》,在本屆冬奧會即將結束的時刻,定格下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地來賓依依惜別的情誼。

21時35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的動人歌聲再次響起,閃閃發光的奧運五環從場地中央升起。主火炬“大雪花”緩緩落下,在純潔空靈的《雪花》歌聲中,燃燒了16天的奧運之火漸漸熄滅。

盛大焰火騰空而起,在體育場上空呈現出五環形狀、“天下一家”中英文字樣,歌聲、掌聲、歡呼聲響徹雲霄,國家體育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京全國政協副主席以及中央軍委委員出席閉幕式。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負責人等出席閉幕式。

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3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4日晚成功上演,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要為整個開幕式團隊打100分,而在冬奧會閉幕式中將有一個瞬間“穿越”到2008年奧運會,致敬“雙奧之城”。

“每次都有人希望我打分,有時我拍電影也是,觀眾經常問你打多少分?”張藝謀説,“作為一個創作者,我對自己其實要求很嚴格,通常不會給自己打出特別高的分。但我要給我們的團隊,要給昨天晚上整場開幕式的呈現打100分。因為一個導演背後是無數默默付出的人,有無數人的艱辛努力和創意創造,才有了昨晚的開幕式。”

開幕式點火環節,將傳統中熊熊燃燒的奧運之火,幻化成雪花般聖潔、靈動的小火苗,這一創意來自低碳環保理念。張藝謀説,本次開幕式他很自豪的一點就是主火炬台和火炬點燃的創意。

“挑戰自我是難度最大的,如何不一樣?一直是我想的。這並不是去比拼藝術表演,因為表演沒有好壞,而是比拼創意和理念。我非常感謝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批准了我這樣一個大膽的、完全不一樣的火炬台和點火方式。”他説。

與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相比,張藝謀認為冬奧會開幕式更温暖、更從容、更簡約,也更有世界視角。不過張藝謀透露説,在冬奧會閉幕式上,將有一個瞬間來致敬雙奧。

“也就是會重現一個瞬間,像2008年開幕式一樣,因為‘鳥巢’是一座雙奧場館,我們希望在一個瞬間讓它‘穿越’歷史。”

北京冬奧組委開閉幕式工作部部長、國家體育場運行團隊主任常宇介紹説,有約15000名觀眾來到“鳥巢”,與演員、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和運動員一起參加開幕式。

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本次負責開幕式的.轉播,首席執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薩科斯表示,非常榮幸在2008年奧運會之後再次與張藝謀合作,“與他合作總是非常輕鬆愉快,因為他已經為轉播商提前想好了拍攝角度”。

這是北京冬奧會第一次召開北京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每日例行發佈會,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介紹説,目前已有來自91個國家和地區的2877名運動員來華,各個場館的運行情況正常。

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4

“折柳寄情”,昨晚,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以中國式浪漫道別,再度驚豔全場。

打開歷史的詩卷,我們會發現很多離別詩都跟“柳”或“折柳”密切相關。

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這樣寫到:“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他還在《憶秦娥》裏寫到:“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在《金陵酒肆留別》也寫到:“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就其他詩人而言,王之渙曾寫過:“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白居易也有:“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可以説,在古詩裏此類詩句浩如繁星,不勝枚舉。之所以會在離別詩裏出現這麼多跟“柳”有關的意象,跟古人的送別文化——折柳相送,是密不可分的。

折柳贈別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行旅風俗,在詩文、戲曲和小説等文學作品中均有反映。古籍《三輔黃圖》中曾有記載:“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這是有關折柳贈別的最早文字記載。因此一般認為折柳贈別的風俗形成於秦漢之時。

關於這個習俗的由來,相傳是取自於《詩經》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送別人對即將離開的親朋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此外,俗話説“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生動的體現了柳樹生命力的強盛,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蔭。“折柳贈別”藴含着一種對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願,也喻意親人離別家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就如同柳枝隨處可活一樣。

同時,折柳贈別是對旅人路途安全的祝願。古人視柳樹為可以辟邪驅鬼的"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行人帶上它,可使鬼怪望而生畏,遠遠躲開,確保行人旅程的平安。

在我國古代,“折柳”一詞還寓含“惜別懷遠”之意。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的人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即將遠行的親朋。這是一種古代很流行的民間習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為一種時尚。

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5

2月20日晚,北京冬奧會閉幕式表演在北京鳥巢舉行。這次為期17天的冬奧會,有91支代表隊2800多名參賽運動員爭奪105枚金牌。

挪威、德國等冰雪強國成績不錯,獎牌榜(金銀銅)前三名是挪威(16-8-13)、德國(12-10-5)、中國(9-4-2)。

本次冬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他曾執導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是世界第一位執導夏奧和冬奧開閉幕式的“雙奧”總導演。

都體現了“雪花”的元素。而在閉幕式中,小編更多的是看到了中國歌曲及中國結、紅燈籠、剪紙藝術,折柳贈別等文化元素、中式浪漫起到的良好作用。

1、場地中央巨型中國結、冰車十二生肖造型,孩子們提着的冰燈都是中國傳統春節文化元素展示。

2、唱《奧林匹克頌》的孩子們,衣服上年年有餘的剪紙圖,藴含豐富的中國剪紙藝術。

3、志願者們手中提着的紅燈籠,點亮我,温暖你。

4、折柳《送別》,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惜別冬奧,他們演繹中國人傳承千年的“折柳寄情”。而配樂歌曲《送別)也特別應景。

冬奧會閉幕式個人觀後感6

“一朵雪花”的故事幻化成孩子們手中的燈籠,2000名各國運動員興奮地揮舞着旗幟湧入鳥巢,最後一枚獎牌的頒發儀式延續着過去17天冰雪賽場的快樂,楊柳依依傳達着東道主對賓客的惜別之情,2008年北京奧運五環再現致敬“雙奧之城”,鳥巢上空焰火打出“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的字樣……北京第24屆冬奧會閉幕式20日晚在國家體育場舉行。主席習近平、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出席閉幕式。“北京2022年冬奧會取得了超出預期的巨大成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這樣評價。香港《南華早報》20日稱,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無論在賽場上還是賽場外,本屆冬奧會都是主辦國取得的巨大成功。巴赫在閉幕式上説:“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我們歡迎中國成為冰雪運動之國。”他用中文説:“祝賀,中國!”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

2000名運動員參加閉幕式

“2022北京冬奧會以一場精心設計的閉幕式落下帷幕”,《紐約時報》20日報道稱,閉幕式是一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的迷人光聲表演,其間點綴着煙花。“這是一屆與眾不同的冬奧會,運動員具有開拓性,開閉幕式表演令人激動”。文章稱,北京冬奧會最後一晚的氣氛與2月4日冬奧會開幕時截然不同,“2月4日,許多人在所謂的‘奧運泡泡’中擔心新冠檢測呈陽性的後果,而20日的閉幕式活動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賞心悦目的減壓閥”。

俄羅斯“婦女”網20日報道,閉幕式上,扮成雪花的孩子們最先進入場地,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雪花,中國組織者以這種方式強調冬奧會的每個參與者都是獨一無二的。而在鳥巢打出的中國結象徵着冬奧會期間中國的春節,中國結的寓意是給人們帶來幸福。

《今日美國報》20日稱,按照傳統,冬奧會會旗從北京取下並移交給下一屆主辦城市意大利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

20日晚,總導演張藝謀透露,有2000多名運動員參加閉幕式,這個數字是破紀錄的。“最早有600多人,現在是2000多人。大家都願意來參加閉幕式,願意參加這最後的狂歡,説明運動員很開心,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挪威選手羅伊斯蘭是挪威冬奧代表團參加閉幕式的旗手。這位冬季兩項運動員在此次冬奧會上一共獲得了5枚獎牌。羅伊斯蘭説:“北京冬奧會對我來説是一個夢想,成為一名旗手對我個人來説是在冬奧會上的高光時刻,也是對本屆冬奧會和對挪威隊比賽佳績的一次美好慶祝。”獲得一金兩銀的瑞典運動員奧伯格是閉幕式上瑞典代表團的旗手,她説:“我懷着獲得奧運獎牌的夢想來到北京,現在我帶着3枚獎牌和一生的回憶回家。對我來説,這是無與倫比的一週。”有着“中東瑞士”之稱的黎巴嫩,冰雪運動比較普及。黎巴嫩滑雪小將陶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參加冬奧會“簡直就像做夢一樣,令人興奮”,“雖然有很多挑戰,但也是值得的”。今日俄羅斯電視台20日報道,約60名俄羅斯運動員參加了冬奧會閉幕式。俄羅斯奧委會隊旗手博爾舒諾夫在此次冬奧會上獲得了3枚金牌。報道稱,人們將在餘生中記住這17天,人們有理由對此感到自豪。

中國取得了多項成功

各國媒體認為,北京冬奧會讓中國在多個方面取得了成功。

體育的成功:經過17天“激戰”,中國冰雪健兒交出最佳冬奧成績單:9金4銀2銅共15枚獎牌!不僅金牌數、獎牌數創新高,中國體育代表團還實現了全項目參賽目標,在眾多項目上實現了全新突破。CNN20日稱,中國的成功之一體現在獎牌榜上,“排名高於美國隊”,“從自由滑選手谷愛凌到單板滑雪神童蘇翊鳴,中國新冬奧明星的精彩表現令中國和全球粉絲們為之傾倒,他們的驕傲溢於言表”。

外交的成功:香港《南華早報》19日稱,北京冬奧會對於中國的意義不只是體育,中國在冬奧會期間接待了約30位國際政要,也加強了一些私人關係,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國際奧委會19日宣佈,具有象徵意義的奧林匹克獎盃將授予中國人民,以表彰他們“温暖、活力、熱情和支持”。

防疫的成功:法新社20日稱,本屆冬奧會在閉環“泡泡”中比賽和工作,其防疫規模和嚴格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將成為冬奧運的“最典型記憶”。中國政府通過這種務實的閉環管理,控制住了疫情,這符合中國“動態清零”為世界樹立榜樣的説法。冬奧會前後4周時間,包括運動員在內,發現400多例病例,“但一直到最後,每日新增感染病例都保持為零”,中國實現了“安全”的冬奧會承諾。

收視率的成功:據國際奧委會的數據,中國有近6億人通過電視收看了奧運會,佔中國人口的40%。CNN20日稱,中國觀眾的增加可能會使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為歷史上觀看人數最多的冬奧會之一。

擊碎噪音的成功:“德國編輯部網絡”20日稱,出乎意料,沒有一個運動員在冬奧會上呼籲“人權”,來自外國代表團的可怕的“奧密克戎潮”也沒成為現實。《澳大利亞人報》稱,北京冬奧會一度被視為最具政治爭議的奧運會之一,但在人們穿上滑雪板和冰鞋後,大部分政治爭議都消退了。

冰雪運動普及的成功:俄羅斯體育活動家費季索夫告訴俄衞星新聞網:“中國領導人表示,他們將為3億人提供開展冰雪運動的條件,這令人印象深刻。這是非常睿智的做法。中國運動員在多個項目上具有良好的成長前景。”德國新聞電視台20日則説,冬奧會給中國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除了先進的基礎設施外,還有來自奧地利、挪威、瑞士等多個國家的教練也在幫助中國提升冬季運動的訓練手段。尤其是未來有3億多人蔘與冬季運動。對國際冬季運動組織以及國際企業來説,這是一個好消息。

環保的成功:據日本“GetNavi web”網站20日報道,冬奧會主辦國正在利用冬奧會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平台,可以看到北京冬奧會下了很多功夫減少碳排放,北京的“綠色冬奧”以低碳能源、低碳場館和低碳交通為三大支柱。報道還稱,北京冬奧會的低碳場館與東京奧運會“有一定區別”。東京的國立體育場是為東京奧運會特別籌建的,而北京冬奧會則是使用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會場——鳥巢。

北京冬奧團結了世界

國際奧委會官員、烏干達奧委會前主席威廉·弗雷德裏克·布利剋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比賽將永遠是一次特別的比賽,因為它在疫情期間把整個世界凝聚在了一起。這也證明了體育可以在不同尋常的情況下團結世界。”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布魯爾因為核酸檢測呈陽性而被隔離在北京的酒店,20日他寫道,在情人節收到奧運志願者送上的巧克力令他受寵若驚。這就是真實的北京冬奧會:帶着驚喜接受糖果,善意打破緊張。他寫道:閉環裏的善意是真實的,人性的光輝不斷湧現,“善意不是裝出來的”。“冬奧會之前被認為會失敗,但事實上沒有。疫情期間最嚴格的防疫泡泡偷走了很多樂趣,但你離開時還是會覺得這是有價值的。”

《紐約時報》20日稱,冬奧會一開始,賽事本身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對中國“人權記錄”的抗議並沒有像一些活動人士所希望的那樣成為現實。相反,很多運動員都對中國讚不絕口。“當你真正遇到這裏的人並與他們交談時,”代表馬耳他參賽的美國滑雪板運動員斯皮特里稱,“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美國運動員布朗克讚揚了中國的新冠防疫程序,稱這是“與美媒筆下完全不同的真實中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