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必備)

來源:文萃谷 2.7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作文(必備)

端午節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把買來的艾葉掛在門上,人們還會吃五黃。

一大早,我和媽媽準備了一些粽葉、蜜棗、五色線和糯米要包粽子。媽媽在做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她把幹粽葉放進鍋裏煮了一會兒,又燜了十幾分鍾,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要把粽葉煮一下呢?”媽媽對我説:“這樣可以使粽葉很快變軟。”然後又把粽葉撈出來,放在清水裏一張一張地洗乾淨待用,接着又把糯米淘乾淨。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包粽子了,我也跟着媽媽一起學學包粽子。

媽媽最拿手的是包長粽,她包的粽子個個大小均勻樣子好看。媽媽先拿了三張粽葉頭尾相向重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進漏斗裏,然後塞進去一顆大大的蜜棗,又在上面用米填滿,接着只見媽媽左折折右折折三兩下就把粽子包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線把粽子緊緊地纏繞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媽媽包起來很容易似的,也拿了幾片粽葉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一開始還是蠻順利的,當我把漏斗做好,米和蜜棗都放好準備包起來的時候,米就從兩邊不停地往下掉,怎麼都弄不好。媽媽對我説:“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説完,就手把手地一步一步教我做,可是我包的不是米會漏出來,就是鬆鬆垮垮的,不像粽子,一綁線就全散架了,看來包粽子真的'是一個技術活呀!最後我以失敗告終,想着還是等着吃現成的吧!很快,媽媽把粽子全包完了,然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裏煮,大約過了三四個小時,粽子熟了,滿屋子的粽子香味一串串都帶着水汽,香噴噴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抓起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吃着美味的粽子,聽着媽媽講這些習俗背後的故事,我覺得特別快樂!

端午節作文2

今年,我在昂立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下午一點半,我們每個人換上黃色校服,在教室裏興奮地等待着。

出發了,我們的“黃色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富蘭城堡。推開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陣清香。原來,工作人員細心地在樓梯旁插上了艾草、菖蒲,讓我們感到了濃濃的端午氣氛。

走上二樓,老師示意我們各自找一個位置坐好。通過屏幕,我們看到了“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的優美文字,配上婉轉悠揚的民族樂曲,整個大廳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隨後,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系列文化,讓我們受益匪淺。

“佩香囊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老師講到這裏時,楊老師拿着一大堆香包來了,並且給每人都發了一個。我拿了一個綠色的,因為綠色是自然之母,它幫助你在學習、生活中更加的謹慎細緻,朝着你心裏的目標不斷地前進。做香囊的比賽活動開始了,只見孩子們、家長們全都以“獵豹”的速度衝到了一個大理石桌子旁,桌子上放着三盒藥材,分別是艾葉、菖蒲、薄荷。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從三個籃子裏都抓了一大把,塞進了我的香包裏,然後以“光”的速度擠出了人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聞了一下,哇!太香了,真的是一個精緻玲瓏,清香四溢的香囊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誦讀經典,是屈原的著名作品《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豪情萬丈的詩句,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不可抹去。

最後,還有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快樂尋寶》。老師拿着一張牛扒優惠券説:“三、四、五號包廂裏藏了許多這樣的寶藏,特別是還有免單券,大家開始尋寶吧!”話音剛落,人羣瞬間變成幾條激流,衝進了三個包廂。而我,走到老師跟前,説:“老師,把寶給我看看!”沒等老師開口,我便把她手裏的券搶了過來,老師笑了笑説:“剛才在問答環節你好聰明!獎勵你!”

啊!今年的端午節真是太好玩了!

端午節作文3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説的就是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着説:“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粽子裏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粽子了嗎?”説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裏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粽子裏,把它包好之後,放在鍋裏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粽子。那時,我是多麼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粽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説。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着美味粽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粽子,但當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着,我終於吃到了傳説中的.“幸運粽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後,我就和姥爺拿着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裏,我一邊割,一邊説:“為什麼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後,它有什麼用處?”姥爺説:“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我聽了姥爺的話,心裏想:“這麼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端午節作文4

説起端午節,大家想到的便是吃粽子,是啊,那香噴噴的粽子,單單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盤大盤地裝着,大口大口地吃呢。

粽子的歷史其實是很悠久的,傳説屈原在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作為楚國的一份子,聽到這個消息後,悲憤難耐,跳入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的百姓乘舟打撈,為了不讓河裏的魚蝦損壞他的.軀體,便將粽子丟入江裏。自此,吃粽子的習俗便流傳下來了。

每到端午節,媽媽便在頭一天晚上泡好一大盆糯米,第二天一早,便開始包粽子了,粽子雖然小,但是卻有不同形狀,含有不同寓意的:你看,爸爸包的粽子是長方形的,兩半粽子合在一起的,稱為夫妻粽;我包的是四角的,只有爸爸的六分之一大小;媽媽包的最好看了,小巧玲瓏。之後媽媽便把那一大盤粽子放在鍋中足足煮上3,4個小時,晾涼後,扒開那綠綠的葉子,露出來的是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糯米糰,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羞澀的小女孩,漂亮又可愛。至今再次回味起來,依舊是那麼香甜可口,耐人尋味。

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都要買一小撮艾草,插在家裏的房門上,因為“艾”同音“愛”,這表示的是家中的每個人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家裏人的濃濃的愛。

晚上,一家人圍在桌前,望着那明亮無暇的月亮,品嚐着香糯可口的粽子,再談談家中的變化,幻想一下美好的未來,這真是快樂幸福的日子啊!

家鄉的端午節啊,你帶給了我們快樂和幸福,也為我們的生活添彩,你別有那番韻味,讓人陶醉。

端午節作文5

説起端午節,有誰不知道呢?據説端午節的由來是:愛國詩人屈原,在國家戰敗後,不願苟且偷生,投江自盡。他的行為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那些善良的人們,擔心屈原的肉體被魚蝦啃咬,就撒了一些菜肉在河裏,讓魚蝦只吃菜肉,不吃屈原的肉體。日子久了,人們為了方便,就把飯和肉包在一起。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粽子。

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一個個鼓鼓的粽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使人聞了就垂涎三尺。在我的家鄉,除了包粽子,還有一個習俗——趕集市。這集市,與普通的集市不同。它是在山林中的一大片草地上趕。這一天,人們非常高興,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在山林中,有拍民族特色照的;有投球奪取小玩具的;有投籃球奪獎品的;有射飛鏢贏禮物的;有用沙包打玩具小狗、小貓的……

在這片空地上,到處都洋溢着歡聲笑語,集市高潮時,那可謂是人山人海。在專用的一片地盤上,青年們,老人們都上面唱山歌,一個對一個,相當激烈,遇到聲音特別好的`,觀眾的掌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

端午節這天,除了去趕集,還有一種迷信的説法,這一天上山去採的草藥用了非常好。去年的端午節,奶奶讓我陪她去,雖然我不迷信,但出於好奇也跟着去了。到山上後,那裏的景色非常美麗壯觀,綠油油的樹木,寬闊的草地,讓人心曠神怡,真想高歌一曲。草叢中,不時顯現老人們採藥的身影。

好不容易才熬過了找草藥的時光,端午節又趕到了末端,但並不冷清,反而很熱鬧,小夥伴們捧着家裏包的粽子,比較誰家的好吃,吵吵嚷嚷的聲音打破了傍晚的寂靜。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節日,特別是我們家鄉的習俗。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兒到來,我們都有點兒迫不及待了

端午節作文6

“五月初五是端午,端午就在五月五……”聽到這首歌謠,快樂的端午節就躍然眼前。正當我遐想時,奶奶端着一盤香噴噴的粽子出現了。

粽子!棕的棕,黃的黃,穿着綠色的皮夾襖,泛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怎麼少得了粽子嘛!吃粽子這個習俗,還要從屈原説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為了國家悲憤跳江,老百姓為了留住屈原的屍體,往江裏扔飯糰,現在,這飯糰就演變成美味可口的粽子。想着,我咬下一口粽子,這真是好滋味!粽子是我愛吃的食物,樣子呈三角體,小巧可愛,最好看的是它的“綠外套”,是用箬葉包的,清新的綠色會讓你食慾大振。粽子也很“人性化”,它的`“肉”有黃有棕,就像白種人和黑種人,那是因為粽子有不同的餡兒,就像人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個性搭配不同的皮膚,才是獨一無二的!

吃過美味的粽子,我來到江邊散步,遼闊的江河,一望無際。我彷彿看到了屈原站在江邊痛苦的樣子,彷彿親眼目睹他跳江的過程,彷彿明白了他的心思,這讓我肅然起敬。是啊,“愛國屈原屍何歸,百姓為其過端午”。這使我對端午節有了新的認識,對“愛國”有了新的概念。其實,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掛香包、吃五黃等習俗都是在愛國,都是在傳承中國文化。我們的端午節,是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不是所謂的“小長假”,但是人們快要這些中國傳統文化淡忘了……

吃着粽子,我們為什麼不想想屈原呢?看着劃過的龍舟,我不禁大聲喊起“加油”來——沒錯,作為龍的傳人,要保留好祖國傳統文化啊!

端午節作文7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説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説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_,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_,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_》、《天問》等等……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端午節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裏投粽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現在的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糰裏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不怎麼喜歡這種肉粽的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粽子原有的滋味。

我家鄉的甜粽味道非常清香,不加修飾,更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乾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媽媽還會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摺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杆,載入鋥亮的瓷盤,看着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片的濃綠被這波濤淹沒,媽媽又拿起灶台上的鍋蓋,輕輕釦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現,葦杆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慾。撈入盤中,鬆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託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擺上載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嚮往的生活。滿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端午節作文9

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的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每到這一天,熟悉的兒歌總會迴盪在耳畔:“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要在端午的前一天下午包好。粽葉、竹葉還有裹粽子的菖蒲葉子要在鍋裏煮一下。煮好的葉子不再青翠欲滴,而是變得結實柔韌。單是粽葉的香味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了。

媽媽會包多種口味的粽子,糯米餡的、鮮肉餡的、蜜棗餡的`、麥仁餡的、紅豆餡的……有時媽媽還會包雜糧餡的,就是各種米、各種豆、各種乾果混合着包在一起,五顏六色的,像是一個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心靈手巧的媽媽包起粽子來是又快又有型,左手託着粽葉,右手撈起一把米,放在粽葉中間,箬葉的,媽媽會包成“磚頭形”、“元寶形”,竹葉的,媽媽會包成“三角形”都用細長的菖蒲葉子纏得結結實實的,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會緊緻有彈性。

粽子要在大鍋裏煮一夜。

端午節的早晨,會早早的被媽媽叫醒,媽媽要在我的手腕上裹五絲,就是用黑、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絲線編織而成。洗臉水是媽媽煮粽子的水,褐色的、散發着粽子的香味,洗完臉上滑滑的。

待媽媽打開鍋蓋,滿屋都瀰漫着粽子的清香,讓人聞了禁不住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撒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甜甜糯糯的,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每每這時,媽媽都會給我講屈原的故事,而我總是百聽不厭,懷着對屈原的敬仰,咀嚼着分外香甜的粽子,我更加喜愛端午節了。

端午節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我是不大愛過節的,去年這時,有朋友向我祝端午節安康,我本想回個同樂,但也不太想總這樣敷衍,便回了句“端午節快樂”,結果對面就和我爭論起來,説端午節應當説“安康”。安康,平安健康,是個好詞,可怎麼就不能是快樂呢。

有關端午來歷的説法不少,但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多感興趣,祭龍祖也好,紀念屈原也好,真假都不是我能夠説得算的事情。至於安康和快樂,我想也不必要去計較,遇上我這種不愛過節的,説什麼都是白搭。可端午就在那裏。

碰上我這種無趣味的人,大概都是要躲着走的,結果朋友家做多了粽子,就往我這送了好幾個,味道也是豆沙的,肉的,白的都的.,個頭不大,串成串有些可愛,還有着葉香。這粽葉可比外頭賣的好,畢竟是朋友的老家帶來的,他們家好過節,雖知道我的性子,但大約從沒信過我的話,去她家做客時,阿姨也總是熱情的很,起初我覺得十分的不自在,畢竟在家也不見得有這樣温情,久了也知道阿姨和朋友都是一個性子,也就適應了。我雖不過端午,但我卻不想沒有朋友,於是只好收下了。我大概是要過個端午的,不,不是的,我只是不好拒絕,粽子平日裏也是可以吃的。我將粽子小心的放在冰箱裏,算計着是當早飯還是當午飯,要不要同媽説一聲,她若是也買回來了可怎麼辦。不,這不干我的事,我是不過端午的。

沒等我消息發出去,媽就回來了,家裏沒什麼人愛吃粽子,家裏也不怎麼興過節,媽卻拿了艾葉回來,説是近來天氣熱,用來洗澡的,我卻覺得她這錢花得冤枉。現在什麼沐浴露,風油精都可以用味道驅蚊,薰艾是件麻煩事,不值當的。誰説要薰艾?我大概是逃不過端午了。

端午還可賽龍舟,今年大概是沒有這項活動了,縱然有,大概也找不到屈原。端午有驅邪防疫的説法,倒是很有必要。今年特別,過個端午大概也是應該的,就大大方方等着端午來,哪怕下場端陽雨,也是要懷着希望過日子,借龍舟水洗洗。

端午節作文11

今年的端午節大家是怎麼過的?在什麼地方呢?幹了些什麼呢?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是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這是端午節時,文秀用這首詩來紀念屈原的。

去年的今天,我們在學校裏以包粽子的活動來過端午,而今年我們又進行了包香包的活動來慶祝端午節。

活動舉行在我們的語文晚自習上,袁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香包袋和香料,香料五花八門,有艾草、梔子花、桂花、驅蚊草、合歡花、玫瑰花……

其中,我唯獨對桂花情有獨鍾,為什麼呢?因為桂花是淡黃色的,我特別喜歡淡黃色,而且它的香味很令我着迷,聞着很舒服很香。

沒有做香包之前我以為做香包會很難很麻煩,但與事實相反,做香包很簡單的,香料大部分以花瓣為主,五顏六色的`花瓣鋪在我眼前,像彩色的地毯,而且帶着香味,非常美麗,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花瓣,將它們放進香包袋裏,最後封好袋口,這樣一個簡單而又珍貴的小香包就做好啦!

我們是分批次做香包的,我是第一批,做完香包後,我們就拿着香包自己玩,然後第二批同學又做香包,我回到座位就靜靜的觀察這個精緻的小香包,這時一隻小蟲子飛到了我的小香包上,聞了聞,就看着它搖搖晃晃的飛走了,唉?為什麼會飛走呢?難道是我的香包不香嗎?我帶着疑問聞了聞我的香包,咦,難怪小蟲子會搖搖晃晃的飛走,原來我把驅蚊草放多啦!

今年的端午節,對於我這個小吃貨來説,雖然沒有去年的粽子吃,但我又學會了一項技能——做香包,別小看了香包哦,能幫我驅蚊呢!

端午節作文12

我家的端午節總是喜歡吃餃子,大抵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爺爺是個手藝人,做點心,燒菜都拿手,尤其包的一手好餃子,所以家裏逢年過節總是吃餃子。爺爺包餃子總要自己和麪,軟硬合度,還要多醒一陣子,蓋上一塊濕布,防乾裂,還能兩個小麪糰一起擀,包餃子皮薄餡大,開鍋以後熱氣直冒,配上一碗清醋,一個蒜瓣,外加一碗熱湯,我總吃的一頭大汗,十分滿足,然後小小的年紀就故作老成的感歎這就是幸福。

後來大了一些,每年端午節前後同學們都在討論什麼餡兒的粽子好吃,久而久之,吃着爺爺包的餃子竟覺得有些難以下嚥。然後自個兒生着悶氣,撂下筷子跑到角落去看書,正巧看到元稹的詩:“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好像那晶瑩剔透的感覺就在眼前,那一段時間香香糯糯的.粽子在我眼中就成了無上妙品了。

後來我忙於會考大學聯考就不去爺爺奶奶過端午節了,而每一年的端午我開始吃粽子,菱粽、筒粽,肉餡的、鴨蛋黃餡的,蘸糖、蘸醋、蘸醬油吃,吃到嘴裏總是覺得少了一些什麼,這種感覺伴隨我多年,直到我大學聯考結束。

那年的端午節,爺爺燒了一桌的菜,還做了拿手的餃子,那熟悉的一碗清醋、一個蒜瓣、外加一碗熱湯,我忘記了備考的疲憊和報考的揪心,温暖的讓人眼眶濕潤,好像倏地明白了這些年的粽子為什麼吃的索然無味,我低頭悶吃,好久才緩過情緒。飯足菜飽,看着還剩了半盤的白胖餃子,禁不住誘惑,給吃了個精光。

印象裏那好像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餃子,至今難忘,正所謂“餃子含禪意,食中藴道深”,這大概是生活與幸福的滋味吧。

端午節作文13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叁角行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端午節作文14

説起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往往都會想到春節和端午節!説起端午節的特色,人們往往都會想到粽子與龍舟!

佳節來臨,一家人團圓圍在一起,有説有笑地包起了美味的粽子,同樣是端午節同樣是包粽子,而今的端午節與曾經卻大有不同!永永遠遠少了她的背影,是我這一生中非常大的遺憾!我的外婆多年以前,因為病痛的折磨而離開了我們去很遠的地方!開始了她的旅行,曾經的外婆在我們老家是出了名的包粽子高手!每逢端午節到來時,村民們總是來請教外婆如何包粽子,外婆耐心親切的教導他們如何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為外婆粽子的美味,從小以來我一直不肯吃別人家裏包的粽子,也不願意吃街邊買,只願意吃外婆一心一意美味充滿愛的味道的粽子。

年年的端午節我都從城裏坐車回到鄉下,親切的外婆總是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夕準備好了材料,我每當到外婆家時,便可以聞到粽香飄飄的味道!那些年的端午節,與外婆的悉心照顧,與我在鄉下過着樸素而快樂的生活都已是童年的回憶再也回不去了!外婆離開之前,雖然把如何包粽子祕方留給了我們!如今吃的粽子仍然還是往年的美味,如今的端午節,仍然還是往年的忙碌,但是永永遠遠少了外婆的味道與背影!我沒有忘記從小外婆陪伴我的時間是最久的未曾忘記外婆從小對我的養育之恩!外婆啊外婆,你悄然無息的離開了我們去向了遠方旅遊!您可曾知道我們對你的思念?但願在遠方的您可否看到如今的我已經漸漸長大,慢慢懂事,再也不會讓您操心了?

端午節和粽子雖然是非常平凡的美食但是它的美味承載了許許多多人的童年的味道與回憶!也突出了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所以每逢的端午節滿滿都是愛!

端午節作文15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裏,端午節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曆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粽子。將粽葉備好,洗乾淨,與粽子放在一起,之後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粽子,一般有甜鹹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鹹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着奶奶學包粽子:先將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粽葉,接着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後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後用粽繩把粽子給捆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粽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粽子出鍋後,再把粽葉給扒開一看,那包着紅燒肉的,粽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鑑;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粽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説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裏用來洗澡。

端午節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划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係,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佳績。一次比賽的結束後,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節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揚光大並一脈傳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