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學與生活作文五篇

來源:文萃谷 3.04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與生活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科學與生活作文五篇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1

去婆婆家的路上,媽媽跟我説着婆婆年輕時的日子

婆婆苦了一輩子,她剛上完國小就輟學了,一個哥哥一個弟弟要上學,妹妹太小,太婆那時生病卧牀。全家的擔子都是婆婆一個人扛,賣茶葉蛋,扛大包,種莊稼,透着與其年齡不相稱的辛酸,一人走過。

現在的老年人,年輕的時候,吃不好,過不好,如今也眼饞現在的生活。婆婆説,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樹上的葉子地上的野草都被人吃光了。實在找不到能吃的東西,便吃一種紅色的土,那種土能把肚子填飽,但吃完後肚子腫脹,消化不了。

那個年代,我們不懂。

在婆婆家吃飯的時候,我不禁想起她經過的那些艱難的歲月。我情不自禁地往婆婆的碗裏夾了兩塊鹹肉。婆婆笑笑,眼裏漾着一絲幸福,埋頭用筷子夾起放向口中。

媽媽卻用自己的筷子夾走了婆婆碗裏的另一塊肉,放回碟子。婆婆沒有説話,只是默默看着媽媽。我便有點不高興,剛才還沉浸在自己的一片孝心裏,被媽媽這一筷子一掃而淨:“媽媽你幹什麼!”“你婆婆已經吃了一些葷菜了,晚上不能多吃。”

我不解:“那又怎樣,婆婆年輕時吃了那麼多苦,現在多吃幾塊肉不是應該的嘛。”媽媽是學醫的,在這方面很不買我的帳:“婆婆有高血脂,本來血液粘稠度就比較高,吃了葷菜不能很好得代謝掉,這些油脂在血管裏會越積越多,血液就不能暢通流了,這是科學。”

婆婆這時笑着對我説:“婆婆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但你媽媽説的很對,她也是為了我好,為我健康着想,婆婆晚上是不能多吃肉的。”我點點頭,覺得媽媽的説法確實有道理,便埋頭往吃飯。

細想來,媽媽和我都是在關心婆婆。所謂的人文關懷,我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媽媽卻是以科學為指導去關注婆婆的健康,這是從內心裏對婆婆的愛。

有時候,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如果只從表面看問題,那麼後果可能起到反作用。以科學的態度,謹慎對待,深入解決,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就如瑪麗修女的仁慈也許能讓我們去接濟、幫助受難人們,這本身並沒有錯。而真正更具有意義的關愛,離不開科學的指導。換句話説,科學的人文關懷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2

人文與科學,是對生活的兩種不同的認知。人文偏向於關注當下的主觀意志力量,包裹着感性的外衣,而科學更側重於着眼未來的理性,希望追求一勞久逸的理想結果。人文與科學,共同打造出我們美好的生活。

同是生活在地球上,人們平等的靈魂也應擁有平等生存的權利。特蕾莎便是不幸者幸福生活的捍衞者。她那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引領她不停穿梭在貧民窯的陋巷之間,為病入膏肓的窮人洗腳、擦身、治病,努力籌款對救濟孤兒、流浪者,讓一大批不幸的人在被命運踐踏如泥時,擁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但是,若要生活,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應有活下去的能力,即一個健康的軀體。當殘酷的二戰來臨,傷亡慘重,生命在紛飛的戰火前是那般不堪一擊,就當死神的氣息肆意瀰漫時,一種叫做盤尼西林的神奇的藥物為死亡線上垂死掙扎的傷員帶來生的光明。這一切歸功於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他預見了膿毒性傷口的可治療性,埋首實驗室十年,廢寢忘食地研究試驗,最終發現了青黴素(即盤尼西林)。他以一個人頭腦中的科學智慧,避免了千千萬萬的死亡;他憑藉一項科學成果,以更加有效本質地以更有力度的方式解決了問題,造福了全人類——這就是科學,是人文情懷難以匹敵的科學的力量。

在時光齒輪飛速轉動的今天,我們應在擁有博愛的人文情懷的前提下,注重使用和發揮科學的力量來造福更多的人。

再看我們的身邊,自古以來,中國就是有着人文之美的國度,華夏子孫注重情義道德,擁有濃濃的人文情懷.回想20xx年那黑色的五月,蒼茫的大地在喧囂中震起,災難無情的吞噬了汶川,災區的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中華兒女齊齊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們眾志成城,我們風雨同舟!無數的愛心飛向災區,支撐起汶川搖搖欲墜的天空。我們的人文情懷,更為重建後的汶川的美好明天奠基。

作為一名工人,孔祥瑞對自己所從事的技術大膽革新,潛心鑽研,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成為赫赫有名的“藍領專家”,34年創造3150多項科技成果,創造了8400多萬元的效益,這是一個單純勤懇工作的普通工人所無法實現和超越的。

因此,在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不僅需要團結友愛,心手相連的人文情懷做支撐,更需要勇於創新,鋭意進取的科學精神為祖國騰飛插上翅膀。這樣,祖國才能更富強,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3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質生活已是時下流行的話題。然而,我們應該如何去智慧生活?

生活上的智慧常常體現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只是我們沒有注意,或許我們認為這些只是平常的,無關緊要。

看看那些經常熬夜的人,面無血色,雙眼無神,還有一些新聞已報道了那些經常熬夜的人個個都黑夜吞噬了生命,這不是熬夜造成的嗎?為了工作而失去珍貴的性命,這説明了缺少睡眠是多麼恐怖的事啊!

也有一個人,從來不抽煙不喝酒不吸毒品,不暴飲暴食,整天樂呵,從不生氣,還早睡早起,時常看看報紙,寫毛筆字,還經常飯後散步,與朋友下,到了100歲還行動方便,利落。他飲食很規則:早上一杯純牛奶,三個雞蛋;中午,一碗粥,一小碟蔬菜和一碗健胃湯;下午,一碗木瓜牛奶西米粥;到了晚上,通常和午餐一樣。就這樣,他活到了100多歲。

危險也無處不在,所以需要學會自我保護,否則危險會在你放鬆警惕時奪你的生命。

就像近來的這一攤災難,關於“馬航”的MH370號飛機,它在短短的一分鐘內奪取了239人的生命!239!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心寒恐怖的數字呀!從這一件事驚心動魄的事情中,告訴了我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是多麼的重要!

還有一件關於自我保護的事:一天早晨,當事人李某正睡覺,突然一陳焦味撲鼻而來,李先生以為燒焦東西,便去查看,但最後發現焦味是從門外傳來的,李先生打開門一看,有火,他立刻意識到失火了。在這幾秒內,李先生想出了一個辦法。因為距離安全通道比較遠,李先生立刻用水澆温被子,再用濕毛巾捂住鼻子,一切準備就緒,李先生用濕被子扇着火,邊向安全通道跑去。在這期間,有不少火“偷襲”李先生下得不用被子包着自己快步奔向1樓,眼見準備成功逃生,但1樓也着火了。這進,火就像要吞掉李先生,李先生卻不害怕,拼命用被子扇火。在李先生不懈的`努力下,火抵擋不住李先生的“攻擊”,快速地退去了。最終,李先生成功逃脱。

生活,需要有智慧才能保證我們的人生安全。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4

世間萬物真是奇妙萬千,大到人造地球衞星、載人宇宙飛船,小到日常生活點滴,許許多多的科學現象既讓人費解又讓人驚歎!

每週六晚9點我都會準時地守候在電視機前靜候湖南電視台的《啊啊啊啊科學實驗站》,在這裏,讓我看到了許多奇異的現象,特別是一些存在於我們身邊的事物的科學原理更讓我興致淋漓,原來我們一直在有意無意中與科學同行!

外公喜歡喝茶,閒來無事,每天看着他拿着茶杯在屋子裏晃來晃去。這隻外公愛不釋手的玻璃杯因為使用頻率過高,內壁上已經積累出了一層厚厚的茶垢。這天,我孝心大發,“外公,你的杯子太髒了,我幫你清洗一下吧!”沒等外公有所反應,我就自告奮勇的挽起袖子洗起來,原本以為洗個杯子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可是我錯了,儘管我用刷子猛刷、用洗潔劑猛泡、用水猛衝,我想盡了我能想到的清洗辦法,可是不管我如何用力,茶垢依然在那裏。我泄氣了,外公笑了:“傻丫頭,你弄得廚房到處是水不説,你再這樣下去,我還真擔心我的杯子受不了你的折磨呢?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吧,你去問外婆要點小蘇打來試試?”小蘇打?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外婆給了我一些白色細小晶體,我把它放進杯子裏,沒想用一次性牙刷沒刷兩下那些原本頑固的茶垢就乖乖地掉落了,不到兩分鐘外公的茶杯立馬變得晶瑩剔透,煥然一新,而且洗完後杯子還有滑滑的感覺。我奇怪了,為什麼連萬能的廚房清潔劑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而小蘇打可以呢?外公笑而不答:“要想知道答案,你自己去找吧!”我的好奇心瞬間被引爆了,於是,我便上網查資料。

我知道了,茶垢是由於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鏽中的金屬物質在空氣中發生氧化反應而產生的,含有氫氧化鈣,而小蘇打是弱鹼性食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兩者剛好能起中和反應,從而使茶垢從杯壁上掀下來。我恍然大悟!

從電腦上我還知道了很多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比如,皮鞋磨腳了就用白酒抹一下磕腳的地方就可以了;比如將碎蛋殼和醋一同放入帶有污垢的瓶子裏,用力搖動,就能將污垢去掉;還有家裏的銅、鋁器用舊了,用醋塗擦後清洗就能恢復光澤;還有……

生活中,像這樣的科學小常識真是無處不在,要是我們能充分運用它們,那我們的生活不就會變得更便捷、更健康、更美好嗎?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5

科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如果生活中沒有了科學,那麼定會少去許多樂趣,增加許多煩惱。

在我最喜歡的科普雜誌《小哥白尼》中,我懂得了很多科學道理,也明白了科學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又會怎麼樣呢?沒了汽車,我們只能坐馬車、騎馬或走路,那可就慢多了,汽車一天大約能行駛一千多千米,就連傳説中的千里馬也不能與之相媲美。沒了電腦,就等於沒了“知識寶庫”,人們有了困惑,還得千里迢迢、風塵僕僕地趕到當年的藏書閣,去問個明白。沒了“阿波羅號”,我們還不知道月球上一片荒蕪、死氣沉沉,可能至今還陶醉於“嫦娥奔月”這個傳説呢。

沒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至今還不知道人是由猿進化成的,可能還在思考着“女媧造人”這個故事……萬幸,我們崇尚科學,一件件科技成就,不勝枚舉。我們發明了電話、電視、汽車、洲際導彈等一個個奇蹟。可以千里傳聲,可以及時瞭解發生在地球上的任何事件,可以馳騁大江南北,可以翱翔藍天,還可以威震五洲。

其實科學並不是遠在天邊,它與生活連接緊密:太陽能、電、X光、塑料、尼龍……只要你有一雙慧眼,把它看透、看明白,再用上一雙勤勞的手多做、多實驗。你就會對它瞭如指掌。二十一世紀,一個比二十世紀更帶科學色彩的世紀,等待着我們用科學去開發,去創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