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5篇)

來源:文萃谷 1.5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5篇)

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我的老家,在湖北的一個小村莊裏。但也多虧了是個小村莊,才能讓我過的每一次春節都充滿了年味。不過,隨着村子越來越現代化,家鄉的許多習俗也隨之消失,這一次春節,我從大姨口中瞭解到了不少的風俗。

談起湖北人過年的習俗,那講究可就多了,傳統意義上的過年,應該是從農曆冬至這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從冬至那天開始,湖北人就要開始忙年了,開始殺年豬醃製豬肉、臘魚了。

為什麼農曆二十四號這天要過小年呢?古時候有個順口溜叫:“君二十三,民二十四,王侯二十五”。意思是,國軍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王侯家臘月二十五過小年。小年前一天,就要做些除舊迎新的事了,普遍百姓家裏就要開始打揚塵、做衞生,為除舊。用白紙糊牆見新,為迎新。

臘月二十四要敬香送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新的一年裏會招財進寶。

大年七年級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餈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餈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九年級、初四為止。

大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九年級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説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八年級取下燒掉,俗諺説:“九年級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聽着大姨滔滔不絕的給我講着這些習俗,我不禁感歎道:原來過年還有這麼多有趣的習俗啊,當真是長見識了。

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為隆重的節日。在我的家鄉-湖北省咸寧市,春節也是最為歡樂祥和的日子。

大年七年級一大早,整個村子就熱鬧起來了。各家各户的年輕人都穿戴一新,成羣結隊的,到村子裏面的長輩家裏去拜年。家家户户都準備了豐盛的食物,迎接來拜年的人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裏説着一些祝福的話語,拜年啦,拜年啦。小朋友們忙着吃零食,放鞭炮;大人們忙着招待客人,大家都既忙碌又開心!

在我的家鄉一件有年味的事情就是舞龍了。大年七年級,除了年輕人去給長輩拜年,還有村子裏專門的舞龍隊伍來給各家各户拜年,他們走街串巷的,基本上每一家都會去。只見舞龍的隊伍停在一户人家的門口。主人早已把院門打開,點燃鋪在地上的煙花爆竹。在一片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龍就舞進了院子裏。領頭的人對得這家的主人説着一些祝福的話,其他的人就在院子裏舞起龍來。如果遇到的是剛剛喬遷新居的家庭,龍舞的時間就更長了,舞龍的情形也更加有趣。十幾個人一起舞龍,每個人執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是龍身體的各個部分。舞龍的人的動作時而慢,時而快,有時還會跳起來,龍便隨着動作時而曲,時而直,時而騰空,時而落地。最精彩的是表演“雙龍戲珠”。只見一人手持一個“珠子”,其餘人舞着兩條龍,跟着珠子跑,爭搶着珠子,做出各種花式的動作,互不相讓。這時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主人家會在舞龍的同時燃放鞭炮,兩條龍就在鞭炮聲中上下翻飛,活靈活現,加上舞龍隊的嗩吶聲,鑼鼓聲,煞是威武!

我家鄉的春節,十分的熱鬧,又有着大城市所沒有的年味。我們吃着臘肉、臘魚;燃放着五彩的煙花爆竹,看着舞龍舞獅。正因為有了這些東西,我才覺得在家鄉的春節,有着深深的年味!

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

“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在中國,新年春節一直都是人們期盼的特殊節日。

在大年三十即除夕,人們都會去貼對聯,貼福字、貼窗花,之後便把家中打掃得乾乾淨淨,把一切“窮遠”,“晦氣”掃出門外,來年清穢。家中會做年糕,三牲飯菜來奉祀祖先。

在晚上人們會吃年夜飯,而漂泊在外的遊子也會趕回家中與家人團聚,年夜飯一般要用“三全”(即全雞、全魚、全鴨),“三糕”(魚糕、肉糕、米糕)和“三丸”(魚丸、肉丸、藕丸)等食物,這頓飯往往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吃完年夜飯後,長輩會發給晚輩壓歲錢,因為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平平安安的度過一歲。

正月七年級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在早上會先放爆竹,送舊迎新叫“開門炮”,人們各家各户會互致祝賀拜年,走親訪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相傳這一天是掃帚的生日,不能動掃帚,不然會引來“掃帚星”,倒黴運。

照傳統的説法,除夕辭舊,大年七年級迎新,七年級迎新要吃齋八年級解齋。同時吃“開年飯”,指對新的一年能有一個好兆頭。

正月十五,又稱為元宵節。這一天會熱烈喜慶的.觀燈,又稱為燈節。大街上處處張燈結綵熱鬧極了,有兔子燈,有紗燈,還有各種各樣有趣的燈,看得人們眼花瞭亂,回到家還可以吃元宵,寓意着團團圓圓。

在歡樂喜慶的氛圍當中,春節緩緩結束了,人們都各自回到自己工作崗位上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生活。

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説起我的家鄉湖北的風俗,那可真不少呢!比如,魚面燉肉,是湖北人家家飯桌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就給你講講魚面的那件事。

有一次,我們一家回家鄉過年,碰巧趕上家裏在置辦年貨。只見門前擺放着幾隻大盆子和大水桶,裏面有好幾條大肥魚。大概是魚兒大多了,顯得盆子太小,它們擁擠在一起,層層疊疊,轉不動身了。大姨見我看得入神,告訴我這些魚兒是用來做魚面的材料。

隨後,姨夫把大木板架在兩條木凳上,大砧板搭好了。姨夫從身旁的盆子裏撈起一條大魚,用刀麻利地颳去青魚身上的鱗片,取掉魚腮,再劃開魚肚,扯出內臟,很快就把魚清洗乾淨了。姨夫用刀劈開魚背,一分為二,經過一番行雲流水的操作,他順利地剔除魚刺,將魚肉取了出來。然後,我們將魚肉剁成了肉醬糊糊,倒入大碗中。我根據大姨的教導,在碗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澱粉食鹽,用靈活的小手將它使勁揉搓在一個大面團,再抽一抽,扯一扯,拉一拉,大面團就四分五裂,變成一個個小麪糰啦!最後再把它們用擀麪仗擀成蒲扇大小的麪餅,再捲成卷,初始步驟就做好了!

接下來,把卷好的麪餅放入蒸籠二三十分鐘就可以出鍋了!揭開鍋蓋,一陣魚香撲面而來,饞得人直咽口水!姨夫切了一小段給我,説:“快,趁熱吃!”我咬了一口,嗯,真是美味呀!姨夫把餘下的幾個肉卷均勻切好,説是一次吃不完,晾乾後可以分幾次做魚面燉肉。聽媽媽説,這道菜曾經被孔子吃過了呢!當天飯桌上就上了這道魚面燉肉的大菜,燉好的.魚面,看起來比麪條粗,吃起來味道鮮美,口感爽滑不膩。

聽姨夫説,以前家裏條件不好的時候,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吃到魚面,而且魚面燉肉也只用來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後自家人才能吃。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條件自己做魚面了,而且都做得多,晾乾存放,平時想吃的時候也可以拿出來做菜。現在每次回鄉過年,我們都會帶回一大包魚面給爺爺奶奶吃。

怎麼樣,你想不想也來嚐嚐我們家鄉的美食呢?

湖北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湖北的一個古城,我自小生活在農村,家鄉的人勤勞,樸實,很重視先人留下的傳統習俗!

中秋自不在話下,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提前半個月以上就開始準備了,按家鄉習俗晚輩必須給長輩送節,大致是上買一些:月餅、紅糖、還有肉,這三樣是必須的,如果有錢人,還可以多買一些酒和糕點!

送節必須是在8月15之前完成,送去的時候一定要説:***我來送節啦。表示尊重,一般送節對象是:父母家,奶奶家,外婆家,叔叔家,舅舅家,乾媽家。這是最主要的,其他的可以不送!因為家鄉有句俗話,孃親,親舅。父親,親叔。也就是叔叔跟舅舅是必須送的。那是尊重自己的爸爸媽媽。

説來説去,其實送節就是針對嫁出去的女兒,以前老人們總是説,養個女兒就是為了吃肉的`,一年最少要送三個節《娶湖北某些地方的女子要有心理準備》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這三個節日,嫁出去的閨女是一定要送節的!但也不是白送哦!按找習俗,禮送到後,必須在他家好好吃上一頓,臨走還必須還禮。也就是受禮者必須給你一些東西,你帶回去,一般都是:雞蛋,花生,蠶豆,一些家裏常有的東西。

我結婚三年,因為一直離家裏比較遠,總是給父母一些錢,讓他們買,實際上如果在家,肯定花不了多少錢,可即便是這樣,父母拿着超出過節的錢,心理也不高興,目前曾不止一次的對我説:別人養女兒吃肉,我養女兒從來沒有給我送過節!一直以來我都不在乎,説煩了,我就加上一句:那麼想吃肉啊,我給你買頭豬,想啥時候吃啥時候吃。母親總搖頭説我不懂。結婚後,懂得了生活,才慢慢知道母親的心思,養女兒不是為了要吃肉,是想每年有更多的時間看見閨女。想必先人也一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為了能常見見出閣的閨女而發明了過節這一習俗,目的就是為了一年能儘量多一點正當理由見見閨女。意表相思之情。

今年中秋,我提前給母親打電話,叫他們準備一塊大月餅,我要回去跟他們一起過節!最主要的:我要給他們送節。因為我愛他們,跟他們愛我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