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學春節作文合集6篇

來源:文萃谷 3.1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春節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中學春節作文合集6篇

中學春節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已經來到了,在這大好的節日裏,你準備怎樣慶祝?舉辦一個春節全家一起吃團圓飯?還是去度假?在春節期間,我們全家打算回下沙老家過年,準備歡聲笑語鬧春節。

回老家的那天,天氣十分寒冷,可這並不能阻止我們回去的腳步;快回到家的時侯,遠遠就能表哥表妹們在放鞭炮了,我不禁心裏癢癢的,於是,一下車,我便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他們的行列。

隨着“嗖”的一聲,幾道白光彷彿火箭一般飛向天空,仔細一看,原來是表哥的“火箭炮”。瞧那形勢,對於這個名字絕對是當之無愧。

嘿嘿,接下來我的'“彩雷”粉墨登場啦!只聽“轟”的一聲響,我的“彩雷”炸開了花,那聲音把房子都震了幾震,我的“彩雷”肯定不遜色於表哥的“火箭炮”。

“呯”,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最後的“壓軸炮”——小叔的煙花。煙花首先噴出一團金色的火焰,把它射向天空,最後那團火焰在空中爆炸,形成了一朵怒放的“花朵”那一瞬間,似乎它把整個夜空都給照亮了。

“鏘咚鏘,鏘咚鏘咚鏘咚鏘……”咦?這是什麼聲音?噢!原來是舞獅隊來拜年了,在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頭由兩個人扮演的“金獅子”,只見那頭金獅一頭金黃的鬃毛。一身彩色的衣服,脖子上還掛着一個叮噹作響的大鈴鐺,有趣極了。

回老家過春節可真好玩!你的春節是怎麼樣過的?

中學春節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前言

在中國人眼裏,春節,無疑是一年裏最為重要的節日了。因為這一天不僅是舊年的結尾也是新年的開始呢,人們會在春節中辭舊迎新,祈願這新的一年會更好。

一般從臘月中旬人們便會準備置辦過年要的東西了,人們奔波於各種各樣的商場、乾果店、雜鋪店中。其實從這些忙碌的身影中我們便已經能感受到那股濃濃的、甜蜜的氣息。這種時候,大人忙着置辦年貨,我們小孩子也不例外,都纏着家人買可口的零食、乾果或玩具。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春節是人們休息玩樂的最佳時機了。

等到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時,人們也會放放煙花、火炮之類的,基本上從這天起,一直到初五、初六時,晚上才不會聽到煙花、火炮的聲響。小年,其實説起來是年,但現在已經不怎麼流行過小年了,只是從這天起,各條大街上都擺滿了賣小吃的,尤其是景區,數都數不過來。但也是從這天起,家家户户也真正開始有了年的味道。

小年過了之後,家家户户也差不多都準備好了,店裏走動的人也少了不少。店鋪裏的人也不急不火,悠閒自在地守着自己的攤子,等着除夕的來臨,也等着早早關門好回去吃年夜飯,和家人團聚。

除夕,終於在萬眾期盼中來了。這一天,早上也許你並看不出什麼不同,等到下午的時候你會發現街道上幾乎一個人也沒有了,除夕當天一般都是極冷的,人們在上午的時候會去街上看看有沒有什麼自己新年準備中忘記了的東西。等到吃午飯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回家了,在家裏準備着豐盛的年夜飯。等到下午快傍晚的時候,年夜飯的.序幕也就拉開了,一道道美味的菜餚陸續的上桌,家人們圍着大桌子一臉歡快的吃着聊着,相互祝福。這時,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幸福的。

七年級,是春節中最為熱鬧的一天。小孩子們挨家挨户的去鄰居們拜年。小孩們出去了,大人們 又在家做什麼呢?在我們老家,再好不過的消遣就是打麻將。外面人山人海,裏面歡聲笑語。無論在哪裏,都是喜慶的、祥和的。這就是新春。

正月十五元宵,乃是春節的最後幾天了,也是最後一個高潮。正所謂元宵節看花燈。燈嘛,是肯定要有的,不過現在這個時代,我們也可以放孔明燈。總之,當整個天空都被孔明燈映滿時,和家人,朋友,愛人在一起許個願,也不失為一件美好的事

一眨眼,開學即將來臨,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該去做着自己應做的事。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時針依舊在轉着,我們依舊在日復一日的工作着。但我們知道,我們,在等待下一個春節······

中學春節作文 篇3

大年九年級,去外婆家的路上。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坑坑窪窪、曲折的小路;那石磚平頂的房頂;那乾枯的小河。記得以前有水的時候炸過魚呢,腦海中幻想着一幅又一幅今年春節的美好場面

到了門口,卻是那麼的冷清只有三三兩兩的摩托車停靠在門外。我一個勁的跑上樓。頓時傻了眼,那一間小小的卧室裏擠滿了人,屋裏洋溢着温暖的氣氛,人人臉上都微微泛着紅光,連電暖氣也成了搶手貨。他們抬頭望了望我,又低頭去玩手機了。我一個勁兒的往裏擠,擠到牀邊坐下,那麼自然地從揹包裏拿出手機連上無線網,同他們一般開啟了手機之旅。屋裏滿是遊戲的聲音,我們也是那般默契,那麼的神同步。

遊戲打過了一關又一關,電視劇看完了一集又一集,小説翻了一頁又一頁突然,腦海中蹦出那寒假作業,想着它還有一百多頁要去完成,連絕食的心都有了。悄悄地、悄悄地移到牀的另一邊,拿出作業,直愣直愣地盯着書本,抓耳撓腮的,邊看邊寫,漸漸地進入狀態,一頁接着一頁,馬不停蹄。忽然,你在寫作業?嗯。我頭也沒抬一下,看都沒看一眼。

飽餐之後,我決定轉移車上,砰關上車門,似乎與世隔絕了,沒有外界的干擾。還有天然架書裝置方向盤。我就這樣慢慢地看,慢慢地寫,時光也就這樣悄悄地從筆縫間溜走現在的我只想拼命地寫作業,隨時隨地。呀,沒筆芯了。那黑色的筆芯只剩下一根無色的筆管,我翻箱倒櫃地在車上尋找着,座椅下,小格子裏,後備箱都沒有,我似打了焉的黃瓜,心口就好似被什麼東西塞住了一樣,種種説不出的無奈

我泄了氣一般坐在車上透過玻璃望着外面的世界,感覺就像糊了一層窗户紙,那麼地不真實。捅破那層窗户紙,望見了藍藍的天空,還有小鳥歌唱的聲音,人們歡笑的聲音,公雞打鳴的聲音。我似乎又回到了從前

幾家人坐在門前的庭院裏曬着太陽,嘮着家常,調皮的小孩們去柚子林打柚子,躲貓貓而不是窩在房間裏烤電暖氣,也不是人人手中拿着手機衝着冰冷的屏幕發笑。

總感覺這個春節突然什麼都變了,變得那麼徹底。連我上一年級的小妹也知道怎麼玩平板,怎麼下游戲我拼命地去逃避,去拼命地寫作業來麻痺自己。

時代的`腳步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去摧毀一個又一個孩子美好的童年的嗎?就是這樣讓人們離他們的親人越來越遠的嗎?我怎麼就是那麼執拗,就是不願意承認那樣一個現實呢?一個殘酷的現實。

以前的那樣一個無憂無慮的春節呢?怎麼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讓人懷念的一道道印記

中學春節作文 篇4

年是什麼?年是穀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穫的象徵,所謂五穀熟曰年。年是什麼?年是一隻怪獸,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來。它一上岸,所到之處便是洪水氾濫。後來人們在家門口貼起紅紙,院子裏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把年嚇回逃回了海里。於是就有了除夕貼對聯,掛彩燈,穿新衣,還要剁餃餡包餃子,晚上還要攏旺火、燒柴禾,---這就是年了。那麼古代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我們先來聽聽這首年節歌―――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寫聯對,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七年級八年級磕頭兒,九年級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霄,這年才是過完了。那麼我們追溯古人的年步,先來祭灶――灶王爺可是年節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臉的一尊,祭灶的風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對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達。在傳説中,黃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後世流行的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長得象個美女。他有一個叫卿忌的夫人,有六個都叫察洽的女兒,還有好幾位兵將。他除職掌灶火之外,還要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人們還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同時還喃喃禱祝,求他上天講好話。

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今天,不過時間是在臘月二十四,祭食也簡化成了灶糖灶餅,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話,一定還會聽到奶奶、媽媽在叮囑灶王:上天説好話,不好的可別説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爆竹最初是巫術的一種工具,作用是驅闢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並不是象現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燒竹子,發出噼叭之聲,驚嚇鬼怪。屠蘇即屠蘇酒,意為屠絕鬼氣,甦醒人魂。據説於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後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桃符又稱桃版,是春聯的前身。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桃符轉化成春聯據説緣於五代後蜀之主孟昶。紙製的春聯則是明、清才興盛起來。今天的春聯意在於渲染年節氣氛,祝吉求祥,已經失去了舊時春聯的驅闢作用,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寫了聯對,接下來該準備過年的食物了,年節飲食很多,諸如年糕、年夜飯、更歲餃子等。另外還有巫術味很濃的飲食,如桃湯、柏酒、椒酒、五辛盤。桃湯是用桃煮的湯,柏酒是一種用柏樹葉浸製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製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飲用,意為避邪祈福。五辛盤即以葱、姜等五種辛辣食品置盤中,又稱春盤。俗謂可以辟惡、除瘟、通五臟,也有賀新的意思。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難解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間,在歷史上甚至連監中的犯人也釋放回家團聚。全家人團坐桌前,開始了團年、守歲的進程。先是一餐團年飯飯後闔家團坐守歲。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借此表示親情愛意。團年飯後還要消夜,一家人吃着點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細雨,靜待天明,這便是守歲。另外除夕夜還有鏡聽、照田蠶、賣痴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願新的一年小孩聰慧,萬事如願。

鄉村裏過年,從臘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個半月的鑼鼓聲,這聲音單調,卻打動到咱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坎上。就在這時際,發現迎春花開了。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一年來到了!古人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着門或貼畫雞於門。從元旦開始,人們開始忙着拜年賀節。拜年在漢代便已流行,羣臣在正月正日這天進宮朝拜,君臣同樂。到了明清兩代,官場拜年則發展成虛文的禮節,往往是望門投刺,不管認不認識。有詩為證: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在民俗信念中,七年級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復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這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而對商家來説,初五這天商家開業。正月的活動一直到了十五,才漸漸平靜。

中學春節作文 篇5

紛揚的雪花、銀白的晨霜,這大概是冬爺爺送給我們最後的禮物吧!聽着他漸去的腳步聲,我和所有中國小朋友一起翹首企盼着,盼望又一個新春佳節的到來。

春節到了,我們就要和寒冷的、縮手縮腳的冬天説拜拜了,一個草木葱蘢、生機勃勃的春天又會回到我們身邊,我好像聽到那婉的鳥鳴聲,還有“叮咚”的流水聲;我又似乎看到遍地開滿鮮花,蜜蜂蝴蝶翩翩起舞……

“噼噼,啪啪”,一連串鞭炮聲讓春節變得熱鬧非凡。“爆竹聲中一歲除”,在不絕於耳的聲響中,在煙花綻放的夜空裏,處處洋溢着新年新氣象。這時候是我們孩子最快樂的時光,噹一聲聲“驚雷”震得我們捂住耳朵時,當絢麗的火花開滿天際時,我們的心中充滿激動與歡愉,童年的.純真與夢想伴着清脆的笑聲一同飛翔。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貼春聯就是春節的一大習俗,也是孩子們愛去湊熱鬧的事情。幫着大人調漿糊,然後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春聯與“福”字,小心翼翼地將它們一一貼到房門上。當所有門都穿上“新衣服”,家裏立刻煥然一新。朗朗上口的對聯,金光閃閃的“福”字,無不讓人感受到春節的喜慶與吉祥。

春節,是萬家團圓的好日子,所以,如果少了“吃”,就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春節。除夕夜,可口的年夜飯讓人垂涎三尺,烤魚、炸雞、辣牛、肥鵝,美味佳餚應有盡有,一家人老老小小、幾代同堂圍坐一桌,一邊品嚐着好酒好菜,一邊談笑風生,多麼和諧美滿!吃完年夜飯,下一個節目自然是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在笑聲與感動中,我們靜等新年的鐘聲敲響。

正月裏,到處是走親訪友的人,大禮包、小禮包還有歡聲笑語不斷。我們孩子都成了財迷,嘴巴像抹了蜜,可不,“祝爺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頓時,紅包笑臉紛至沓來,然後就細細盤算怎樣過一把富翁癮吧!

當然,春節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每個人都長了一歲,我們一定要變得更懂事些,做一個媽媽疼、爸爸愛,親戚朋友、老師同學都喜歡的大孩子。

“嘰嘰,喳喳”,“滴滴,嗒嗒”,你聽到了嗎?在我們的期待中,春節已奏響了它明快的序曲。

中學春節作文 篇6

家鄉的春節,照例是特別隆重的。在大人們的忙碌中,在小孩子們的期待中,春節悄悄臨近了。

臘月下旬,大人們開始在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中穿梭,開始在賣魚糕、魚、豆腐、丸子等的店鋪中停留挑選了。經常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剛放下就又想起什麼忘記買了,匆匆忙忙就又出了門。

過了臘月二十四,大人們更忙了。女人們在屋裏好好收拾一番,把牀單、被子什麼的洗淨晾曬。好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男人們殺雞剁魚,洗臘肉和香腸,把年夜飯的菜都準備好,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一轉眼,除夕到了。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起新衣,男人們在門前忙着貼對聯,掛燈籠,還要貼倒着的福字,寓意為“福到”。女人們在廚房準備着年飯。這頓飯照例是特別豐盛的。必有年糕,意為“步步高昇”,必有豆腐,稱為“年豆腐”,象徵長大了一歲,還一定要有魚,喻為“年年有餘”,而且魚一定不能吃完,這樣才有“餘”嘛!按照家鄉的'習俗,吃團圓飯前,要先盛飯,擺上筷子,倒上酒,給祖宗敬酒。家裏的長輩唸叨着:請列祖列宗老少亡人,回來一起過年。敬完祖宗,一家人才能圍在桌邊吃團年飯。下午的時候,後人們要去祖先墳前燒紙巾、磕頭,放一串鞭炮,點一支蠟燭,這稱為“送亮”,後人們以此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希望先人們能過個好年。

夜晚,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收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又成為春節新的習俗。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家家户户燈火通明。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四處都想起鞭炮聲,“噼裏啪啦——”經久不斷,人們點燃了煙花,花骨朵似的煙花衝上夜空,綻放出絢麗的花瓣,給夜幕增添了幾分光彩。

七年級的清晨,大人們會暗示小孩子抱一些柴禾放在屋裏,“柴”與“財”同音,寓意為“抱財”,這包含着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夠發財,孩子們一早要向長輩拜年,多説吉利話。長輩還要給晚輩紅包,這稱為“壓歲錢”。據説,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習俗。壓歲錢又稱“押歲錢”或“壓祟錢”,“歲”與“祟”諧音,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過年。

從七年級開始,人們都要在各個親友家拜年,直至初五、初六拜年活動才漸漸結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