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思念家鄉作文九篇

來源:文萃谷 2.04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念家鄉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思念家鄉作文九篇

思念家鄉作文 篇1

在遵義城有一條湘江河穿城而過,城市被分為兩半,一半是新城,另一半則是老城。老城有條楊柳街,這兒就是著名的遵義會議會址所在地。走完楊柳街,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條古老的街道——步行街。

這條街是近幾年來,遵義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重新修建而成的。每當走在這條街上,以前古老的街道就清晰的浮現在我眼前:那時,沒有人提起步行街不搖頭的。以前的步行街路面凹凸不平,一下雨,凹進去的地方盡是積水,車輛一開,水花四濺。還不光這樣呢,那時的果皮箱很少,街上垃圾成堆,住在街道兩旁的房子的人們經常使垃圾“空降”到路上,有各種顏色的塑料袋、五花八門的糖紙和紙屑,甚至還有未燃完的煙頭,這些東西使步行街變成垃圾街。就算是拿房屋來説吧,路兩邊都是木板房,搖搖欲墜,像一陣風就能把它吹倒似的。晚上的步行街熱鬧極了,景色更“誘人”。一些小攤為了賺錢,紛紛“擺開酒席”,什麼油炸火腿腸、烤羊肉、炒洋芋,弄得整條街烏煙癉氣,叫賣聲、打鬧聲真是吵得人頭昏眼花。來參觀遵義會址的外地遊客都搖頭歎氣。

可是改革開放後的步行街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面上,用印有人字紋的青石板輔成,街道用的長方形青石板,人行道用的是正方形青石板,據説,走在上面還可以按摩腳呢。路中央有一些長扁竹條做的正方形花箱,裏面栽有小樹和小草,花箱四周有幾十個小花盆,每過一個季節,栽的花就要換一種。街道兩邊隔個十來米就有一把長椅,專供人們走累了休息。為了保護環境衞生,在路邊都設有不鏽鋼的果皮箱,它隨時隨地提醒人們要愛清潔,講衞生。要使人們夜間行走方便,就在路邊修了一些三、四米高的燈,燈柱是藍色,燈罩是玉蘭花的形狀,看上去優雅、美觀。在街道兩旁有商店、銀行等,有賣皮鞋的、有賣生活用品和玩具的。還有食品店,比如説:羊肉粉館、水餃店等。這些都是方便老城人們的需要才開設的,招牌被弄得引人注目,店裏的東西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商店後面是一座座住宅區,黃牆紅瓦,都是想配上遵義會址,修建了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房子。晚上,人們吃完飯還可以來到步行街散散步或逛商店。

步行街成為人們休閒愉樂的好去處。

思念家鄉作文 篇2

臨海,一個普通的名字,卻給人帶來了無限的嚮往和美好的遐想。草,在陽光下微笑。花,在雨中綻放。樹,在風中舞蹈。那清澈的河水,就更是無比美麗。臨海真讓我為之陶醉,為之驕傲。

靈湖的景色總是讓人流連忘返。湖水那樣明亮,那樣清澈。我站在岸邊,感到我已經和湖水融為一體了。山巒在湖面上投下一片倒影,山巒隨着湖水移動着,移動着。突然,一陣微風吹過,讓本是笑容滿面的湖水姐姐臉上多了幾道皺紋,這不就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嗎?湖岸邊的山,就越發動人。一座座拔地而起,姿態萬千,真是美不勝收!

你再看那如詩如畫的治水公園,本是一片臭氣瀰漫的垃圾場,可如今卻變成了花香瀰漫的公園,深得臨海人民的喜愛。春天百花盛開,夏天綠樹成蔭。秋天涼風送爽,冬天大雪紛飛。這都是勤勞的人們用汗水換來的這一片亮麗的風景。

小時候,我常去外婆家玩,外婆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溪,整天散發着臭氣,黑黑的,讓人聞聞都噁心。可現在過去一看,小溪明亮得就像一面鏡子,溪中還有小魚呢!它們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正朝我扮鬼臉呢!溪中還有嫩綠的水草,在水中展示它那優美的身姿,真像一個舞蹈家。再看看河邊,小草探出了一個腦袋,準備享受春天的美好。花兒也不甘落後,把大地媽媽打扮得多姿多彩。柳樹姑娘的辮子隨風飄動,好像在風中跳舞呢!大自然一切的生物,都顯得那樣生機勃勃。溪邊,有許多人在清理垃圾,他們心中一定都存在着這樣一句話:五水共治,人人有責。

以前,東大河是臨海最臭的河流,河水渾濁不清,河面上還浮着垃圾,讓人聞着難受。可是後來,東大河兩遍造了大壩,河水也清澈了不少,現在每隔兩三天就有人去治理垃圾,還能看到水中的倒影呢!

我們生長在這一片美麗的土地,就應該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水更清,天更藍,草更綠,人更美。讓我們保持生態平衡,共建美好家園,願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昌盛。作文

思念家鄉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有一條河,寬寬的,長長的,像一條巨龍蜿蜒而過。

記得少年時,每逢夏季漲水,老家的人們便全家出動,在河水裏徜徉,享受他的清澈,接受他的洗禮。忙了一天的人們見了河,就像見了救星一樣,匆匆下河,慢慢洗去一天的疲憊,談笑風聲間,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照在寬寬長長的河面上,月光清澈,籠着河水,籠着兩岸的綠樹,籠着樸實的的鄉親……

輕柔的晚風吹來,拂過家鄉的大堤,堤上楊柳柔柔旖旖;拂過河水,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拂過臉龐,臉龐漾起微微笑意……然而,記憶中的這條寬寬長長的河流已隨着歲月的流淌一起流向了遙遠的過去,那清清的柔波、綠綠的楊柳、柔柔的月光和鄉親們融融的笑靨也一同流走了……

我的家鄉有一條河,寬寬的,長長的,像一條沒有着色的絲帶在村旁飄過。

河的兩岸再不見樹影婆娑,那厚厚的河牀象泥濘的沼澤,鄉親們邁着沉重的腳步在那裏走過,大風颳起的時候,那沙就像被抽打着的陀螺迎面飛來,撞痛你的眼睛,撞痛你的脊背,讓你步伐踉蹌狼狽而逃!

是什麼讓我如此思念家鄉的那條河?是什麼讓我找不到記憶中的那條河?

清清的水流啊,家鄉的子孫太多,祖國的子孫太多,需要你的地方太多,我找不到你,我想夢到你你啊!

月亮依然不離不棄交替映照着河牀,只是沒有河水一如既往地盈盈地流過。

思念家鄉作文 篇4

思念,家鄉

家鄉,是浪子的歸宿;家鄉,是心靈的良藥;家鄉,是童年的遐想?

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越過連綿起伏的小山坡,就到我家了,頗有“曲徑通幽處”的風味。

一座飽經滄桑的小屋映入眼簾,在那伶仃地站着,像一位孤獨的老人一樣。“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好似就是為我的家鄉定做的一樣。那是一副多麼令人神往的景緻啊:殘了的藤條,枯了的老樹,默立的房屋,稟然的小橋。日落西山,晚霞灑滿小路,葛暮沉沉。潺潺的溪水歡快地流着。水擊卵石聲中偶爾帶了烏鴉的哀鳴。遠遠貼着水的斜陽,像是白了鬍子的老人,帶着滿臉的疲倦,凝視大地。

閉上雙眼用心傾聽,像是秋風掃落葉,葉柄如此脆弱,隨着風颯颯作響,一不留神,便如黃蝶飛舞,飄下了。這是童年完美記憶的結局嗎?

山上的古塔啊!兒時,總想着,總有要一天,我要爬上那座山,親手摸一摸那神祕的古塔,最後有一天,我爬上去了,而它,卻冷冷地一語不發——所有如童話般的遐想被一一擊碎。破爛骯髒的磚瓦構築只是排氣的煙囱。“古塔罩藍廓”從此失去原有的韻味。嚮往的情懷從此被點點吞噬?

門前的小溪啊!溪水咚咚地流着,清冽透明。高高的山,白白的雲,柔柔的草,都分毫不差地映入水中。四周景色彷彿都在一瞬間躍入湖底,和魚兒嬉戲,正所謂“魚在雲中遊,雲水競天色”。我在溪邊與夥伴打鬧,嬉戲,抓螃蟹,釣魚兒,那簡直是一片樂土,淨土!

時間果真如流水,挾着記憶的塵土遠逝。然流水終入海,時間挾着記憶到底是去了哪兒呢?是如翩翩的落葉歸入秋林?還是如翩翩的紙鳶騰昇藍天,或是如翩翩的蝴蝶飛進花叢?怕是如翩翩的字頁,載入了歷史。

日子漸逝。門前的溪流,山上的古塔,所有讓我感動的東西都在漸漸遠離。但是,寄予它們的那份完美的情感卻沉澱在心底。思念,家鄉。

思念家鄉作文 篇5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前幾天,遠在他鄉的女兒在微信上説買了月餅等中秋節晚上吃,才想起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悄然而至,於是也去買了些月餅。月餅包裝考究,用料精良,秀色可餐,可竟沒有什麼食慾,勉強吃了幾口就丟在一邊。看着被遺棄的月餅,想到愛吃月餅的女兒,便給她回了話:買了月餅沒人吃,愛吃月餅的人卻又遠在天邊。

不想女兒哈哈一笑,説:不要多愁善感,不論何時,不論走到哪裏,月亮都是圓滿的。

少年不知愁滋味,年輕人嚮往外面的世界,她的心是活潑的,是樂觀的,在她的眼裏世界永遠都是是圓滿的,何況月亮本來一直都是圓圓滿滿的,只是視線的障礙與否才有圓缺罷了。

可是對於遠離故鄉,遠離父母,遠離兒女,已步入中老年的我來説,怎麼都表現不出女兒的那種灑脱,特別是在這個月團圓、人團圓的日子裏,卻分外體會出月亮的圓缺來。

想到年老體弱的父母也如我一樣期待兒女回家團聚,於是給他們打電話,父親説買了家鄉中秋節特有的港餅和發餅。父母都有糖尿病,是不能吃甜食的,我知道這些都是為我們而準備的,他們希望我們都回去一起過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想到終究回去不了,不能陪年邁孤獨的父母一起度過所剩不多的中秋節,我的內心不由得一陣難過,喉嚨竟有些發硬,於是匆匆掛斷電話......

思念家鄉作文 篇6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的明月讓我常常夢迴故鄉。

兒時老家後院有一棵梔子花樹。這棵樹自我懂事起就有了。梔子花在老家那邊並不稀罕,但我們家的卻十分獨特。聽奶奶他們説這是一棵牡丹梔子花樹。每逢夏季,各家的梔子花開了,香味在村落間氤氲,渲染開,久久不散。孩子們總是愛美,便懇求大人們摘下一朵戴在他們頭上。得到花後,便互相炫耀着,比比哪個的梔子花更大,更香,我也不例外。記憶中,我每次都是最被羨慕的那一個,因為我們家的梔子花又大又香。於是,每次梔子花開放的季節,總是能看見我們戴着牡丹梔子花在村落間追逐打鬧,所經之處,留下一陣陣花香……

記得要到田地裏面,必須經過一條河溝。在這條河溝,我曾就發生過一件趣事。夏日正午,大人們在屋內休息。而我獨自一人去河溝旁玩耍。已忘記我當時是怎麼惹上了一隻公雞,只記得那隻公雞邁着矯健的步伐,向我走來。只見它越走越快,好似腳下生風,最後竟跑了起來,還揮舞着自己的翅膀。我嚇得撒腿就跑,卻忘了喊大人們來。我跑,公雞追。於是,我和公雞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這一幕並沒有人看見。終於,我體力不支,腳一滑,跌進了河溝裏。這時候,公雞也不再追我了,而是挺着雞冠,嘴裏“咯咯”的叫着,似乎在嘲笑我的不自量力。好笑的是,我發誓要把這隻公雞抓住,但在時間的長河中漸漸忘卻了。

也還記得老家的集市開放時間是固定的,隔兩天開放一次。有一次,我和奶奶上街。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這麼熱鬧的地方:賣菜的、賣雞仔的、賣衣服的……好像集市裏面什麼都有。很快,我被賣雞仔的鋪子吸引了。我讓奶奶給我買小雞,奶奶不同意。當時的我當然不樂意了,我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肯起來,倒是沒有哭,只是眼睛一直盯着小雞看。賣小雞的小販最後也不好意思了,正打算送我一隻時,奶奶無奈地答應了。我一聽,連忙起來,幫奶奶挑小雞。奶奶看見我這個樣子,笑罵道:“小機靈鬼!”買完後,我便乖乖和奶奶一起走了。現在想想,怪好笑的。

長大之後,因為學業,離開了故鄉,美好的童年生活似乎也到此為止。現在想來,那應該是我度過的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了。如今,我再次回到讓我思念已久的故鄉。房屋還是以前的那樣,人呢,卻只有那些老人了。那些曾經一起玩耍的夥伴們已經離開故鄉,奔波於各地。走進老屋,想去看看爺爺説已經被砍了的梔子花樹。果然,在院子裏,只有樹墩在那裏,似乎是在宣示着物是人非的景象。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的明月讓我懷念曾經的`時光。

思念家鄉作文 篇7

我的家鄉有一條河,寬寬的,長長的,像一條巨龍蜿蜒而過。

記得少年時,每逢夏季漲水,老家的人們便全家出動,在河水裏徜徉,享受他的清澈,接受他的洗禮。忙了一天的人們見了河,就像見了救星一樣,匆匆下河,慢慢洗去一天的疲憊,談笑風聲間,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照在寬寬長長的河面上,月光清澈,籠着河水,籠着兩岸的綠樹,籠着樸實的的鄉親……輕柔的晚風吹來,拂過家鄉的大堤,堤上楊柳柔柔旖旖;拂過河水,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拂過臉龐,臉龐漾起微微笑意……然而,記憶中的這條寬寬長長的河流已隨着歲月的流淌一起流向了遙遠的過去,那清清的柔波、綠綠的楊柳、柔柔的月光和鄉親們融融的笑靨也一同流走了……

我的家鄉有一條河,寬寬的,長長的,像一條沒有着色的絲帶在村旁飄過。河的兩岸再不見樹影婆娑,那厚厚的河牀象泥濘的沼澤,鄉親們邁着沉重的腳步在那裏走過,大風颳起的時候,那沙就像被抽打着的陀螺迎面飛來,撞痛你的眼睛,撞痛你的脊背,讓你步伐踉蹌狼狽而逃!是什麼讓我如此思念家鄉的那條河?是什麼讓我找不到記憶中的那條河?

清清的水流啊,家鄉的子孫太多,祖國的子孫太多,需要你的地方太多,我找不到你,我想夢到你啊!月亮依然不離不棄交替映照着河牀,只是沒有河水一如既往地盈盈地流過。

思念家鄉作文 篇8

大地回春時,早春的平潭島百鳥爭鳴,百花爭豔,到處生機勃勃的。在春天開的花最著名最美的就是平潭的水仙花了,無論是在機關單位、商場、酒家、普通人家裏,陽台上、窗户旁邊、桌子上等地方,到處都有水仙花呢!那雪白的花瓣、金黃的花蕊、素雅的香氣,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平潭生產優質水仙,這裏的水仙大多數 部分為野生的,剩下的為人工培植水仙花,水仙的主要生產地在君山和大連的荒坡朝野,近年來,人工生產培植水仙有79%的品質比野生水仙花更好。這項成果曾經獲得福建省科學院進步獎呢!早在1990年經過國家農業部和國家科委簽定,以確認其為中國的優良品種,並不再叫平潭水仙為野蒜頭,正式給它命名為“平潭優質量水仙花”。

平潭水仙比中國其他水仙相比,明顯的表現出比其他水仙具有的優點更多。它的花期長、花箭還多、而且它的花苞大、需水量又少。平潭水仙的花期要長5至15天,花箭一般多2到5枝,而需水量只要有同類水仙的1/5左右。平潭水仙的種法是這樣的,第一,首先找來一個小花盆和一些土(土不要太多),再把裝水進去(水要比土多一點,而且水只能是冷水),第二,在土中間挖一個小坑,再把水仙花放進去就行了,你再耐心等大約就等幾天,大約就會發小芽了,以後就會慢慢長大,一隻到春節快過完了那時候左右,就會開花了。平潭水仙觀賞價值高,最適合用於美化環境。

平潭水仙不僅美,又觀賞價值高,最適合用於美化環境,它還得過一些獎呢!比如:1990年得到的福建省科學院進步獎、在中國花兒協會舉辦中榮幸的獲得一等獎呢!還有在1992年在香港榮獲的“最佳展品獎”,你們還不知道吧,那是有數千種名花參加比賽呢,平潭水仙也在其中,它作為代表着全中國水仙參加比賽呢!你説平潭水仙美不美啊?

我愛我那可愛美麗的家鄉—平潭,更愛家鄉平潭那美麗漂亮的水仙花,生為平潭人我為平潭水仙驕傲!

思念家鄉作文 篇9

家鄉,是浪子的歸宿;家鄉,是心靈的良藥;家鄉,是童年的遐想

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越過連綿起伏的小山坡,就到我家了,頗有“曲徑通幽處”的風味。

一座飽經滄桑的小屋映入眼簾,在那伶仃地站着,像一位孤獨的老人一樣。“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好似就是為我的家鄉定做的一樣。那是一副多麼令人神往的景緻啊:殘了的藤條,枯了的老樹,默立的房屋,稟然的小橋。日落西山,晚霞灑滿小路,葛暮沉沉。潺潺的溪水歡快地流着。水擊卵石聲中偶爾帶了烏鴉的哀鳴。遠遠貼着水的斜陽,像是白了鬍子的老人,帶着滿臉的疲倦,凝視大地。

閉上雙眼用心傾聽,像是秋風掃落葉,葉柄如此脆弱,隨着風颯颯作響,一不留神,便如黃蝶飛舞,飄下了。這是童年美好記憶的結局嗎?

山上的古塔啊!兒時,總想着,總有要一天,我要爬上那座山,親手摸一摸那神祕的古塔,終於有一天,我爬上去了,而它,卻冷冷地一語不發——所有如童話般的遐想被一一擊碎。破爛骯髒的磚瓦構築只是排氣的煙囱。“古塔罩藍廓”從此失去原有的韻味。嚮往的情懷從此被點點吞噬

門前的小溪啊!溪水咚咚地流着,清冽透明。高高的山,白白的雲,柔柔的草,都分毫不差地映入水中。四周景色彷彿都在一瞬間躍入湖底,和魚兒嬉戲,正所謂“魚在雲中遊,雲水競天色”。我在溪邊與夥伴打鬧,嬉戲,抓螃蟹,釣魚兒。那簡直是一片樂土,淨土!

時間果真如流水,挾着記憶的塵土遠逝。然流水終入海,時間挾着記憶到底是去了哪兒呢?是如翩翩的落葉歸入秋林?還是如翩翩的紙鳶騰昇藍天,或是如翩翩的蝴蝶飛進花叢?怕是如翩翩的字頁,載入了歷史。

日子漸逝。門前的溪流,山上的古塔。所有讓我感動的東西都在漸漸遠離。可是,寄予它們的那份美好的情感卻沉澱在心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