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誰而鳴作文合集2篇

來源:文萃谷 1.52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喪鐘為誰而鳴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喪鐘為誰而鳴作文合集2篇

喪鐘為誰而鳴作文1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詩詞,是一種高雅的文化。

這是餘秋雨先生對文化現象的期待和願望,然而在這些美好文字的背後,是喪鐘隱隱的哀鳴,它傳到當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夾雜着人們對功利的渴望和文化的黯然神傷,愈演愈烈。

喪鐘為誰而鳴?

一開始,學生們為了拿到大學聯考的默寫分數,只會背誦詩詞,而不去體會其背後的藝術韻味,詩詞的地位在學生們的心中每況愈下,甚至因為分值不高就對他置之不理。喪鐘的長鳴,不僅是因為詩詞的傳播受到思想的阻礙,更是因為詩詞被時間磨練了幾千年,依然帶着他繽紛燦爛的光芒出現在這裏,人們一番斟酌損益過後,用一句“不值得”和質疑的目光對待它。

聽聽那一聲聲哀鳴着的喪鐘,我們都走的'太快,然而回望過去,那些在歷史中流淌着的經典熠熠發光。是它提醒我們,為什麼要放慢腳步,放下功利,迴歸心靈的純淨,感受詩詞的美。

你可曾有過“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的心情;可曾見過“山有扶蘇,隰有荷華”的風景;可曾有過“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感受,可曾經歷“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孤傲。可曾聽一曲幽調,如願如慕如泣如訴;可曾見一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曾知道古人也有“不見子充,乃見狡童”的天真;可曾羨慕“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的安逸;可曾驚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可曾追尋“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勇氣,當人們真正放下功利和所謂的效率,用最大的虔誠和最深切的情感,正視他們,就會感受到一次奇妙的、富有魅力的古今對話。木心説,人類文化的悲哀,是高雅的失傳。那才是社會中最無力又悲哀的喪鐘。

是時候停止哀鳴的喪鐘了。

在燈紅酒綠、喧囂浮躁的世界中,是否會有幾個身影默默堅守與耕耘那流傳了數千年的文化。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在享受科技飛速發展,時代進步的同時,也應該停下腳步,暫時忘記那些世俗的數字,從心底裏由衷的去欣賞詩詞的美。感受它的温度,熱愛它的表達,觸摸它的情感,讚歎它的內涵。

而這種心態需要我們把它用到中國所有優秀的文化中去。學習文化,熱愛文化,傳承文化,傳播文化。文化的魅力就在那裏,靜靜的等待着更多的人去挖掘品賞。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院裏廝磨,喪鐘哀鳴聲將經過一代又一代新青年的真情漸漸消退,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喪鐘為誰而鳴作文2

《南京大屠殺》的作者張純如説道: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

近年來,文藝工作中出現竭力迴避歷史真相的做法。針對抗日戰爭,各種編劇沉迷於雜耍式的戲説與無厘頭的演義之中,只追求以輕鬆的劇集刺激人們的感官。而我們身邊的民眾呢?從不久前網上曝光的各種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零食遍地,耶字合留念的照片看,似乎所有人都參與了這場鬧劇。

我們中國人,在積極參與別國歷史追悼的同時,卻單單忘了自己。其實究竟該如何對待這段歷史,波蘭人早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波蘭導演蘇德,以為秉承着黑暗宿命的大師,以一部《鋼琴家》向世人展示了波蘭人的態度:二戰後的波蘭,餓殍遍野,人民流離失所。當鋼琴家擺脱命運的桎梏,手掌生殺大權時,面對曾經的儈子手,他選擇了原諒。陽光繼續籠罩在波蘭的土地之上,給予這苦難的人們心靈的救贖。在主人公傷痛的記憶上,我卻看到了一朵花的`影子。

原諒,但不遺忘才應該是我們對待歷史的態度。如果我們對歷史和記憶不掉過頭去,不從苦難的記憶一下子掉入享樂的漩渦,不為狹隘的個人或民族記憶的束縛,而是着眼於整個人類、人類的未來這不是要獲得稱頌,而是要獲得心靈的安寧,這才是真正為人類命運盡了責。千萬別以為原諒是建立在對歷史的背叛或寬容之上,我們永遠無法忘記,戰爭中,每個中國人的生命是如何被蔑視、踐踏、毀滅,而是為了在墮落最深的地方尋找靈魂為了尊重有人性、有渴望的生命,是從人類最高價值觀上,也是出於本心。悲痛,需要時間。每個佈滿灰塵的面孔背後都有一個靈魂,千秋萬載,華夏土地早已千溝萬壑。但只有深刻反省自己以原諒但不遺忘的態度正視歷史,我們才能看清自己。幸運的是,無論是華沙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還是俄羅斯的蘇維埃紅軍紀念日,每個國家都在為歷史追思,反省。

同樣的,我們也應從別國的虔誠中,照出了自己的淺薄;從別國的敬畏中,找出了自己的狹隘。槍聲已經息去,警鐘任需長鳴,也許歷史的妙處就在於此,它不僅可以是關於過去的訴説,也可以是關於現在和未來預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