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經典伴我成長的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1.6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伴我成長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經典伴我成長的作文四篇

經典伴我成長的作文 篇1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她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她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

——題記

經典誦讀,她像是一位魔術師,變化莫測,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能觸碰到她的芳蹤……

“漫步山間,潺潺的溪水踩着自然韻律的拍子,卷着紅紅的楓葉,擊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塊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飛珠濺玉的聲音!我認為,這就是經典誦讀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本,從小,我們便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學會謙讓,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堅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報,在將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寬容。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教會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個個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卻擔負着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説,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滴水穿石的堅持不懈,滋潤萬物的慷慨無私,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水,便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

小時候,我較為喜歡做的事莫過於捧着那本《唐詩三百首》誦讀。詩詞中的藴味總能讓我揣摩許久,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憂民;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心;更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孤獨寂寞……

午後,絲絲縷縷的陽光穿過玻璃鋪在書房的地板上,像是哪隻饞貓不小心打翻了蜜罐,灑了一地金燦燦的甜蜜。我捧起《論語》,輕輕翻開閲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反覆地讀着,慢慢地領悟着。

不知不覺中,我沉浸在灑滿陽光的書房中,沉浸在那亙古不變的濃郁墨香中,流連忘返,無法自拔……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作為中華千千萬萬兒女的一份子,就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量就會很大很大。將國學經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了中華文明。

經典伴我成長的作文 篇2

“開卷有益”相信大家都感受過,這次我就要向大家隆重推薦一本對學習很有幫助的書,它就是—《國小語文課外閲讀》。

這本書看起來很普通,但是你只要打開目錄就會知道它的內容有多麼的豐富。它一共有十幾個單元,每個單元都講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有科技發展的;有感動心靈的;有母子之情的;有搞笑有趣的……堪稱是一盤豐盛"書香大餐”!

在這裏我津津有味的品到了:跟我們捉迷藏的春姑娘;荒唐的豬小弟;堅韌不拔的牛蒡花;珍惜圖書的;富有感情的小麻雀……在這些文字中,我猶如身臨其境。漫步其間,不斷增長見識。大自然中更是藴藏着無窮的奧祕,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古人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吧。

文章最後的閲讀建議,裏面的東西可真不少,可以幫助你更深入的理解這篇文章,使你收穫更大。

這本書書也很無私,讓讀者對它滿意,還推薦其他的書兄弟,如《世界大發明》,《千奇百怪叢書》,《伊索寓言》等等。

最後,請和我一起快樂地暢遊書的海洋。

經典伴我成長的作文 篇3

生命與我同在,書籍伴我成長,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除去厚厚的課本和形形色色的參考書外,還有伴隨我們成長的《經典誦讀》,既然是《經典誦讀》,那麼不用多説內容必然也異常“經典”,書中語句精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從“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古詩帶我們感受到了迎春時人們的歡喜和春風中歡飲屠蘇酒的甘醇。“一鄉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如龍”,更帶我們走入古時繁華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又展現了人們清明節時的悲傷,“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也體現了久別故鄉的傷感。

除此之外,以“五經”為題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章句也使人感受頗深,有“禮定親疏”、“禮尚往來”、“克己復禮為仁”、“禮以和為貴”、“非禮勿視”、“子事父母”、“父母呼勿緩”、“出造僅面”、“父母在不遠游”、“恂恂孝友”以及尊師禮儀中的“先生施教”“先生召無諾”和社交禮儀。

書中更有一些典故古文,講述有名的古人的經歷,從中展現了古人的勤苦,自勉,也激勵我們以之樹立榜樣,擇優避缺,揚長避短。

《中華精典古詩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禮儀接人待物的分寸,這不僅有益於我們對古文的瞭解,更加能夠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在不盡的.變遷,人類也在不斷的發展,文字由最初的甲骨文轉變成現在簡明易懂得漢書,而古時候的各種書法也變的珍貴,現在又許多藝術家在摹仿唐代王羲之的草書。

生命在發展的歷程中,展示着風采,在璀璨的宇宙中散發出它的光芒,瑩瑩光輝無盡。在《中華精典古詩文》讀本與現代文本的對比之下,我們感慨無限,人類在不斷創新,只有有創造力的人才能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只有能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人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以“人”代號。

經典伴我成長的作文 篇4

在我的小時候,上學前班。教師就天天教我們讀《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那時,誰也不得它講的是什麼意思,只知道聲嘶力竭的跟教師朗讀。直到現在,我才逐漸明白它的意思,懂得了其中所藴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從前,我有一個壞毛病——考試成績好就驕傲自大,覺得這樣已經夠厲害了,目中無人。但書上講“是君子,就要謙虛,不要高傲自大。”我雖不想做偽君子,但是我不信。畢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教師把年級前五十唸了一下,我排名很後。我明白了我的成績不值得驕傲,那些排名前十的同學很謙虛,我羞愧的無地自容。於是,我經過學習《論語》,我就時常約束自己不要驕傲自滿。

有一次英語考試我得到了第一名,我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驕傲自大的毛病又展現出來了,在課堂上總認為自己英語已經覺得很好了,不再努力學習和認真聽講,“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別的同學都在進步,唯我在原地踏步,彷彿是要驗證這句話似的,在後來的考試中,結果可想而知,那次考試,是對我驕傲自大的沉重打擊。我回到家,拿出試卷,認真分析了錯題原因,發現這些題都是因為我驕傲,因而沒聽教師講的知識點。我謙虛起來,成績也在穩步提升,經常得到班裏第一名,還有。我原喜歡斤斤計較,有時為了一個橡皮,一支筆,一個錯誤跟同學吵,甚至打起來,自從學了“做事斤斤計較,會失去所有的朋友”我想:一個人不能失去朋友啊!我學會努力控制自己。雖然有時會控制不住,但是我不會氣餒,我會更加努力做到!

有人説:“我們要勇於創新,扔掉那些老的、陳舊的東西。”可我認為只有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才能更好的創新。為什麼像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現代國家還要回過頭來學習莎士比亞、海倫……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歷史,我們要尋找歷史,要從歷史中尋找智慧。

人類幾千年的文化並非簡單的能夠被精華和璀璨來形容的,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忘記歷史就是忘記未來。

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比耕耘,汗水越多,收穫越滿。讓我們多讀這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成長,那個站在山頂人將是我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