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來源:文萃谷 1.3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充飢的麪包是物質的,而有品味的去欣賞生活則是精神的。

人生的境界離不開物質與精神。古人講:倉廩實而知禮節。“倉廩”就是物質的,“禮節”就是精神的。光追求吃喝、財富、物質的享受,生活是貧瘠的;而在物質的情況下,追求精神的、思想的、哲學的境界,才是豐富的高境界的生活。

正如材料中所説的“又能充飢又能品味”的生活,才是層次的生活,也就是物質與精神高度和諧與統一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個富家子弟,一個洋學生,物質可謂豐富也;一個金陵大學畢業,一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資格可謂出類拔萃也。但他——陶行知卻在農村曉莊辦起了學校,為平民的前途、未來、希望着想。他捧着一顆赤誠的心,把物質與財富貢獻出來,把身心貢獻出來,把思想貢獻出來,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主張。人們看到了陶行知的偉大之所在——“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

為什麼他沒有躺在物質的枷鎖下?為什麼他沒有僅僅享受物質的奢華?因為境界,因為他理解人生的意義,因為精神可以超出生命的所在。

“麪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者是物質的,後者就是精神的。於是人們的`生活就有了希望,有了寄託。

當我們看到演員李連杰帶着上千萬元,自己租用飛機,走在了汶川地震的路上;當我們看到他不但帶來了壹基金的資助,還帶來了大量的帳篷、食品與棉被;當我們看到他脱掉的服裝,一起奔走在救災的現場,作為一個普通的志願者,去扎帳篷,去卸救災的物資,也與災民一起吃方便麪。現在想想,還是他説的一句話對:“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為富不仁。”

在這裏,物質與精神有機的統一了起來。人們記住了李連杰,記住了他為災區忙碌的身影,這身影逐漸、逐漸高大起來了。

為精神而追求的實業家何其多也。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曾憲梓捐資興建的圖書館,幾乎每一次大災大難面前都有李嘉誠的捐獻,幾乎全國各地的每一個蔬菜大棚,都有山東壽光王樂義創造的技術。那集美大學,那希望國小,那北京的水立方,無不滲透着物質與精神的棲居。“大家的日子好了,才是我的夢”,這是物質的夢,也是精神的夢。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寫作了一部長篇小説之後,總是在心裏説:明天的麪包已經有了,精神也有了。是啊,僅僅為物質的生活是低層次的,只有為精神的追求而物質的境界,才是高層次的境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