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火把節作文7篇

來源:文萃谷 7.39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火把節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火把節作文7篇

火把節作文 篇1

我的家在美麗的大涼山,寨裏大部分都是彝族,火把節是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我們的狂歡節,在這一天人們可以忘卻勞作的辛苦,盡情的享受歡樂。

火把節是彝族人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而演變出來的表達方式,它雖然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超強的音樂伴奏,但是確是我們最隆重而又莊嚴的節日。

火把節之前,每家每户都要準備自己最拿手的美食,好在節日裏和大家分享,火把節來臨的'時候,大人們會把幹松木和松明子紮成大火把豎立在寨中,而自家門前則豎起小火把。到了晚上,人們點燃火把,整個山寨一片光明。人們還會手拿火把成羣結隊的來到田間地頭,把火把插在這些日常勞作的地方,遠遠望去,像一條條火龍。火把節的高潮也是在最後,年輕的男女會把許多的火把堆放在廣場上,火把瞬間旺了起來,大家圍成一圈,唱歌跳舞,好不熱鬧,一片歡快的景象,徹夜的慶祝讓人們忘記了疲憊。在火把節裏,人們歡歌載舞,用最傳統的方式表達對大自然饋贈的感恩之情。

請你也來加入我們吧。

火把節作文 篇2

啦啦啦,太好了!火把節到了,這是一個讓大人和小孩子們同樣期待的節日!

我在梁山生活了許久,在火把節那天,我只要慫慫鼻,哪一種味道都逃不過我的鼻子。菜香,肉香,水果香,木材發出來的淡淡香味,那一種味道能從我的鼻子底下溜走?我閉着眼都能説出火把節那天的情,人山人海。

在火把節那天,小孩子們來到河邊,舉着火把,一直轉圈圈。如果一個小孩子的火把熄滅了,還可以藉助別的小孩子的火種,把自己的點燃,然後繼續快樂的玩耍。

而那些已經成年的大人,都是在齊心協力地幹活,幹什麼呢?比如把木材放在一起,用一根點燃火柴,扔在裏面,燃起一團團火焰,幹完活之後,成年人則圍着火焰轉圈圈跳舞唱歌,還有表演節目的。有唱歌,跳舞,講笑話?還有好多好多的節目,每次一個節目結束,都會有熱烈的掌聲!

大家娛樂完之後,則開始自助餐,是自己烤的喲!大家吃着烤好的.肉,不知有多開心呢。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快樂和温馨的笑臉。

這就是我們涼山的火把節,幸福的笑臉,精彩的節目,和諧的人們和美麗的烤肉,如果你們也想跟我們一起來過火把節的話,就趕快行動起來吧!涼山火把節的大門,永遠為你們敞開!

火把節作文 篇3

鬥牛剛結束,騎士們便牽着一匹匹駿馬,到馬道上去賽馬。比賽哨聲一響,騎士們躍上馬背,箭一般地衝出去。每個騎士揚鞭催馬,每匹駿馬四蹄騰空,閃電般地疾馳。人們既緊張又興奮地觀看着。

你看,老人們的笑臉像盛開的菊花,姑娘們的'笑臉像出水的芙蓉,孩子們的笑臉像初綻的蓓蕾……

啊!歡樂的火把節,你給彝家山寨增添了光彩,你給彝家人民帶來一了歡樂。

火把節作文 篇4

楚雄彝族自治州,原本是七仙女的花園。可是,自從彝族人民來了以後,花園就變成了莊稼田。

一天,七仙女下凡來看她們的仙女花,不但沒有看到仙女花,而且花園還長了一棵棵又高又壯的莊稼。七仙女們傷心極了,將此事稟告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生氣至極,憤怒地説:“這些人,竟敢毀了我玉皇大帝女兒的花園,真是活得不耐煩了!”龍顏大怒的玉皇大帝,宣了蝗蟲王覲見。玉皇大帝派他去吃光彝族人民的莊稼,並幫助七仙女種上仙女花。這件事被一個叫阿里的彝族人救過的鳳凰知道了,鳳凰立馬飛回去,告訴了阿里。

阿里連忙把消息告訴了他的媽媽,媽媽又告訴了隔壁的`王大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村民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村長對大家説:“大家別怕,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李大嬸説:“我們把農藥打在莊稼上吧,蝗蟲吃了就會死的。”“不行,這樣糧食就沒法吃了……”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這時,阿里站起來説:“鄉親們,蝗蟲不是怕火嗎,我們用火來消滅它們吧!”阿里的想法,得到了村民們一致的認同。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吃過午飯後,蝗蟲“嗡嗡嗡……”的來了,蝗蟲吃完了一畝又一畝的莊稼。有的蝗蟲,甚至飛進人們的屋子裏,開始咬人。後面的那隻蝗蟲王,有房子那麼大,它用腳把人們的住房踩倒了。看到此情此景,人們害怕極了,四處逃竄。阿里大叫道:“鄉親們,不要慌,快點燃起你們手中的火把。”村民們聽了阿里的話,迅速點燃火把,那些蝗蟲就如飛蛾撲火,一個個撲上來,但全都藏身火海了,只聞得到一股燒焦的氣味。一會兒功夫,蝗蟲被消滅了。阿里勇敢地把火把塞進蝗蟲王嘴裏,蝗蟲王也瞬間變成了灰燼。

從此以後,人們把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定為火把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盡情狂歡,喝酒吃肉,紀念勇敢的彝族人民智鬥蝗蟲勝利。

火把節作文 篇5

從那遙遠的深圳,翻過那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山峯,一支支耀眼的火把正隨着那山間的雲霧竟相舞動,漸漸,一個個絢麗無比的園誕生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族火把節。

其實,火把節還有個關於由來的故事呢。相傳在唐代,大理地區六詔之一的蒙舍詔首領企圖吞併其它五詔,於是在六月二十四這天,這位首領假意邀請各位首領到松明樓祭祖,但鄧賧詔主的柏節夫人看穿了那位首領的野心,但因為祭祖,又不得不去,所以她便在丈夫的手上戴了一把鐵釧,後因此辨認出了丈夫被燒死的屍體。後來,蒙舍詔首領見柏節夫人貌美聰慧,便逼她為妾,柏節夫人假意答應,但她回去將丈夫的死體掩埋後,她便率眾與敵兵浴血奮戰,直至彈盡糧絕後投海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她,創造了火把節。

有着這麼傳奇的來歷,風俗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每到六月二十五這天,許多地區的白族人民都歡聚一堂,通過樹火把、點火把和耍火把等活動來預祝五穀豐登。首先,樹火把,顧名思義,樹,就是立的'意思,在節日前夕,全村會豎起一根一二十米的大火把,上面安插一些裝飾,意為“連升三級”,併到祖汶前掃墓。到了晚上,場面就熱鬧起來,老人們祭上貢品,小夥子們一個接一個攀上高豎的火把,用小火把將它點燃,剎那間,烈焰騰昇,鼓聲響徹雲霄,場面熱鬧非凡。等點完大火把,最有趣的事就是耍火把了,只見人人都拿着一個小火把,見到人,就往火把上撒一點松香,然後,只聽“轟”的一聲,火光大了起來,朝向對方,沒見過的人還會嚇一跳呢。

這就是白族的火把節,有着它的文化,有着那獨特的風俗,有w着那古老的儀式,我相信它一定會流傳千古!

火把節作文 篇6

在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大小涼山,關於火把節由來的傳説很多。

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鬥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曬,晚上有強光照耀,土地荒蕪,妖魔橫行,世間萬物面臨着滅頂之災。就在這個時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死了灼熱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馴服了剩下的最後一個太陽和最後一個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殘害人間的各種妖魔。

但是,統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看到人間如此繁榮富足,心懷不滿,於是年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徵收苛捐雜税。後來支格阿龍的故鄉出了個彝族英雄叫黑體拉巴,他力大無窮,智慧超人。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

早就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説了兩人的戀情,心裏交織着憤恨和嫉妒。沒過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挑戰,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鬥。結果在摔跤決鬥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便放出鋪天蓋地的天蟲(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看了天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蒿杆火把,紮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於燒死了所有的天蟲,保住了莊稼。 看到這情景,體古孜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這一切,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在大畢摩的祈禱聲中捨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

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

火把節作文 篇7

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早就説這個暑假要帶我回雲南老家去過火把節。我一直又緊張又期待,不知道火把節到底是怎麼過的,火燒起來嚇不嚇人,會不會引起火災啊?

爸爸説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是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很熱鬧的噢。我們提前一天到達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劍川縣,就是我們老家,不過我還是第一次來。這是一個非常安詳寧靜的小城,天氣比杭州涼快不少,我們受到了老家親戚們的熱情接待。火把節當天早上,我們起來後,看到街道上就到處充滿了過節的氣氛。好多人家門口都擺上了大大小小的火把,還有人擺攤賣一種木棍與約一尺長的一截廢棄的自行車輪胎接起來的東西,還有人用麻袋裝着一堆粉末在賣。我問爸爸這些是幹嗎的呀?我爸説晚上你就知道了。哎呀,老爸你賣什麼關子啊,真是急人哪!

老房子門口搭了一個小棚子,擺了好多瓜子、紅棗、花生、炒蠶豆等零食,還有一壺壺泡好的茶與備用的一次性杯子。門口的街道上也堆了好些東西,最醒目的是一根8、9米長,直徑約20釐米的松樹,枝幹筆直,頂部的松針都還是綠綠的;還有好多劈成長條的木塊;另外有一個用竹條和紙紮好的架子(叫“升斗”),頂上是一個笑咪咪的大娃娃,四面都有臉的哦,憨態可掬,坐在蓮花形的台子上,台子邊緣寫着“平安吉祥”,爺爺説這是蓮花童子,是為小朋友祈福的,今年我家的這個火把是特地為我做的。那些吃的喝的是為了招待街坊鄰居的。呵呵,看起來很象回事吧!

請來的工人們忙着開始扎火把了。他們把劈好的木塊圍在松樹的樹幹周圍,一圈一圈地圍上去,今年是閏年,所以要圍十三圈,一圈代表一個月,祈求全年都平安順利。圍好後再把升斗插在最上面,再在火把上懸掛花紅、梨子、銅錢等物,還要插上很多花花綠綠的小旗。把火把做好之後,在街面上找一個地方,撬起一塊地磚,打上一個洞,然後大家把火把豎起來,固定好。火把好高啊,鮮豔的小旗在風中飛揚,映着藍天白雲,好漂亮!

吃完午飯我們在城裏逛了逛,發現每條街上都有二到三個大火把,很多寫的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字樣。小火把就不用數了,數也數不清!人們臉上都掛着笑容,互相説着“恭喜”“恭喜”,不時有熱情的主人把糖果、炒蠶豆這些塞到我們手裏,我的衣服口袋都塞滿了!不知道晚上全城的火把點起來後是怎樣壯觀的景象……時間可過得有點慢啊!

下午三四點鐘左右,點火把之前的儀式正式開始了。先是好多穿着傳統的白族服裝的阿姨婆婆們圍着我的火把,跟着動聽的音樂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她們邊跳邊走邊唱,雖然我聽不懂唱什麼,不過看起來很開心就沒錯了。在火把正面擺了一張供台,上面放了瓜果等供品,點了蠟燭,有五個道士在進行據説是用來驅邪祈福的儀式,他們開始是念念有詞;後來舉着劍,一會兒起舞,一會兒繞着火把快速遊走;再後來在頭頂上頂了一個裏面裝着燃燒着的蠟燭的小碗,兩隻手上也各拿一隻有火的小碗,又走又跳了很久,頭上與手上的碗一直不掉,火也不滅,太神奇了!

吃完晚飯,天漸漸暗下來,終於到了點火把的`時刻!我本來還一直好奇這火把這麼高,該怎麼點呢?原來是用一根長長的杆子,頂上綁了一個燒得旺旺的松明,然後舉起來引燃火把上的一捆引火的稻草,火立刻燒了起來,大家都發出了一陣歡呼!火把上捆着的那些木塊本來就曬得乾乾的了,很容易就燒起來了,然後慢慢地往下燒。這個點火的人點完我們的火把後,又扛着那根杆子去點其他的火把了,我們就慢慢地看着周圍的火把一根一根地亮起來,火光熊熊,遙相呼應,蔚為壯觀。

你們是不是以為這樣就完啦?錯啦錯啦,這才是序幕!看看滿地亂跑的熊孩子們(還有一些熊大人,嚯嚯),他們才是火把節的主角!每人手上拿着一個小火把(就是前面提到的木棍與輪胎的結合物),一手捏着木棍,點燃輪胎那頭;一手拎個袋子,袋子裏裝了前面提到過的那種粉末(是碎木屑與松香粉混在一起的),然後抓一把粉,往小火把上一扔,轟地就起了一陣大火!看着挺嚇人,但是其實沒什麼危險,不要燒到頭髮就好了。他們拿着武器裝備,到處找人燒,如果是來“求燒”的(燒一燒可以去邪、除晦),就站着讓他們燒;如果不想被燒,就乖乖躲起來吧!

要加入到狂歡的行列,首先要全副武裝。衣服得穿得嚴實,把胳膊、腿都包起來,最重要的是要穿全棉的,大人們説化纖的被火一燒肯定都會燒壞的,棉的就沒問題。有些人把摩托車頭盔都戴上了,好象也太誇張了點。我與爸爸都把衣服換好了,嘻嘻哈哈地拿上“武器”衝出門外開始“掃蕩”。我看到有個叔叔站着發呆,恩,穿得挺嚴實的,應該是來“求燒”的,就把小火把靠近他的腿,然後扔了一把粉末上去,轟地一下,火光竄起,把他嚇了一跳!我正洋洋得意,忽然感到自己腿上一陣發熱,回頭一看,原來是老爸來偷襲我了!為了報復他,我也狠狠地燒了他一把,哈哈!

想不到火把節這麼有意思!希望來年大家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更要風調雨順、安居樂業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