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來源:文萃谷 1.45W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常常坐在鞦韆架上,用一口稚嫩的童音背那背不完的《弟-子規》,爭搶着在老師面前看誰背得又快又好。那“首孝悌,次謹信”的“聖人訓”至今也深深印在腦海中。

北京市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從“跟長輩打招呼”的敬老,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剛正,再到“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的厚道,一條條老規矩猶如有一個慈祥卻嚴厲的老人,諄諄教導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

長大的我們也紛紛走下鞦韆,步入社會。然而我卻時時訝異於熟讀《弟-子規》的我們卻在漸漸淡忘那些老規矩。“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變成了甚至在餐桌上都會緊盯手機冷落老人;“忠厚傳世,勤儉持家”變成了郭美美的銅臭漫天與紙醉金迷。老規矩甚至需要靠“貼在網上”才能被“關注”,以致我們猶如那疏遠的獵奇的遊客,走馬觀花地“欣賞”着與自己無關的商品。

我們不禁要問,難道被我們淡忘的,僅僅是那些“老規矩”嗎?若要問老規矩的內容,我們一定會滔滔不絕頭頭是道,絲毫不是那種“健忘”的人。那麼與其説我們忘記了老規矩,倒不如説我們忘記了它們背後的傳統文化。忘記了對長輩的敬,忘記了對自己的謹,忘記了對世人的真。

昨天媒體爆料,岳飛後人甚眾,卻始終遵守“不與秦氏通婚”的“規矩”。然而這個“老規矩”到了近年卻被“逐漸打破了”。何以哉?岳飛此規矩,其本意並不是死板地憎恨天下秦氏之人,而是告誡後人勿與惡人為伍。而岳家後人卻如此注重表面功夫。可見現代人與其去注意老規矩背後的文化內涵,更多強調的只是表面化的教條。所以老規矩便成為了一紙紙空文,被我們懼怕,被我們迴避,直至被遺忘甚至“貼在網上”成為一種“引起關注”的噱頭。

重拾老規矩,我們何不先去穩固我們心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讓我們對老人的一個愛心電話成為當今的“跟長輩打招呼”;讓我們的微笑與暖語成為新時代的“笑不露齒,話不高聲”。孟子説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我們心中有了傳統文化的規,高尚美德的矩,我們的每一言每一行便自成最美的方圓。

我想,總有那一天,《弟-子規》可以成為“弟-子魂”,那諄諄教誨“老規矩”的老人也會笑而不語。因為心有傳統的我們,早已自成一方規矩。傳統在心,我們不懼規矩方圓。

2015北京大學聯考卷滿分作文:媽媽教我懂規矩

五一那天,天氣特別晴好,是北京一個月來最好的天氣。前段時間的霧霾,已經被一場大雨清洗得乾乾淨淨。晨曦微露,藍藍的天,白白的的雲,鳥兒在小區的樹林裏歌唱,花兒開的'特別燦爛,讓人感到神清氣爽。有不少叔叔阿姨,一大早就出來遛狗啦。

媽媽起得很早,準備着零食飲料礦泉水什麼的,她今天要帶我去頤和園玩,讓我在大學聯考前好好放鬆一下。用媽媽的話説,放鬆是為了養精蓄鋭,能考出好成績。説句大實話,我已經三年沒有玩頤和園了。

我家就住在一處公交站牌附近。一大早,我和媽媽乘上393次公交車。“近水樓台先得月”,這話一點不假,我們“近站上車先得位”。這是393次公交車的起點站,車上全是虛位以待。

我在公交車的前排剛坐下。媽媽對我説:“佳佳,不要坐那些位子,到後面來坐。”這時,我才發現,前面幾排黃色的座位是老、幼、病、殘、孕的乘客專用座位。我趕忙和媽媽坐在後面的座位上。

公交車剛開過幾站,已經擠滿了人。又靠站時,上來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拄着枴杖。他們好不容易擠上車,顫巍巍的,手腳有點發抖,他們胸前掛着北京市老年人免費乘公交車的牌子。這時,老、幼、病、殘、孕的乘客專用座位已經坐滿了老年人。

“佳佳,我們站着吧,讓爺爺奶奶坐。”媽媽微笑着對我説,我會意地點點頭。媽媽又微笑着對那兩位老人説:“請爺爺奶奶到這邊坐!”

“謝謝,謝謝!”兩位老人的臉上充滿着感激的表情:“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媽媽帶我玩了頤和園主要幾個景點,在仁壽殿、樂壽堂、玉瀾堂、萬壽山轉悠了一回,又乘龍舟遊弋在昆明湖上。

“媽媽,好累啊”我看着媽媽那開始長皺紋的臉嬌聲嬌氣地説:“還説放鬆呢?放而不鬆呀。”

“佳佳,別撒嬌,怕苦怕累不是好孩子。” 媽媽一邊説一邊撫摩着我的短髮:“等會我們去姥姥姥爺家吃飯好嗎。”

“當然好啊,餓死我了。”我噘着嘴拍打媽媽的手:“我們好長時間沒看姥姥姥爺了。”

龍舟靠岸後,我們出園,不一會到了姥姥姥爺家,他們就住在頤和園附近。這時我才知道,媽媽昨天就打電話和姥姥姥爺説過。

“哇,飯菜好香啊!”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飢餓的人才倍感飯菜香,這話一點假不了。”

一盆黑椒牛排剛端上桌子,我就伸出了筷子。

“佳佳,彆着急。”媽媽連忙擋住我的手,“你知道嗎,和長輩在一起吃飯,要先讓長輩先動筷子”

這一天,我很快樂,媽媽教我懂規矩。

2015北京大學聯考卷滿分作文:新時代?老規矩!

北京地鐵裏,上班族們滿臉睏倦,身子隨列車晃動,整個人都懶懶的。而當他們的眼前出現空位時,則像瞬間充了電一般,三步並兩步地迅速落座,隨後又陷入混沌的狀態,無心再抬頭看一眼,花白頭髮的老人,懷抱小孩兒的婦女也真是應景,恰在這時,廣播響起: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將座位讓給需要幫助的人。”

我不禁要問,這個社會怎麼了?怎麼這般沒有了規矩?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難以做到嗎?“尊老愛幼”不是人類的普適準則嗎?“做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不應該是人們的基本規範嗎?老規矩能這樣漸行漸遠嗎?我們社會文明程度如此低下嗎?

好在,有人將“被人漸漸遺忘的老規矩”重新整理投諸網絡,並引起熱議。先不論人們是否認可老規矩,也不論老規矩是否在新時代仍然有積極意義,我只是感歎記得總比忘掉的好!畢竟,它在我泱泱大國存在了上千年,滋養了億萬華夏兒女。然而,我不禁又要一問,這本該是傳家寶的老規矩為什麼會被人們遺忘了呢?其原因是什麼呢?

是啊,我們在努力進行經濟建設,迎來城市化、工業化、數字化、現代化。我們堅信那轟鳴的機器,數字的攀升,遠比那些陳舊的“老規矩”有用得多。於是,你看到了自己身邊的“空巢老人”守着偶爾才會響起的電話,望眼欲穿;你看到公車上青年人因一點爭執對老人謾罵不止,大打出手;你看到旅遊者作為祖國的名片在國外名勝留下“到此一遊”,遭人白眼

莫言曾感歎,文學最大的用處就是沒有用處。因為文學帶不來GDP,帶不來高樓大廈,帶不來樓堂館所,帶不來升官發財的政績,但是它滋養的卻是心靈,是鋼鐵森林間的靈魂棲息地。我想,包括老規矩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是這樣吧。沒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人們的心靈怎麼保持一份寧靜?和諧社會豈不會成為海市蜃樓?我們又如何自信地弄潮於世界之潮頭浪尖?那種認為文化不過是經濟的附屬、產業的點綴、甚至是財政的包袱,卻看不到文化能夠自主發展、形成產業、創造財富之重要地位,恐怕有短視之嫌吧?

孔子説“禮之用,和為貴”。沒有老規矩等傳統道德的約束規範,怎麼會有社會族羣之間相互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和睦融洽呢?我們應當認識到:文化不僅具備震撼心靈、滿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備引領社會健康發展、激發民族創造活力之物質力量;一個國家的興盛強大離不開文化,一個民族的傳承延續離不開文化,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文化,離不開老規矩。

我想,是時候該重拾並發展老規矩了,即使在這樣的新時代裏。“老規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表現,孔孟之道、程朱理學,到如今的核心價值觀,它通過約束個人的行為,由點及面,由內而外地發揮作用。它能夠提升社會精神文明——而這是僅停於表面的經濟建設所帶不來的,是使國家進步的源泉和動力。

值得慶幸的是,就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老規矩被重新提起並受到熱議。老規矩,不應蜷縮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裏。

北京市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2]

這一個冬天雨水極少,土地已乾渴得張大了口,一道道地縱橫交錯,如複雜繁亂的心情。

想不到在今晚,剛吃過晚飯小雨便淅淅瀝瀝地來赴春天的約會了,讓我這個喜歡雨的人憑添了幾許喜悦。喜歡雨,是因為喜歡在雨中漫步的感覺,微斜的雨絲落在臉上,空氣中多了許多清新的味道,涼絲絲地沁人心脾,心情便豁然起來。我突然心生一種衝動,便撐了一把傘,在漫天蓋地的雨簾中漫步。

夜色沉沉,街燈已經閃爍起來,在雨霧中泛出柔柔的光,像情人深情的眼睛。那些千姿百態的燈光有的像串起的星,有的如成片的彩雲,有的彎成一道道彩虹,有的似花一樣在空中怒放,在天地中盡情地展示着各自的風采,給這鄉鎮的夜憑添了不知多少嫵媚。走在路上,看燈光的倒影,聽着雨滴飄落的聲音和着鞋跟輕輕地敲擊着水泥面,讓心情隨着雨一起飄逸。過往的車輛呼嘯而過……不會有人來打擾我的思緒,我的心一片寧靜。我喜歡寧靜,在寧靜中享受孤獨,今夜,對我來説,有一種別樣的愜意。

雨滴落地的聲音,是那樣柔和,牽着我的心,讓我想起曾經的浪漫故事……在今夜,可否還會有人和我一起聽雨?雁過的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可是纏綿的思緒早已銘刻在心,飽含深情的目光依然在盈盈地張望,粉色的夢幻依舊在心中漫延,流逝的時光總是美得那樣憂傷。我漫無目的地在街燈中前行,不知該向何方,只有一路向前。

絲絲的雨,綿綿的雨,灑落在我的周圍,像一張無形的網……恍惚間彷彿有個聲音似乎來自天簌,似曾相識,卻説不清是什麼,惹隱惹無地在飄過耳際。漸漸地,才慢慢地清晰起來,是那首不知道已經聽過多少回的悽怨的《二泉映月》在雨中飄逸開來,彷彿在向路人訴説着過往的雲。

在這個清冷的雨夜,聽到這扣人心絃的聲音,眼前恍惚有一口清幽的泉,冷冷的月,冷冷的清暉,勾起的是人的無限思緒……

是誰在這個雨夜中彈起這水一般纏綿的曲子?

雨漸漸大了起來,舉首四望,路上已無任何的行人,只有路燈把我的身影在拉長拉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