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服作文(通用22篇)

來源:文萃谷 8.08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漢服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漢服作文(通用22篇)

漢服作文 篇1

“讓一讓,讓一讓……”舞台上的大幕還沒有拉上,台上顯得有些混亂,人們都在擺放道具。我看了一眼候台的同學,大家都穿着漢服,手中拿着筆墨紙硯。台下的觀眾交頭接耳,驚歎連連。“哇!那個就是漢服吧!……”“這衣服太好看了……”大家的眼中滿是羨慕。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禁想起在北京旅遊時見到的一幕。那天傍晚,我吃完飯出門散步,不知不覺竟走到了一條斑駁的小巷裏。前面有一個小女孩,穿着馬面裙,領口上面有繡花,下半身是儒裙,模樣很可愛。我愣了一下,這就是傳説中的漢服?隨即,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傳入我的耳中,“這是什麼奇裝異服?這年頭,還有人穿這個,真丟人。”小女孩握緊了雙拳,也許是因為生氣,臉都紅了,小聲卻鏗鏘有力地回了一句:“這是漢服,是我們中國人的服裝,我們自己的‘文化衫’!”

“下面請欣賞《寄明月》。”報幕的聲音響起。隨着舞台上的燈光忽然亮起,我從回憶中回過神。候場的人陸續上場。頭上的髮簪像是飛舞的花蝴蝶,上下飄揚,前奏用古箏,舒緩輕快,讓人放鬆,中間穿插琵琶,激揚頓挫。舞台中央是飄飄霓裳,一顰一笑都美得驚心。他們隨着中國傳統曲目起舞,裙裾飛揚,在聚光燈下光彩奪目。觀眾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一曲終了,他們緩緩走下舞台。台下的觀眾一擁而上,生怕晚了沒有位置。“你這是哪裏買的啊?太好看了……”問題一個接着一個。我站在一旁,心中不禁暗歎:曾經的人們西裝革履,卻忘記了自己的衣裳;曾經的人們都去學習鋼琴,卻冷落古箏、揚琴,可它們明明與鋼琴同宗啊!

漢服是我們中國人的衣服,是我們的“文化衫”!現在我們可以穿着漢服,拿着團扇,大大方方走在街上,不僅不會收到打量的目光,聽到反對的聲音,還有可能受到讚美。它在慢慢被人所接受。從漢服開始,炎黃子孫在慢慢將自己遺忘的東西找回來!

漢服的興起,不是為了讓滿大街的人都穿它,而是讓人們瞭解它,認同它。漢服如此,京劇、國畫、書法……亦是如此,這些都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今天,我們不僅要了解、認同傳統文化,更要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其中優秀的文化元素,與現代社會融合,創新發展。願我們能更好地傳承國粹,將其發揚光大!

漢服作文 篇2

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擁有其獨特的魅力。而近日,憑着遵循古代禮儀,上課生活都穿漢服迅速走紅的同寢室女生引發了眾人的熱議。這究竟是一場無端的走紅炒作還是漢文化的再度復興,其後所藴含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就事件本身而言,選擇穿着怎樣的服飾只要在合理範圍之內便無外乎是個人的選擇,為何這樣的選擇能夠成為女大學生走紅的緣由,我想,這並不只是一個巧合,類比於中國詩詞大會中武亦姝的迅速躥紅,雖走紅的表象看似不同,但其本質上都反映出了相同的問題,那便是處於新時代的我們仍對漢文化的發揚與傳承抱有一份執着的熱忱。且,在快節奏生活之中欣賞到一抹與現代生活不同的異樣風景,是合乎大眾審美價值的。然而,這些漫天的熱議當然不是僅僅將視線停留在是否合乎審美這樣簡單的層面。他們當中的部分人士高度讚揚這樣的行為,是因為認為女大學生們是傳承漢文化的有力實踐者;而對立之處的人們卻大肆謾罵,認為是一場惡意的炒作營銷。在兩派截然不同的聲音之中,我們又該如何判定此事,我想,這便需要剝開其炙熱的外表,察其本心。

中華源遠流長的漢文化,有着漢字、詩詞等傑出代表,也有漢服飾,漢飲食等豐富內核。因此,漢文化的傳承抑或復興並不只是穿漢服成羣出行,成為一道宣傳風景那麼簡單。細細想來,效仿古人穿着漢服不該是復古運動,而該是一種繼承基礎上的求新運動。復古是文化的守舊,而復興是文明的求新;復古是懶惰的襲用,而復興是批判的繼承。中華傳統文化所傳遞給我們的精髓應該是“重神輕形”,從這個層面上説,延續傳統,學習古禮,需要的是誠意而不只是形式,文化可以多元化,漢服全然可以作為其中的一元,但是若將此演化成一場漢服“秀”那便是“崇形棄神”,其所復興的也只是被歷史淘汰的文化鬼魅,再無意義可言了。

漢文化的火焰想要愈燃愈旺,需要我們為之添薪加柴,其依靠的方式途徑多樣卻並不簡單。我們不應把個人的選擇上升至文化高度但應該以此為由,開始瞭解、熱愛、發揚我們的漢文化,讓篝火燃盡文化的糟粕,讓其餘熱所照亮的,是我們心中的復興之火!

漢服作文 篇3

最近,某校的幾個女生嚴格遵循古代禮儀,全天都身着漢服的行為引發大眾褒貶各異、觀點不一的評價。

誠然,漢服是漢族文化的傳統服飾,代表着濃縮的漢族文化,我們確實應該肯定與保留。而且,幾位女生遵循古代禮儀,身着漢服,可能完全是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踐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號召更多人傳承傳統文化,這樣的初衷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樣的“漢服現象”在網絡輿論極度膨脹的時代,極有可能被某些人冠以“炒作”之嫌,那麼,原本美好的初衷就會被“反轉”成另一極端。並且,漢服衣領衣襟相連,左右交叉,袖子寬大,身着漢服,在日常生活中定是行動不便的,沒有實用性,與我們現代生活方式的便捷要求相矛盾。那麼,當傳統事物與當今的生活方式相沖突時,我們是否還應當在生活中踐行着它呢?

在我看來,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切實的當下,一切的傳統文化在傳承時,都應以“與當今時代相契合”作為選擇的標準,更確切地説,應該是選擇融入日常生活的標準。

叔本華有言:“現在,是生命唯一確切的存在。”從此言之,人們的選擇確實應該以當下需求為標準。假若,人們硬要將傳統的但與當下不相合的事物強加進生活中,那麼,人們終會因身處當下而疲於平衡不合時宜的傳統,而放棄傳統事物,這樣可能會造成的後果便是:人們對原本美好的事物心生疲倦,從此,遺棄了它。這顯然不是對待傳統事物的最好方式,只會讓原本煥發瑰麗的光彩的傳統,蒙上厚重的時代塵埃,光芒盡失。

傳統需要傳承,但傳承要有方法,只有以理智的思考與審慎的態度來選取與傳承傳統事物,才是對待傳統最好的態度。凡事預則立,在傳承文化時,我們都應在事先懷以明辨審時之思,在恰當選取後,方能將傳統事物與當下契合。

但是,與當下需求不相宜的傳統事物,我們並不是要將其淡忘,遺棄於時代洪流之中,對於這些傳統,我們也不必刻意將其融入現實生活,相反,我們可以一顆敬畏珍重之心將其悉心封存,成為心中神往的瑰寶。正如那華美的漢服,就應靜列在櫥窗中,受到當今人們的讚歎!

傳承應有法,其法即明智。

漢服作文 篇4

中華民族已有五千的悠久歷史。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隨着歷史的進程,中華文明兼容幷蓄,孕育出光輝璀璨的中華文化,而華夏漢服成為我們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週四早上,許多身着漢服的少男少女,步態從容地走進校園。不用慌張,不用驚歎,那是我們學校在舉行首屆“漢服文化節”。當下許多人對漢服很陌生,也很排斥。這個節日就是讓我們認識漢服、瞭解漢服文化,體驗古人的服飾,走進古人的生活。

下午第三節課,在階梯教室裏,“漢服文化節”正式拉開了序幕。首先我們進行了猜字謎環節,如:“一人腰上掛把弓——夷”;“一口吃掉牛尾巴——告”等等。我們真正認識到了漢字絕妙的結構、美輪美奐的字形,以及漢字的博大精深。

朗朗上口的《千字文》是一部傑出的文化經典,其內容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等。聽,歷史春秋社團的同學們,在優美音樂的伴隨下齊誦《千字文》,那清越的聲音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古文的音韻美,更讓我們增長了知識、明白了道理,激發我們刻苦學習、勇攀高峯。

突然,台上的彩燈亮了起來,節目的高潮來了,“集英漢服秀”開始了,只見一個個的模特魚貫上台。通過這場古裝秀我們認識了端莊典雅的曲裾;舒適寬鬆的常服;俏麗修長的襦裙;淡雅瑰美的對襟;莊重嚴肅的深衣等等。各不相同的款式,絢爛繁多的顏色,美妙絕倫的花紋和做工,讓我們對漢服的認識又增添了許多。

漢服文化節不僅讓我們欣賞了美麗的漢服,更感受了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瞭解了華夏民族悠久燦爛的傳統。我認為,作為一名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應時時刻刻有禮,謙遜,弘揚中華文化,傳承華夏美德!

漢服作文 篇5

研學第一天下午,教官帶我們來到一個寬闊的地方來體驗什麼是漢服。

首先我們每人都去教官那兒,拿一套漢服。剛一拿到漢服,我就想,為什麼我們的漢服是黑色的,而上面的兩位老師是一個白衣服,一個黑衣服。我嘟起小嘴,説:“不公平,憑什麼老師穿的比我們好看,哼!”

我前面的何璇説:“能穿不就行了!”

我瞪着她説:“你一個‘假小子’!怎麼知道女生眼裏的好看。”

何璇説:“哼!”

我説:“你哼什麼哼?”

“別講話了,我們開始學習!”穿着白衣服的老師説,“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沈,你可以叫我沈老師。”説完就把話筒遞給旁邊的一位穿黑色衣服的老師。“大家好,各位同學好,我是羅老師。”羅老師説。

沈老師説:“現在我們開始學穿漢服。首先把衣服穿上,你們會不會看到衣服一邊長一邊短,先把短的一邊放在裏面,再交叉把長的一邊放過去。再用紅袋子打個結記住男左女右,繫好後再帶上帽子,這樣漢服就穿好了!給你們五分鐘時間,趕快把漢服穿好。”

説完我們就開始行動了。羅老師看到有人交叉沒有穿好,説:“交叉一定要穿好,那是焦點。在古代,如果沒有穿好,別人會説你衣衫襤褸,為人不可靠。”

隨後開始學習行禮了,“老規矩男左女右,把手伸直,拜!現在都試試吧!”沈老師説。

隨着一拜再拜,反覆練習,我終於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精深,就連穿衣和行禮都是那樣規規矩矩,有井有條,不愧是禮儀之邦。“禮之用,和為貴。”都指明瞭我們的學習態度和做人的基本禮數,讓我內心深深震撼。

這就是我黃山研學最難忘的時刻――漢服體驗。

漢服作文 篇6

她記得,自己是有生日的,只是別人都不記得了。

最開始,她由樹的枝葉而來。後來,它從簡單的衣物再變得華貴。有一天,她得知自己有一個名字,叫華裳。

她從遠古而來,帶着洗盡鉛華的厚重感走來,歷經幾千年,從以前到現在,從以前人人穿戴到現在無人認得,儘管她的容顏沒有絲毫變化,可現在,卻沒有人再記得她的名字。

她從歷史的夾縫中存活下來,三百多年的斷代有幸她仍然存在,她記得自己最正統的樣子。也記得自己最滄桑的面貌,她可以是各種模樣,可那同樣屈辱的三百多年,竟讓人不再記得她!

人們不再認得她,把她與少數民族服裝歸為一類,可卻無法回答出“漢族的傳統服裝是什麼”這個問題。

她本已不再抱希望,可有一年啊,她看見繁華街市中,終於有人記起了她!

她遠遠看見有一羣少年,身着漢裝,他們無懼於路人投來的驚訝目光,挺直身子緩緩行走在帝都的繁榮街道。

若問她的生日,她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在那幾千年前,人們懂得穿衣蔽體的時候,她便誕生了。有一個人為她起了一個名字,名叫華裳,又被人們稱為——漢服。

漢家有衣,名曰華裳。

她不只是存在於漢朝,她是屬於漢族的衣裳,她歷經千年,也擁有完整的服裝體系。在祭典、成人禮等重要節日,她被細分為曲裾、襖裙;日常生活中,她叫褙子、襦裙,也可以是直裰、深衣、直裾、圓領袍等等。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她現在被四十多萬人知曉,她笑着開玩笑道:“每當一個人記起我,他記起我的那一日,便是我的生日。”有那麼一羣人,會在某一天的早晨或下午説一句:“漢服,生日快樂。”

漢服作文 篇7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各大景區、商場等等都出現了身穿漢服的身影,引得路人頻頻側目,我也被漢服獨特的款式和飄逸感打動。看到影視劇中穿着漢服跳舞的女孩,我不由得想像他們一樣共舞一曲!我也被這美麗的漢服所吸引。今天,媽媽也幫買了一件。

漢服可真漂亮!售賣漢服的老闆説這個漢服顏色是玉玲瓏淺粉,是不是聽起來特別的柔美!它主要有白色、淺橘色、粉色組成。上身繡有類似荷花的圖案,胸前的花飾是一朵黃粉相間的桃花;下身裙襬飄動着無數只的蜻蜓和若干荷花,彷彿似一幅水墨山水畫!

媽媽特意給我梳理了適合穿漢服的髮型,並且佩戴了配套的頭飾。漢服整體很輕盈,長度達到我腳踝。我迫不及待的給家人們跳一支名為萬疆的舞蹈。奶奶看後連連稱讚:“平時上竄下跳的小猴子,穿上漢服瞬間淑女了”。

聽到這,我連忙和奶奶説,那我以後多穿穿就真淑女了。不過好不過3分鐘,我就打回了原形!一會高抬腿,一會和弟弟跑着玩。看來身穿漢服的古代人,運動起來一定很不方便!

經過查閲資料,我得知漢服定型於周朝,傳承於秦朝,也是流傳最久的樣式!漢服,又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在2018年3月3日由中國共青團中央發起“中國華服日”,又將漢服推向一個新的台階。在這之後,很多的漢服愛好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而且他們還在西安舉辦了中國首屆漢服藝術節,吸引了很多人去體驗漢服。

希望以後有機會穿着我心愛的漢服和同學們表演節目,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體驗一下漢服的魅力!

漢服作文 篇8

每當我看到電視上的人穿着精緻漂亮的漢服,我都羨慕不已。我多麼想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漢服啊!

這天,我對媽媽説:“媽媽您可以給我買件漢服嗎?”媽媽笑着説:“可以呀,但是你得聽話喲!”我爽快地答應了。

過了幾天,媽媽在網上給我定了漢服,既便宜又好看。我開心得像是考了100分一樣。媽媽對我説要過三天才能到貨。這幾天,等待着漢服的到來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呀。

終於,我心心念唸的漢服到了,媽媽讓我自己去快遞站拿,我屁顛屁顛地跑出去,像個小火箭似的。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彷彿袋裏裝滿了金子。

漢服的顏色十分好看,是我最喜歡的藍色。上半部分是和天一樣的淡藍色,下半部分是和海一樣的深藍色。胸口還有兩條帥氣的龍,上衣裏面有兩根帶子,是用來固定在身體上的。外面也有兩根帶子,只是比裏面的帶子粗一點,長一點,這根帶子其實只是裝飾品。袖子特別長,特別寬也是深藍色的,真古典又現代。

我小心翼翼、興奮不已地穿上漢服,擺了幾個pose,媽媽拍了幾張照片。我穿着它還背了一首《遊子吟》。當我穿上漢服的時候,我覺得我就是一位詩人。

我喜歡漢服,是因為我認為古代的人非常有文化,有大智慧。因為古代出現了許多大詩人,如詩仙一李白,詩聖一杜甫,他們寫的詩朗朗上口,蕩氣迴腸。還有許多作家,如諸葛亮,他寫的《出師表》一直流傳至今。

我太愛我的漢服了,我要穿上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漢服作文 篇9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其中的漢僅代表漢民族,不是漢朝哦!

漢服種類有很多,有齊腰衫裙、齊胸衫裙、大袖漢服、圓領袍,我就有一件剛買的漢服。

我的那件漢服我用三個詞來形容,就是美炸了仙爆了太漂亮了。這件漢服它的顏色可謂五彩繽紛,主要有四種顏色,它們是白色,橙色,粉色和藍色,以橙色和藍色為主色調。

我的.上衣內襯是橙色的,這種橙並不是那種嬌豔的橙色,而是一種感覺很大氣的,處於白與橙色之間的那種淡淡的橙色,使人眼前一亮。

內襯外還有一層薄薄的白紗衣,肩膀那塊兒還繡着兩隻鳳凰,甚是精緻美麗。白紗衣看起來十分輕薄,穿上後彷彿是把一朵雲彩披在了身上。肩上的鳳凰是用橙色,藍色和粉紅色的絲線縫製的,彷彿這鳳凰會飛走了似的,還用白線在旁勾勒一圈。

裙子仙氣的更是沒話説,粉色的一層雪紡布打底,然後外加一層由深藍到淺藍再到白的漸變色的雪紡布,最後又在最外邊加上一層深紫色的薄紗,薄紗上居然還有一些星星點點的銀色亮片,在燈光下彷彿夜空中的小星星一樣閃亮。

漢服在今天,仍然是搶手貨,因為它代表着中國歷史的着裝風俗之美,是現代的服裝不能與之相媲美的!

我有一件絕美的漢服,你有嗎?

漢服作文 篇10

漢服,在古代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很早以前我就開始仰慕它了,有的大紅大紫、有的清麗灑脱,皆有它們獨特的韻味,我無不為之傾倒。今日,我終於可以穿上夢寐以求的漢服,心早已激動萬分。

媽媽早早幫我梳好頭髮,配上精美的髮飾,我便迫不及待地騎上媽媽的“小電爐”啟程了。

一到目的地,我那顆跳動的心再也按奈不住。我跳下車,雙手放在胸前,腳不自覺地走起“小碎步”,步履輕盈,活脱脱像個“千金大小姐”。我欠了欠身,坐在欄杆上,倚着牆,自我陶醉地眺望遠方,嘴角微微上揚,心早已飛入大唐盛世。我又站起身,優雅地擦拭了幾番,稍稍一轉身,裙帶飛舞,“漢服夢”再次成了心中主場。

燈火闌珊,我越過一個個門檻,踏着一個個台階,雙手微微提起裙襬,轉過頭,望着外頭的燈火輝煌,心中又是一陣陣喜悦。周圍的燈火簇擁着我的身影,我又是一個轉圈,裙襬飄揚,形成一個圓。我站在高處輕輕坐下,眺望遠方,真是如痴如醉。

我穿着漢服,走在古色古香的小巷裏,飄逸的裙襬、凌亂的飄帶,襯托着漢服它背後的歷史。繡花鞋的腳跡,它也在閒遊。

漢之古樸、唐之飄逸、宋之淡雅、明之端莊,漢服就像一位風姿綽約的仙子,隨着歷史長河翩翩走來。

漢服是中華民族的標誌,中國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正是因它而來。“着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漢服作文 篇11

一襲紫衣,外披紅色綢段, 裙襬拖地,走路時,精緻的小翹鞋若穩若現。頭戴青色冠釵,髮尾點點金光,腰部繫着紅絲帶,小扇子一扇一扇的,好似一個畫中美人。她就是我的漢服控表姐。

我的表姐十分喜歡漢服。衣櫃裏除了日常衣服和校服,那就是五彩斑瀾的漢服了。她之所以喜歡漢服,是因為在歷史課上,老師講到了漢服,她便被漢服的內涵吸引了,從此,她便成了漢服控。我曾問過表姐,為什麼喜歡漢服,表姐説,因為漢服不僅好看還代表着中國的歷史文化。

一次,表姐穿着漢服,帶我出去玩。那條大街十分熱鬧,小吃也特別多。有了小吃,當然也少不了垃圾。有一個人在我表姐面前了一個水瓶子。一開始,表姐很抗奮,但後來,表姐只是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手指悄動了一下,就彎下身來,輕輕聊起裙襬,用十分優雅的姿勢把水瓶撿了起來,握着瓶身,邁着小碎步,朝垃圾桶走去,隨手把水瓶扔進了垃圾桶。那一刻,我的眼睛記錄下來了。人們都説,要保護環境,可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一些人選擇了忽視,可隨手之勞,還不去之?

表姐的那個舉動,被我深深地記在了腦海。多年以後,我曾問起,可表姐卻想不起來了,但對漢服的喜愛,還是沒有變。談起這件事,我彷彿又看見了那個滿帶微笑,撩起裙身,隨手把水瓶扔進那個鬧鬨的“環保回收箱”……

漢服作文 篇12

“民族服飾”一詞對於我們來説並不陌生,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五十五種民族服飾。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想起維吾爾族少女的綺麗衣裙,想起藏族獨特的藏袍,想起回族標誌性的白帽,想起苗族華麗的銀飾。

可是,漢族的服飾呢?這個佔中華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還多的名字的服飾呢?

有人説,旗袍。

我承認,這種將女性柔美曼妙身姿展示得一覽無遺的服飾很美。但是結合了滿族與西方服飾特點的旗袍,絕不足以代表漢民族。誕生不過一百年的旗袍身上,承受不起五千年積澱的中華氣度!

有人説,西裝什麼的就好。

對,我不只一次看到過在民族大聯歡中,少數民族的同胞們穿着民族服飾歡聲笑語,而漢族代表卻突兀地穿着西裝站在那裏。和任何一個國家的平常穿着一樣,和美利堅、英格蘭一樣。

漢服呢?漢服哪去了?剃髮易服三百年,漢族的子孫們當真把你忘了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漢服是一首絕美的詩。漢的大氣,晉的飄逸,唐的開放,宋的端莊,無論哪一種,都好。而現在,漢服男兒的瀟灑俊朗,漢服女兒的巧笑盼兮,難道都只能去歷史書中找了麼?

我豔羨地看着從漢服演化而去的和服、韓服在各地登台亮相。從平安奈良到江户鎌倉,和服改變了很多:浴袍、振袖、十二單衣……和服的種類也很多,但是,即使是經過了明治維新的日本,在今天仍可以再大街小巷看見和服的影子。和服是日本的代表。

我更痛心地看到在我們國內,為漢服復興而努力的人只有少數的同胞。甚至在他們宣傳時,還遭到了無數的反對與冷眼。有被媒體説成作秀與無聊的,有被人認為是拍戲的,更有人把漢服當成和服或韓服的。

當今天的我們把在民族聚會上穿上西裝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誰還記得在數百年前我們的祖先曾穿過那樣飄逸而大氣的服裝?

我的心在哭泣,為漢服,為漢族,更為了那同時被丟棄的阿薩民族記憶與文化。

世有中國,卻已無華夏!

漢服作文 篇13

經過了前面那麼多個體驗項目,我們又來體驗穿漢服了。漢朝時,人們穿衣服很講究,這讓我長了不少知識。

我們來到了呈坎八卦村的廣場。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兩位穿着一黑一白的衣服的老爺爺。我不禁自問起來:嗯?難道這就是傳説中的漢服嗎?後來,經過他們的介紹,果真是漢服。現在由兩位老先生來教我們怎樣去穿漢服。

“穿漢服很講究的哦。”一位老爺爺説。老爺爺先教我們穿漢服時要講究男左女右。男生需要先從左邊穿,而女生要先從右邊穿。我拿到漢服,發現漢服的衣襟,左邊大而長,右邊小而短。

老爺爺説左邊那個大的衣襟要蓋在右邊小的衣襟上。還教了我們怎樣繫腰帶。繫腰帶時一定要平整,不能皺起來。男的打結要在左邊,女的打結要在右邊,一定要系得緊一點,整套漢服都是由這個腰帶綁住的。不然會出醜的哦。

隨後,老爺爺又教這我們行禮的禮節。這時,老爺爺又説起了男左女右。男生就要把右手放在左手的後面,然後大拇指往裏面扣住,女生就是相反。反正,什麼事都是男左女右,搞得我頭都昏了。你還要掌握45°彎腰90°彎腰和180°彎腰。古時候怎麼有這麼多禮節嘞?這時候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我心中——為什麼老是要男左女右呢?這又是什麼道理呀?

我禁不住好奇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經過老爺爺的解説,我才知道,男左女右的原因了:在漢朝時代,左為尊為尚而右為卑。所以,男左女右是一種權利,高貴的象徵。還有一種説法。是左邊為陽,右邊為陰,而男生為陽,女生為陰,所以有男左女右這種説法。我想,這就是古時候的重男輕女吧。

我們還是穿越回來吧。古時候的禮儀實在是太多了,搞得我一個頭有兩個大。幸好我不是生活在那個年代。隨着社會的發展,早已呼籲了男女平等。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年代裏,暗暗為自己慶幸。

漢服作文 篇14

期末考試後的一個禮拜,我們開始了古箏集訓,在集訓的最後半天,我們參加了一節生動的課堂——漢服禮儀。

剛吃完午飯,我們就穿上了美美的漢服,大家興奮地等待着老師。這堂課有兩位老師,一位是教我們做眉筆和口紅的女老師,一位是教漢服禮儀的男老師 。為什麼要做眉筆和口紅呢?因為我們都想通過自己的勞動,讓媽媽變得更加漂亮。在等待口紅凝固的時候,漢服禮儀老師給我們講了漢服的特徵,禮儀和一些古時候的故事。

首先,老師講了漢服的形制。漢服是用50釐米左右的布帛剪裁的,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縫合,所以一般漢服後背有一條縫。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漢服的袖口,我一直以為漢服的袖口是很寬的,但是經過老師的講解後,我知道了漢服也有小袖,袖口裏可以放東西的。還有就是衣領,漢服典型的就是左側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叫做“交領”,代表了做人要不偏不倚,要中正。講完了漢服的形制,老師對我們的“漢服”進行了點評,原來我們很多人穿的不是漢服,是影樓裝。至於我穿的,原來是改變後的漢服,是漢朝一位跳舞的人改制的。

後來,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禮儀,比如古代女子開心不能大笑,生氣不能高聲,走路不要回頭,衣服要乾淨......我們在電視電影中看到的用扇子遮住面孔,其實也是一種禮儀,叫遮面禮。

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孝道,老師説:“你們今天做眉筆和口紅送給媽媽,也是一種孝道。”得到了表揚,我們心裏都美滋滋的。老師又給我們講了有關孝道的小事故,比如二十四孝:朱壽昌棄官尋母。故事講從前有個朱壽昌的人,母親是一位小妾,七歲時,母親被父親的正妻嫉妒,被趕出了朱家。從此母子骨肉分離,五十年沒有見面。朱壽昌做官期間,四處打聽母親的下落,得到線索後棄官尋母,終於在陝西找到了母親。我們聽後很感動,我邊上的小朋友説:“我以後一定要像他一樣孝順”。

這天晚上,我夢見我穿越到了漢朝。

漢服作文 篇15

寬袖交領,半臂襦裙,我以漢服為知己,縱一生徜徉於漢風古韻中。

壹邂逅

在一個煙雨濛濛的四月,下江南。我踏過這塊石階,就撞入這冥冥之中牽引我的衣袂,這是個博物館,燈光黯了下來,繁複的暗紋在靜謐中顯現出來,素雅的襟袖無聲無息地躺在那裏,跨越千年,仍攝人心魄。我隔着厚玻璃痴痴地望着,彷彿在那一瞬間,一個聲音指引着我回到它身邊,指示欄上寫了兩個字漢服。

貳霓裳

好像有那麼一瞬間,回到了過去,我身着曲裾,泛舟於吳儂軟語編織的夢裏。溪水推揉着漁舟悠然向前,秀麗的石橋繾繾立在那裏。是了,這不是夢,這在烏鎮。白牆黛瓦,輕歌搖櫓,細碎的陽光密密地漾在水上。夢迴,泛舟西湖,古樸的衣衫牽動一池荷暗香浮動,亭亭立在船頭,湖中的柳條也似遇到故人,搖枝拂葉。頷首,低眉,似在畫中游。

叁墨琴

着一襲襦裙,把墨香嗅。梅蘭竹菊拂袖隱,琴棋書畫啟朱逢。在書房靜坐,沏一杯苦茗,看茶葉翻騰,茶香盈滿心扉之時,執筆,看墨汁浸潤久旱的白毫。一點,點染宣紙上一抹風韻;一撇,撇盡浮躁與急切;一捺,書寫知己的情思。茶香裏,它告訴我,慢下來,讓身心在墨汁裏氤氲,讓一切浮華功名皆隱退而去。與它交心,一切喧鬧散去,只剩一簾明月清泉環於墨香。

手握琴弓,手按琴絃,音箱裏就奏出一曲古譜。交領上的繡花隔着琴桿輕輕地笑。它是沉醉了,我心想着,二胡的音色寬厚而又明亮,似一輪承天寺的月,把月光交織在如畫的琴音裏。琴絃不經意沾了荷香,循着香味我觸到了,千年文化的衣角,我聽到了,透着水汽的胡音,我找到了,一與之訂,輕易不移的知己。

肆絮語

它説我應該褪去繁複的衣衫,脱去一身浮華與功利,我心悦它,它心悦我,故而交心。

月色盈滿漢家袍,執筆題寫願君嘗。一念知己惟此知,交領襦裙半生裝。

漢服作文 篇16

今天,揚州傳媒集團的的大記者和唐子城風景區的導遊姐姐來到了我們學校,帶着我們開啟了一段快樂的漢唐之旅。

老師在台上娓娓道來,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電子屏幕上展示的一幅幅精美的漢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時發出陣陣驚歎聲。看着這些圖片,我不由得讚歎道,哇,真美呀!我還以為只有少數民族才有漂亮的民族服飾呢,原來咱們漢族也有啊。要是我也能穿一回漢服,那該多好呀。正在這時,老師説請幾位同學上來體驗一下,穿一穿漢服。我一聽,正如我所願,趕緊高高舉起了手。很幸運的,我被選上台去。

我興奮極了走到台上,拿起漢服。呀,好漂亮的衣服!白色的上衣上配着着精美的刺繡,衣領和袖子邊鑲嵌着粉色的滾邊,下身是一條粉色的長裙。老師告訴我們,漢服的上身叫“衣”,下身叫“裳”。我想,這大概就是“衣裳”這個詞的由來吧。我舉起衣服,正準備往身上套,卻發現漢服的左邊大而長,右邊小而短,不像我們現在的衣服是兩邊對稱的,而且衣服上沒有一粒鈕釦,上身完全是靠腰帶固定住,老師説這叫“腰封”。袖子特別寬大,好像舞台上唱戲的戲服,原來這袖子還是口袋呢。我不禁佩服起古人的智慧來,這衣服,設計精美,構思精巧,無論胖還是瘦,高還是矮,似乎都可以穿。

由於是第一次穿漢服,我顯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先套哪隻袖子好。套進了左邊的袖子,右邊的就摸不到了。兩邊袖子套好,這腰封又該怎麼繫住呢?幸好有同學在一邊幫忙,幫我在後面繞過腰帶,又在前面打上了蝴蝶結。經過一番折騰,好不容易才算穿好了它。穿上漢服,看着自己長袖飄飄,裙襬拖地,似乎瞬間就變成了一位古代的仙女,心裏頓時美滋滋的,連舉手投足也變得優雅起來。要是此刻能穿越到古代,那就太神奇了。

接着老師又教我們行揖禮,女生左手放右手,放左手的前面,大拇指往裏面扣住,男生則相反,再彎腰45度行禮。照着老師的模樣,我依葫蘆畫瓢模仿起來。這樣行禮,該是對別人多麼的尊重啊!難怪我們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

脱下漢服的那一刻,我真有點不捨。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今天只是這冰山一角就讓我感慨不已,那五千年的文化才有多大的魅力呀!

漢服作文 篇17

打開視頻,看電視。縱觀國產劇,此類大部分可分為貼切現實生活的家庭劇,服裝美輪美奐的古裝劇或是時不時出來雷人的抗日劇。就個人而言,我一般都會觀看家庭劇和古裝劇。前者會讓我有代入感,而觀看後者時我總會依稀在其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現如今,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的民族服飾會如小燕子那般內着一淺藍色長裙,外襯一件琵琶襟大褂,又或許是如同春秋時期人們所穿戴的胡服?然都不是,我們的民族服飾是——漢服,它雖沒有別具匠心的設計,吸人眼球的裝飾,它是如此的毫不起眼;卻只因它是漢族服飾,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本象徵所在,所以我獨愛漢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拿我來説,縱觀這十幾年的生活,除了在影視節目裏,竟從未在現實生活中見過一件漢服。在看看我們的鄰國,韓國和日本,他們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而且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穿戴。那為何在這個漢族人雜居的社會,這件民族服飾卻毫無蹤影了呢?這不禁令我們反思,然道我們的民族文化會隨着這件服飾一樣一點一點的銷聲若跡嗎?我不知道,如果我們本土人連這點文化也傳承不了,那我們究竟又能留給子孫什麼精神上的財富呢?那麼我們人民會隨着這僅存的文化的滅亡而滅亡嗎?一個沒有文化的民族將會是多麼的可悲,一個連民族文化都不知道的人又將有何等臉面留存在這片祖先用生命守護下來的土地?這將是一場漢服的危機,文化的危機,更是民族的危機。

其實有時候,我蠻喜歡韓國的。撇開政治觀點不説,他們是一個娛樂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他們發展娛樂,拍各種電影、電視、節目,大範圍地在全世界説韓語,其文化的流傳程度可想而知要比我國多得多。一次,在補習班上。我看見一個同齡的女孩在日記本上寫着韓語字母,我不由地直觀感受到這個民族的厲害之處。我很佩服韓國人,他們是一個對自身文化十分自信的人。可在我國人民眼中,卻總認為國外的月亮更圓些,這真讓人無可奈何。

我十分熱衷於傳統文化,並固執地想要傳承下去,讓世界人敏都瞭解我們的文化。今天我要努力學習,明天我將要引領漢服潮流。

漢服作文 篇18

想要的東西,你要説出來,不然就什麼也得不到,什麼也沒有,這種感覺我學有體會。

我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鄉下,因為我的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很忙,經常顧不上我。於是我被送到了爺爺奶奶家,和爺爺奶奶一起住。

爺爺奶奶有一個愛好,那就是聽戲、唱戲,可以説是戲曲的忠實粉絲。我們那每年夏天都會有人來搭戲台子,來唱戲,爺爺奶奶也總是閒的沒事,就帶上我去看戲,而我從小也在這樣戲曲的薰陶下,也慢慢的喜歡上了戲曲,戲曲裏的大部分詞,我耳熟能詳了,有時還能哼上幾句。每當我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戲子唱戲時,看着他們頭上戴着簪子,身上穿的戲服,水袖長舞,是那樣好看,特別是花旦打扮的那樣漂亮,有時我羨慕極了,我心想我要是也能穿上漢服就好了。從那時候起,我心裏就埋下了一顆想穿漢服的小種子,這是一個誰也不知道的祕密。但是我性格比較內向,不會輕易吐露自己的想法。

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東西都可以在手機上網購了。我也有時偷偷用媽媽的手機上網逛逛,有沒有好看的漢服,過過眼癮。刷視頻的時候也經常看到一些穿漢服的小姐姐,我也就有些眼紅了。因為我在慢慢地長大,開始變得懂事,我的顧慮也就多了,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有了漢服,我穿着漢服出門,別人會怎麼看我?可是我轉念一想,嗯,算了,不管別人怎麼看我,那也是我最喜歡的東西。

有一次我小小聲,試探性地向坐在旁邊的媽媽問了一句:“媽媽,我可以買一套漢服穿嗎?”我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媽媽,等待着她的回覆。媽媽笑了笑道:“那你可要穿出門喲!”“好啊好啊!那你會給我買嗎?”我期待地看着媽媽。媽媽回答道:“真拿你沒辦法,好!買。”“哦耶!”我開心得一蹦三尺高。“不過你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能辜負我對你的期望啊!”媽媽又説。我豎起三根手指,笑道:“我對天發誓,以後一定好好學習。”媽媽見我這副樣子,也被我逗笑了。

我第一次收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如願穿上了屬於自己的第一件漢服,淡綠色的長裙,白色拖地煙籠梅花百水裙,胸前是寬片淡黃色錦緞。身子輕輕轉動,長裙散開,鏡子中的我翩翩起舞,彷彿自己也成了一名飄飄然的戲子。不過願望的達成,必須要端正學習態度,不辜負媽媽的期望。

漢服作文 篇19

曾幾何時,西方文化的大肆傳播逐漸覆蓋國人思想,令其遺忘自己本名炎黃;曾幾何時,滿洲政權的耀武揚威迅速侵蝕國人意志,令其褪去自己漢家衣裳;曾幾何時,國際舞台的各界人士着着自國特色服飾,卻唯有中國偏愛西服。

西裝革履固然紳士風度滿懷,晚禮裙裝自是柔情萬種盡現。面對國際,面對世界,莫非中國當真沒有可以獨當一面的傳統服飾麼。細數歷史,細數中華,安得將那飄搖千年華服隱於浩蕩史冊。

漢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自黃帝即位至清初,漢民族的傳統服裝配飾。列寧説過,“中國人都忘記了歷史,中國人都背叛了中國。”那麼,若我説,“忘記漢服之華人皆為不孝中華之徒”亦為之不過吧。相比於聞名世界的和服、韓服,恐怕漢服的光輝猶如較月之星,暗淡得不值一提,知其之異國人更是鳳毛麟角。國人讚歎於和服的精緻細膩,喜好於韓服的寬鬆豔美,殊不知那是出自漢服的絕代風華。當所有人都迷醉於異國流光溢彩的特色民族裝扮而懊惱為何中國沒有拿得出場、撐得起枱面的服飾時,又有誰人注意到躲在角落裏受到冷落與不屑而悄然抹淚的漢服?那是育你千年漲你國威的衣缽啊!如今你風光了,如今你強大了,如今你,卻又將她遺忘了。當你,你們,彷徨在異國服飾中流連忘返之時,便也背叛了那穿着千年的衣裳。你不知道她的傷心,你不知道她的落寞。你口口聲聲説着愛國,孝國,卻心甘情願將漢服拋卻。那些真愛着漢服尊重着歷史的“孝兒”着着漢服試圖讓更多人記起她,卻引來旁人質疑的詢問。漢服不是和服,漢服不是韓服,漢服不是旗袍馬褂。那些取自於漢服的翻版產物,哪裏比得上中華民族的漢服呢。

至今,我仍在揣測,若不曾有滿洲政權的建立,是不是至今亦能常見漢服的璀璨光華。若歷史重新上演,會不會仍將重蹈覆轍,不見漢服,但見和服韓服。而那些孝敬漢服不忘漢服之人,及那風光千年的華服,又將何去何從。

我並不指望還有更多人孝敬漢服,但求,若哪天再將漢服重現於世,不會有更多人詢問諸如“你是哪國人”或“你是穿越來的麼”之話,便足矣。

漢服作文 篇20

《左傳》有言:“中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在古時,華美的漢服曾經被上升到和禮儀一樣的高度,其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向世界展現東方大國的繁榮。

然,近日一所大學寢室幾位女生,嚴格遵循古代禮儀在課內外均着漢服,卻遭到不少批評,何以如此?原其因,其未能理性面對傳承。

試問,古時有何人能每個時辰均漢服加身?且不言寬大的漢服會對飲食、勞作造成什麼不便。日日着漢服赴學者,非紈絝即膏粱,而如《送東陽馬生序》所言,“藴袍敝衣處其間”者,大多能潛心於學業。而今卻效行古時富家子弟,若是耽於華美衣着,這與當下追逐名牌之流者有何區別?

面對此事,很難讓人不憶起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他意識到寬大臃腫的漢服諸多不便,於公元前302年頒令,效仿胡人衣着,最終強國雄兵,諸侯列立其次。自此之後,漢服便逐漸成為禮服,更多地在祭祀、朝拜、迎大賓時發揮作用。而今卻荒唐地時光倒流回趙武靈王之前,將不便的漢服作為日常服飾,豈不是貽笑大方?

或有如是説者:近幾年韓國顛倒是非地將漢服申遺,她們這是保護傳統文化之舉。然君不見,這麼一個要靠搶佔他人文化來提高自己存在感的小國,可曾能翻起什麼大浪?《菜根譚》中有言,“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想來,不妨將韓國視作跳樑小醜,漢服始終都將是華夏的智慧結晶,而我們在彰顯大國氣度的同時,應理性傳承自己的文化。

怎樣稱得上理性傳承?循其本,“理”立一字,處其時,行其事,不逾矩。當下,我們應以不影響學業與生活為前提,在閒暇之時,可着漢服參加諸如漢服於江邊漫步,輕風拂面回味古時的詩情畫意。同時,可喜的是,近日我們也看到了中央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發佈的關於加大漢服影響力和宣傳力度的文件,也更讓漢服一步步走進21世紀華夏兒女的生活圈。可見,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不需要沒日沒夜效仿古代身着漢服,而是應理性面對傳承,理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地將漢服中藴含的文化積澱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漢服作文 篇21

夏,有禮儀之大;華,有服章之美。近年來漢服的興起,引發了人們諸多的思考與爭論。

如今,在大街小巷,你每每能看見活潑伶俐的小娃娃、年輕貌美的女孩子、青春帥氣的小夥子,甚至鶴髮童顏的老爺爺老奶奶,穿上飄逸典雅、色彩各異的漢服時,那揚在臉上的自信,漾在嘴角的笑容。説實話,我本人就是一個漢服愛好者,因為每當我穿上那長袖襦裙時,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就會迎面而來。我彷彿化身為“夭夭鄰家子”,正在青銅古鏡前“百花裝首飾”;我彷彿成為了那傳説中的俠女,正在那滄桑古屋裏“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

“漢服熱”,讓曾經暗淡失色的傳統服裝,歷久彌新般地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這其中,有的人是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有的人是對新穎服裝風格的喜愛,還有的人純粹是為了相互攀比、吸引眼球。無論源於什麼初衷,復古漢服確實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體現了社會審美的多元化和年輕人無限創新能力。可以説,在西方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着漢服、賞漢服,在極大程度上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認同,提升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軟實力。對此,我們應該予以充分尊重。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如今“漢服熱”也的確存在着一些不足,導致重點模糊、方向跑偏。比如,商業化氣息日趨嚴重,部分商家故意做足噱頭、抬高價格,“漢服熱”弘揚的不再是文化,而是價格了;比如,一些年輕人譁眾取寵、攀比爭風乃至相互攻訐,等等,“漢服熱”比的不再是品位,而是階層了。這些,都違背了那些真正的漢服愛好者推崇漢服、復古漢服的初心。當行業濫用年輕人的衝動和熱情,當漢服熱愛者不再能支付得起高昂的價格時,漢服就不再是一種文化、一份情懷,而變成了虛榮的奢侈品。市場部門加強行業規範,文化部門做好引導,成為了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因為,一個良好的愛好,應該是給人內心帶來激勵、精神上帶來愉悦的,應該是豐富生活、彰顯個性的,而不是盲目跟風、相互攀比的,更不是失去理性、加重負擔的。

“漢服熱”,“熱”的應該是傳統禮儀,“熱”的應該是文化自信,“熱”的應該是愛國愛家,切不能“熱”了紅包,“冷”了口袋,“丟”了傳統。

漢服作文 篇22

據報道,4月5曰零時,有人在天涯社區、漢網、秋雁文學社區等二十餘家知名網站聯合發佈倡議書,建議北京2008年奧運會採用我國傳統的服飾—“深衣”作為北京奧運會禮儀服飾,並將漢族傳統服飾“漢服”作為中國代表團漢族成員的參會服飾。

2008年北京奧運禮服採用充滿民族特性的服裝並無不妥,和不倫不類、明顯是頂着唐朝馬甲而實際是清朝股飾變種的“唐裝”相比.更具民族性。“深衣”起源於軒轅黃帝,結束於明朝,寬袍博帶的“深衣”傳承了數千年,是華夏諸族的共同服裝.期間雖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但是“舒廣袖”、“峨髙冠”的“深衣”一直長盛不衰。故而,説其印有深刻文化印痕是千真萬確的。再看日本和服和韓國韓服,那形制、那樣式,無不是漢服的改裝影子。清代,“辮子軍”革了“深衣”的命,民國西學東漸,“深衣”成了斷代幽夢.但仍和滿服有割不斷的聯繫,最後演變成長袍馬褂。新中國成立,全國同此顏色的中山裝盛行,國家衣着一片灰暗.濡染上無盡的政治意識形態色彩。

改革幵放以來,天下服裝趨同,中國人的服飾潮流開始猛趕西方時尚潮流。明亡300餘年,中華的傳統服飾“深衣”就這樣杳然。

奧運賽場如果重現“深衣”,不亞於復古的時尚返潮,作為一種策劃,這種禮服秀並無不可。不妨將奧運賽場當做全世界最大的T形台,讓體育健兒們權作一次時裝模特,將湮沒於歷史長河的“深衣”進行一次浩大的時裝展示。而且,“深衣”逸如風的流動性也契合奧運的動感。將“深衣”之古同奧運之現代雜糅,也能體現中國人靈性的創意。

“深衣”作為奧運禮服,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的展示,是展示中國策劃奧運水平的一種特別的方式。因而.我理解的“深衣”作為奧運禮服更像是一種服裝表演,是展示中國奧運風采的一種服裝道具,是奧運秀。

“深衣“已經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選擇。這種必然性決定了其不可能重回現代生活。但是作為一種文化道具,作為一種歷史的憶念,讓其在影視劇中重現,在奧運這樣的特定活動中充當禮服,發揮其個性魅力,依然是個不錯的創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