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就是作文

來源:文萃谷 2.73W

愛玩兒是孩子們的天性。在日常教學中,如果能夠精心設計、組織一些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玩的就是作文

進入三年級以後,老師們經常會指導學生練習課堂習作。但練過幾篇後,開始發現學生習作普遍存在不會選材或無“材”可選的現象。比如一遇到感受愛、感受温暖的作文主題,好多學生就會回憶父母親如何照顧生病的自己或下雨天父母頂風冒雨來送傘,不僅題材缺乏新意,而且敍述也頗為平淡。

在教研中,老師們針對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行了分析。由於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缺少玩伴,每天在學校與家庭兩點一線間走動,生活體驗少,作文也自然顯得單調、乏味。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呢?老師們商定:策劃不同形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寫作素材;從不同的活動場景入手,指導學生用心觀察,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的摹寫技巧。

案例1 小陀螺,轉起來

學校裏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各富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我們年級選擇了“抽陀螺”,身為語文老師,我馬上想到可以以此為契機,組織學生開展活動,然後進行習作練習,有親身的`體驗,我想學生不難寫出聲情並茂的小練筆。

於是,在學生們學練一個月之後,我們在班級中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抽陀螺比賽。由於之前的練習時間很充分,學生們也對這次比賽期待已久,所以比賽的場面分外熱鬧,不少同學動作嫻熟,有實力的選手分別代表各組進行決賽,使得各組之間營造出非常激烈的比賽氛圍。無論是選手還是觀眾,大家都十分投入,整個活動在高亢和興奮中結束,全班同學仍然是意猶未荊

回到教室,我們開始回顧比賽的過程和精彩的一幕幕情景。同學們從開頭結尾到選手的舉止神態爭先進行描摹,不時掀起陣陣笑聲。下課時,多數同學已經完成習作,算算時間,近一半的同學半小時多點就寫完了。

案例2 冬天裏的翠色

嚴冬裹挾着越來越猛的北風悄然臨近,教室因為門窗經常緊閉空氣質量差了許多,環顧着色彩單調的教室,我思量着如何種點盆栽給教室添些生機,猛然間想到一個主意——大家一起種蒜苗。

我把它作為今天的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教學生選土、把蒜瓣掰開頭朝上種進小花盆或紙杯,學生們都覺得既新鮮又有趣,第二天便把自己的“作業”帶到了學校。一時間,教室的窗台上擺得滿滿當當。我們趁熱打鐵,先以《種蒜苗》為題進行了一次小練筆。幾天後,開始有蒜苗冒出青芽兒,漸漸地,越來越多,於是,那些總不發芽的蒜頭主人開始急了,每天N次地趴過去觀察,恨不能“揠苗助長”。到雪花紛飛的時候,教室裏的蒜苗已經都有一尺多高了。青翠的蒜苗將教室裝點得生機勃勃,今天,孩子們要動手剪下自己親手種的蒜苗,帶回家完成又一樣特殊的作業——親自下廚,做一盤蒜苗炒雞蛋。第二天,“蒜苗系列”的又一篇練筆也當堂完成。於是,由種蒜苗這件事,全班同學進行了兩次習作,多數同學不僅做到了“言之有序”,而且能“言之有趣”。

接下來以年級為單位,我們逐次舉行了拔河比賽、廚藝大比拼活動,比賽前引領學生交流“如何觀察”,賽後指導學生梳理思路、當堂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我們還以班級為單位,利用體育活動課,組織學生舉行了“矮子跑”、“畫肖像”等遊戲和活動,然後指導學生進行人物動作、外貌、神態描寫的片段練習,形式生動有趣,深受學生歡迎。

誠如所希望的那樣,學生在活動中不僅活躍了身體,也活躍了大腦與思維,同時還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附學生習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