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的小吃作文集合6篇

來源:文萃谷 3.17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的小吃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描寫的小吃作文集合6篇

描寫的小吃作文 篇1

參觀完西安的名勝古蹟,可別忘了嚐嚐西安的小吃;西安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它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的。

現在我給大家講講西安的臊子面。臊子面是西安獨具風味的小吃之一,臊子面口感酸而辣,也不油膩。從面上看,浮着一層紅紅的辣油,非常誘人。一聞感覺有點酸酸的,而且非常開胃。麪條長而扁,呈乳黃色,湯里加上葱蒜,香味撲鼻。臊子面吃起來口感又精又滑,再加上又酸又辣的湯,一吃起來就想一口氣把它吃完。不過在吃臊子面時,有個特別的規矩:臊子面只能吃麪,不能喝湯。

接着講講西安的肉夾饃吧。肉夾饃是將麪糰煎至金黃,之後做成面膜,切開兩半,裏面加以上好的羊肉。饃香而脆,加以羊肉的淳厚,味道特別香脆,非常好吃。一咬“嘎吱”一下,口裏含着羊肉的濃香,再加上饃饃的脆爽,變成一道好吃的美食。

最後與大家一起分享的美食是西安的涼皮

涼皮雖然是涼的,但是吃起來肚子裏一點也不覺得裏涼。因為裏面放了些辣椒和葱,剛一入口,覺得冰涼冰涼,過了一會,嚥下肚,感覺肚子裏像火燒了一樣,特別是冬天吃起來也不覺得冷。涼皮非常爽、嫩、滑,口感十分好,而且有點彈。涼皮加上面筋、黃瓜絲、葱蒜、芝麻、香油拌在一起,讓你胃口大開。很可惜沒吃上西安的羊肉泡饃,下次有時間一定再去嚐嚐。

朋友們,去了西安,一定要多嚐嚐西安的美食哦!

描寫的小吃作文 篇2

在我的印象裏,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就數家鄉的山藥魚了。每次想起它那令人難忘的味道,我都會垂涎三尺。

“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工夫花不開。”山藥魚也是如此,做這道佳餚,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但是,有時為了一飽口福,還是要不惜代價。

今天一大清早,媽媽便起牀忙碌了,好奇的我不由得問:“媽媽,你起這麼早幹什麼呀?”誰知,媽媽還賣了個關子:“保密!”

只見媽媽把兩隻衣袖往上一搭,便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先將土豆蒸熟打成泥,與筱面和在一起,再放人一個結實的袋子裏。這要幹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接着,媽媽開始用撰麪杖反覆敲打袋子。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分鐘,媽媽將弄好的麪糰倒出來,一一捏成類似小魚的形狀。噢!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是在做我最喜歡吃的山藥魚呀!

做完一個個“小魚”,媽媽又將大塊的豬肉切成小丁,放人各種調味料:酸菜、醬油、鹽、葱、姜等,與山藥魚一起下鍋蒸。與此同時,媽媽還熬出一鍋骨頭湯,這是為了與出鍋後的`作料相調拌,使山藥魚風味更濃。

對饞嘴的我來説,蒸的過程是很漫長的。我不時地問媽媽:“熟了沒有?快了嗎?還剩幾分鐘了?”媽媽不斷地説:“別急,還早着呢!”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轉眼間已是正午了,媽媽這才揭開山藥魚的“神祕面紗”——一個個山藥魚並排躺在蒸屜裏,熱氣騰騰的,晶瑩、透亮。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山藥魚夾到碗中,就着骨頭湯和豬肉丁吃起來。一口咬下去,令人回味無窮:山藥魚的筋道,豬肉丁的嫩滑,骨頭湯的香濃……美味至極,無與倫比。

我的筷子不斷向碗裏夾着,最後吃得我肚皮圓溜溜的。我的一聲長長的飽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雖然已經這副模樣了,但是我還意猶未盡,“此餚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呀!

山藥魚——堪稱民間一絕。

描寫的小吃作文 篇3

南翔的小籠是中國最好吃的小籠,我特別愛吃南翔小籠饅頭。

南翔小籠饅頭馳名中外,已有一百多年曆史。它以皮薄、餡大、汁多、味鮮、形美著稱。小籠饅頭的皮是用精白麪粉做成的。選用純精肉為餡,不用味精,而是用雞湯燒肉皮成凍,還加入了少量芝麻粉,並根據不同季節加入蟹粉或春筍。每隻小籠大約重15千克,折襉14層以上,小巧玲瓏。薄薄的皮,是半透明的,可以隱約看見裏面淌着汁水的餡。整個小籠看上去像一塊潔白的工藝品。

小籠饅頭看着美,那滋味就更美了。你要是去品嚐,保證你撐圓了肚子還要吃。我去古漪園遊玩,總要光顧一下那裏的餐廳飽飽口福。上個星期天,阿姨帶我和弟弟去吃小籠。我和弟弟見了,一邊抽筷子,一邊咽口水,迫不及待地夾起一隻往嘴裏送。忽然,“哇”的一聲,弟弟大哭起來。原來弟弟吃小籠沒經驗,一口咬開皮子,滾熱的汁水流出來,燙痛了嘴皮。我見了忍不住笑起來,馬上向弟弟傳授經驗:“吃小籠時,先用牙將皮輕輕咬破一點,然後慢慢吮吸汁水,細細地品嚐鮮美的味道,再送進嘴裏,慢慢咀嚼品嚐。”弟弟照我的辦法吃,高興地直笑。

小籠饅頭太鮮美了,不僅中國人愛吃,就連外國人也愛慕不已,甚至用重金聘請中國名師去傳藝呢。

描寫的小吃作文 篇4

家鄉的特色小吃—板栗我的家鄉是上虞南邊的一個小鎮——下管。這裏雖無都市的繁華,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的板栗,更是小鎮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瞧,到了10月份,山上的板栗成熟了。街道、村口到處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汽車。天剛亮,整個下管就沸騰了。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穿梭來往,好不熱鬧。那些慕名而來的外地商人,正在挑選那些價廉物美的下管拳頭產品—板栗。不一會兒,幾十萬斤的板栗被人們裝上各色各樣的車中,載着人們豐收的喜悦,運往四面八方。嗨,是不是也想嚐嚐呢,那就給你透露一下板栗五花八門的吃法吧!清蒸板栗清蒸板栗可是既簡單又最受歡迎的。先把帶殼的板栗對中切開一條縫,在高壓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和糖,然後放上一塊砧板,把切好的板栗放在砧板上,用中火慢慢地蒸十來分鐘,香氣撲鼻而來,即可食用了。一顆顆又大又飽滿,金黃金黃的肉露出來了,咬一口,燙燙的,甜甜的,脆脆的,“咯吱咯吱”地響,誰聽了不嘴饞?板栗燉肉板栗燉肉也是家家都愛吃的。方法也不復雜。鍋里加油,等油熱後,再把小塊小塊的肉放進去燉,等肉色有點變後,再把剝了殼的板栗放入,然後燉呀燉呀,等到那一個個硬硬的板栗肉漸漸地軟了下來,一道美味可口的板栗燉肉就出爐了:顏色黃中帶亮,放入口中,稍嚼就化,味道久久不能忘懷。誰看了不嘴饞?鮮嫩可口的生吃板栗,香飄十里的炒板栗……還有更多美味的吃法等着你來品嚐呢!啊,家鄉的板栗,因為有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為有你傳統的文化源遠流長……浙江省上虞市下管鎮小六一班 陳 穎指導老師王華娟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習作

描寫的小吃作文 篇5

知道來河南就一定得嚐嚐什麼嗎?知道河南小吃界的一絕是誰嗎?河南人都知道——是燴麪!

燴麪在河南乃至全中國的小吃排行榜上都可以説是名列前茅的,這一切,都因為它有獨特的兩大特點,也就是兩絕。

第一絕——用料絕。燴麪的用料是十分考究的。燴麪分兩種:三鮮燴麪和羊肉燴麪。先説三鮮燴麪,三鮮,顧名思義,主要有三大食材,分別是海蔘、蝦仁和魷魚這三樣,雖然用料算不上大,但是要求絲毫都必須是精品,絲毫都要保證有五星的口感。而羊肉燴麪卻是由羊肉、香菜做主料。羊肉最好選羊腿肉,這一部分的肉不但易熟,易入味,最主要的還是它最配那香濃的高湯,香菜的作用主要還是提香,提鮮,去腥,同時也能讓顏色更好看。

第二絕——做工絕。燴麪的味道與燴麪精品食材有關,當然也和精湛的做工離不開。燴麪的做法獨特之處,就是展現在“面”這個字上,作為麪食,它在面上會多幾步工序。做一碗燴麪,首先要處理好面,先做一個橢圓形面丕。為了讓面更有味,更筋道,所以要在面丕上刷上一層油,然後經甩面師之手,被甩成一根長長的燴麪,在被甩成燴麪的過程中,甩面師就像是在舞龍一般,而面也像是一條龍在空中飛舞。後面的製作過程就簡單了,用煮肉的羊肉高湯來煮燴麪,是做燴麪最好的選擇,待到燴麪煮成,把羊肉放到燴麪裏,再撒上香菜,一碗燴麪就做成了。

看一看,金黃,粉紅,翠綠,雪白,五顏六色。聞一聞,香濃,鮮美,垂涎三尺。嘗一嘗,麪筋道,湯水香濃,絕對是人間美味。頻頻想一想,原來這也是河南小吃的特色,這更是河南人的驕傲!

描寫的小吃作文 篇6

牛肉拉麪,是我國大西北的風味美食,它那具有濃郁民族氣息的口感使我成為了它的忠實食客。

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對牛肉拉麪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一百多年前,回族人馬保子把煮熟的牛羊肝放入拉麪之中,憑其風味大受歡迎。”而現在,一碗牛肉拉麪是這樣的,大半碗麪條在湯中若隱若現,湯麪幾點晶亮的油光,如同大海的波光。香菜在湯中沉沉浮浮,葱段靠在碗沿上。整碗麪如同一個海中小島,麪條有島的雛形,而牛肉湯則像波光粼粼的大海,海面零星飄着幾片樹葉。聽了我的描述,牛肉拉麪的賣相一定很不錯吧?

牛肉麪的做法並不算困難。首先把麪糰分成均勻的十幾塊,接着取其中一份把它拉成六十四根麪條就可以了,然後把麪條煮熟,隨後把煮得“咕嚕咕嚕”冒泡,香氣撲鼻的牛肉湯澆在面上,讓面充分浸泡在湯中入味,最後抓兩把香菜,一把葱段,喜歡吃辣椒的客人可以讓店主添幾勺辣油。這樣,一碗牛肉麪就做好了。

牛肉拉麪的吃法各異,可我最喜歡的是“先吃麪,再品湯”。當牛肉拉麪端上來時,我總是早早把麪條吃完,再喝一口湯,慢慢地品嚐。第一品只覺得鹹,第二次品就有了牛肉味,再細細品味,有一種草藥的味道——是當歸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品湯如品茶,味道有層次,而且多品味幾次,你會嚐到多種不同的味道。

牛肉拉麪的味道永遠沒有那麼簡單,細心品味,你會有不同的發現。所以,它一直是我的最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