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詩的作文300字集錦六篇

來源:文萃谷 8.42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的作文300字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古詩的作文300字集錦六篇

古詩的作文300字 篇1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自小我們便學習“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而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是我無意中看到的王維《雜詩》。

詩的大意是:您從故鄉來,應該是知道故鄉的事情,您來的時候路過我家綺窗前,看到那株梅花開了嗎?王維寥寥幾句詩便表達出了遊子在外,他鄉遇同鄉渴望知道故鄉情況的急切心情。雖然我還小,不懂長久在外許久不見故鄉的心情,但是這短短的幾句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王維不問家裏的父母親現在情況如何,不問故鄉有沒有什麼變化,單單隻問了綺窗前的梅花是否依舊還會開放。很久之後的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專家的解讀,我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交通不發達,信息難以很快傳遞的古代,在外漂泊多年的王維啊,已經很久沒有家裏人的消息了,好不容易遇見故鄉人,急切的想知道家裏的情況,可是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滿腔疑問最終化作一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看似非常不相干的問題來給自己一個定心丸。

普普通通的問題滿含在外遊子的思鄉情,寥寥幾句傳遞最深沉的感情,雖然簡單,但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古詩的作文300字 篇2

我抄了十首古詩拿到陽台上去背。

來到陽台後,我就開始大聲朗讀古詩:“月黑雁飛高……”讀着讀着,我的聲音逐漸變小了。如果我有超強記憶力,那該有多好啊!

這時,我聽到開門的聲音。等我反過身來,阿姨已經進來了。她問我:“這十首詩你都背了嗎?”我想了想,説:“差不多了。應該背得了吧。”“那好,你出來,到客廳背給我聽聽。”阿姨説完就出去了。

我緊張地站在阿姨面前,開始背誦古詩。可是,當我背到最後一首時,卻結結巴巴,背不出來了。糟糕!怎麼就忘了呢?我真是倒黴透頂。

我只好又拿着本子大聲朗讀起來。我認認真真地讀了好幾遍,心想:這下可不會再忘了吧!

我信心十足地站到阿姨面前,流利地把十首詩背出來。阿姨高興地表揚了我。

我想:以後做什麼事都不要太心急,要有信心,不要害怕。

古詩的作文300字 篇3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我國小時,朗朗上口的詩句.每當我情不自禁的朗誦出來時,那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現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鳥兒們都飛走了,一隻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沒有行人的蹤跡.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獨自釣魚,不怕冰雪的襲擊.我隱隱約約的感覺我的眼鏡好像蒙上了一層霧,望向遠方,老翁拿着魚竿在默默的垂釣……

這時,我恍然間走進了古詩之中,那雪!那山!那水!還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這是一幅多美的江鄉雪景圖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種精神.詩中,我站在岸邊,望向遠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靜靜的……老翁一動也不懂,蓑衣上面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斗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進他,他離我不遠,我清楚的看到他歲月留下皺紋,一條一條的,鬍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還是……只見他動也不動,而這就是我所欣賞的!那種堅持不懈、獨來獨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我慢慢的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我才發現我原來一直在夢中,夢醒了,雪停了,風也安靜了,老翁也該回家了.

古詩的作文300字 篇4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企鵝上青天”,這是什麼詩,好像有點耳熟喲!那是我們在開“搞笑課堂”活動——畫古詩。

當遲到的我走進課堂時,大家已經開始平心靜氣地聽課了!水老師連忙給我拍照片,讓我拿着畫作解説。她怕我寫不出作文,還把別人的畫介紹了一遍。我雖然瞭解的不多,但我可以想象得出每個人畫作的搞笑之處。

印象最深刻的是盛旋的作品,據説他上台時用一個作業本把詩歌名擋住了,但是眼尖的同學們立馬就看出這是《池上》,異口同聲地搶答,但是那撐挺的小娃呢?他指指:“在蓮葉下面。”其他人瞪大眼睛仔細搜索,終於看到一片巨型荷葉下藏着一位袖珍版小娃娃,之前大家還以為那只是一艘普通的船呢。水老師根據盛旋的作品現場編了一首新詩,即《觀盛旋畫作有感》:“驚喜變驚嚇,忽到小人國。小娃不見影,只見‘霸王蓮!’”這詩一改出來,我想躺在牀上得憂鬱症的病人都能開懷大笑了。

雖然我因生病吊水來晚了,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出介紹古詩畫時大家的興奮和歡樂。水老師經常組織類似的活動,大家玩得開心,寫得輕快,每人都有自己的.收穫。

古詩的作文300字 篇5

詩人與酒彷彿是古代的一種情懷,詩人常以酒相伴,時而知足常樂,時而悲天憫人,好不詩情畫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在飲酒後,寧靜幽遠,在採菊時,見到南山,引得後人口口相傳。“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陶淵明的另一詩,把與友人相伴,與美酒相伴,與歡樂相伴,與田園相伴的温暖躍然紙上。這是陶淵明的酒,酒中有生命的情懷。

李白夜間喝醉,寫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沒人做伴,連月色也有幾分憂愁,孤獨從中淡出!李白便想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影子在詩中活過來,與李白品酒。這份灑脱中帶幾分悲涼。這——是李白的酒,酒裏有李白的孤獨與狂傲。

李清照在北宋全盛時飲酒,無比歡樂地寫道“誤入藕花深處”。乘船醉酒,與夫君相視一笑。幸福在詩人心中綻放,這是李清照的酒,酒裏有濃稠和幸福。

古詩中的酒,或甜,或苦,或喜,或悲。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根基,而酒,更是使詩人們蕩氣迴腸,有了生活的希望。詩、酒、人,在歷史長卷中,是最美麗的那一幅畫卷。

古詩的作文300字 篇6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尤其是那些優秀古詩詞更是被後人所傳頌。我最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與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水調歌頭》中有一句千古名言:高處不勝寒。越是高的地方,就越冷。這並非是單純意義上地冷,而是指縱然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也會感到孤獨,又怎能比得上做一個平凡人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句與上一句遙相呼應:起舞翩翩欣賞着月下清影,去月宮得瓊樓玉宇怎能比得上在人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作者本不應該怨恨月亮,但若不月圓,家人便無法團聚,但這種事自古便難以改變。這句與第一句首尾呼應,正對應了蘇軾開頭所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什麼時候才會園啊!我端着酒杯詢問蒼天。作者很想盡快月圓,但他卻無能為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所以蘇軾只能哀歎,期盼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平安健康,一起享受着美好的月光了。

這首詞意境、文筆俱佳,説明了蘇軾思念親人地迫切心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