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師對話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9.49K

與大師對話(轉)

與大師對話的作文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一 就這麼寫了 《給教師的建議》,工作以來讀到的第一本教育專著——師範必修的《教育學》、《心理學》,於踏上講台之前,徹底敗壞了我的胃口。

7月15日,那個炎夏之午,莊嚴合卷之後,“蘇大師指出”便成了我的口頭禪——在電話、在短信、在跟帖。我的這些朋友,“特”或“不特”,都是一方名師,個個年齡比我小,個個業務比我強——個個比我先讀“蘇霍姆”,然而,當我口若懸河,以“蘇大師指出”為引子,褒貶現狀的時候,她們還是被我驚人的記憶力震懾住了。

“看雲,你不是讀,你這簡直是在吃啊!”

同時讀的,還有其他幾本閒書——所以“吃透”這一本,只是因為:一切的寫作,都是寫自己;一切的閲讀,都是讀自己。如果我的心裏沒有預先存在了一張期待吟唱的琴,一口期待發聲的罄,來自大師的撫觸和叩擊,又怎能讓我激動,震顫,發出強烈共鳴呢?

對,就是共鳴。《給教師的建議》帶來的,不是高山仰止的驚歎,更多是心有慼慼的同感、快感。尤其是當我發現,全書十之七八都是在説讀書:學生要讀,家長要讀——教師更要讀。

“這些話,簡直就是替我寫的。如果由我來寫,必將更有文采!”躲在沒人聽見的地方,我這樣地給自己吹氣。可是,有誰攔住你,不讓你“更有文采地寫”了?

是這樣:一直存在的感想和質疑,自顧人微言輕,以為説了白説,寫了白寫,自己先就將它們壓抑、輕擲,任其萎頓消湮成為模糊的霧氣和暗流了——沒有人攔我,因為懶惰、自卑和缺乏韌性,是我自己選擇做了“沉默的大多數”。有些事情即便做了,也不敢往大處想它的意義。出了自家教室,所作所為寧可無人知曉,惟恐招致大不韙的批評,惟恐打擾了自己蝸殼裏的安寧。

現在,我有可以引大師為佐證了;現在,我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一條正道了。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深刻的沮喪。因為我發現,一直討厭“育人”之説,一直嚷嚷着“道在立人”的我,其實自己還沒有立起來呢。

愛默生説的多好啊: 人應當學會的是捕捉、觀察發自內心的閃光,而不是詩人和偉人們的聖光。但是,人們卻不假思索地拋棄自己的思想,就因為那是自己的思想。在每一部天才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找到我們自己拋棄了的那些思想:它們帶着某種陌生的尊嚴回到我們這兒來。偉大的藝術作品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誨就是,要以最平和而又最執著的態度遵從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念頭,即使與其相應的看法正甚囂塵上。否則,明天某個人便將以一位權威的口吻高談那些同我們曾經想到、感受到的一模一樣的想法,而我們卻只好慚愧地從他人手中接受我們自己的想法。(《自助》)(楷體) 下面,我就書中感觸最深的幾點,結合實踐談感想。我知道,這樣的寫法,很不合讀書心得的套路。一直以來,我就這麼寫札記的。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很不喜歡,於是幽囚D盤成了它們理所當然的歸宿——“個體化傾向過於強烈。本末倒置,沖淡了書籍給人的印象。你該走大家通行的路子,那樣寫反而容易,也便於發表。”

這話很有道理!可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完滿的小宇宙,哪怕是作為讀者,面對自己完全拜倒的作品呢。越是深刻的解讀,就越具有再創作的成份,就越在閲讀表達中融入和凸顯自己。如果剔除了“我”的存在,那還是“我”的感想嗎?也許,與大眾套路的不同,正是“我”的價值所在呢?原本讀書就是為“我”活得更好,而不是“我”活着為了讀書呀——本末倒置,什麼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呢?

寫作的人,很少不想將心血變成鉛字的。“大道甚夷”,我還真的猶豫過呢。可是現在,我決意不改了——其實,這“決意”也是一條重要的心得體會埃我們每讀一部好書,首先應當是讓自己的心靈受洗,然後,才能談得上對學生施以影響。

我行我素,就這麼寫了。再錄一段愛默生的話: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對你的心靈來説是真實的,對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實的——這就是天才。披露蟄伏在你內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義;因為最內在的終將成為最外在的——我們最初的想法終將在上帝最後審判日的喇叭聲中得到迴應。(《自助》)(楷體)二 “滋養大河的溪流” 讀書是我的生活方式——因為讀得慢,所以讀的少;因為只求一讀之樂,所以不在乎快慢多少。

所以“喜歡”教書,只是因為——這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讓我在上班時間堂而皇之讀我所愛的行當。也曾考慮過開書店或者做圖書管理員,可又覺得讀之外、讀之內,只跟書本打交道,也夠死氣沉沉,也夠讓人崩潰的。還是和活蹦亂跳的娃娃廝混比較有趣,比較有成就感。一個人讀是多麼寂寞藹—坐在教師的位置上,至少我可以大膽以權謀私。己之所欲,必施於人。

很高興看到:大師不談具體教學技術和方法。教過眾多科目,他是很有資格一談的。他選擇了“務虛”的一路——只談讀書。於是這些建議,這本書,便獲得了超越時代、國界和學科的普遍價值。 怎樣做到終身備課?這就是讀書,每日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

不管你到公共圖書館去借任何一本書是多麼方便,我還是建議你建立起自己的藏書。(《給剛參加工作的教師的幾點建議》)

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於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對一個教師來説,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為什麼學生感到學習越來越難了呢》)(楷體) “語言素養”——大師以為,無論你教什麼學科,這都是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否則,學生聽課如同受刑,為了取得好成績,孩子們將以健康為代價。

清晰簡練、生動新鮮的教學語言會使學生對你的每一節課心存期待。他們知道:從你嘴裏出來的話,絕不會重複昨天,絕不會是機械迂腐的陳辭老調。無論教學輔助手段多麼發達,語言——永遠是教師聯絡感情、傳授知識、激發思維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具有足夠吸引力的、新鮮活潑的語言從哪裏來?讀書——只有讀書。

“無機物是怎樣通過光合作用變為有機物的?”一般的生物教師都這樣問,教材上也是這麼寫的。

同樣的問題,大師卻是這樣提出的: 在植物機體這個複雜的難以捉摸的“實驗室”裏,在陽光的照射下,把礦物肥料這種無生命的東西,變成了西紅柿甘美的肉汁,變成了玫瑰的芬芳的花朵,這一切是怎樣進行的?(《要使知識“活”起來》)(楷體) 這樣的生物課,這樣的教師所任的生物課,怎不引人入勝——怎不令人嚮往。古人云:“得遇良師,家門有幸。”做他的學生,真是幸福埃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一己之好與職業結合起來,並形成水漲船高的態勢的——很高興,自己首先是個讀書人,然後才是教師。

培養學生讀書能力太重要,培養學生讀書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在這堪稱偉大的過程中,大師特別強調-教師自身修養對於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課外閲讀當然需要切切實實地抓,如果手上的“抓”和心裏的“薰”結合起來,那麼一切將進行的輕鬆美妙。

由於發自內心的愛讀,由於無數溪流的滋養——當教師成為豐盈清澈的大河時,他的學生便做了那些有福的草樹。

生命是一條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多麼好。三 “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 教學中,最喜歡做的事情是誘學生讀書。為此,我軟硬兼施,解數使荊六年下來,由於《給家長的公開信》,由於只談讀書的家長會,由於孩子的中介作用,有關“大量的、高品位的課外閲讀”的重要性,我們家長都能在大客車、農貿市嘗上下班的路上,向別的爸爸媽媽道出個一二三來。這讓我甚覺得意。

“喜歡”誘讀,多少也有私心的成分:如果把學生比作羊兒的話,只要他們愛讀了,那我就是把他們引到了豐美開闊的草原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比之廣袤無垠的課外讀物,我們有缺陷的教材,簡直逼仄枯瘠得可憐,少有幾束是青葱可口的——那樣,我就不必早起晚睡,餵食掃除地忙碌了。圈養改為了放養——不但自己悠閒,羊兒還比別家的漂亮、結實、有活力。多麼美氣。

另外,對於課堂教學的眾説紛紜,也是我立意突圍的重要原因——沉靜/活潑;啟發/自學;灌輸式/接受式;人文性/用具性;主體地位/主導作用;超越文本/緊貼文本;互助合作/獨立探索……每一堂課、每一個細節,你都可以聽到多-維的——彼此相反的指導和評論。聽聽誰説的都有道理,想想怎麼做都遭指責。在我們有責任心、愛好兼聽的人看來,這教室簡直不能進了,這書簡直不能教了。

怎麼辦呢?不就是薄薄12冊語文書,不就是一週若干節語文課嗎?如果降低教材在孩子閲讀內容中所佔比例:1/10——1/20——1/30……就算課堂教學有什麼閃失,也沒什麼了不得的。教材的最終作用在於通過它,使孩子們學會讀書、喜歡讀書。最好把教材比作一條船,船的作用是駕駛着它航行大海,而不是邊邊角角、勾勾縫縫摸索到一清二楚的。

“一勤養百懶”,從前將這事歸於語文教學。現在才知道:“放養”的意義,絕對不止於語文——從中收益的,也決不止於現在的各科教師及其教學。

離開學還有十幾天,我將更加興致勃勃地投身於“放養”的事業。一靠督促檢查,二靠建立在學養和品行之上的個人威信,三靠課堂教學中時時貫穿着的面向“課外”的指引。 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個階段的相互依存性》)

必須識記的材料越複雜,必須保持在記憶裏的概括、結論、規則越多,學習過程中的“智力背景”就應當越廣闊。

(《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

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閲讀。(《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

一個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無形的柵欄把自己跟廣闊的天地隔離開來,然而誰知道後來這道柵欄也許會變成真的牢獄呢!(《要保持“水源的清潔”》 (楷體) 這樣的話太多——太多。幾乎佔了全書一半。這樣的話,我是百讀不厭埃再錄一段: 如果在青年中出現了一批熱愛書籍,把讀書看的比從事其他業餘活動都重要的怪人,那麼,那些用其他的、似乎是強有力的手段也無法對付的問題就都會逐漸消失。(《“思考之室”——我們的閲覽室》)(楷體) 面對永難消彌的社會問題,尤其是青年問題,世上沒有包醫百病的靈藥。如果有的話,在蘇大師看來——無疑就是書籍。

到了六年級,不光是學生,連我都對每週一次的讀書課心存期待。因為在那裏,我常常被震撼,常常被學生帶來的故事感動到了落淚——這是多麼幸福的受洗。

《小王子》是我向他們推薦的最後一本小書。當我讀到結尾,當我看見朦朧的淚眼,我知道,他們心中一根柔軟的琴絃被撥動了。一直以來都在努力,一直以來以為是我使他們保持了柔軟,到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

和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一起保持清潔、生機和柔軟——真好。四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 看見這個標題,我樂了;在這裏敲出它,我又一次笑出聲來:“大師你好天真埃這簡直是廢話——夢話!”

可是人生的意義,不就在於把夢“部分地”實現嗎? 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的發展: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終都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生活向學校提出的任務是如此複雜,以致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學素養,那麼不管教師做出多麼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滿的效果。學校裏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裏折射地反映出來;學校的複雜的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全面發展教育思想的一些問題》)(楷體) 作了20年的班主任,早就知道,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必定存在着一個問題家庭。你想徹底改變一個孩子,就意味着要同時教育好他所在的整個家庭——爸爸、媽媽,很多時候還要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那個家族中舉足輕重的七姑八舅之類……

這樣的看明白了,好處至少有兩個:第一,面對難以對付的問題孩子,劃清份內份外界限,在該原諒自己的時候原諒自己。“但問耕耘,莫問收穫”。凡事做到問心無愧就行了。千萬不要聽信那些“愛心的奇蹟”,否則累死、氣死,也只白白證明了你的不明事理和不自量力。

二,班上出了好孩子,也不要將那“好處”全部歸於教師或者學校——貪天之功是要遭報應的。如果你在該感謝人家父母的時候將功勞大包大攬了,那麼,你同時就該負下不該你擔的責任——比方讓奸商的孩子懂得誠實守信。

所以學校也好,教師也要,工作視野一定要擴大到學生所在家庭。“家庭智力生活背景”,即書籍在家庭生活中所佔的分量——於學齡前,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智力生活的狀況。

那麼,怎樣對學生家庭施以有益的影響呢?真是“一招鮮,吃遍天”啊,大師的建議還是兩個字:讀書!教師要不厭其煩地勸導家長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在他的學校裏,家長會的主要內容是讀書彙報——朗誦,是其中必備的節目。

我也是這樣做的。洋洋灑灑的《致家長公開信》上,大考之後的家長會上,從來不屑於析試卷,談分數。我最愛彙報的是我們師生的讀書成績,我最愛説的是勸家長讀書。“不要問我您孩子的語文分數——這我不清楚。讓我告訴您,孩子正在讀的是什麼書!不要苛求孩子,學校是同一所學校,教師都是一樣的教師。不一樣的是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樣的父母。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不夠聰明,那是你遺傳的原因;如果你覺得你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好,那是你教育的出了問題!一個班級裏,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之間的競爭;品行的、教養的、學識的、遺傳的競爭。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好爸爸、好媽媽,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堅持六、七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養育養育,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作為父母更重要的責任在育——教育,而不是養。愛而不會愛,等於不愛……”哈,我可真能説。

蘇大師則告訴我們:所有那些有教養、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着熱忱的愛心的家庭。

當然,你也可以舉出文盲父母“培養出”優秀子弟的例子來反駁。但你不要忘記,物以稀為貴,之所以文盲之家的才俊可以名噪一時,恰是因為那樣的情況少埃書香門第出學者——誰會為此而驚訝呢?

孩子背宋詞,是要讓家長簽字的。我問:“有大人聽你們背的時候,自己也跟着背的嗎?”全班只有兩個孩子舉手。一個是爺爺,一個是媽媽。

“太棒了!這就是學習型的,最優秀的家長埃告訴你的爺爺,告訴你的媽媽——薛老師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簡短然而熱切,就説這麼多。看吧,等到下次再問,跟着孩子一起背的,就有五六個啦。

我沒有權利給家長佈置作業,但我可以以孩子為媒介,將我的教育思想布到他們中間——當然,前提是他們從內心深處希望孩子好,願意接受教師的建議。

無論如何,很多事情,做和不做還是不一樣的。一樣的出力,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利在一時還是功在長久,也是不一樣的。我是個愛惜心力的懶人,我當然要選擇效率高、功德長的事情做了。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一種無奈,又何嘗而不是一種堅韌呢?

五 “不應當過分追求直觀性” 2,不應當過分追求直觀性。

不要在兒童早已知道的東西周圍“擺滿”各種直觀手段——這會阻礙抽象思維的發展。即使教師拿來一隻活貓來到課堂上,兒童對貓也不會有更多理解。如果真的有必要講到貓,那你就得想一想,怎麼給學生講一些完全新的東西。(《我怎樣寫教育日記》)(楷體) 這回我不笑了。因為我想到近年來看到的,各級教學比賽和優質課上無處不在的課件——無處不在的直觀性。還有表演、遊戲之類的“語文活動”。

現代科技畢竟不是白給的。課件一用,現場氣氛立刻熱鬧,視覺效果立刻亮麗。可是,當你追問:“非如此不可嗎?”的時候,私下裏,你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否則太單調了。”“都用我不用,顯得我太土。怎麼也得顯示我們掌握了現代教學技術埃”“光是講讀,光是討論,哪有那麼多話埃”“看一看,演一演,時間過的也快些。聽眾、評委不着急。”

當然,也有説到“激發思維”、“營造情境的。”可是,如果你問:“非如此不可嗎?”——“激發思維也好,營造情境也好,文本是最值得發掘利用的資源,這一點你充分做到了嗎?”答案,必定又回到上面的話。

你再問:“在自己家裏,你也這麼熱鬧嗎?”

“那我還不早死透了!這種銀樣蠟頭槍,一學期至多耍一回。”

我以為,不需要再問了。 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靜悄悄的革命》) (楷體) 可惜,這樣的話不是我們同胞發出的。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中國人向來性急,50年代“跑步奔向共產主義”的結果,是我們落後世界更多年——看看課改的聲勢浩大,讓人不由想到了“大躍進”。一輪又一輪的教育改革,一種又一種的時鮮招術,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唱—反應慢的總在苦歎疲於奔命。有什麼情緒靜心潛修?

個個想着一炮打響,人人夢着一夜成名。為了“推出名師”,學校集思廣益,有招出招有力出力。為區區一個“國家級優質課三等獎”,活活累病三個同事——這樣的事情,恐怕誰都不以為奇。難怪人家説教師越來越演藝圈化,一人精彩的背後,真有一羣人的默默奉獻埃這就是白熱化的生存競爭, 這就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隊精神”。

教育是潤物無聲的美麗緩慢的事業;從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備的心態。然而在現在,到哪裏去找安靜的精神棲所,容你安靜修煉,成為大師推崇的那樣: 村子裏所有的人,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小孩子,看到他都肅然起敬,仰慕他那非常淵博的知識。凡是從法爾圖什尼亞所在學校畢業的學生,都能終身保持着對知識的渴求。(《農村學校的特殊使命》)(楷體) “上帝説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這是《聖經.創世紀》裏的句子。挾着質樸偉大的力量,撞擊着信徒和讀者的心。在我這不信教的人看來,這是一則偉大的寓言——它揭示的是語言對於人類乃至世界的,怎麼估量也不為過分的意義:是人類——是思想——是語言,重新創造了世界。

無論現代科技手段怎麼發達,輔助手段就是輔助手段,永遠不能替代教師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教育的個性化、情感化、人文化正在於此;教師行業的不可替代性也正在於此。試想,當一堂“好課”的成因主要在於課件,在於適時按動鼠標的時候,是否就意味着教師本人可以退場了呢?

公開課上,色彩繽紛的課件,形式多樣的活動,更多是作為刺激、調動學生的手段而使用的。我且不問“從那樣的課堂走出來的學生,如何可以做到沉思靜讀;如何可以在白紙黑字的中間感受到美和激動”——我十分高興地讀到這樣的話,這是大師的當頭棒喝埃我願不憚其煩地錄下: 一些鮮明的、非同尋常的事物,作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來看都是很誘人的,但是如果教師不善於運用,卻會轉化為它的對立面。

必須十分謹慎地對待激發腦的“情緒區域”的問題。

能夠把少年“拴粧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們通過一個個階梯走向認識,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課堂上出現一種“靈敏的寂靜”的氣氛:學生們仔細地傾聽着每一句話,你可以逐漸地把聲音放低,用不

着使用那種專門的演講式的語調對他們説話,(這種調子很快引起學生的疲勞),而使用人們之間平常交談的語調。

經驗證明:講課當中過分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得少年過度興奮,會使大腦兩半球皮層進入某種麻木狀態。

採取很原始的辦法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在這件細緻的事情上缺乏教育素養,這正是使人們感到少年是“最難對付的人羣”的嚴重問題之一。(《在課堂上怎樣指導學生的腦力勞動》)(楷體) 需要指出的是:這裏的“原始的辦法”指的是離開教材實質本身,頻繁刺激學生嬌弱的“情緒區域”的行為。在大師看來,那是一種“缺乏教育素養”的,使教學陷入“彈藥補給”式窘境的行為。不僅是不明智的,也是不責任的和殘忍的。從那樣的課堂裏出來的學生“根本談不上從事正常的腦力勞動。”

“課不夠、熱鬧湊”。個人以為根本原因在於自上而下蔓延開來的浮躁心態。惡風所禍,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教師隊伍裏,越來越少真正的讀書人。遠水不解近渴藹—為出成績,個個追求短期效應,個個往自己的一畝二分地裏猛施化肥——説什麼“着眼一生”,談什麼“百年樹人”。

借用大師的一個詞,這樣的課改,這樣的教師,不過是些“空心的花”。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如果我們都操起奧戴姆剃刀,那麼我們的課堂將變得多麼樸實、豐饒和乾淨。

課件當然可以用,遊戲當然可以做。只是希望教師多問一聲:“非如此不可嗎?”然後真誠面對學生成長的需要,在該用力的地方多下功夫。那麼,我們庶幾可以對中國教育的未來抱有希望。六 警惕“庸俗的親暱關係” 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兒童去參觀遊覽,更他們一起坐在煹火邊烤土豆吃,跟他們一起分享快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很錯誤的.。建立跟兒童的友誼,這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明智,我們的信念和我們的情操去鼓舞兒童的思想和感情的事。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的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暱關係,而這對於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象。(《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楷體) 大師看見的“危險現象”,在我們這裏還頂着愛的美名呢。

週末,下了冬天裏的第一場大雪。下午,孫老師急匆匆去學校。

“和孩子們約好了,全班打雪仗!”

我和小安面面相覷,雙雙不以為然。

“真是沒事找事啊,難道你不去,他們就不會玩了嗎?”

“我去了,他們更高興,更熱鬧,也更安全些。”

“我看未必!”我撇一撇嘴,“打個比方啊,我們一撥傢伙玩得自在,領導過來了,你是希望他加入我們呢,還是他們趕快希望離開?”

“理論聯繫實惠,密切聯繫領導。我們老孫,肯定是希望和頭兒一起玩的!”真所謂物以類聚,小安也不善。

“咳,我懂得你們的意思。好了好了,是我需要他們,是我自己想和他們一起玩——行了吧!”老實巴交的孫老師,簡直是在告饒了。

反正清閒沒事,反正彼此知無不言習慣了。兩個傢伙,決心好好給親愛的夥伴洗一洗腦。一邊同路走着,一邊循循善誘:“承認了就好埃自作多情外加精神空虛,這咱看的出!可是——你徵求過他們意見了嗎?你告訴過他們有拒絕你的權利嗎?”小安真棒,小安該當律師的。

“即便他們都歡迎,你也不該有這樣的提議,你該從熱烈歡迎中看到可憂的一面。”我決心趕盡殺絕。

“真正的成長,是在父母和老師看不見的地方實現的。給予充分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在碰撞中形成並懂得遵循遊戲規則,這是學會交往、實現自我教育必經之路,也是他們不可剝奪的快樂權利。一年才下幾場雪?這是天賜給孩子的節日和禮物啊,你不該這麼自私的!而且,你的參與,是在無意中暗示孩子——和老師玩在一起有特別的快樂和榮幸,也是不好的。紀伯倫説過:‘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以自己為基座,把孩子儘量高儘量遠的射出去。如果我們愛他們,應當儘早讓他們成為獨立完滿的自我。不該讓他們以教師參與的遊戲為有特殊快樂——然後,是一人獨處也能自得其樂。這就叫做立人!”

“我,我,我……”孫老師暈了,不停地搖動着手裏的鑰匙——這是她特意向門衞要了來的,她這是特意提前半小時趕到校園的。

兩個壞蛋良心發現:“去吧去吧,總不能言而無信藹—記住下不為例!”

星期一,辦公室裏就此展開了熱烈討論。我們取得如下共識:小惠未徧;君子不重則不威。教師的威信應當建立在過硬的師德、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淵博的學識之上。為學生過生日、課上課下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稱兄道弟的行為,至多可以看作一種個人愛好,絕對不是值得提倡的愛心行為。

“需要的時候,我當然和他們聯歡、遊戲。可是,如果學生離開之後,想起我的好,只是包餃子、捉迷藏之類,我以為那是我最大的失敗。我更願意將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學養和業務水平上——雪仗一年打幾次?月餅一年只能吃一個晚上,我所樂意做的,是以自己擁有的精神財富,滋養樹的根部。這是更艱苦、更明智也是更有尊嚴的事情”

特別願意摘錄《美國優秀教師行守則》中的第八條: “不要和學生過分親密,但態度要友好,記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過分隨便。”(楷體)七 “那也許還會好些” 米哈伊爾遇到最大障礙是作文,小夥子跟語文老師尼娜.彼特羅夫娜之間發生了一場難分難解的衝突。在他看來,作文真是一種高不可攀的智慧的頂峯。於是女教師在教室日誌裏一個接一個地給他打上“兩分”,於是米哈伊爾就不再交作文了。在尼娜.彼特羅夫娜的課堂上,他開始搞出各種各樣的花招來……當知道米哈伊爾要離校參加工作的消息後,同志們都向尼娜.彼特羅夫娜表示祝賀。(楷體) 一天,女教師家的電視機第四次壞了。按照叮囑,修理部派來了技術最好的師傅——就是曾經氣得她面孔發白,雙手顫抖的米哈伊爾。

看着米哈伊爾默默工作的兩個小時裏,教師經歷了巨大的痛苦。她多給了舊日的學生3個盧布。 米哈伊爾把錢退還給老師,低聲地、然而帶着一種激動的心情説:“您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您是這樣教育我的嗎?我的作文寫得不好,可是我畢竟學會了正確地生活。當時我也喜歡您的課……是的,比任何別的課都喜歡。這些課會一輩子留在我的心裏。”(《關於和諧教育的一些想法》)(楷體) 捏着3張盧布,女教師久久地坐着,哭着。——這是全書唯一讓我落淚的地方。

我能想象到尼娜.彼特羅夫娜深切的自責——是的,她的“嚴格”從職業的角度看無可指責,然而,恰是她的“認真”,令孩子一步步墜入自卑、沮喪的深淵,直至與教師反目為仇——直至在離八年級結業還有3月的時候,母親央求給孩子退學,“隨便找什麼工作去做。”

我能想象教師的懊悔。

可是我不敢想象,是怎樣一種不能忍受的痛苦,使孩子無法熬過剩下的3個月。再不能愉悦地面對教師,再不能快樂地坐在同學中間,逃離教室,逃離折磨,“隨便”做了電視機修理工——原本,他是喜歡語文課堂的。

是的,一個接一個的“兩分”是客觀、準確的。然而,如果教師寬鬆些,情況將大大不同。就憑“喜歡聽課”這一條,也不該忍心給他判“兩分”——可憐的孩子,他是憑着這一點“喜歡”,頑強地固守着課桌呢,本該萬分珍惜的學習熱情,教師卻給它判了死刑。

有些孩子在有些學習領域就是不開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用大師的話説,這些孩子,是世界“最較弱、最需要給予關愛的花朵”——我們怎能用一杆分數的鐵尺,將他們打入絕望的痛苦的深淵?

巴甫裏克,另一個被教師牢牢盯住的“差生”。女教師是那麼負責,以至於在巴甫裏克難得一樂的時候,一心要把孩子拉回書桌補課。對此,大師的看法是: 説來很奇怪,如果這位女教師對巴甫裏克不是那麼關心,如果她能放手讓他的發展接受學校生活那種迅猛潮流的影響,那也許還會好些。(《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 (楷體) 是啊,如果在適當的時候,放鬆一些,可能更利於這些孩子的成長。見分不見人,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不可救藥的差生”,班班都有。當我們焦灼、氣憤的時候,應當冷靜地想想:這樣的兩敗俱傷地揪住不放,是否適得其反呢?也許馬虎一點,“放手讓他的發展接受學校生活那種迅猛潮流的影響”——讓他們隨大溜的“跟着混”——保留一份懵懵懂懂的學習快樂更好? 只有像監工那樣有着一顆冷酷無情的心的人,他才會在給國小生打兩分的時候,心裏希望不懂教育學的家長對孩子採取粗暴的懲罰辦法。

我從來不給國小的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

只有那種明朗的、樂觀的心情才是滋養着思想的大河的生計蓬勃的溪流。(《評分應當是有分量的》)(楷體) 在壓力很大的今天,我們尤其更需要這樣的提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