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作文錦集八篇

來源:文萃谷 4.72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作文錦集八篇

大學生作文 篇1

理想有偉岸,有渺茫。我的理想是開一個慈善機構,成為一名慈善家。

我在新聞裏看到許多貧苦人民沒有家,沒有飯吃,被餓死、凍死。身邊也有很多的乞丐,衣衫襤褸,連一些衣服、生活用品都買不起。以前去爬玲瓏山,山腳下有一位老人,白髮蒼蒼,穿着一件滿是補丁的衣服,和一條褪了色的黑褲,腳上穿着一雙紅色的運動鞋,鞋底已經破爛不堪,身旁放着一根枴杖,畫面太辛酸。我輕輕地向他面前生鏽的盆子裏放入一枚硬幣,清脆的丁冬聲包含了太多的無奈,老人不斷的向我點頭致謝,嘴裏含糊的念着,應該是類似於謝謝的詞彙吧。我感到很心疼,所以我有了這樣一個理想……

我要創辦一個慈善基業,在我國的每個城市都要有我開創的許多小商店,裏面有所有生活的必需品,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生活貧苦的乞丐們都可以在這裏拿走自己需要的東西,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保障,不必喝臭水溝的水,不必穿單薄的衣裳熬過冬天。還要為他們提供簡易的家,讓他們不必風餐露宿,不必風塵僕僕地尋找自己的歸宿。我還要建立慈善基金,號召全社會的人來投入慈善工作,幫助更多無家可歸的人,這個企業還要傳續到國外,那些極度貧苦的國家更需要這樣的機構,為了讓更多的孤兒和孤寡老人得到屬於他們的關懷,我要創辦更多的福利院,讓孩子和老人得到親人般的關懷,要用慈善基金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環境。落葉總要歸根,人也一定有自己的歸宿,每一個乞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個無奈,悽慘的故事。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無法包容這無數顆赤裸裸的無奈的心,才會乞丐的產生,才會有這無數種苦難的生活。既然如此,我希望創造一個小世界,讓這些無處歸根的人闖入,直至飽和。做慈善不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自己,為了更多的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為他們提供新生活,自己達成理想,何樂而不為呢?這也是應了一句話:“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麼多人無視這些“另類”的生命。我要幫助他們!

無法判斷我的理想是偉岸還是渺茫,這無非是一個孩子的心願,如果我成功做到的話,當別人問起主創人是誰時,希望答案是:佚名。

大學生作文 篇2

我願做一朵軍中綠花,身着綠裝,毅然挺立在人羣當中,似鬆一樣挺拔,似山一樣高大,在這裏,我感受着正氣凜然,團結進取的氣息。

我願做一朵軍中綠花,在陽光下,在風雨中,我們從不會説苦説累,只因為我們有着沉甸甸的重任,建設好國家,把祖國變得繁榮富強,在這裏,我肩負着重任,我在努力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我願做一朵軍中綠花,把困難作為一種收穫,把努力作為付出,就這樣,我們不斷地付出,所以,有着許多的收穫,在這裏,我承載着許多未知的夢,也實現自己那份久違的夢。

俗話説:“當兵一日,有用四年”那麼我可以這樣説綠裝身上穿,紅火四年學,綠色的花開在了這一片土地上,為大地添加了色彩,為藍天添加了光芒,無論這朵花開在何處,都是那樣的絢爛多姿。

軍中綠花,作為一朵綠色的花,我想把這綠色帶到大江南北,帶到天南地北,讓這一片綠傳染的人,就這樣,這朵夢想中的綠花開放在祖國大地,開放在祖國邊疆,為建設祖國作一份貢獻,獻出自己的那一片殷綠!

綠色軍營成就我的夢想

輕輕背上行囊,看着列車上一點點遠離家鄉,駛向我心中的殿堂,心頭湧現出一種莫名的感覺,風不停的從耳邊吹過,好像在訴説着家人的叮嚀和期望。

走進大學校園,迎接我的是一張張陌生的笑臉,我這才猛然間發現我開始了新的生活,而我要保衞的是家人的希望,獨自一人走在通向食堂的路上,兩旁都有綠色相伴,心中便多了一份坦然,英才校園無處不散發着綠色的清香,讓人感覺很涼爽,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在這所綠色的校園中成就我綠色的夢想!

秋風中帶着一絲陰涼,讓我有些落寞,靜靜的做在樹陰下,心中有無限遐想,聽着那不同於我們家鄉的話語,我開始思念家人,但我們正視的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應該用心融入這新的集體,當軍官的哨聲吹起時,我面帶微笑,走到太陽下,開始軍訓。

“浪煙起,江山北望……”當歌聲響起時,我好激動,團結的力量真的很大,唱出的氣勢真的無法形容,我開始愛我身邊的人,因為我們知道以後他們就是我的生活,我自信我會走好我今後的路。

大學生作文 篇3

在同學的介紹下,我最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名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是由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寫的一部小説,講述了牧羊少年聖地亞哥接連兩次做了同一個夢,夢見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寶藏。在追求夢的旅途中,他放棄了羊羣,放棄了心愛的法蒂瑪,放棄了權利和財富,可他卻不後悔,因為他相信在追求夢想的時一定會有某種力量在幫助他,鼓勵他。在撒冷之王的引導下,少年賣掉羊羣,歷盡千辛萬苦一路向南,跨海來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期間奇遇不斷,在一位煉金術士的指引下,他克服意志、心靈上的種種困難,終於到達金字塔前,悟出了寶藏的真正所在。

讀完這本書,我對聖地亞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能做到堅持夢想,永不放棄。這也告訴了我們,只要相信自己的夢想,只要真切的渴望實現它,它就會變成現實,我們要勇於追逐自己的夢想,堅持夢想,永不放棄。其實,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就像牧羊少年一樣,懷揣着夢想,然後上路。但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挫折和誘惑。漸漸地,很多人的夢想發生了改變。等到人生快結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走的路與夢相差甚遠,就像山頂上那個水晶店老闆一樣,默默地守着自己的一份小天地,在平凡,平淡,平庸的生活中度過一生。

每個人都有夢想, 在夢想這條路上,我們堅持過;在夢想這條路上,我們放棄過;在夢想這條路上,我們努力過;在夢想這條路上,我們付出過;在夢想這條路上,我們收穫過;在夢想這條路上,我們高興過;在夢想這條路上,我們悲傷過。

在夢想的路上,中途佈滿荊棘,但在夢想的終點,有絢爛的花等待着為你綻放。我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總有坎坷,困難一次次將我們擊退,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夢想之路是坎坷的,但同時也是光明的。我們應當正面面對挫折,懷着夢想,一路前行。坎坷與挫折,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懷着一顆樂觀向上的心,走向成功。

挫折對於意志薄弱者來説是盾,對於意志堅強者來説是矛;挫折是懦弱者的陷阱,是堅強者走向輝煌的起點;挫折是膽怯者的絆腳石,挫折是堅強者的鋪路石;挫折是慵懶者的丘壑,挫折是奮進者的營養;讓我們做一個堅強者,做一個奮進者、大步跨過荊棘,飛奔跑向夢想之門。

大學生作文 篇4

狹隘的人才觀阻止在校大學生合理流動,減少了他們的就業機會。記者在河北省一些高校採訪時瞭解到,一些地方為了留住人才,不允許肥水流入外人田,對在校大學生到本地以外的地方就業進行限制,在校大學生就業機會減少。河北科技大學一名學醫藥的在校大學生對記者説,他與山東省幾家大型醫藥生產企業聯繫,有兩家企業都願意接收,但因出省指標限制,他無法到山東的藥廠就業,至今仍沒有落實工作單位。一些高校的老師對記者説,一些地方留住人才、招收人才的動機是好的,但用限制流動的做法不妥當。他們希望政府不應對在校大學生就業進行過多限制,而應把精力用到為在校大學生就業服務上。

一些用人單位盲目提高用人門檻,把許多畢業生擋在就業大門之外。河北科技大學一些同學對記者説,一個只有十幾號人的普通日用化工企業,雖然沒有任何境外業務,竟然也要求應聘在校大學生有六級英語水平。稍微大一點的企業就盲目要求應聘者為碩士研究生。不少同學反映,現在在校大學生多了,一些企業選人的條件也苛刻了,有的企業甚至不從實際需要出發,盲目招收研究生、博士生為其裝門面。許多大學老師和學生希望,用人單位應從實際需要出發,把真正學有所長的在校大學生招收到單位來。

除以上兩個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外,一些主觀因素也成為在校大學生就業的障礙。首先是在校大學生知識面過窄、實踐能力差,影響了擇業。有着多年指導在校大學生就業經驗的河北科技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劉成龍對記者説,多數用人單位都希望在校大學生參加工作後能夠迅速適應工作需要,對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在校大學生特別歡迎。現在不少在校大學生存在的問題是知識面比較窄、實踐能力不強,影響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就業期望值過高,使不少在校大學生錯過了就業機會。在校大學生希望自己能夠到待遇好、工作環境好的單位就業,這本身無可厚非,但一些在校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對就業抱有過高的期望就有些不切實際了。石家莊鐵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嶽森説,在校大學生擇業不應盲目提高就業目標,而應以適合自己的工作為標準。

此外,在校大學生不願離開家鄉就業、不願到基層就業等因素,也影響了一些在校大學生的及時就業。有關方面和在校大學生本人,都應正視當前在校大學生就業的困難,努力排除不利於在校大學生就業的各種障礙。

大學生作文 篇5

又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在長春生活了六年,似乎終於要到告別的時候了。有很多不捨,捨不得這裏的街道、花草、藍天,還有我見過的最美的雪,當然更捨不得這裏的人。第一次踏進JLU的校門,這裏充滿了陌生,那是第一次獨自一人坐火車來到傳説中天寒地凍的遙遠的東北,我的行李裏塞滿了禦寒的冬衣,還有父母的叮囑和牽掛。幸運的是,我很快就對這裏由陌生轉為熟悉,然後喜愛,現在則是留戀了。而這一切的產生是因為我遇上了一羣有着和我一樣對一切充滿好奇和渴求的眼睛,有着和我一樣的青春洋溢的臉龐。“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古語這麼説,我是相信的。因為我們這一羣人各自性格愛好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每個人看起來都是那麼熱情,充滿了青春的力量。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踢球、一起去公園野餐、一起去湖邊燒烤,還一起去喝得爛醉。可以自豪地説,我們的集體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上進的集體,在這個集體裏我學會了很多很多關於學習、關於生活、關於未來的東西。都説成長的歷程是艱苦的,在這裏我卻是快樂的。

在我的印象裏,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是長春最好的時節,這是個生機盎然的季節,暖風輕吹、綠意盈盈,每個角落裏都塞滿了陽光的味道,還有那滿樹粉色的杏花開滿了校園,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空氣中瀰漫着紫丁香的味道,夾雜着離別的傷感。在這樣美好的季節裏,本不適合傷感的懷念,但是為什麼又要選擇在這個季節裏離別?

在實驗室的`這段日子,又結識了很多的可敬可愛的師長,他們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人導師YZG教授對問題有着深邃的洞察力,每每能對問題給予的高屋建瓴的指導;CGM老師和藹可親、慈眉善目,對學生關懷備至。兩位導師淵博的知識、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師者風範和敏鋭的科學洞察力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深深地感染着我,並始終影響和激勵着本人開展研究工作。兩位老師在學術研究中表現出的敏捷的思維及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更是直接幫助本人得以順利完成學業,並將一直影響着我作好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從師於兩位可敬的導師使我終生受益。

論文進行期間,TFJ師兄對我的試驗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給了我耐心的指導和真誠的幫助。田師兄是個熱心的“俗”人,有着和我們一樣的喜好,喜歡踢球、喜歡乒乓、喜歡打遊戲,但是幹起活來卻是認真而細緻的,絲毫都不馬虎。很多時候,他更像一個大哥罩着他的一幫小弟。在此我獻上最誠摯的感謝和深深的祝福。

在實驗的進行中,還得到了研究室各位師兄的支持和協助,他們有趙老闆、紅哥、蘇蘇、長健、小何、老馬、老喬、大土土,我們之間相處融洽,不論是在學習研究上還是在生活上,這一切都是緣於壓電驅動實驗室的良好氛圍。現在我留戀這個相親相愛的集體,以後我也會很懷念這段快樂充實的日子。這裏一切讓我有了家的感覺,我喜歡這種親切,它會在我的記憶裏又塗上一抹美好。

最後,感謝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過我的親人、師長、朋友們!

大學生作文 篇6

大學生吃香,在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那時剛剛改革開放,百廢待興。文革遺禍使各條戰線人才奇缺。誰有文憑,立馬視為珍寶,提幹增薪,放置重要崗位。如今的大學生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光,揹負高昂的學費,面對艱難的就業,象是花錢專門讓人白眼似的。大學生多了,就業崗位少了。上學真不如早點找個工作,早點投資生意。

單從錢眼裏看,目前上學實在不是上算的決定,但上學不能單從物質方面去考慮。我認為,生活不能沒有物質,也不能沒有精神,缺少其一都不會獲得幸福。物質是生活的條件,精神使生活具有意義。沒有精神的生活是純自然的生活,與動物無疑;有了精神生活才是有了自己的生活。要活個自己,沒有精神是絕對不可能的。物質享受是低層次的,精神享受是高層次的。有了精神財富,即使物質財富不太豐富,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快樂;沒有精神財富,物質財富不僅不能成為有用的東西,還會成為拖累和災難。但要獲取高層次的享受,非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不可。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上學可以説是一個重要途徑。

近年來,大學的普及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深造的機會,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但很多人並不明白“深造”的含義,總是把“深造”和物質掛鈎。大部分人認為,深造就是為將來打造一個理想崗位創造條件。所以人們關注的就是專業,就是就業。連大學都把“就業”當作學校的頭等大事,都在處心積慮地打造“就業”這張金子招牌。忘記了大學是一個教育人的地方,是一個培養人的場所。其實就業是由社會環境決定的。學校很難對學生的就業形勢有準確的預測,對就業的擔憂和恐慌並不能對將來的就業帶來任何可以利用的條件。不是説專業和就業不應考慮,但如果光考慮專業和就業,忘掉了大學是培養人的基地,那就違背了大學的基本法則。

如今,大學生的素質缺陷是令人擔憂的,可以列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知識方面。大學生的來源是高中生,高中生知識是很不全面的,高中學的語數英、數理化、史地政,都是為應考而學的,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消化和理解,還是書本知識,還沒有經過實際生活的驗證。把知識變為自己的東西,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還有一些距離。特別對抽象的哲學和美學,更加貧乏。美學和哲學是綜合智慧,是大智慧,是必須要學的。而大學生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不注意擴充知識;只注重書本知識,不注意聯繫實際。大學生有充沛的精力,有充裕的時間,學校有優越的學習環境。要博覽羣書,彌補知識的不足,大學可以説是最好的場所。

二是身體方面。現在大學生的身體是令人擔憂的。體育在中學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學習排得滿滿的,根本沒有鍛鍊的機會。過去在家裏,通過農業勞動得到鍛鍊。現在社會進步了,田野裏都是機器在“鍛鍊”,早已“剝奪”了人鍛鍊的機會。身體是一生都必須倍加珍惜和愛護的。鍛鍊和養生對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良好的鍛鍊和養生習慣,保證一個健壯的身體,對生活和工作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它是一個人工作學習的基礎,正常生活的基礎,精力旺盛的基礎,良好心態的基礎。身體是人生的武器,是實現人生價值和獲得幸福生活最原始的物質資源。身體的重要是人人懂得的,對身體的忽略也是司空見慣的。只有當疾病纏身,痛苦不堪的時候,人們才捨得花費時間、花費精力、花費錢財來愛護自己的身體,否則,人永遠忙得、懶得、沒有時間來鍛鍊身體。在大學這個青年時代,正是身體機能最健全的時候,誰肯把身體當回事呢?

三是為人處事方面。為人處事是人生的大課題。人總得做事,做事就必然與人交往。它是與人合作的基礎,也是與社會、集體、他人獲得和諧的重要手段。它反映着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和人格內容。人要獲得與社會環境的和諧,必須學會理解、寬恕和謙讓。這雖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要掌握好理解、寬恕和謙讓的尺度就更不容易。它常常和世俗的窩囊、無能、軟弱、愚蠢混雜在一起,和堅持原則,固守操守,遵守規則相互衝突。有一次上大學的女兒來電説,記者站讓她寫東西,她常有被人支配,為人忙乎的感覺。我對他説,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是自己選擇的,就要當作一種事業來對待,當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行為。做事就是肩負一種使命,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向社會和他人貢獻自己和證明自己,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如今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外界對自我利益的衝擊,往往成為他們不能和外界和諧相處的客觀障礙。這已成為他們普遍的性格弱點。

四是勞動觀念方面。勞動是上天賦予個體的權利,是洗刷心靈污垢的清水,是鍛鍊做事能力的熔爐。能勞動是慶幸的,是光榮的,是值得驕傲的。能勞動才能自食其力,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當一個人失去了勞動能力和勞動權利的時候,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哀痛。但勞動也往往伴隨着艱辛和勞累。而現在的學生,大都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環境。學校又很少有勞動課。勞動觀念又必須通過勞動才能真正樹立,所以他們的勞動觀念就存在種種問題。像鄙視體力勞動,希望不勞而獲;認為勞動羞恥,出力吃虧;喜歡體面有尊嚴的工作,對髒、累、重的工作不能接受等等。

五是生活節儉方面。“成由節儉敗由奢”是一個千古不變的古訓。縱觀古今,帝國王朝的傾覆,鼎盛家族的衰敗,沒有一例沒有奢侈的參與。現在的高中生,生長在一個物質文明十分豐富的年代,一個貧富懸殊的年代,極易產生奢侈、耀富、不知珍惜的惡習。“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實在是一個不老的訓言。學生時代都慷慨大方,因為學生是一個純粹的消費者;他們不居家過日子,不是生活的承擔者和責任者,總是大把花錢,不問來路。加上現在鋪張誇飾風氣的不良影響,學生總是毫不節制地花費,以滿足自己炫耀的虛榮。節儉是一個人永遠不能丟棄的品德。該花的一萬也要花,該省的一分也要省,這才是對財物應有的態度。這種觀念,當代的學生是難以接受的,一提節約,他們總是不以為然。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一個和諧健全的社會,它的社會成員必須具備能讓社會和諧健全的素質。而學校應該是擔當這個任務的角色,學校有責任把一個“個體”的人,一個“家庭”的人,塑造成一個“社會”的人;把一個有缺陷的人,塑造成一個健全完美的人。在學校,能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煉好身體,修養品德,才是完整的教育。學習知識,博覽羣書是為了使自己的知識更加完善;鍛鍊身體,是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堅實的智慧、情操、能力的載體;熱愛勞動,學會節儉和為人處世,是為了能自立、自強與社會環境和諧相處。如果學校瞄準的只是就業和專業,象鑄造機器一樣去塑造學生,這實在是一樁很危險的事情。

大學生作文 篇7

小朱放棄體面優質的網絡工程師工作,打算辭職回家與父母一起養螃蟹。父親對此表示不理解,而我卻支持小朱的大膽想法。

從基礎來看,小朱的想法便具有可行性。小朱的父母一直以養殖螃蟹為業,並以此為收入來源供小朱唸完了大學。可見,在養殖螃蟹方面,小朱父母的經驗豐富。若小朱實行了自己的想法,回家養蟹,父母無疑是他技術上的最佳指導者。

從前景來看,小朱的想法具有可行性。在當下,“互聯網+”的創新發展路線是炙手可熱的。而黨和政府在政策方面也極力地推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小朱的專業又是網絡工程師,對電子商務和網絡技術的瞭解應當是清晰甚至深入的。將小朱在網絡方面的專長應用於養殖螃蟹中,將傳統的養殖業與新興的時代潮流相結合,小朱的想法無疑是可能的,甚至是前景光明且廣闊的。

從帶動效益看,小朱的想法是值得實現的。隨着大學生回鄉創業熱潮新聞的屢見不鮮,我們也能從中看到這種形象帶來的可喜效應。大學生應用自己學到的管理、開發、創新技術,將創業的熱情帶給鄉民,帶動全鄉經濟發展,。而小朱的想法若能成真,又何嘗不可能帶來同樣的效能呢?成為鎮裏第一個賣螃蟹的大學生,小朱認為是一件光彩的事。而若能將“電商”賣螃蟹的想法實踐而推廣,使鄉民們與他一起受益,豈不更加光彩,何樂而不為呢?

小朱父親的想法自有其做為父母的考量,但他將反對的思路侷限於養螃蟹不如大公司的網絡工程師體面則顯得有些目光狹隘。父母希望兒子有一份安穩的工作是人之常情,但不該以面子為由對小朱的想法表示反對。且他擔心的“大學白費”是錯的。依小朱的想法,大學裏對電腦知識的學習恰恰是想法成功的關鍵。而母親的做法更顯智慧。小朱體驗實踐後並未放棄想法,那便體現了他不怕辛勞、甘於實行想法的執著。作為父母,應當支持小朱的想法,助他一臂之力則更為妥當。

小朱回家與父母一同養螃蟹,開闢“電商”養蟹的想法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有利於他發揮專長,將所學與實踐相結合,走在時代的潮流上,相信他定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番獨特創新天地。

大學生作文 篇8

今天下午奉派聽取學生代表對學院的意見。與會學生代表32人多為二十歲出頭的男女青年,一個個胖乎乎的,營養都不錯。

學生提了一百多條意見,我做了記錄,以備隨後向有關院領導彙報。學生提的多數意見還算合理,但其中一條我覺得不算合理:校車數量不足,發車時間也不夠及時,搞得他們到校本部時坐不上校車。

這條意見的背景是:原來我校只有一個校區——北校區,後來在高校“大躍進”式擴招的過程中,學生由三四千人增加到一萬二千多人,這就使得原來的校區不夠用了。後來費了很大勁,才在原校區南部3公里左右又徵得二百多畝地,建設了一個新校區——南校區,將文科專業搬到了南校區。但學校的諸多管理機構不可能也設兩套,這就造成了文科專業的近6000名學生需要經常去北校區辦事。為此,學校專門購置了兩輛中型大轎車,在固定時間拉學生往來於北南連個校區之間。但大轎車只有兩輛,開車班點也不夠多,這就造成了學生有時坐不上車的情況。

我不能説學生提的意見完全不合理,但我聽了覺得不太不順耳。我想:

一、北、南兩個校區相聚不過三四公里,沿途都是寬闊的馬路,汽車也不算多;步行不過需半個多小時;騎自行車,只需10分鐘左右。這對這些二十歲出頭的小青年來説實在不是什麼負擔。

二、我以為學生還是培養培養吃苦精神為好。近二三十年以來,中國的國小生、中學生、大學生太嬌嫩了,從幼兒園父母開始接送,有的一直接送到高中畢業。更有甚者,父母還一路陪讀到大學畢業,陪讀到留學歐美。我不知道這樣的青年將來會有多麼強的生活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在這一點上,現在的青年遠遠不如解放前的學生和一前的學生。以我自己為例:一、我上國小一年級7歲時,剛解放沒幾年,父親只領我到過學校一次,開學後就是我一個人每天揹着書包穿街過巷自己去上學。二、到國小三年級我10歲時,父母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給我做飯,就把我轉到了寄宿國小。然後從10歲到18歲高中畢業,我就一直吃住在學校。當時的學校條件極差,吃不飽、住不好,冬天教室和宿舍只生一個濕煤火爐,室內温度最多有七八度。我星期六下午回家,每次都是步行十幾公里。我這算近的,還有許多同學家在鄉下,星期六回家要步行三四十公里呢。他們還得背上行李、糧食呢。就這,從未見一個學生叫過苦。那時的學生都很願意吃苦——在那個時代,人人以能吃苦、能勞動為榮。就這,大多數學生還學習很好,我們那個班最少有90%可以考上二類本科大學。

四、我在這所大學教書32年,每星期代8至20節課,我家距離學院有六七公里。32年來,無論冬日嚴寒,還是夏日炎炎;無論是飛雪飄飄,還是暴雨如注,我們上課是一點也遲到不得的。但我從未坐過轎車、公交車,從來都是步行或騎自行車。記得有一次,半路上下起暴雨,淋了個濕透,和洗了一次天然淋浴似的,也並沒有什麼啊?還有一次,雪後結冰道路奇滑,我不小心剎車,竟在冰面上滑行了二十多米,竟沒有滑倒!可見我天天騎車,平衡能力自然較強。就是現在我已年過花甲,我每次來學校照樣是騎自行車。我覺得悠哉悠哉地騎着自行車順路觀看景色,順便買點東西,還能動動眼睛、大腦、腿腳,只有好處而無壞處,為什麼要坐車呢?我現在身手還算靈活,快步如飛,很可能和我堅持步行、騎車半個多世紀有關。一會兒散會後,我照樣還是要騎自行車在夜色中回家。

五、當然,我並不是主張學校可以不改善辦學條件,而是説國家也應該同時儘量注意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勞動觀點。不然,我們的青年畢業後到了社會上如何參與殘酷的市場競爭呢?如何投入激烈的地球村競爭呢?

現在的大學生確實有點太嬌生慣養了。依我看,這種教育環境實在是於國於民於學生自己都毫無益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