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詩與遠方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2.72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與遠方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詩與遠方作文四篇

詩與遠方作文 篇1

在公園裏遇到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他步履輕盈健步如飛,與周邊悠然而行的路人顯得格格不入。遠遠觀之,他額間的白髮閃爍着耀眼的光;近處相對,他臉龐的笑容温暖從容,溢滿自信與豁達。

見到這樣一位老人,雖然他就近在眼前,我卻有了詩與遠方的感觸,彷彿這位與眾不同的老人獨自擁有着詩與遠方,我想,他一定是位有故事的人。

我緊走幾步,與老人並肩而行,老人眼神一瞥,微微有些驚奇,但很快便對我微微一笑。我一邊調整步伐,與老人的步伐一致,一邊斟酌着語言,想着該如何與老人攀談。

不料,老人竟先開了口:“小夥子,你是想問我為什麼走起路來勁頭這麼足是嗎?”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説:“大爺,您説得沒錯,我看您在這公園裏顯得特別與眾不同,感覺您好像和我們這些俗人不大一樣,所以走得跟您近了一些。”

老人大笑起來,説:“我可是一介俗人,我今年七十一歲,一輩子走南闖北,上個月才回到家鄉這個小縣城,身邊沒什麼朋友,就自己跟自己較勁唄。每天到這公園裏走上幾圈,看看景物觀觀人,希望自己能早日融入這裏的生活嘛。”

聽了老人的話,我卻仍然覺得有些不明白:“大爺,您想融入這裏,就應當跟這裏的人保持一樣的生活狀態才對啊,為什麼還這麼風風火火地跟大家不踩在同一個步點上?”

聽了我的話,老人停下腳步,轉頭看了我一眼,説:“看不出來啊,小夥子,你挺有想法的。説實話吧,我這個人習慣了東奔西走,年輕時卻也是個文藝青年,用你們現在的話説,我是個嚮往詩與遠方的人。現在,我身體老了,可是心還不老,我要在公園這方寸之地走出屬於詩與遠方的狀態,這樣,我的心才不會老嘛。”

我恍然大悟,向老人豎起了大拇指説:“您説得真好,一個人不能囿心於方寸之地,否則就會很快老去的,雖然身在此處,但是心還是要懷抱遠方才好,只要心懷詩與遠方,再尋常的生活其實也是一種風景。不過,我覺得您説得有一點錯誤,您不僅過去是個文藝青年,現在也是個文藝青年啊,而且,在我們這些俗人眼裏,您就是詩與遠方啊!”

老人哈哈大笑,加快腳步向前走去,我連忙也加快腳步,陪着他又走了一段路,臨別之時,他對我説:“小夥子,年輕時多四處走走吧,這樣,老了以後你才能心懷四方,不至於老邁疲憊,被生活壓得直不起腰來。我曾經吃過很多的苦,走過不少的彎路,但現在想想,它們不也是詩與遠方嗎?它們給了我生命的厚度與硬度,也給了我更為寬廣的生活空間與心靈世界。現在啊,我是明白了,詩與遠方皆是尋常,只有一顆平常心才能真正使我們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真正擁有詩與遠方。”

與老人分別之後,不知為何,我心中竟也充盈了開闊與希望,我沒有告訴老人,我今天之所以會一個人來到公園,是因為在單位裏遇到了煩心事,又被家中的瑣事纏身,心中的鬱悶逼仄無處排解才來到了這個悠閒的小公園。沒想到,我會在這裏遇到一位遙遠又親切的老人,會在這些尋常日子裏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 篇2

欲知路遙,就出發吧,去走遍千山和萬水,去踏遍天南和地北。

欲知詩歌,就讀書吧,去飽覽風雨飄搖,去體會人世浮沉。

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詩詞只佔五分。於是很多人產生這樣的質疑:為了只佔幾分的'古詩文默寫,值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背誦嗎?毋庸置疑,我們真的需要詩詞!餘秋雨説過:“閲讀最大的理由是擺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遠方的路,少不了詩詞!

詩詞——讓生活更美好。千舸過盡,一片汪洋,採石磯孤獨的清點倒影,濁浪便是一杯煮過的酒,李白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的編年史。仗劍走天涯的李白,選擇了詩,於是便在歷史上留下了青蓮居士灑脱的身影。超脱莊周夢蝶的蹁躚,穿越陶潛無拘無束的田園,走過屈原的曼曼長路……在雙手合十的微笑中詩意地生活,找尋到深藏在星輝斑斕裏的美好。遠方的路,少不了詩詞。

詩詞——讓才華更出眾。

“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不只是詞藻運用的技巧,更是思想與靈魂境界的高度。詩詞會給予一個人很多感性的認識、生命的真諦。

《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氣質美如蘭,一顰一笑,一字一句都散發着魅力。生活在文學世家的她,從小飽讀詩書,於是詩詞賦予她與眾不同的氣質。智慧源於生活,我們需要用自己的雙腳,去創設屬於自己的遠方。遠方的路,少不了詩詞。

詩詞——讓文化得以傳承。

孔子説:“不學詩,無以立”。毛主席也曾説:“舊體詩,一萬年也打不到,因為這種東西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的特性和風尚”。屈原在做完《離騷》之後悲 憤 跳 入汩羅江,陸放翁在題壁《示兒》之後瞑目,現代有很多 烈 士寫下就義詩;古代墓誌有詩,當今碑銘有詩,等等,都説明中國人與詩有不可分割的血脈聯繫。詩詞是悠悠五千年中華文化精華的沉澱,讓我們攜手共同將文化傳承!遠方的路,真的少不了詩詞。 現實的世界裏一片狼藉,物慾橫流,流盡了血汗;彩燈閃爍,爍幹了安寧。素琴吟風的高雅不再,潯陽江頭琵琶聲已停,江洲司馬青衫已幹,在現代人創造的物質文明中,心靈的安寧難以尋求,詩歌的美好不再令人沉醉。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 篇3

民國老課本里有這樣一段話:“三隻牛吃草,一隻羊也吃草,一隻羊不吃草,它看着花。”——引子

有人曾説:“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深以為然。

就像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説:“在我心中這世界上有兩種事物是最為美麗的,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誠然,我們身旁充盈着太多能夠使人“美好”的事物,以致於我們深陷其間。且不説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但是大多數人的日常行為,便足矣悲哀了。

從前的車馬很遠,路途漫漫,人們一旦分別,便只能寄情書信。行路的人步履安緩,才能見得“霜葉紅於二月花”。現在的科技發展,交通便利,人們一旦分別,便是頃刻間千里。行路的人神色匆忙,只望得高樓林立,鋼筋水泥。

其實你的頭頂就有耿耿星河,你的腳下就是萬里江山。只要你想,不論你身在何方,抬頭就能望見璀璨,低頭就可窺見瑰麗。只可惜你的心中有遠方,但你的靈魂裏卻沒有詩。我們大多數人都太像那食草的牛羊,只顧得貪婪的吞嚥,以保腹中飢轆,而不曾瞥見近在咫尺的花朵,走近一賞。足下遍地都是青草,而花僅僅一朵。

我們哀歎着紙質書籍的沒落,卻仍舊捧着手機愉悦地刷新着朋友圈和微博;我們讚美着他人遒勁的書法,揮斥方遒,卻搖搖頭提筆忘字;我們感慨着傳統文化的興衰,卻依然讀着情節單一的網絡小説,喜笑顏開。

羅丹曾這樣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不是看不到美,而是美在我們身旁,我們卻不願留意。攝影師肖全曾多次攬獲國際性獎項,他的攝影作品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和心理感受。對於攝影,他這樣講:“我只是比別人多看了一點兒,多等了一會兒。”有許多攝影師急功近利只想“吃草”,無心“看花”,過度使用圖像處理技術,被人拆穿好不狼狽。而肖全卻在能夠“吃草”的前提下,堅守着“看花”,那麼受人尊敬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我們為什麼需要人文素養?因為這種情懷會紮根在我們的血液之中,告訴我們如何處世,而不僅僅是學會飲食起居。我們在滿足温飽的同時,應當望望前路,惦念着詩和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 篇4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那是年少的直往,是風華正茂的少年;“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未嘗過那愁苦的滋味,卻能體味它的分量之重;“取次花叢懶回顧”,雖未品盡一生,卻是想讚美那份成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人的落寞、黯淡與春光的明媚……而這一夜他又是如何度過的呢?我年紀尚小,卻從詩裏感受了不少,或是不會經歷的,或是還未經歷的。

在詩中有景有情,有時更是景語皆情語。領略了北國風光和那湖心亭的大雪;大漠的孤煙與落日;關不住的滿園春色,欣欣然的喜悦;秋水,共長天一色。可謂是一幅青天碧水,水天相連的景色吶,而這些又是詩人以怎樣的心境所寫的呢?那些詞句中飽含的深情與真意引起了的強烈共鳴又慰藉了多少人們的心靈,足以讓人們體會世間的萬般柔情。

遠方

讀過萬卷也需行過萬里。

我想去許多地方,去西藏觸摸那兒連綿的雪峯,淨化心靈,祛除心靈的污濁;去沙漠仰望一望無垠的星空,傾聽星星的呼喚;去南極瞧一隻只呆頭呆腦的企鵝和快快晶瑩剔透的冰塊兒;去海南聞椰子的馨香,追趕海浪;還要去法國的首都,那個羅曼蒂克的地方——巴黎,駐足在埃菲爾鐵塔下,徘徊在夜晚泛着金光的盧浮宮前,也去法國的亞眠、南錫裏的小村莊去過流浪藝人的生活;去馬爾代夫周圍潛水區,親眼瞧瞧五顏六色的海綿和可愛的無脊椎動物。天南海北都要留下我的足跡。

更要去布拉格那個頻頻在電影裏出現的背景,去日本感覺不一樣的花開與花落還有富士山,去故宮前體味那份莊嚴……去不同的地方,與不同的人接觸,體驗不同的生活……

走在世間,心靈難免會蒙塵,以詩與遠方來自省,並常寫字與自己談心。

肉體和靈魂至少有一個要在路上。願此生如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