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古詩作文彙編7篇

來源:文萃谷 1.8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作文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古詩作文彙編7篇

古詩作文 篇1

歷代文人墨客詠瓜的名篇詩詞,比比皆是,大多雋永清新,吟罷韻味悠長。

如歌頌西瓜長得多的:如“碧蔓凌霜卧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南宋詩人范成大);樑代詩人沈約在《行園》詩中雲:“寒瓜方卧壠,秋菰亦滿坡”。

有形容切瓜情景的:“ 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南宋詩人文信國)。

有描繪西瓜美味、功能的:“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南宋詩人方回);“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温暾傾諸茶”(清代詩人紀曉嵐),寥寥數語,道出了西瓜的特有的美味。。

有將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雲的妙句:陸儼山的“一片冷裁潭底月,六灣斜卷隴頭雲” 等等,真是令人尋味,讓人讀之雅興無窮。 愛國詩人文天祥的《西瓜詩》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嚥頓消煙火氣,人齒便有冰雪聲。”將切西瓜的動作、啖瓜的情景描繪得惟妙惟肖,堪謂爐火純青。 元代詩人方回,在他的《秋熟》詩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的詩句。這兩句詩用簡潔形象的語言把西瓜汁多性涼、可供人們消暑解渴以及瓜皮色澤青翠的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

南宋詩人范成大的《食西瓜》:“縷縷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清代徐錦華的'《詠西瓜詩》:“水晶球帶輕煙綠,翡翠籠含冷焰紅”、愛國詩人丘逢甲的詠西瓜詩:“藴雪令冰心齒涼,兩團綠玉許分嘗。”讓人讀後饞涎欲滴。古詩:“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對西瓜的食用功效讚不絕口。

明代翟佑的《紅瓤瓜》:“採得青門綠玉房,巧將猩血沁中央,結成唏日三危露,瀉出流霞九醖漿。”該詩採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門綠玉房”喻西瓜的外形、色澤,以“猩血”喻瓜瓤,以“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醖漿”喻西瓜的汁液,詩中“沁”、“瀉”等動詞的運用亦極為生動傳神。

清初詞人陳維崧有一首《洞仙歌·西瓜》詞稱得上是古代詠西瓜詩詞中的精品:“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牀,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 讀後令人油然產生饞涎欲滴之感。此外,清末詩人張朝墉在一首詩中詠及西瓜時運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暇菜亭前堪飽食,西瓜斗大藕如船”,和以前詩人詠西瓜多用比喻不同,頗具特色

在歷代諸多的吟詠西瓜詩中,還屬元代詩人方夔的《食西瓜》一首更耐人尋味:“恨無纖手削駝峯,醉嚼寒瓜一百同。縷縷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從此安心師老圃,青門何處向窮通。”詩中“縷縷”和“痕痕”兩句描寫了人們吃紅瓤西瓜時的情景:“牙生水”和“骨有風”兩句,更把酷暑吃西瓜時那種快感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了。

古詩作文 篇2

錯綜複雜的社會生活中,與你相遇,當真是幸運之至。失落時,是你給我鼓勵;彷徨時,是你給我勇氣;迷茫時,是你照亮我前行的方向。你是我揮舞的翅膀,帶我高飛;你是我奔跑的動力,帶我遠行;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帶我一起遊遍千山萬水。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你自三國時期而來,流過悠悠歷史長河,來到我的眼前。我虔誠地將你翻閲,細細品味其中的內涵。大概是因為時光的沉澱吧,你讓我品味到了深沉,斂我一身驕狂,去我滿心浮躁。靜下來,淡然地看過眼雲煙,透過重重迷霧,尋找心中那一份追求和志向。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是誰在低吟淺唱?回頭望,時光的年輪停止在南宋:一位白髮的將軍,強坐在營帳中,眼裏沒了平定江山、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有的只是濃重的抑鬱和憤慨。是你嗎?辛棄疾?你並無回答,但我只當默認。上陣殺敵,征戰疆場,報效祖國,這便是你從軍的唯一渴望。看那馬頭嘶吼,金戈鋒亮,塵土飛揚,這也是你熱血沸騰燃燒的催化劑吧!看百姓和樂,天下太平,這是你就算身死也願意看到的'景象吧!原來,你那一腔悲壯雄渾的愛國情,才是你不被埋沒在歷史長河的真正原因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一朵盛世清蓮綻放,如陽光照亮了那個盛唐。品味你在理想與現實的一份堅守,一份追求,彷彿得到了一把利劍,劈開了荊棘密佈的前行之路。李白,你的一曲豪放與樂觀,真是絕世之音,縱然穿透厚重無情的時空沉澱,至今也仍是經久不衰,餘音繞樑。我頓然明悟:堅持,並不只是承受痛苦那麼簡單,持之以恆地堅信理想,付出代價,才有成功的希望。

詩詞啊詩詞,你為我創造了一片天空,使我能與偉大的人物進行思想的交流。你雖然表面上只是文字,你卻是創造者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在紛雜的社會生活裏遇見你,欣賞你,是我今生今世的幸運。而我,也只想在人羣中多看你一眼。

古詩作文 篇3

多少年來,作文教學一直是困擾國小語文教師的最大難題之一,儘管許多教師在作文中進行了大量的摸索與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且頗有可圈可點之處。但長期訓練下去,卻終究未跳出為寫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讓學生達到“我手寫我心”的境地為什麼會這樣呢?張光鑑先生在他的《相似論》中曾經明確指出:“人們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積累起來而存貯在大腦中的知識單元,我們稱之為相似塊。人們對外界的認識過程中常常依賴於它的存在。”現行的作文教學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徑,方法和規律,這其實是在激活已存貯在大腦中的那些與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塊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學生的作文當然會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時間一長,學生的作文水平就又會裹足不前。這是因為研究忽視了學生大腦中存貯的相似塊。試想,在學生的大腦中根本就沒有那些與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塊,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麼呢?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如果想要長期地、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須處理好激活學生大腦中的相似塊與積累存貯相似塊的關係,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徑,方法和規律,又要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雙管齊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為此,我們嘗試着進行了“誦古詩,學作文”的作文教學實踐,以期在作文教學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淵源,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夠經過歷史長河的洗滌,流傳下來,且經久而不衰,是因為它們無論在思想上,內容上都堪稱典範,可以使學生在誦讀中受益於千古美文的滋養和薰陶,奠定內涵豐厚的文化底藴。同時,古詩文在材料的選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極有可取之處。從內容和材料上分有敍事的寫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説理的……從寫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託物言志,借景抒情,誇張寫實……分門別類,各具特色,不盡相同。

“誦古詩,學作文”正是根據古詩文的這些特點,結合當前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着的“中華古詩文誦讀”工程,將誦讀古詩文與國小生作文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把古詩文作為材料提供給學生做作文練筆的材料;運用古詩文的寫法和技巧,指導學生作文。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綜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範圍內解決學生“寫什麼”“怎麼寫”的難題。新大綱中明確的指出的:“語言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用意我想也在於此。

在“誦古詩,學作文”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提供材料,進行練筆

古詩文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寶貴遺產,它們內容精粹,語言凝鍊,意境優美,感情真摯。詩人根據表達的需要,語言高度濃縮,概括,情節跨度較大。具有很強的跳躍性。這就使詩中存在了許多“空白”之處,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躍過的情節補充出來,把濃縮概括的語言具體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練筆。

1.拓展外延,多角度練寫全文。

有些古詩文內容充實,結構完整,人物個性鮮明。這就可以作為對學生作文的有機補充,有選擇地進行練筆。練筆時,為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意,教師應將詩的出處、背景,詩人的情感,詳盡地介紹給學生。在學生領悟了詩的內涵之後,讓學生採用多種角度進行練筆,擴寫,改寫,寫讀後感或由一首詩想到的,難忘的一節課等,給學生以發揮想象的自由。學生就會放飛想象,興趣盎然,入詩境,悟講情,出精美的文章來。如:我在教給學生唐代詩人賈島的詩作《題李凝幽居》時,學生了解了詩的由來後,仿照當時正在上演的電視劇《戲説乾隆》,寫出了《戲説賈島產》一文。文中敍述了賈島是一個頗負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個雲遊四方號稱算卦鐵嘴的遊説之後,蓄髮還俗,進京謀求功名。但是卻屢試不中,又沒有了回家的盤纏。他聽説當時的京兆尹韓愈禮賢下士,廣交天下文人,認為這是一個發達的機會,於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一天,趁韓愈外出的時候,故意以思考詩作為名衝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被軍兵抓住押到韓愈面前。賈島連忙解釋是因為自己沉溺於詩作,不知道“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究竟是“敲”好,還是“推”好。正沉思的時候無意衝撞了大人,還望大人原諒。韓愈聽了這些不但沒有責怪賈島,還為賈島的好學深受感動。欣然邀請賈島入府中長談。併力保賈島做官。從此賈島開始飛黃騰達。文中一個聰明有心計又愛耍點小計謀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雖然寫得有失偏 頗,但小作者精巧的構思,大膽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絕。

還有許多詩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骨針對性地進行練筆。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讓學生以《瞧這一家子》為題進行擴寫練習;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以《啊,朋友再見》為題,敍述出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岑參的《塞下曲》讓學生以《飛將軍李廣》為題進行寫人文章的訓練。類似這些可以進行練筆的古詩文還有很多,如:《石灰吟》、《回鄉偶書》、《七步詩》、《贈汪倫》等。只要悉心指導,許多古詩文都可以拿來讓學生進行整篇文章的練筆。

2.根據需要,有目的練習片斷。

學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異,也具有一定的共性。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訓練。這裏所説的寫作訓練是根據需要,有選擇地進行片斷訓練。如:《江畔獨步尋花》要求學生根據詩作,描繪出一幅鮮花盛開、彩蝶飛舞、燕語鶯聲的春日江邊美景,對學生進行寫景片斷訓練。再如:《小兒垂釣》要求學生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個頭發蓬亂,手持釣竿,掩映在河邊草叢中,行人問路,急忙搖手,但卻不應聲的天真兒童,自由自在,憨態可掬的可愛情態。古詩文中可以作為片斷訓練的詩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教師選擇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鍼對性地片斷訓練,可以使學生的語感不斷加強,詞彙不斷豐富,句子更加通順,條理更加清晰,最終達到熟能生巧,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的目的。

3.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古詩文中有許多作品,作者只精煉地敍述了事情的經過,到關鍵處嘎然而止,給人留下了想象的餘地,或者地作品的敍述中,與人物交流時,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話語,其餘的語言乾脆隱去不提。當然這是作者為了表達的需要進行的“技術”處理。但這卻為我們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畫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雨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 聞犬吠,風雨夜歸人”前兩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躍,從進入茅屋到安頓就寢之間有一段時間,應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詢問,投宿者的應答,主人要盡的地主之意,與投宿者的感激禮賓司,作者都略去了。那麼在此教師就可以創設情景,安排一次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揣摩人物可能進行的對話。又如:《尋隱者不遇》作者在詩中只寫幾句典型的'語言,其它的都隱去不提,在這我就曾經安排了一次口語交際的訓練。通過吟誦,學生完全理解詩意之後,我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詩人與童子,進行演練。在後來進行的練筆中學生寫道:詩人氣喘吁吁,邊擦汗邊來到隱者門前,舉手扣門。“誰呀?”伴着一聲清脆的童音,門“吱扭”一聲開了,一位關挽雙髻的童子,門內走出來,“請問公子有事嗎?”詩人連忙拱了拱手:“這位小哥,敝人這邊有禮了。”“還禮,還禮。”童子連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煩你通報一聲,就説賈島前來拜訪。”詩人恭敬地説到。童子一聽,一臉歉意:“哎呀,真對不起,我師傅今天一早上山採藥去了,就在這座山裏,這麼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師傅在什麼地方。”“這……”詩人失望極了。“要不公子明天再來,明天師傅在家中磨藥,不會出門的。”童子説。“那也好。”詩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隱士回來之後,還請小哥通稟一聲,就説賈島曾來拜訪。多謝,多謝。”“不客氣,我一定會把話帶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託了我先告辭了,明日再會。”“恕不遠送,公子走好。”賈島轉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談話,想象合理,活靈活現,學生甚至將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古人説話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這樣的訓練長期開展,怎麼會不使學生語言有所提高呢?

二、歸納方法,指導作文

中國的語言文字之根在古詩文經典,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範文。詩作中詩人所運用寫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學的走向。可以説現在寫文章所運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詩文寫作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認真摸索古詩文的寫作運用規律,歸納古詩文的寫作方法,學習古詩文的寫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導學生的作文。限於本人的閲歷有限,還未見過相關內容的文章,加之古詩文的內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羅列幾個例子加以説明:

1.古詩《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被歷代無數讀者所稱讚,説是千古絕唱。這首詩前四句寫景,勾畫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圖,意在抒發作者內心的哀愁。但詩中並未直白的敍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處處景物卻在氣氛上刻畫出一種蒼茫淒涼的意境。旅者那種思鄉的愁緒,旅途的孤寂躍然紙上。從詩作中不難看出作者運用的是通過景物來襯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們將這種寫作方法歸納為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之一――景物襯托法。

2.古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的後兩句“夜籟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來。“作者陸游在此並不像前兩句那樣直抒自己的愛國之情,而是將筆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個夢上。夢中自己騎着身披鐵甲的戰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氣昂昂的奔赴殺場。此時的陸游已有六十八歲,年老力衰,但在夢中還記得上前線立功殺敵,一腔愛國熱情,從一個夢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這兒通過夢境抒發了自己的愛國之情。我們將這種寫法歸納為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之二――夢境展示法。

3.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詩人在飽受戰亂流離之後,突然聽到勝利消息的狂喜情態。詩中作者通過“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放歌”“縱酒”等動態的描述,使我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詩人聽到平叛勝利後的喜悦心情。我們把這種通過動作描寫反映人物情感的寫作方法歸納為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之三――動作暗示法。

4.古詩《詠鵝》作者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描繪了鵝的形體,從“曲頸”到“白毛”再到“紅掌”,抓住了部位的鮮豔色彩“白毛”“紅掌”,還有神態動作“歌”“浮”“撥”,把鵝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樣子寫得活靈活現,十分可愛,是一則描寫小動物外形的很好的範文。通過誦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明白描寫小動物的方法與規律是“按順序,抓特點”寫出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在摸索中,我們還從古詩文中歸納總結出許許多多實用的寫作方法。如:根據《早發白帝城》中詩句描述的長江水流之急,小船輕快的方法,歸納出可以進行外延的“無形事物有形襯”的寫法;根據《鹿寨》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兩個描寫空山深林幽靜的句子,歸納出“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寫法。另外還有“言情就寫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體情,道是無情卻有情”等根據古詩文歸納出來的方法。這些方法並沒有針對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針對於作文的細微之處,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地方,一法一詩,形成系列,進行訓練。在從古詩文提煉方法時,教師必須注意重到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達到教學目的即可。這樣長期訓練,既教給了學生寫作的方法,有使學生熟吟古詩文,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語言文字的素養。

三、吟誦理解,促進感悟

作文本質上的主觀性、形象性、人文性決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為在作文中有許多東西,學生已經領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卻説不出來,然而從學生的作文中卻可以體現出來。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注重到通過吟誦、理解、入詩境、悟詩情,促進學生對詩作意境的理解和寫作方法的感悟,潛移默化

地指導學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語六年制教材第十單元的作文,要求學生寫一篇記敍文,誇誇自己的爸爸或媽媽,選擇一兩件能表現爸爸或媽媽關心和愛護自己,讓自己深受感動的事來寫。這類題材可以説是一個寫了千百遍的老題材,遇到這類題目學生的選材不外乎是媽媽送自己上醫院,爸爸幫自己補功課之類老生常談的材料,既無新意,也沒有真情實感。其實,最能體現父母之愛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説是一幕場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怎樣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新穎的事例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關鍵。這些教師心裏是明白和,但教師如果只一味的跟學生強調要選小事,找細節,學生沒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裏,對究竟選什麼樣的小事,找什麼樣的細節不理解,恐怕是難以在選材上有所突破的。為促進學生感悟,我在這兒引入了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呤》一詩,通過吟誦理解,使學生明白這是一首讚頌母愛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窮困潦倒,與母親相依為命。他最愛歷名山大川,母愛對於孟郊這位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説,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離別時的痛苦時刻。這首詩描述正是這種時刻,母親為遊子縫衣的普通場景,然而表現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歌頌的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母愛。語句樸實自然,親切感人,這裏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但一片母愛的純情卻從普通的場景中衝溢而出,扣人心絃,催人淚下。通過誦讀,學生一臉肅穆,很容易的領悟了本次作文選材應做到“小處落筆,大處着眼。”也選出了精彩鮮活的材料:父母為了接送自己上學在風雪中成了一個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暈船,不能進船艙睡覺,母親不顧帶病的身體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親因孩子考試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後悔得淚流滿面;由於自己的頑皮,不安生,將腳伸入了自行車輻條被絞傷,而父親卻一個勁自責,説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後來材料時,許多學生因激動,在敍述時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淚水,學生之所以有這些表現,與學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無關係的。

“誦古詩,學作文” 是一個內涵豐富的體系,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商榷。只要我們去發掘其中的寶藏,踏實的進行訓練,相信學生作文水平與語言素養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的。

古詩作文 篇4

小時候,坐在爸爸的膝間,聽爸爸給我講一首首小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我便愛上了“古詩”這個深奧而又繞嘴的東西,一有時間,我便纏着爸爸給我講着聽。

稍大一點了,我上了幼兒園,接觸到了更多的古詩,《詠鵝》、《春曉》……我都可以背下來,而且我知道了每一首小詩都有一個故事,這使我更喜歡古詩了,於是就經常問老師詩歌的意思與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説古詩主宰了我的童年。

上了一年級,我認識了漢字,讀過了很多的文章,但都不及我對古詩的感情,我讓爸爸給我買了幾本關於古詩的書,一有時間便如飢似渴地閲讀,此時我已不像以前只看詩句上的意思,開始關心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身世、家庭,以及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四年級,我更喜歡的是背詩,因為我的這位“朋友”使我的語言更加豐富而有浪漫氣息,使我的寫作有了很大的進步,並讓我愛上了寫作,覺着寫作如同一個與我同歌同泣的朋友,這一切都是源於對古詩的熱愛!

五年級時,我喜歡的是寫詩,雖然寫的不怎麼好,但也有點味道了,我常常因此陶醉,我的處女作至今還是記憶猶新:“北風天將暖,豔陽知北南。天天來看望,越暖越平安”。那是一個春天,但是我的家鄉卻依然是冰天雪地,我喜歡温暖,我把對温暖的春天的無限期盼寫進了“詩”裏……雖然稚嫩,沒有寫出什麼好詩,但是寫詩卻成了我的驕傲!

使我更愛古詩的是詩中所包含的濃濃的情義,既有“獨在異鄉為異客,逢佳節倍思親”的思鄉情,“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朋友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母子情;又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關心人民疾苦的愛民情;更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豪邁的愛國情……

我愛古詩,愛它的美,愛它的情,愛它的博大精深,民族之魂!

古詩作文 篇5

秋天來了,一陣陣涼爽的秋風撲面而來。望着落葉像蝴蝶一般飛向泥土,望着小草穿上了黃色的衣服,望着大雁整齊地飛向南方……我不禁思緒萬千。落葉黃了,新葉還會長出來。小草黃了,明年還會重新長出來。大雁南飛了,還是會飛回來。而我,何時才能回到我的家鄉呢?

望着這一番景色,我深有感慨。我突發奇想,給家人寫一封家書吧。昨天,洛陽城裏來了一個與我同鄉的人,我就叫他幫個忙吧。我來到屋內,拿起筆和紙,坐在書桌前,提筆正準備寫,卻又仔細想想,發現要説的`話實在太多了,已經説不盡了,只能挑其中的要點來寫。我剛寫了一行,卻又把紙揉成一團,扔了出去。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外面的紙團都已經堆成小山了,可我還是沒寫出什麼來。

“快點啊,朋友,我就要走了,再不走就晚了。”幫我送信的人已經在催了,我只好快馬加鞭,立即寫出了一封信。唉,無奈時間太緊張了,我還有無數句話沒有説呢!

“好了,”我小心翼翼地將家書遞給送信的人,“你可一定要安全送達呀!”“放心吧,這點事情都辦不了,我還算人嗎?”那個人正準備跨上馬,我卻説:“等一下,我還要改改。”説着,我拿回家書重新修改。修改了無數次後,我才把家書鄭重地放到送信人的手上。他走後,我凝視着落葉,心想:我的家人這會兒也在思念我吧……

古詩作文 篇6

春天是什麼?春天是孟浩然筆下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天是什麼?春天是朱熹手中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是什麼?春天還是杜甫心中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讓我們看看古詩中的春天――

春天邁着穩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小草在春的哺育下茁壯成長。在曠野上,放眼望去,一片新綠,但如果低頭一看,那小草就顯得格外稀疏,真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向池塘邊走去,只見幾隻鴨子在河裏嬉戲,濺起無數水珠,真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天氣息,腳步不停。

向花叢走去,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看到可愛的桃花,我想到: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看到活潑的杏花,讓我想到: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看到了豔麗的牡丹,我又想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春天不但靜有香,而且動百形。看到那田野裏金黃色的菜花,我不禁想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抬起頭,望着那純潔的藍天,我還想到: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天萬物復甦,動物也不例外。聽那悠揚清亮的蛙聲,我輕聲念道: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看到重返故鄉的.燕子和正在鳴叫的黃鶯,我會想到: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裏,早就期盼春天的到來,心裏總在想着,春天在哪裏呢!其實春天就在古人的詩句裏。它們涵蓋了整個春天,並超出了整個春天,藴含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古詩作文 篇7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到現在,我積累了很多的優美詩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宋代詩人蘇軾筆下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吧!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詩人蘇軾心血來朝,駛着小船到杭州欣賞那美麗的西湖。

他坐在小船裏,邊喝看茶,邊欣賞着西湖周圍的景色。突然間,遠處傳來一陣“轟隆降,轟隆隆”的'響聲。頓時,湛藍的天空像有墨水打翻了一樣,烏黑了起來,還沒等那烏雲把高高聳立的山巒遮住,白色的雨點就像珍珠一樣,迫不及待地從天空蹦蹦跳跳地落了下來,這西湖就蒙上了-層薄薄的面紗。忽然,狂風捲地而來,那有力的風威把聚在天空上的烏雲給吹散了。雨停了,西湖又恢復到了平時的平靜。這時,從望湖樓向下面看,一片汪洋,湖水就像天空那樣廣闊。

詩人蘇軾見證到這忽雨忽晴的奇景,不禁感歎到:“奇啊!真是太奇啦!”於是,他高聲地吟誦起那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入天。”

你們看完,是不是對西湖的美景又充滿了許多想象?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去觀看這天氣變化多端的西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