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通用6篇)

來源:文萃谷 2.03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通用6篇)

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1

距離北京冬殘奧會開幕還有一天時間,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盛會的氣氛更為濃厚。場館內隨處可見的殘奧標識和無障礙設施、冬殘奧村裏無處不在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以及訓練場上緊張備戰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無不在向我們發出一個訊息——冬殘奧會,我們準備好了!

興奮劑檢測站門前新增了無障礙通道,賽道結束區的雪地上搭起了木板路,運動員休息室旁邊設置了輪椅假肢存放室……在位於北京市延慶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冬殘奧會場館轉換工作已接近尾聲。據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運行團隊殘奧整合經理劉傑介紹,場館中共設置了永久、臨時無障礙坡道11個,無障礙電梯23部,無障礙衞生間33個,賽事期間他們還將為坐姿運動員提供專用設施。

“從冬奧會到冬殘奧會只有短短十幾天的轉換時間,這些天來同事們加班加點,進行了景觀標識更換、雪場賽道調整、無障礙設施設置等多項工作,只為能在開幕前完成所有準備。”劉傑説,“我們有信心在賽事期間為各國(地區)殘奧健兒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細心的服務。”

在羣山環繞的張家口賽區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供暖維保工作人員張榮彬和同事們像往常一樣調試供暖機房,檢修供暖管道。“雖然北京冬奧會已經閉幕,但我們還不能放鬆,現在正在為北京冬殘奧會做準備。”張榮彬告訴記者,在不久前結束的北京冬奧會上,他所在的供暖維保團隊全力保障了20萬平方米涉奧區域的供、採暖設備穩定運行。冬殘奧會上,他們會繼續堅守崗位,以同樣的高標準完成工作,為賽區人員送去温暖。

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2

2022北京冬殘奧會將設置6個大項,分別是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冬季兩項、殘奧越野滑雪、殘奧單板滑雪、殘奧冰球和輪椅冰壺。首先來看冰上項目,輪椅冰壺是由冰壺運動發展而來,比賽項目所使用的的冰壺和冰壺項目完全一致。各隊也都有四名成員輪流擲冰壺進行對抗。差別僅在於輪椅冰壺比賽沒有刷冰,且投壺者必須在固定的輪椅上擲壺。除了可以用手擲壺以外,還可以用投擲杆掛住壺的上方來擲壺。在賽制上輪椅冰壺比賽為混合團體賽,每支隊伍必須至少有一名女或男運動員,另外輪椅冰壺比賽只有八局,比健全人冰壺比賽少兩局。

中國輪椅冰壺隊主教練嶽清爽:對於輪椅運動員,他只能是坐在這個固定的輪椅的位置上。然後去靠着不能超過兩米四五的杆,去投到對面的大本營。所以説在擊打上,可能對於他們的這個點線,就要求得更加精準。那麼在這種進營和佔位的這種判斷上,他沒有任何輔助,完全是靠自己手臂和杆的這種結合,然後去推出這種力量。

冰球賽事素有勇敢者的遊戲之稱,而殘疾人冰球項目無疑是在這些基礎上,更增添了難度係數,隊員需要坐在冰橇上參加比賽,他們用球杆較尖的一端推行冰橇,用像船槳的一端擊打冰球,每支參賽隊伍可由十五名男子隊員參賽,其中應至少包含一名女隊員。北京冬殘奧會設置殘奧冰球混合團體項目,設一枚金牌。冬殘奧會並沒有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這些項目。雪上項目比較豐富,比如殘奧高山滑雪,和冬奧會的高山滑雪項目一樣,運動員要同時掌握速度和敏捷度來完成比賽,下坡時速可達每小時一百公里左右。北京冬殘奧會,殘奧高山滑雪分項共有五個,分別是迴轉,大回轉,超級大回轉,超級全能和滑降。每個分項都分為站姿、坐姿,視障三種類別。殘奧越野滑雪也非常考驗運動員的體能及耐力,運動員分為智障和視障,根據功能損傷不同,運動員可以選擇站姿滑雪,也可以採用坐姿滑雪,在一對滑雪板上裝備一張椅子,運動員坐在椅子上滑行,視障運動員與一名視力正常的領滑員一起參加比賽。在此之前冬殘奧會上所設立的六個大項中我國僅開展了殘奧越野滑雪和輪椅冰壺兩個大項,2022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將參加全部六個大項,七十三個小項的角逐。是中國參加冬殘奧會以來代表團規模最大,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項目最全的一屆。

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3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在即,各國運動員已陸續入住冬殘奧村。無論在冬殘奧村,還是冬殘奧賽場上,各種無障礙設施細節滿滿,為運動員及相關工作人士帶來了友好而温馨的體驗。

比如,在“冰立方”,除了10間永久的運動員更衣室外,工作人員還改造了10間集裝箱式更衣室靈活補位,更衣室內部坐便器、洗手池、淋浴設施應有盡有;“冰之帆”則增加了36個無障礙看台,分散在各個場館的入口處;而在高山滑雪比賽場地,“雪飛燕”裏的飲料櫃每排各種飲料都放一點,可以讓不同高度的運動員都能拿到自己想喝的。

諸多人性化的設計,讓冬殘奧村和賽場更加安全舒適。滿滿的細節中,體現了中國人的熱情好客與周到細緻。

可以看到,從北京冬奧會到北京冬殘奧會,可不只有“雪容融”接替“冰墩墩”上崗,也不只是景觀與標識的不同,更多的改變藏在那些温暖的細節裏。冬殘奧村地面的防滑材料、一高一矮的手部消毒機、餐枱的流食攪拌器與盲文菜單……這些未曾被忽略的環節,彰顯了人文關懷。

正如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運行團隊殘奧整合經理劉傑所説的,“我們希望儘量不要藉助人抬等外力幫助殘疾人運動員行動,而是努力形成一個包容性的環境,讓他們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通行,這體現了平等與尊重。” 

這份尊重,也收穫了運動員們的好感,不少外國運動員變身冬殘奧會“誇誇團”。荷蘭殘疾人高山滑雪隊的教練尼基稱,在他參加過的三屆冬殘奧會裏,“北京冬殘奧會的設施是最好的”;美國運動員諾亞·艾略特則稱“北京冬殘奧村的生活像做夢一樣”。

每一處體貼細節的背後,都是“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的體現。從居住、餐廳、交通,到冬殘奧會的賽場上,所有的服務與設施都為方便殘疾人運動員生活與比賽而設計,讓他們感受到“運動員之家”的`温暖。

更重要的是,這些細緻入微的設施,並非臨時安排部署。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為例,“雪飛燕”早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堅持兩個奧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這份“提前規劃”中,藴含着我們對冬殘奧會的重視和對殘疾人運動員的尊重。

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4

在天壇公園圜丘進行城市火種火炬傳遞的第一棒是來自廈門的侯斌,他曾蟬聯三屆殘奧會跳高冠軍,也是2008年北京殘奧會主火炬手。

昨日,記者電話連線侯斌,他告訴記者,自從2008年傳遞火炬起,他的心就一直在傳遞着聖火。為了昨天這神聖的一刻,他在酒店做足了準備工作,小到帽子手套如何戴等細節,大到活動現場的地圖下載,並在地圖上將路線考察了一遍。

不過,到了火炬傳遞現場,還是有“意外”情況。侯斌説,現場的地面非常光滑,運動鞋踩在上面都打滑,原計劃慢跑一圈的他最後選擇了緩緩步行,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結束後他深情地親吻了手上的火炬,“這件事真的特別有意義,拿着這個沉甸甸的火炬,我覺得它燃燒的是勝利的火焰。”侯斌説,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他也希望大家能關注和熱愛冬殘奧會,讓更多人藉此瞭解殘疾人運動員。

侯斌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不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但已定居廈門多年,對廈門的感情非常深厚,在為2022北京冬殘奧會拍攝《冬奧值日生》宣傳視頻時,他特地建議將拍攝點改為廈門,與奮鬥在體育路上的廈門小運動員們一同出鏡。

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5

近日,南京殘障女作家王憶為北京冬殘奧會寫了一首歌曲《殘健共融 擁抱未來》。歌詞發佈到網上後很快引起了熱心人士的關注,經人引薦,邀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園歌手張聖楠作曲演唱。

“總有一束光因你精彩,我們一起攜手奔向未來。”正如王憶在《殘健共融 擁抱未來》的歌詞中寫的那樣,文字也是王憶的理想之光。自出生就身患小腦癱瘓的王憶,從2008年起僅憑一根手指開啟了寫作之路,並先後出版了散文集《在輪椅上奔跑》,詩集《在靜寂裏逆生長》,長篇小説《冬日焰火》,短篇小説集《不虛此行來看你》等。

2022北京冬殘奧會心得體會觀後感6

近日,南京沙畫愛好者張慶恆發佈多幅沙畫作品,詳細刻畫了冬殘奧會的6個比賽項目。

據張慶恆介紹,北京冬殘奧會就要開幕了,他這次花費了8天的時間,創作了7幅沙畫作品介紹冬殘奧會上的比賽項目,包括了冬殘奧會的6個大項的比賽,如輪椅冰壺、殘奧冰球、殘奧單板滑雪、殘奧越野滑雪、殘奧冬季兩項、殘奧高山滑雪等。他也希望能以此祝願冰雪健兒在殘奧會上取得好的成績,北京冬殘奧會取得圓滿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