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心生作文合集八篇

來源:文萃谷 1.6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生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心生作文合集八篇

心生作文 篇1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邊是故鄉”在山嶺中有一條“龍”一樣的東西,那就是長城,它就像在山裏蜿蜒前行的“龍”,是它讓我心生敬意。

長城,多麼偉大的一個奇蹟呀!這是中國獨有的古蹟。它――獨一無二,世界各地的人都慕名前來去觀賞散落在中國北方的各部分長城。長城本是秦朝,秦始皇召集廣大人民創造的,那時它的作用是抵抗侵略,每隔幾十米都會有一個烽火台――也用來召集兵馬。“它”凹凸有致每隔一兩米,凸上去的部分下面有一個小口,可能是用於射擊的。

這麼偉大的一個工程,怎能不讓我們心生敬意。我曾經也去過長城,到那之後,真讓我歎為觀止。登上長城,頓時驚住了,我看到“無邊無涯”的長城。可稱的是一往無際。我一步一步向上爬,為了緊跟大家,頂着烈日,堅持跑了幾步,然後導遊對我們説:“咱們現在看到的大部分不是秦長城,因為建長城以後,這些部分大都飽受戰爭的摧殘,已經不完整了,現在多是明朝時重修的長城。”啊!這時我又感到長城的雄偉,壯觀,原來它為人們犧牲了這麼多,我心中對它充滿敬意。

無意間觸到長城,有一小層灰塵,但是那“磚”也不再有稜有角。在那個年代,沒有鋼筋混泥土,竟然能建出這麼堅固的長城;也沒有運輸車起吊機,竟然能一步步送到那麼高的地方!了不起!真了不起!也許以後它不會再用於防衞自己,但它會永遠被人們記住,烙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裏。毛主席説:“不登長城非好漢。”是啊!這樣的一個建築不親眼看一看,可不要遺憾終生嗎?

長城啊長城,這個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偉大建築,是你讓我心生敬意。

心生作文 篇2

也許不是每一個生命都“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也許不是每一個生命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但也許,生命可以是“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的恣意與淡泊。

不必在意走過的路是否有花香沁人;也不必在意你表演的舞台下是否有掌聲震耳。無人欣賞,無人歡唱,或許會有最初的傷心與無奈,但在隨後的適應與感知中,你會發現因為沒有欣喜,所以不會有失落與痛苦;因為沒有開始,所以不會結束。

不必在意別人曾擁有過曇花一現的幸福;也不必在意別人曾經歷過轟轟烈烈的生活。夜深人靜,月明風清,也許會有孤寂與淒冷,但註定摻有雜質的一切都不能長久的保存,短暫或看似長久的牽掛終究抵不過歲月的風化,平靜而純潔的生活才是永恆的命題。

因為心靜,所以即使草盛豆苗稀,王摩詰依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因為淡泊,所以陶元亮將夢想寄託於文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書”。

因為恣意,所以李白寧願棄官長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不願身在官場,隨波逐流。

我是極羨慕水的品性的。“水利萬物而不爭”,一路行走,一路奉獻,它看透風景,用如明鏡般透明的心,看夢迴鶯囀,流年似錦;看青山隱隱,綠水迢迢。任自己身處何處,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任自己棲於何時,一草一天堂,一沙一極樂。

行走於塵世,請踮起腳尖,小心拿捏行走的步伐,畢竟腳上的泥易除去,而心上的你卻難以清除。若境由心生,那麼心有污點的人的世界定不會是煙柳畫橋;而心有明鏡者的世界定會是鳥語花香,春和景明。

心。

菩提,明鏡。

賞摩詰,羨元亮。

行思流水,頓步生花。

境是由心生,魂為夢牽縈。

浮游塵埃之外,踮步泥塵之上。

蓮出污泥而不染,心離塵世而不亂。

心生作文 篇3

歡喜,就是刺骨寒風中的暖陽,温暖人心。

那一次,我的心彷彿柔弱的萌芽,被母愛的光輝所照耀。

我不樂觀,常常抱怨,每每放學回家都把這些小脾氣發在媽媽身上。她儘管很忙碌,卻還總是耐心聽我傾訴煩惱。“學校發生了什麼?”飯桌上母親邊將我愛吃的菜夾我碗裏,邊詢問着。這幾天為了趕快完工,媽媽天天加班,儘管言語中充滿了關懷,卻也擋不住喉嚨的沙啞。我擔憂地望着她,她擺擺手,又夾了一塊肉放我碗裏:“我沒事。”望着她和藹的眸子,我心中猶如冬日暖陽照着。

冬日空氣中透着些許寒冷,一陣風吹過,我打了個哆嗦,媽媽連忙又拿了一件外套幫我披上,看着我手有點微紅,還提出要幫我糾錯,我也不好推辭便答應了下來。媽媽拿出了本本子,問我該用什麼樣的字體,多大的字號,哪隻筆寫,真是比我都認真。媽媽為了讓我減輕點負擔,和我一起受苦。心中彷彿有縷陽光照射,方才的寒冷全消逝不見。

媽媽繼續寫着,見我看着她,柔聲説:“你專心寫,不用管我。”媽媽最近已經染上風寒,她的咳嗽似乎要響起,但又被她憋住。過了一會兒,我寫完作業了,她卻仍在燈下奮筆疾書,似乎還在核對着什麼,唸叨着什麼,生怕哪裏出錯。她的手早已微微發紅,向手微哈了一口氣,便繼續抄題。雖然寒風仍在窗外呼嘯,空氣中也透着寒冷,但我的內心湧起一股暖流,我為我有個這樣的媽媽高興。

我望着窗外灰濛的天,突然,一縷陽光突破雲層,普照人間,空氣也沒有那麼寒冷。金色的光芒漸漸籠罩了整個房間,也漫上了她的臉頰,母愛也在熠熠生輝。此時,母愛的温暖拂面而來,那股熱流入心內,温暖心田。

母愛就如冬日暖陽,給我帶來温暖和歡喜。

心生作文 篇4

週末,閒來無事,便與母親相約去山中游玩。

初到山腳,便可見石階上有點點苔跡,眼隨小路望去,幾米開外便被蒼茫的樹木擋住了視線,猶如一個天然形成的洞口,令人興致盎然。向前走幾步,猶如進入了一個森林公園,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令人將所有煩心之事拋之腦後,高大而又葱鬱的樹木似乎想要遮蔽天空,抬頭望去,只見從樹木中照下一束束陽光把地面,把地面打扮得斑斑駁駁,煞是好看。我踩着陽光圈向前走,兩旁的樹木向後退去,好似與我們擦肩而過的遊人,在這罕見的世外桃園中,除了腳下古老的石階,便再也看不到任何人的痕跡了,我們如同冒然進入的其他生物,在這山中彳亍遊蕩着。

走到半山腰,不禁有些腿痠,那綿延的山路不知何時才能到得了頭。山路猶如一條淘氣的小蛇,一會兒消失在前方,等我們追上去,它卻又一個拐彎,繞進林中不見了。我們只好先站着歇口氣。忽然,一滴晨露落到我的頭頂上,順着脖子流下,我一個機靈用手去摸,涼涼的,好似一滴落入人間的瓊漿。我們緩過了神,繼續向前走着,終於讓那小蛇無處可逃,蜷縮在盡頭。我放眼望去,那是多麼美麗的景象!樹木開闊起來,大片的藍天印在我們頭頂。忽地,風乍起,四周的樹都搖曳起來,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陽光照在綠油油的樹葉上,折射着自己的精彩。頓時,我猶如遨遊在一片綠海之中,波光粼粼,柔和而強大的綠浪翻滾着生命的強波,我又想伸手去摸一下,卻又怕使綠浪碎了一地,便站在那兒,貪婪地吸收着這一轉瞬即逝的美,吸收着不知多久後才能重逢的美。

我張開雙臂,擁抱羣山,擁抱藍天。我的腳似乎在地下紮根,伸展着。我能聽到樹木吸收養分的聲音,我能聽到花瓣落地的聲音,我能聽到小鳥織巢的聲音。這,就是大自然的美;這,就是生靈的美!當我的敬意在血液中流淌時,它們也一定能夠聽得到。

心生作文 篇5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這原是作家宗璞所寫《紫藤蘿瀑布》文末含藴的描述。我讀她、品她已經是不下十遍,卻仍感到美的那般……

我在提起宗璞及她的'作品時,朋友問我紫藤蘿究竟是什麼。是呀!這種美的實質,我大抵也不很清楚還有這樣的一件值得人讚美的完好的東西還生存在這個令人窒息的空間裏。只是莫名的衝動我想到了我要去看看那美麗的“瀑布”。

……

不久前的某一刻,我確信我真的是見到了那情那景,遠近是一片淺紫色的美不勝收的正如少女的舞裙,讓我陶醉其中。於是我也舞起來,也開始歡歌……

這生命美的綻放呀!也許只有在這裏才會沖走我心中總也如野草般的悲傷。也許,這裏是我惟一的寄託。

這時我已蕩在了花潮的中心,那是多麼地令人興奮。突然眨眼是一片野草,那濃得嗆人的春氣混着泥土味正撲鼻。我拼命地掙扎着想要逃脱這個我認為是本不屬於我的世界。我認為自己就一直這麼地走,會走出去的。

然而卻似乎有人告訴我,紫藤蘿於我,於我的心中早已不存在了,我所屬於的是野草,是野草永遠的孩子。我差不多是哭了,很無助。

這氣味兒,這十多年來讓我痛惡的氣味兒,在我總算又見到紫藤蘿的時候,像沙漠幻綠洲那樣,讓我再一次懸摔了下來。我……我實在是渴望離開,嚮往我的紫藤蘿可有人説在我心中,她走了,走得很急。因而我便很急地追,然而野草似乎宣告着世界已屬於它了。

我終究還是呆在這十多年來生養我的醜惡的土地上。我知道,其實不只有我,每個人的紫藤蘿幾乎都被掩埋了。

至少我加快了的腳步無濟於事,總也走不出這一片野蠻的葱綠。

可是,這葱鬱的一片,也許預示着紫藤蘿的重生?

心生作文 篇6

眼前是那個不大的斗升容器,心底卻悄悄被震撼。

規矩的方形,鐫刻的銘文,那帶有微微光澤的表面,顯示着它的歷史沉澱。自秦朝商鞅變法,這方升便成了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屈指未成數,西風忽又來。經歷多年風雨,它依然不偏不倚,精確的度量着那一升。看着它,我彷彿看到了秦朝納糧時農民撥米的手,又彷彿看到了商鞅捧着它在殿前講述自己的宣言。正靜靜躺在我面前的方升,在千年之前散發過那麼大的光芒。

我靜靜佇立在方升面前,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大一樣。我欣賞過不少文物,去過不少古蹟,但卻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有一絲震撼,但更多的是敬佩。它不像長城般雄偉,也不像莫高窟般壯美,更不像故宮般莊嚴。為什麼?是歷史的悠久嗎?河姆渡彩陶的年齡可比它大得多。是銅器的秀麗嗎?夏商司母戊鼎的色澤遠遠超出於它。

突然,我想起了在書中看到的一句話:商鞅統一了度量衡,大大促進了秦的發展,使秦最終完成了統一天下的霸業。“方升”、“統一”、“天下”,我怎麼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量器竟會與這樣雄壯的兩個詞彙密切相連。一種對方升的敬意在我心底悄悄蔓延開來。是啊!就是這一升的米才促成了天下合一,而這一升的米全都出自於一個小小的細節——方升啊!

“致廣大而盡精微”。奧運冠軍劉翔只因將八步一欄改為七步,就輕鬆成功,這小小的一步就是他的方升。企業女強人董明珠選擇從底層業務員開始打拼,一步一個腳印打下基礎,最終坐上總裁之位,這日積月累的經驗便是她的方升……人生這道題,還是要細節去給出答案。其實,這個世界不需要添油加醋,哭天喊地,一個完美的細節,就足夠令人敬佩。

將思緒從千里之外拉回來,目光又停在方升上,心底已激起千層浪。重新打量這個決定成敗的細節:普通的方形,陳舊的手柄,寥寥數筆的銘文……你,一個擁有無限能量的完美細節,讓我心生敬意!

心生作文 篇7

林語堂先生曾説:“賞玩一樣東西中,最重要的是心境。”

想起途中老師所推薦的蘇軾的《定風波》,許是有先見之明,希望我們為蘇軾的那句“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所染,且拋去所有不快,所有煩悶,好好領略這閩南風光。

在江南久居的越人,不曾知這方閩南之地冬日的與眾不同。不同於江南人們在這暮冬蟄居一室,與暖氣為伴,這兒卻宛如初夏,陽光正好,穿過樹隙,帶着奪目的絢麗,似是最繁華的煙火。空氣中瀰漫的是檸檬葉的香氣。確實是一個宜人之地。但由於糾結選課,鬱郁之氣結於胸腹,對這份初夏的温柔便興致缺缺。

林語堂紀念館是一個很讓人靜心的地方,不必按捺心中的不愉悦,煩悶自會被洗滌。坐落於一片香蕉林海,與江浙滬相異的是:這兒少了幾分遊客的喧囂,多了幾分寧靜與從容,大抵任何喧響都是對比般温情最殘忍的打擾。紀念館很小,不過一間二層小樓。但就是這方寸之地,卻讓人輕鬆,讓人愉悦。紀念館講述了林語堂的家庭、他的學歷、他的作品,流露着他的柔情、他的淵博、他的幽默風趣。我其實並不瞭解林語堂,但在這方寸的格局中,我萌生了應該多多認識他的衝動,以及不曾對他有過深入瞭解的後悔,即使我曾讀過《蘇東坡傳》,即使我知道來漳州定會參觀他的紀念館。我總覺得他的文宇過於平實甚至有些平淡,沒有什麼晦澀難懂的哲思之句,不如秋陽般的《黃州突圍》,語言亦不似同代的魯迅那樣尖鋭辛辣,帶着濃濃嘲諷。作為越人,偏愛魯迅無可厚非,因為語言的親切感,因為俚語。但平淡之言加諸於林語堂,實屬無稽之談。

林語堂的文字深刻之處,不在於難懂的字句,而在於背後的深意。他定義蘇東坡是標誌,代表了文人的愉悦,看似好懂,卻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在一塊刻石上,我找到了《京華煙雲》中的一句話:“別輕易認輸,別總對自己説沒有辦法,人生中許多事,只有經歷過,疼過,才能真懂。”很簡單,很直白,卻猝然擊中了我的心,我一直憂心選純文會學不好歷史,但既然喜歡,為什麼不去試一試。

在眺望台上遠眺,陽光漸漸柔和下來。風拂過香蕉樹葉,温柔地輕輕搖晃寬大的葉子。

回想起紀念館最後寫的,林語堂在閩南長大,他有好奇,便用目光在樹幹上摸索;他反感人爭搶,覺得是在高山上看螞蟻。直白而幽默,帶着孩童般的打趣。

或許只有閩南此地才能養出這樣直白而幽默的人才。在閩南久居,亦會沾染此般年少的氣息,養出年輕的心境。

林先生的那句:“賞玩一樣東西中,最重要的是心境。”其實,欣賞的美景,亦是心的風景,而風景的淨化,亦是心的蜕變。越人遊閩,心境改變於雲深不知處。

心生作文 篇8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有悲有喜;在每一本書中,我也享受活在作者筆下蒼穹的過程,因為這使我獲益匪淺,就如王小波所言,讀書能讓你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

自從上了高三,就很少像以前一樣放下時間狠狠地讀萬卷書,再爽爽地抒發心中萬千感慨。由於讀書節奏的減慢,讓我用了兩個月才把《解憂雜貨店》這本書讀完。

讀這本書,首先是對這本書早有耳聞,對於它的作者也是較為欽羨。書的開篇,裏面豐富的故事情節也對我有極大的吸引力,一個連接現在與未來的解憂雜貨店,就像一個連接現在與未來的人生十字路口,由此引出了各段小故事。飽覽作者的構思之精巧,用筆之老練之餘,也讓我有很大的感觸。

“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雜貨店能幫你找回”書本封面如是説。是的,這家雜貨店確實幫很多人找回了信念,找回了自我,誤入歧途的小偷,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無從選擇的克郎,為披頭士着迷又遭遇家庭不幸的和久浩介,想用陪酒和當有錢人的情人來幫助自己完成人生抱負的晴雪。每個人都帶着各種煩惱而來,最後,每個人都過上了相對滿意的生活。

但是,這卻不僅僅是雜貨店回信的力量,而是每個人靠自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其實。很多時候,雜貨店的回信並不是都給出了最好的解決方案,甚至與好的方案截然相反,但來諮詢的人自己內心都理解成了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境由心生,成敗由內心決定。

這也讓我想起我近來心中的浮躁,我老是覺得自己周圍環境不好。我也總是覺得自己從雲端跌入大地,又從大地跌入地獄,我可以給自己多些時間來緩解,來調節,可以放鬆。是的,對於曾經的我來説,差班就是地獄。然而,看完這本書,我認真思考,自己也沒那麼可悲,只不過自己內心無形地放大了外來的影響,最可悲的是自己內心的墮弱。

看完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渾渾噩噩,其實是自己放不下過去,承擔不起過去,讓過去在自己的生活裏興風作浪,自己內心又放大這些風和浪。

作者東野圭吾説:“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一個人究竟應該怎麼做?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沒讀過這樣的小説。”的確,我現在也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也從解憂雜貨店裏認識到自己丟失了什麼。

我已掩卷沉思片刻,我告訴自己:境由心生,勿忘初心,即使在你並不喜歡的差班。從現在開始,對渾渾噩噩的自己説再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