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思念故鄉作文錦集六篇

來源:文萃谷 1.66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念故鄉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思念故鄉作文錦集六篇

思念故鄉作文 篇1

幾度花開花落,幾陣微微風過,這一切的一切的背後都再一次加深了我對故鄉的思念.

風再一次吹過大地,故鄉顯得有一些寧靜。表哥一個人走在小路上,默默無語。路上的人都在無助的歎氣。這時,故鄉又恢復了以往的面貌。表哥抬起頭,跑了起來,拉起來我,跑離了這個可怕的火車站……

小的時候表哥是我的“避風港”,總是在我哭、在我笑的時候一直陪伴着我成長,不知不覺地表哥已經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直到某一天。那天爺爺奶奶都起得很早,好像很高興的樣子。我看到這一情景,不由的意識到爸爸媽媽就要回來了。我本應該開心的,可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回來不是因為別的,是要帶我出去和他們一起生活,説的到是合情合理,但是表哥呢?雖然表哥與我只是表兄妹的關係,但是在我的心裏,表哥就是我的親哥哥,不,我是不會走的。

隨着一陣陣汽笛聲,我意識到我要與表哥分離了。不,我不要,我不要離開表哥,我不要離開有表哥的故鄉,我要逃離這個恐怖的地方。我開掙媽媽的手,跑向了表哥,並用盡力氣的抓住不放開。我望着表哥止不住流下了淚,表哥見我哭了,便用手給我擦眼淚。在那一瞬間,表哥拉起我跑了起來。爸爸見狀,馬上跑了過來,一把抱起我,上了火車。我望着表哥不停的呼喊,止不住的淚從眼眶裏流了出來。表哥不停的追趕,卻被攔了下來。我的快樂,我的幸福就在那個轉角口,盡了……

表哥,你還會記得我嗎?除了你,普天之下,誰還會是我的廕庇?

思念故鄉作文 篇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逢入京使 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人日思歸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旅次朔方

劉皂

客舍幷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幷州是故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悽悽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望驛台

靖安宅裏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峯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思念故鄉作文 篇3

我的户籍是北京,原籍是河北,可是,當我來到這世界上第一眼所見到的是塘沽。我出生在天津市塘沽區,在塘沽學會了説話和走路,上了幼兒園和國小,在我的心靈深處塘沽就是我的故鄉。雖然她沒有北京、河北大,可我在那裏生活了10年呀!

我忘不了與我朝夕相處的夥伴,忘不了渤海灣上的日出,忘不了美麗的海河外灘

那時,我家離海邊很近,只有十多分鐘的路程。週末去聞聞新鮮的空氣,感受大海的魅力,看看那太陽從海下冉冉升起;真的忘不了啊!

一個週六,我迎着風兒吹來的海的味道來到大海身邊,深深地吸口氣,讓身體的各個感官享受這大海的魅力,然後坐在金色的沙灘上,等待太陽出現。啊!

望着波瀾壯闊的大海,深吸着新鮮的空氣,感受着涼涼的海,那種感覺印在我腦海記憶中的第一頁。天空泛起了魚肚白,朝霞慢慢地裝飾着天空,周圍一片寂靜,只能聽見海浪翻滾那宏偉的聲音。紫色的朝霞慢慢地變紅變黃,突然太陽像個大火球穿破黑暗!

天亮了,太陽沐浴着大海,海面上跳着閃爍的光,海鷗開始活動。啊!

多美呀!

多麼令人難忘,我眷戀這海上日出,眷戀我的故鄉,塘沽佔去了我的所有思念。我沒有華麗的語句裝點您,內心的感慨、心中的想念、腦海中的印象,只能化成樸實的語句向您傾訴我滿腔思念之情,忘不了您啊,故鄉!

思念您啊,故鄉!

思念故鄉作文 篇4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有月亮的'晚上升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地悵惘彷彿霧裏的揮手離別。席慕蓉的筆下道出了多少遊子的心聲,只有離開了故鄉,這種情感才愈發的努力。也許是由於過於熟悉,他也許在我苦思冥想之後仍然覺得我的文字無法表達我對故鄉的深情!

因此,直到目前為止我也沒能表達出我對故鄉的一片痴心。我的故鄉是成都。在趙雷的歌中,成都是一個下着小雨的城市。成都是永遠有着慢節奏的生活和愜意的氛圍。那是一個天府之都。剛巧了我卻不這麼看,我常常笑道我在成都從來的生活節奏都是快速的。

我在成都市永遠激盪着自己的青春。我從來沒有慢下來過,我,也從來,沒有真正的享受過成都的慢生活。早上起來,打太極、跟老婆婆老大爺一起暢聊,我沒有這樣的經歷——我晃晃悠悠的去找個餐館吃完後,在江邊煮一壺茶和幾位老友一起聊一聊。

江水逝去時,我們在想些什麼。我沒有這樣的經歷,我有的經歷,正是學校裏面一摞摞的教材。書桌上一本本的作業。我有的經歷,或許對於成都?我心神嚮往離開故鄉有些時日了。我一直充滿着對於故鄉的期盼。

我期盼再回去吃,有可能生活原本也是如此的愜意。我每天飛馳在大街上,在人民南路上飛馳,在玉林路上飛馳,在大街小巷上……

思念故鄉作文 篇5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誰不思念自己的故鄉?中國人的鄉土情結特別濃厚。上下幾千年,從屈原的“鳥飛返故鄉,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鄉愁”,思鄉始終是中國詩歌的一大主題。到了南朝隋唐時代,詩歌形式日臻完善,思鄉詩更層出不窮。其中,南朝江總的微山亭賦韻,唐代王維的雜詩和岑參的逢入京使特別有代表性。

微山亭賦韻中寫道:“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這首詩的特色是“大中融斜而又“以小見大”。作者首先展開一片宏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來:但見南天一抹白雲經不住帶着絲絲涼意的北風的撩撥,悄然北逝;而一羣北雁卻為避寒秋而翩然南來。睹物生情,作者聯想到自己。自己的故鄉在遼遠的北方,卻為躲避戰亂,寄居南朝,正如這南飛之雁;然遊子思鄉之情卻因此而愈篤,如同北逝之雲,可謂“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個“逐”字,説明思鄉之切,欲逐南雲而飛去,是主觀上強烈的願望,與下句“隨”字相對照:“隨”有被動無奈之意,寫出他避亂南方的無可奈何。作者寫的是秋景,南雲飛逝,北雁南飛,都暗示北風已起,是“不寫之寫”,更寫不盡淒涼。接着,筆鋒一轉,由大入小,寫故鄉籬下之菊,暗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寫出對故鄉閒適生活的眷戀。民間又有“重陽把酒就菊花”之俗,而今詩人卻只能寄身天涯,兩相對照,好不淒涼。“今日幾花開?”一問將思戀情結髮揮至極,將意象濃縮到極小,着意於花,實是於極小中見極大。一問之中飽含不盡情思,使小詩戛然而止,但餘韻無窮。

王維的《雜詩》也是一首五言:“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

這是一個精緻的小品,與此類似的還有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等,都是借一事一景的生活片斷抒發深沉的情懷。詩人截取了這樣一個情景:故人從家鄉來,詩人得知,喜不自禁,料他當知故鄉之事,卻不問家人,不問親人,獨獨問起那窗下寒梅。看似不通,實則正是詩歌藝術剪裁的妙筆。所問瑣事,讀者自了,惟寒梅着花一事,説盡了詩人的細緻,連這樣的小事都問到了,可見他思鄉之切。而寒梅一枝,暗香浮動,既添小詩之情趣,又表詩人之高潔。可以説“問梅”是一個十分別致的典型情節,成為了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綺窗前”、“着花未”更充滿了生活情趣,襯出對故鄉的不盡思念,“詩中藴味,盡在其中”。

岑參的《逢入京使》是首七言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與前兩首相比,岑參的這首詩顯得悲慼而沉重。詩人已年屆風燭,卻還得駐守邊關,他不再能有問菊問梅的閒情雅緻。在一片蒼茫的邊塞風光下回望故園,但見長路漫漫無盡頭,詩人老淚縱橫,在淚眼矇矓中看見京中來使,情不自禁,悲從中來,千言萬語,亟須表達,卻“馬上相逢無紙筆”。“馬上相逢”可見相逢之匆匆,“無紙筆”寫出不盡的無奈之情,最後只能“傳語報平安”。從古至今有多少分離與思念,卻也有“鴻雁傳書”、“魚腹報信”之説,然而我們的詩人卻為情勢所迫,只得言語相傳。“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離鄉多年,有千言萬語,而今卻只能報一聲平安,顯得十分悽楚無奈。岑參是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將邊塞詩的悲涼融入到悠悠鄉愁之中,更加感人。

縱觀這三首詩,以王維《雜詩》生活情趣最濃,濃濃的鄉思中有一種樂觀情緒。《微山亭賦韻》寫秋意,略顯淒涼,然而這兩首又有一個共同點,即以花作結,以設問完篇。司馬遷曾稱讚屈原説: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此處“稱物芳”更是為了表現思鄉之情的純潔。最後用設問,更延續了詩的意境神韻於言外,將絕句短小的不足彌補了起來。岑參的《逢入京使》則極寫悲慼,以蒼涼之淚澆胸中塊壘,以平安之語體現思鄉之切,一改前兩首的含蓄,感情外露而深沉。然而,儘管這三首詩各具特色,卻都以思鄉這根紅線一以貫之,動人心絃,感人肺腑,這是作者們不矯情,不造作,而以真情實意傾心投入的結果。

思念故鄉作文 篇6

浩浩的江水載着揚帆的船兒遠征,然而船兒明白來時燈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低戀的港灣;碧藍的天空中承載着鴿子飛翔的雙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流淌着的依戀,天空中掠過的思念,當一個熟悉的名詞——鄉情,在腦際浮現,心中總有些悸動。

曾經是如此驚詫於葉落的壯美,感懷於那極致的美麗。樹杈與地面只有幾米的距離,然而葉兒毅然掙脱,任風翻飛,它飛旋;任車將它壓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飛旋着動容的美麗。我問落葉,落葉不語,那是無限綿綿的情愫,回到自己開始的地方。

林語堂的一篇隨筆曾讓我深有感觸,小時候的他住在鼓浪嶼,離海很近,他常常和父親在海邊傾聽大海的沉吟,他常問父親海的那邊是什麼,他嚮往着,終於他飛過了那道海,可海的這邊卻依然深深地縈繞在他的心底。他説:“當我乘飛機越過這道海時,覺得其實它很小,而當我在海的那頭遙望故鄉時,它是如此渺遠。”短短的一句話,卻是最美的語言。還記得第一次在離家很遠的一個地方過夜,整夜翻騰睡不着覺。以前在家的時候,總覺得很無聊,希望有機會去闖蕩,可當離開了家,卻又是如此地懷念那個心底其實最依戀的地方。總會在想,這時故鄉的親人在做什麼,故鄉的玩伴是不是又在玩捉迷藏。身在外地,看到外地的花兒盛開,想到故鄉的花兒此刻是否含苞待放……

不是情非得以,誰又會離開自己的根,三峽人民在搬離故鄉時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每個國人的心裏,落葉歸根,可他們卻要在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離開。濃濃的鄉愁灑滿了三峽江水,灑遍了這個養育他們的地方,更是灑滿了每個在外華人的心裏。

鄉愁是一枚郵票,你在這頭,他在那頭,可青春的我卻要在這裏揚帆起航,只有把鄉愁藏在最心底,走出屬於我自己的道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