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評價(精選8篇)

來源:文萃谷 2.3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課評價,歡迎閲讀與收藏。

優質課評價(精選8篇)

優質課評價 篇1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把讀書、寫字、練筆活動擠進課堂,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課堂,做到還語文以本色,這是我們提出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舉措。高老師在課堂上配樂示範朗讀,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引導學生讀書,讀書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自由讀,指名讀、齊讀,想象讀、默讀、範讀、評後讀等等。

何老師設計的教學環節體現了閲讀的層次性。首先,老師配樂示範朗讀課文,讓學生與前文對比感知:聽了《三月桃花水》,和《春潮》比較一下,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這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其次,老師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想想桃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語言文字的感悟關鍵在於引導學生“靜思默想”,用心去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通過學生個體默讀思考的方式,高老師第二次讓學生感知文本。接着,老師又讓學生放聲朗讀課文,充分讀書,邊讀邊理解感悟桃花水聲的特點,並要求在書上圈點批劃,把自己的體會批註在書上。在交流的過程中,高老師很尊重學生個體獨特的感受,她讓學生反覆品味重點語段,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自己的體會。學生創造性的火花在這裏迸發。學生阮雯動情地説:“我特別喜歡‘有一千朵櫻花,點點灑上了河面’的畫面,讀了句子,我覺得每一朵櫻花就像一個美麗的舞蹈演員,我彷彿看見一支舞蹈隊在水面上跳着優美的舞蹈。”學生如果沒有潛心讀書,是不可能有這種深刻的感悟的!這樣,高老師指導學生的閲讀,遵循了“初步感知——整體感知——精讀品味——整體回顧”的閲讀規律,體現了閲讀的遞進性,有較強的層次感。

在課堂上,高老師還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同學的朗讀發言情況。在評價時,首先應該肯定別人的優點,然後再結合自己的體悟,説説自己不一樣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感悟,重視自己的理解”,老師只不過在其中時而糾偏,時而點撥,時而小結。

如果要説值得商榷的問題,那就是本課在“文本細讀”方面做得還不夠到位。文本細讀,就是要從字、詞、句等語言材料的釋讀入手,細緻分析言語的表達方法、修辭手法,層層解剖言語內在的組織結構,全力開掘言語的多側面內涵。《三月桃花水》有兩個部分的內容,其一是“水聲像音樂”,其二是“水清如明鏡”。在第一課時中,高老師試圖引導學生完整地學習課文,結果顯得學習時間過於匆促。其實,很多言語的內涵,確實是要學生經過一番“玩味”以後,才能有所感悟的,才能找到語文的真諦。在第一個部分的內容中,第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這裏要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直至“美讀”,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自己的生活閲歷,多層次多側面地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每一條波紋是一根輕柔的弦”“那纖細的低語,是在和剛剛從雪被裏伸出頭來的麥苗談心”這些語句讀含有相當豐富的內涵,如“輕柔的弦”“低語”“談心”等,在閲讀時切忌“過客匆匆”,我們可以通過讀、想、議、評,甚至唱、演等方式逐漸展開,使精美詞句的內涵得到極致的彰顯,這樣就可以豐富學生的表象,形成一定的語言積澱。

優質課評價 篇2

第一板塊:讀詞句,初識林清玄

課的開始,學生三讀課題,老師介紹作家林清玄;而後出示五組詞句:

(1)偏僻 遙遠的山谷 高達數千尺的斷崖

(2)努力吸收水分和陽光 深深地紮根 直直地挺着胸膛

(3)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

(4)晶瑩的水珠 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5)從未見過的美 觸動內心那純淨温柔的一角

(過程:老師請學生讀讀這些詞句,想象着讀,儘量找到感覺,要讀在心裏,彷彿看到了那些畫面。學生嘗試着讀,師在點撥着,示範着,讀得越來越好,淋漓盡致地展示讀的過程,學生漸漸地找到讀的感覺,充分體現了老師的指導、引領的作用。)接着師問:從這些詞句之中你感覺到林清玄是一個怎樣的人?生説是唯美的、細膩的。又讓學生猜猜這作家是男是女,這麼清新優美的文字會是出於誰之筆?(此環節設計就從總體上把握了作家語言的特點,為後文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板塊:圍繞專題,走進文本

師問:請大家用心讀文,思考“這是一株 的百合花?你會用哪些詞語概括?請在文中圈出,劃出富有藴味的詞,寫上自己的感受!”生在老師的指令下,用心讀着課文,圈圈劃劃。開始交流了,師説:你讀出了一株怎樣的百合花?你可以談談感受,讀讀文中的句子。異常精彩的場景出現了,學生圍繞着這主問題,讀文找據,讀書着,思考着,老師不時點撥着,引領着,啟發着,在師生的重重對話中,如剝筍似的,將文本的語言一層一層地“解剖”,完整地展示品味語言的全過程,在多元的感悟之中,極其正確地把握了價值取向,完美地領悟出文章的主題。生:

(1)意志堅定 你從哪些地方知道了?點撥“嘲笑、不屑、鄙夷” 為什麼寫野草?

(2)堅信自己 它堅信什麼?

(3)性格倔強 從哪兒看出?連續用了三個“我要”這三個理由是並列的嗎?(遞進)——齊讀——再讀兩個“不管我都要”

(4)執着 一生讀得軟綿綿的,師引:你們的聲音還是軟綿綿的,聽不見執着、倔強,再練練——指名讀——齊讀

(5)堅韌不拔

(6)美麗 你從哪兒知道?還從哪兒知道?(第六自然段)師問:這段話寫的是孩童、許多情侶、無數的人,怎麼是百合?引領學生明白直接描寫和襯托描寫兩種不同的寫法。

(7)內心美麗、純潔

(8)堅持不懈 你從哪兒看出它的堅持不懈、全心全意?(剛開始-遭到鄙夷-年年——牢記)

(9)謙虛不遜、不炫耀、不張揚

(10)永不放棄

(11)偉大

(12)自尊自愛自強

(13)幸福

(14)不斤斤計較

(15)富有主見

(16)自強

(17)充滿靈性、充滿智慧

再現過程:學生一邊讀着書,一邊談着感受,心用在語言文字的感受上;老師在生談感悟的過程之中,點撥提升關鍵點,隨機請生板書其中的關鍵詞;在17個學生交流過後,師對着板書詞,請生讀;而後師問:如果這些特點屬於人,你會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生説是近乎完美的。

品析回味:圍繞一個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環節簡單清晰;學生的思考點明確集中,但不單薄,在老師的巧妙指引下,顯的那麼多元又獨特;交流開始,憑藉語言,基於文本,感受花的本身,再由物及人,符合我們認識、理解的規律;整個過程既在感悟,更在真真切切地讀書,緊緊在文本中穿梭,在不斷地觸摸語言,體會語言的意義,自始自終在語言的路上走來回。

第三板塊:讀中表達,深化主題

師:這樣優美的文字,我們要把它讀到心裏才對!請大家選擇優美的片段練練,用我們的聲音來表達!

1、生練,展示讀特別優美的段落

(1)一生讀第三段,師評:柔美的聲音透露着自信!

(2)讀第六段 觸動慢了一點!

(3)讀第四段 藴涵感情的朗讀是最美的聲音!

(4)讀第五段 你的聲音是平實的,內心是火熱的!最好迸發出來!

(5)讀百合説的話 言為心聲,最能表達百合花的聲音,我們的聲音!

(感歎:老師的評價是如此豐富,如此真切,如此到位,學生一聽就明瞭,足見師者功底之深厚!)

2、引讀百合花説的話——三次“信念”

師:課文是描述一株近乎完美的百合,到底是什麼使雜草變為美麗的花?師用語言創設情境,抓住“純潔的念頭”,三次引讀(百合先後三次説的話)

3、生讀後,師問:你知道它為什麼能“近乎完美”?生:

(1)很有主見

(2)目標專一、堅持不懈

(3)堅信自己

(4)信念和理想不變!

4、師對着板書激情總結:只有心田上的百合花怎樣怎樣,才能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花!信念是一種力量,它才會不怕嘲笑,不怕鄙夷,努力地釋放自己的能量,長成美麗的花;信念是一顆種子,它才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開出美麗的花!

第四板塊:傾吐心聲,流露收穫

課堂突然筆鋒一轉,師説:不是所有的百合都有這樣的信念,如果有一株沒有念頭,你會怎樣勸勸它,打動它,感動它?請寫一段話!

生默默寫着——組織交流——師給四位學生的評價:

(1)每個生命都應富有信念!

(2)(3)很有鼓舞的力量!

(4)只要你開了花,就是最美的!有信念就有明確的方向!——最後師總結,生再讀課題

總的感覺與啟示:整堂課達到“三實”-真實、樸實、紮實,真正體現蘇派簡單語文的教學風格。學生讀書充分,感悟到位;老師對教材處理合理妥當,深入淺出,簡約但決不簡單;學生學得有滋有味,老師引領有方、巧妙。整節課達到完美的和諧與統一,很好地詮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的性質。由這堂課,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説?

(1)老師自己要多讀書,只有這樣“高屋挈領”,才能真正解讀好教材,有眼光審視教材,才會對教材進行取捨;

(2)老師自己練好朗讀的本領,練好語言的功底,課堂才會有感染力,才會讓評價顯示效果,起到示範、引領、指導、激勵的作用;

(3)教學設計應當力求環節簡單,緊扣文本,着眼於語言,應當在語言上做大文章。只有這樣,對學生的言語發展才是有效的。

優質課評價 篇3

這次學習總共聽了19節優質課,收穫很多,下面我就談一下聽了這些優質課的一些感受。

首先大部分老師有一口漂亮的英語口語,能夠充分使用英語口語組織教學,甚至會唱英文歌曲,能與學生親切的交流,學生被她們的優美語音語調所吸引,所感染,課堂氛圍輕鬆活躍,改變了公開課上的那種拘謹。來自峽城的一位常老師,上課一開始就教學生唱了一首短小的英語歌曲,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還有一個女老師唱的很美妙的英語歌曲,還有就是老師靈活把握課堂的能力,遇事不亂的應變能力也是值得我學習,比如上課過程中,會出現幻燈片點不動,或者電腦不能正常工作的時候,老師就會採取另外的方式來操作課件,避免了尷尬。其中,還有一位大安的秦青老師,在上課時候,由於對教室環境的不熟悉,不小心踏空了講台,跌倒在地,她很快爬起來,若無其事地説“Don’tworry!Itdoesn’tmatter”應變能力還表現在一個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發現學生與教學設計目標有距離時,不是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而是即使調整了自己的思路,降低了難度,讓學生儘可能的多收穫,避免了課堂環節的走過場!

其次是老師們都做了充分準備,本次競賽是採用提前一天抽籤的形式。雖然老師準備的時間很短,卻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如卡紙、實驗、照片等許多上課可能要用的物品。本次參加講課的教師所製作的課件都是用幻燈片製作的,無論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很多都引用了視頻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動。

再次,我想説説這些英語課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對於英語聽力的處理方法,好多的老師不僅僅是完成了書中所要求的任務,還設計了另外的聽力測試,增加了學生的聽力訓練。還有就是英語課堂中的語篇教學,不是整篇的翻譯課文,而是給出幾個主要問題,來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然後,讓學生來找出知識點,寫在黑板上,這樣可以把任務教給學生,讓學生完全自主的去學習,老師只是指引者,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閲讀的講授要重視篇章的羣體理解,把握全文的首要內容,學會整篇的框架結構及寫作的方法技巧,比如,清源中學的張源老師讓學生根據所學的重點知識當堂寫一篇相關的小作文,然後讓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讓大家來點評。這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鍛鍊了全班同學的聽力和診斷句子的判斷能力。還有的老師在課文講解完後,對課文或對話進行整合後挖掉一些重點詞語,讓學生填空。這個方法便於學生掌握課文和課文中的重點知識。

最後,讓我們感受最深的是清源中學的教學模式,首先,他們的教案全部採取了導學案,學生和老師共同使用同一個學案。導學案分為預習案、教案和檢測案。每課中的重點全部呈現在學案裏,一目瞭然,讓學生達到及時訓練的效果,另外,在課堂環節上,清源中學在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教學模式上有所改變。課堂展示六環節:呈現目標、合作預習、生問師答、定向釋疑、達標檢測、小組評價。“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參與為特色,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老師僅用極少的時間獨具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最後還有一點感受,在英語課堂中,老師要求學生活動時候,指令一定要清晰,必要時老師親自示範,也許就花幾秒鐘的時間讓學生都理解,然後課堂環節才會進行的更加流暢!

聽完這些優質課,我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在教學方法上的陳舊和落後,時代在改變,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學習新的理念和方法,這次聽課,切實讓我們感覺到了自身的不足,意識到提高自身素質的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和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去,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通過本次學習,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利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它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最後我想説: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去找答案;給學生一些權力,讓他們去作選擇;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自主思維;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自主學習。

優質課評價 篇4

一、體現“生本高效”的課堂理念

以促進學生生命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尊重學生的生長需要,遵行語文學習與語文教育的規律,師生共建的`生態的一定時間內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的語文課堂。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資源、學生實際設定目標,重點突出,明確具體,適度可行。

三、教學內容

1、正確深入地解讀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資源。

2、要積極利用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恰當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源於預設,不拘泥預設,關注教材,更關注生成)。

四、教學策略

1、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學會學習。

2、遵循母語教育規律,文意兼得。

3、利用多元智能學習語文,促進思維及語言的發展。

4、教學過程簡潔流暢,方法紮實有效。

五、教學效果:

氛圍寬鬆和諧,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發展變化明顯,教學目標達成度高。

六、教師素質:

1、教態自然親切,尊重關注每一位學生。

2、具有較強課堂調控能力和紮實的語文基本功(尤其強調教師的文化、文學修養)。

優質課評價 篇5

將整節課的教學任務分成若干個小任務,有利於學生完成。師生互動多,交流反饋及時。

教學內容難易適當,由淺入深。注重引導學生思考,但師生雙邊活動較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板書工整有條理,分析透徹,提示恰到好處。但二倍角的相對性要着重強調。

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面廣,教學中無科學性錯誤,詳略得當,佈局合理,字跡工整規範。儀表端莊,教態自然,舉止大方。對教學內容分析、處理恰當,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容量適度,環節連貫、緊湊。能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繫,重點突出,難點把握準確,課堂結構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

教學目的全,準,科學性強,切合實際。教學重點明確,突出重點的方法恰當、有效。教學難點找到,解決的方法恰當、有效。教學內容信息量最大,教學結構安排科學,從容自然,有張有弛。教學過程體現兩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種積極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調動了學生。教學方法靈活有效,課堂反饋渠道暢通無阻,形式多樣,方向多維,矯正及時有效。

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説,這是一節重過程、重發現、重生活、重主體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啟發教育的課,讓人耳目一新,感觸頗多。結合評價,“互助互動”,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鋭的審美鑑賞力。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於“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對教學內容分析、處理恰當,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容量適度,環節連貫、緊湊。能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繫,重點突出,難點把握準確,課堂結構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學目的全,準,科學性強,切合實際。教學重點明確,突出重點的方法恰當、有效。教學難點找到,解決的方法恰當、有效。教學內容信息量最大,教學結構安排科學,從容自然,有張有弛。

教學目標明確,教材處理較好,過程操作符合學生實際,注重分層教學,課堂整體結構的安排、環節的處理、作業的設置,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符合特殊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智發展規律。教學過程清晰,能引導學生先想再算,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語言簡練,平時紮實有效的教學工作在本課中初顯成效。

老師對新授課的課堂授課模式掌握的很好,重視知識產生的過程(導入)和知識掌握的過程。教師激勵評價學生語言精練、親切、得體,過渡自然,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解決新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新舊知識遷移)學數學的方法,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如果能聯繫實際,豐富多媒體內容,會更精彩。

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教學安排容量適當,目標明確,重點、難點突出;講授清晰、注重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點撥得法,總結、歸納、反饋等過程及時、到位。

教學目標明確,教學設計合理,重點、難點突出,課堂容量適當,符合學生認知;能有效創設學生自主、合作的情境,重視學生對過程的體驗;師生、生生互動,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學生參與性強,氣氛融洽。

教師和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預習要求適當、貼合學生實際,有一定自學要求,高而不高。學生思考積極,課堂氣氛非常好,回答踴躍;教師講授環節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完成目標情況良好,課堂效率較高;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教師講授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分析到位,基本功紮實,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思考積極;教學設計合理、科學,教學要素配合默契,各種關係處理得當。

教師精心設計了課堂的導入,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教授語言生動,課堂氣氛活躍,有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突出,操作演示正確規範,課堂容量、密度適當,符合認知與發展規律。能有效地創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重視學生對過程的體驗,啟發得當,發問有利於學生思考,學生練習充分,作業量適當。

教學目標制定的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學思路清晰,所教知識準確;從實際出發,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講練結合;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非常具有親和力,教學效果較好。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重點突出、層次清楚,有意識的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數學交流情境,注意學生的情感與態度。郭老師分析到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有三種,包含相離、相切、相交,使學生循序漸進的進入佳境。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體現了層次性和坡度性,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教態自然,語言清晰,數學語言表述準確。

本課是一級B習題課,教師在多功能室授課,所授內容是一級B練習卷2的重點題,教師通過25分鐘的示範講解,向每一個學生展示了操作方法,明確了操作步驟。如WORD段落處理,表格設置,瀏覽網頁等。後15分鐘讓學生練習,老師下位巡視指導。值得肯定的是,教師注重暫時後進生的學習方法,提出讓優等生與後進生結成“互助對子”,共同提高。不過,這節課並不是人手一台計算機,有3,4個人合機學習現象。

由兩條直線的相交問題引申到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該知識點是用直線方程的知識點來引出的,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前後知識的銜接。課上推導的過程與課本上的不一樣,主要是介紹一種常規思維方法,利於學生接受和理解。課上反映出老師推導的過程相對比較長,而且學生的反映和接受能力比較有限。總體來説,整體引入比較自然,學生也容易接受,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利於學生接受。

本課屬於選修課,教授對象是五年制化工班的三年級學生。教師教態大方,自然,從身邊的環境問題入手,通過信息量豐富的課件,向學生展示三幅對比明顯的圖片“藍天,綠地”,“北京沙塵暴”,“工廠排放的污水廢氣”,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和耳朵,形象生動的揭示了學習本課程的重要性。課件的內容緊扣教材,將書本知識形象化,生動化。通過教師細緻講解,學生思考討論,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如果本課的課堂氣氛能再輕鬆點,活潑點,將會更好。

本課所學內容教抽象,難懂,陳老師就此設計了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較快入門。另外,板書設計合理,精美。

這堂課是文言文教學的第二課時,課前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文的重點詞句作了針對性的複習,從學生回答來看,掌握情況不錯。本節課張老師對於人物形象分析得具體細緻,比如在對“人物個性”分析評價時,從典型細節如何表現某一突出個性入手,讓學生有針對性的思考,比泛泛而談無的放矢要求更規範更嚴謹。另外在課堂問題的設置上,環環相扣,且能層層遞進。

本課教授內容是《溶度積規則及應用》,教師採用了課件與板書結合的形式,注重新老知識的連貫性,突出了複習舊知的重要性。為避免枯燥抽象的純理論灌輸,盛老師通過一條題目的解決過程凸顯了理論的重要性,向學生展示了理論知識如何應用,尤其是易錯處的處理方法。本課課件與講解相結合,例題與練習題相結合,學生掌握較好。

課堂組織有序,師生互動良好,學生能融入課堂,沉浸在課題中。教師教態良好,能結合世博會,製作出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課件。朱老師的口語非常標準,動聽。

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對新知的探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和自學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幫助。老師的課語言精練,教學環節過渡自然,過程由淺入深,方法靈活多樣。

老師課堂激情高,教學環節緊湊,合理把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通過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節枯燥的計算課上的很精彩語言流暢,教態自然,情景引入,圖文並茂,再現歷史。教態自然,語言流暢,講解清楚,條理分明。效果好。圖文並茂,語言流暢,教態自然,課件製作精美。

教學目標正確、明確,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理念的要求,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實際,適合學生髮展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突出,全面關注學生,與學生互動好

教學重點、難點突出,課件使用正確恰當,能有效配合學生的學習。創設模擬面試情景,老師能進行適當的點評,抓住學生的特點。教師知識面廣,態度和藹可親,語言規範、流暢。

教學設計合理、科學。課堂容量適當,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的知識面廣,分析課文中的人物性格、心理特點透徹,到位,讓學生能深入其中,聽的津津有味。課堂的民主意識強,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學生積極主動

教學目標正確、明確,符合學生的實際,適合學生髮展的需要。教師課前做足準備工作,創設模擬課文情景,讓學生自主表演,能夠深刻體會文中人物特點和心理特徵,學生能主動學習

教學設計合理、科學。教學重點、難點突出,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恰當、熟練。全面關注學生的知識、能力,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師生互動氛圍好,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能積極回答問題。

知識面廣,教態親切和藹,與學生互動好,啟發式、討論式恰到好處。教學重點突出,課堂容量適當。課件製作有效到位,幫助學生更好學習

許老師整節課始終體現着“互動、合作與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的課堂探究意識濃。教學活動本來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正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不斷互動,創設一種和諧的教學環境,從而創生出一節優秀的課。在這過程中,學生受益了,教師也在教學相長中獲益。

任老師這節課選取的材料適中難度適中,基本能較全面的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這節課,立足於“學生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只是簡單的教材知識的羅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識的重組和整合,並不斷地引導學生去分析現實問題。在掌握基礎知識之後,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必須要重視的一個方面

劉老師教學內容確定符合實際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學有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內容的要求,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

楊老師在這堂課的整體設計上思路明確、重難點突出,教學內容安排妥當,抓住魯迅先生的人格特點來分析人物形象,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自主地,探尋式地學習,具有實效性。教學環節的安排、問題的設計能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環節的安排、問題的設計能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有較高的課堂調控能力。

教態親切,語音清晰,講解層次性較強,推理正確,能突出重點,課堂嚴謹,解題思路清晰,教學方法使用得當,目標設置準確,內容安排合理,有思想教育的內容。結構完整時間分配合理。

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教學安排容量適當,目標明確,重點、難點突出;講授清晰、注重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點撥得法,總結、歸納、反饋等過程及時、到位。

夏蔚萍老師的這堂課深入簡出的使學生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這一本節課重點,開頭的電動勢是一個難點,不過夏老師在教學時運用一個很生活化的比喻將這一概念很好的做了解釋,再運用串聯電路的特點順暢的過渡到今天的定律,接下了幾道簡單的公式運用練習讓學生很快掌握這一定律。幾個物理量的名稱比較複雜學生有時會混淆,教師也做了強調,但是看學生反應還需再多加練習運用

教學中在設計、實施、內容符合課程目標,包含若干有效教學的要素,有目的性。環節設計合理,知識銜接自然,嚴謹流暢,疏密有致。能注意學生主體意識,積極推進學生自主活動。教學經過了認真的設計,教師能較好地實施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知識的運用和技能訓練,注重能力培養。

教師授課儀態大方、聲音清晰洪亮。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年齡大小、知識接受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因素,教師安排教學任務,進行教學設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循序漸進的獲得新知學生能夠按照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學習活動,思考、交流、合作、演示、實驗等活動,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學習、實踐,學習興趣濃厚。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不能夠和其他同學一起完成教學任務。

優質課評價 篇6

聽之曉之心知肚明,學之用之學以致用。今天我有幸參加了區的優質課觀摩活動。雖然春雨不斷,然而恰逢在這萬物復甦的季節,我們南海的小語教學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探索。精彩紛呈的課堂讓我們台上的學生和台下的老師在心靈上受到了春風化雨般的滋養。下面評一評其中一位老師的課。

美在心中,溢於言表。語文的閲讀教學擔負着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礎教育,也是愛的教育(人文),有人認為它還是美的教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讀也是美的。很多的文本本身就是對美好事物的優美呈現,體現了作家對美的嚮往與追求。這是作者要傳遞的一個重要信息,也是語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並非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審美的能力,每個人對美的欣賞也可能因人而異。這位老師不僅對美有較高的鑑賞能力,而且她能在課堂上很好地作出詮釋,能再現情景——用真實可感的美圖,用優美婉轉的描述。電子圖像或許已經不是現代課堂上的新鮮之物了,關鍵在於使用者這次並沒有生硬地進行展示,而是以圖片為引,把學生引進文本,導入生活。三者的結合還頗為巧妙,如她把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花團錦簇”和“奼紫嫣紅”放在了一起並適時出示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如在理解“應接不暇”的時候,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就像姚淑華老師説的“答案就在文章裏”,我覺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師還特意把這篇美文中的詩情畫意展現出來,為此她別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編排成詩的格式,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這些嘗試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請原諒我的少見多怪)靜心一想:散文與詩歌確實有許多共同之處。老師在引導學生感受美,發現美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積累,如開頭詞語的“個性化積累”,如後段播放“城市之美”圖片時的背誦。後來,她還不忘鼓勵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去自由發現。學生因此有了自主的空間,他們也用各自個性化的發現回報了老師的“慷慨”,民主的氣氛也因此得以營造。但老師這樣做並非放任自流,而是以其中一個學生的回答作為切入點,順水推舟地把話題引向文本的寫作方法——抓細節,體現美。最後對季老的《清塘荷韻》的同步閲讀和創意仿寫雖然時間不足,但也體現了老師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良苦用心。

總的來説,這位老師的語文功底出眾,專業知識全面,教學智慧豐富,學科視野寬。她在不脱離文本的基礎上,站在了較高的角度去設計自己的教學,體現了“大語文”的觀念,身體力行,值得我們借鑑。

然而,對於這篇文章,我還是有一些不同的一己之見。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這位老師很明顯是重視美的展示,而輕其它。我卻覺得《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並非只是一篇純粹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煉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作者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層層展開的,相比於美景,後者才是作者寫作的主旨。也正是這樣,才使本文與眾不同,令人一讀難忘。可惜,在課堂上,我沒有看到老師對這一主題的深入解讀和這一重點的突破過程。它被淡化了,很模糊地過去了。或許聽完課的學生都感受到了文本中德國風景的美,但卻錯過了這篇文章獨特的魅力,結構性閲讀方面有所欠缺,犧牲不小哇!

優質課評價 篇7

數學課堂教法如何結合現代教育教法理論、結合學生的實際來實施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法,提高教法效益呢?這是每個老師在今天的課改面前都有的困惑。那麼我們應如何從困惑面前走出來呢?我有幸在蘇州第六中學聽了高麗老師的一堂課《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整節課的學習我發現高老師準備得比較充分,清楚知道學生應該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學會什麼。她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有效地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高老師是讓學生“體會知識”,而不是“教學生知識”,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高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語言、表情親切,面部表情豐富,聲音抑揚頓挫,有助於調動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情緒控制較好,能較好地組織教學,教師的基本功紮實,能較好地起到示範的作用。總的來説高老師的這節課上得非常成功。

我一直都有這種教法觀念:讓“學生學會求知”比讓學生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在教法過程中我們要從人的固有特性出發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數學教法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老師對知識的形成過程也比較重視,但對有些細節方面沒有能夠闡述清楚。在從幾何特徵過渡到數量特徵時,也讓學生去探索總結,但對於為什麼要作垂直,沒能告訴學生其中的道理,這樣學生可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理解數學的本質。

高老師開始的時候都是叫學生個人來回答完成,後面幾個問題乾脆讓學生一起來回答,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能讓學生感覺到這是“我的參考答案”,感覺不到同學、老師那肯定的眼光,長此以往課堂的氣氛會低迷,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懶惰。因為學生思考的參考答案可能會得不到肯定,學生思考也沒用。漸漸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削弱,與我們老師的初衷、教改的意圖相違背。

我覺得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為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過程。

由於數學學科抽象、嚴謹的特點和數學學習的“再創造”要求比其他學科高,數學教材不能完全適應學生的理解力、思維力和想像力。數學教師更多的責任恰恰就在於他應當通過自己的“創造”為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活動,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最終相對獨立地去完成建構活動。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感染力量。由於數學研究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我們的數學教師就應通過自己的示範使學生體會到這樣工作和學習的內在樂趣。一個好的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激發對美的追求。如,教師闡述所授內容時,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喚起學生強烈的探求新知識的慾望。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對象具有主體性,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學中不是被動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體的身份參與“塑造”自我的過程。一堂好課須由師生雙方共同創造,教學藝術的出發點便是師生在教學中的交流與合作。教學的成功與否,主要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水平,以及師生關係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領神會地默契配合與協作,能否做到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

優質課評價 篇8

5月6日、7日我有幸作為評委參加了區國中語文優質課評選活動。兩天,十二節課聽下來,收穫頗多。十二堂課,每位上課教師都傾注心血,精心準備。在文本的挖掘上、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在學生活動的安排上都下足了功夫,上出了精彩,上出了個性。具體説來,以下幾點印象深刻:

一是課改意識較為強烈。參賽教師都能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備課和教學,課堂上不僅注意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而且也注重語文的人文性。教學過程中能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展示自我、展現個性的空間。組織學生交流時,能充分尊重和肯定學生具有個性化的回答,能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給學生充分的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些變化無疑給我們的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是注重文本解讀,適度拓展。此次優質課的四片選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鶴羣翔空》、《奇妙的克隆》都具有較強的人文色彩,有些課文內涵豐富,可開掘的資源很多。老師們都注意對文本進行充分解讀和鑽研,大多能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能組織學生多角度解讀文本,並能結合文本進行有效的拓展,不僅使學生對文本有了初步的理解,還使學生的視野和課堂教學的空間得到了較好開拓。比如育才中學的劉傑老師,在《奇妙的克隆》教學中,對文本挖掘深入,教學設計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的人文性和靈性。當學生還沉浸在科學帶給人們的奇妙之時,老師巧妙藉助“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願意看到的是什麼?”,引發學生對“珍愛生命”這一話題的深入思考,讓學生明白“熱愛科學,更應珍愛生命”的道理。合理的拓展,延伸了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觀引導和諧融為一體。

三是凸顯對話意識,整合教學資源。這次評選都是借班上課,授課教師雖都是與陌生的學生進行交往,對學生不是特別瞭解,但他們大都能在課堂上沉着冷靜地與學生進行充分的對話和交流。在與文本和作者的對話及師生之間的對話中,學生產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張揚了個性。

四是重視了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十二堂課,無論是文言文教學還是現代文教學,老師們都運用不同的形式,引領學生反覆誦讀課文,在誦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推動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潛移默化的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

龍泉中學的孫琨老師和師專附中的李文彪老師在《鶴羣翔空》的教學中,採取老師當主持人將學生的朗讀串起來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現代教學媒體運用合理,產生了一定的效果。每節課都精心設計了輔助教學課件,這些課件的使用為課堂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料,增大了課堂容量,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情境,為他們展現了一片視聽新天地。

但細細回顧也有幾點值得反思:

一是如何處理閲讀教學中的文本“閲讀”與學生“活動的關係。這次評選的課題都屬於閲讀教學。閲讀教學中,在閲讀的基礎上,採用演講、辯論、小組比賽甚至唱歌、演課本劇等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表現欲,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激活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閲讀的樂趣。可是,物極必反,評選課上這樣一些現象卻值得我們思考:一是學生剛讀文本不久,教者便隨意要求停下來,插入許多“出彩”環節,這些環節佔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二是學生所討論的,不是學生閲讀文本後自己發現的問題,而是教者預設好的問題;三是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沒有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閲讀文本,在文本中找答案,而是讓學生憑想象回答。一句話,課堂氣氛活躍,熱鬧非凡,討論、競賽、辯論、表演什麼都有,就是缺少對課文的靜心閲讀。我認為自主閲讀是合作、探究以及其它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否則,這些教學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是處理好鼓勵個性與準確評價的問題。授課中老師們都能做到不吝惜表揚,對學生的課堂參與及時提出鼓勵與表揚,“好”、“很好”、“非常好”等溢美之詞貫穿課堂始終。但細細想來,學生的有些回答是存在知識性錯誤甚至價值觀的錯誤,老師有必要及時指出。試想,如果在我們的課堂上,如果只是一味無原則的表揚,卻忽略了知識的準確性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這樣的課堂只能是失敗的課堂。比如有的學生在談論克隆人的問題時説,我們可以讓克隆人去打仗,戰爭結束後就將他們再殺掉,這樣的觀念是多麼可怕啊,難道我們不應該立即加以引導嗎?

三是如何處理閲讀教學中,讀與説和寫的關係。把讀、寫、聽、説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是無可非議的,問題在於有些課根本不考慮閲讀教學自身的任務完成了沒有,就去追求所謂的“亮點”、“出彩”。試想,一堂沒有安排預習的課,學

生如果要解讀文本,不讀幾遍能行嗎?學生讀一遍文本少則需要五六分鐘,多則需要十多分鐘,哪裏還有多少時間去進行寫作訓練和口語訓練?

四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拓展。合理的拓展有利於挖掘課文的內涵,有利於三維目標的實現。但前提是“合理”。那種脱離了文本,為了拓展而拓展的做法,特別是生硬的把文本往時事熱點上拉的做法值得商榷。比如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教學中,授課老師不約而同的都聯繫到了不久前的“玉樹地震”,不可謂不牽強。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想經過每個老師的辛勤探索與實踐,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會綻放異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