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的故事

來源:文萃谷 1.24W

7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將被進一步打破。

古代廉政的故事

其實,古代也沒有“鐵飯碗”一説,很多官員端的都是一碰就碎的“瓷飯碗”。

朱元璋時期,全國有七成官員因各種原因離開崗位

在明朝,朱元璋對違法亂紀的官員嚴懲不貸,先是借户部侍郎(財政部長)郭桓“空印案”殺掉官員1.5萬人;然後又借丞相胡惟庸、大將藍玉謀反案,大開殺戒14年,受株連被殺的各級官員4萬餘人,至於那些被關進監獄、辭退、開除的更是不計其數。

據不完全統計,朱元璋時期,全國有七成官員因各種原因離開崗位。當時,有的官員在早晨上班時要跟家裏舉行告別儀式,説今天走了就不一定能回來;熬過一天回到家裏,長舒一口氣又對老婆説一句:“哎喲,今天總算又活了一天,明兒再説吧。”

官員如此“朝不保夕”,連平頭百姓還不如,這時的公務員端的飯碗,只怕都稱不上 “瓷飯碗”。或許有人説,這是建朝之初須用重典,不足為憑,和平時期的古代公務員應該端的是“鐵飯碗”吧!答案是:也不見得。

明朝萬曆年間,張居正推行《考成法》,據此辦法,萬曆三年(1575年),查出“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巡撫(相當於省部級)、撫按(相當於中央駐各省紀委書記)官員54人。其中鳳陽巡撫王宗沐、巡按張更化、廣東巡按張守約、浙江巡按肖廩,因未完成事件數量太多而罰停俸三月。萬曆四年,山東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級官員,因徵賦不足九成受到降級和革職處分。張居正當政期間,按《考成法》裁革的宂員約佔官吏總數的十分之三。

由此可見,在和平時期,朝廷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地方官員,動輒扣工資、降級、降職甚至乾脆辭退,稍不注意,飯碗就可能被打碎。

不僅省部級官員的飯碗隨時被打破,相當於國務院總理的首輔的飯碗有時也好不到哪去。明崇禎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達50多人,罷黜國防部長14人、巡撫11人。

類似的情況並不只發生在明朝。西漢時,丞相一職的平均任期也不長,平均四年多;東漢時,“三公”(古代最顯貴的三個官職太師、太傅、太保)的平均任期還不到兩年半。

為“公家”服務的師爺、衙役等基層公務人員,朝廷是不管的

説古代“公務員”捧的是“瓷飯碗”,重要的還不是指上述“通過讀書考試或其他途徑”成為朝廷命官這個羣體,因為此羣體數量在古代實在太少。

一般説來,在古代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供養、俗稱“吃皇糧”的官員最多到八九品,也就是到縣令下屬的捕頭(縣尉),類似如今的公安局長,再往下的公務人員,朝廷是不管的。換句話説,佔到古代公務員隊伍90%以上、在各級政府機關上班、為“公家”服務的師爺、衙役等基層公務人員,端的更是比朝廷供養的命官還易碎的“瓷飯碗”。

“師爺”是比較常見的基層公務員,屬於吏的範疇,專指那些讀書卻科舉不中,轉而研讀並精通行政事務的讀書人。被朝廷任命為縣(市)長的,大多是科舉出身,儘管能寫一手好字,能背四書五經,但要處理一個不熟悉地方的複雜行政事務,一竅不通的大有人在。於是,地方官為完成政務,就須在當地招聘熟悉地方社情民意的師爺,輔助他們處理政務和事務。師爺發揮的作用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具體負責“官府職簿書”等。

“衙役”也叫“胥”,他們的具體工作是“任奔走供役使”。“胥”又可分為“皂”和“隸”。皂負責具體執行收税、抓捕和市場管理等具體行政事務;隸就是官員車伕、轎伕、伙房廚師等,負責官員後勤服務工作。

古代“師爺”和“衙役”等基層公務員,不佔國家編制,也沒有國家財政每月撥付的工資,他們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們的縣(市)長給予。有錢的、大方的多給一點,沒錢的、吝嗇的少給一點,沒個準頭,全國各地師爺、衙役拿的工資千差萬別。

這些基層公務員的出路通常是:要麼辭職,要麼被開除,要麼幹一輩子,而且不準參加科舉,永遠不能晉升。對那些幹不好的,縣令老闆説辭就辭,極少廢話,也無須廢話,因為那時對基層公務人員的管理本來就無章可循。

這些基層公務員的社會地位如何呢?元朝時有人分十等之説,所謂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隸,七倡八優,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這皂隸,只比演員、儒生體面些。

有個故事也可説明這一點:滿清時,有羣差兵處決海盜,刀砍不動,只好拿鋸子鋸,整得慘不忍睹。一個農家少年路過,大罵他們是飯桶,差兵不服,叫少年來,少年手起刀落,麻利地砍掉一堆腦袋,差兵獎勵少年許多金錢,還叫少年隔日去衙門報到。可是,少年回家卻捱了父親一頓揍,原因就是父親不願兒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隸,可見其職業聲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

那麼,師爺、衙役(皂隸)們的工資水平咋樣呢?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明朝宛平縣衙門裏的這班皂隸,每年可領取“工食銀”三兩六錢,恰好是書辦(師爺)的二分之一,基層公務員工資待遇之低,由此可見一斑。

儘管古代官員和師爺、衙役們,在位時多會貪、賄賂大搞灰色收入,為自己準備後路,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確端的是“瓷飯碗”。形象地説,各級官員是皇帝的打工仔,師爺和衙役等基層公務員是官員的打工仔,和現在給老闆打工的白領、藍領十分相似。

官員這碗飯並不好吃,但一辭職就會變成“三無”

如果你覺得官員這碗飯不好吃,想辭職卻也沒有現在這樣自由。比如你不幸遇到朱元璋,你説你不幹了,啥意思?絕對“殺無赦”!

秦漢時代,凡任公職、吃財政者,通稱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別無脱離職務的身份和權益。當時的講法叫“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近似現在人們幫老闆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喪生病、任滿更替、罷免辭官等各種緣故退休,老闆和僱員的關係即告解除。那麼往往就會變成“三無”了。

哪“三無”呢?

一無退休金。就是無論原先俸祿多少,只要離開職位,一律停發俸祿 (除非有皇帝特詔照顧)。譬如漢朝俸祿本來就薄,俸祿低或負擔重的人積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覓生計。

二無工齡。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郡守的通稱)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後重新出仕時,可授予“比六百石”職位以示優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如果再當官,都得回到起跑線,和新任菜鳥官員一起競爭。總之,既沒有可以保留的幹部身份,也沒有可以累計的連續工齡。

三無餘蔭。就是“人走茶涼”,在職時候的特權和影響,就此一筆勾銷。

朝廷要官都沒有失業保障、沒有連續工齡,也沒有情義體恤,官階更小的官員自然待遇就更差了:二千石“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中低層官吏,則有“司隸、部刺史”等紀檢官員隨時“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就是動不動便會打碎了飯碗。

退休後,便開始了“房奴”生涯

自隋唐開始,官、職分離,所謂休官,其實只是休職,就是由於奔喪、病傷、候選、罷免、離任、致仕等各種緣故,脱離了能行使一定權力的職位(或差使)而已,但代表個人資格權利的官員身份依然存在。

換句話説,秦漢魏晉的“公務員”休官以後就是平民(原有貴族身份者例外)。從隋唐開始,“公務員”休官以後依舊是官,在許多方面享有老百姓企望不及的特權:比如涉及訴訟時可以不在公庭拋頭露面,犯罪了可以用官告抵刑,又如住宅廳堂可以有幾間幾架,車輿騎乘可以怎樣裝飾,衣冠可以穿什麼樣式和顏色,乃至死後可以按什麼規格辦喪事、起墳墓,都可以根據官資高低採取與級別相應的排場。雖然説費用都需自掏腰包,但對比布衣即使有錢也不得僭越的種種禁限,“官有常尊”的身份意義就彌足珍貴了。

此外,從唐代後期起,退休的官員無論級別高低,都可以享受“半俸”養老,更是過去連做夢也想不到的。但儘管如此,唐宋時休官的實際含義,也不止是失去了在某個職位上行使權力以及支領全額官俸的特權,還有很重要的一項——房屋居住權。

古代官員授職有迴避原則,就是不許在原籍或有家族產業的地方任職,所以當時的公務員如果經常在職的話,就得到處宦遊。一方面少有時間精力在原籍營建房產之類,另一方面無論到哪兒工作,總有條件優越的官邸供你和家屬居住。

可是一旦休官,馬上就得搬出官邸讓給繼任者。而且往後定居何處還有限制,比如南宋規定,凡各級地方政府官員休官後,三年內不許在任職地居住,倘在當地有親屬,或置有財產,三年以後也不許居住,違反者處一年徒刑。所以若要盤點休官所帶來的實際損失,迫在眉睫的就是再也不能繼續居住設備齊全的官邸了。

唐玄宗登基後,前朝宰相李日知瞞着家人向朝廷提出辭職申請,待皇帝批准下來,回家後即命家人整理行裝,馬上搬出官邸,移居鄉村住宅。夫人驚問何故,他説他已經退休了。夫人大怒:“家產屢空,子弟名宦未立,何為遽辭職也?”

宋仁宗時做過宰相的杜衍,因為一生“不殖私產”,退休後,連遷居鄉間住宅的退路也沒有,只好長期借居南京(今河南商丘)車院(教習馭車技藝的單位,近似後世的駕校),直到去世,“第室卑陋,才數十楹,居之裕如也”。

宰相尚且不能佔住官邸,其他休官者當然更得靠自己設法解決居住問題。蘇轍退居許州後,眼看李方叔起蓋新居,羨慕不已,“我年七十無住宅,斤斧登登亂朝夕……不如君家得眾力,咄嗟便了三十間”。於是他決心蓋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間屋,今歲初成百步廊”。不過心願滿足了,一生積蓄也耗盡了,於是又自責“我老不自量”,到了這把年紀還來做房奴。

  古代廉政的故事:

  1、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

  古代廉政故事

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説:“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説:“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説:“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説:“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税,為官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將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説:“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地傳説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不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係,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歎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兩袖清風的于謙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裏,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説:“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説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説楊繼宗的壞話了。

  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傑,拉着他的手説:“好白嫩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説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勤儉一生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個小衚衕,叫“小羊圈衚衕”。“小羊圈衚衕”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樣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窮苦人家。每逢颳風下雨,小衚衕裏低窪的地方就成了水塘。冬天,這裏奇寒無比,屋裏和屋外一樣冷,缸裏的水常常凍得結成冰。這裏的老百姓吃的東西,常常是鹽拌小葱,冬天是醃白菜幫子,有的人家長年只能從菜市場裏找些爛菜葉子。

1899年2月3日,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這個小衚衕裏。老舍上面有4個姐姐和3個哥哥,他最小。由於生活艱苦,長大成人的只有5個——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老舍。老舍出生時是狗年,姑母就給他起了個很不好聽的名字——小狗尾巴。老舍的媽媽靠拼命地給人洗衣裳,來養活一大家人。由於長年地洗衣裳,媽媽的手始終都是鮮紅和微腫的。而晚上,她還要在一盞小煤油燈下,做白天接下來的縫紉活。過年了,老舍喜歡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每當他看到街上誰家又宰了兩頭大豬,誰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媽媽總是説:“孩子,我們家的餃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別看咱們家窮,可咱們要窮出志氣來,讓別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窮要窮出志氣來,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裏。

老舍上國小那年,已經出嫁多年的姐姐,給小弟弟做了一雙新襪子。她興高采烈地給老舍穿上了,看着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學了。可是弟弟放學回來時,她發現弟弟的腳上卻是空空的。她問老舍:“弟弟,你的新襪子呢?”老舍從書包裏掏出那雙新襪子,説:“老姐,我一出校門就脱掉了,我怕穿壞了。我上學時穿,放學了就脱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比學習,不是比闊氣。”

第二天上學,老舍仍穿着以前穿的舊襪子,頭抬着上學去了。走着走着,老舍想,我把鞋也脱下來,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嗎?於是,大街上多了一個光着腳走路的小小讀書郎。一天中午放學回到家,老舍問正在洗衣服的媽媽説:“有沒有吃的?”媽媽正在洗衣裳,頭也沒抬地説:“沒有啊,我還沒有時間做呢。”老舍聽了,扭頭又回學校去了。中午當別的孩子在玩耍,在家裏吃飯的時候,他一個人在教室裏埋頭寫作業,頭也不抬地寫,他希望這樣能讓自己忘記飢餓。下午上課,他仍然若無其事地和同學有説有笑。窮人的孩子特別看重自己的尊嚴,他不希望自己因為貧窮而被人看不起。

梅花香自苦寒來。老舍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培養了勤儉節約的精神,樹立了遠大的志向。當他功成名就之後,仍然保持着勤儉的好習慣。一次,朋友邀請他參加一個舞會。舞會是一個隆重的場合,穿着自然要講究一些,可是老舍只有兩套灰布中山裝,洗過幾次後,就顯得舊了,穿在身上像個清潔工。老舍就穿着這套衣服進了舞會,他對投來不解目光的朋友説:“對不起了,這已經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以是中國的大文豪,但他依然那麼的勤儉,那麼的廉潔。這都是兒時培養了精神。

  古代廉政故事集錦

  1、懸魚拒賄的羊續

羊續(142—189),字興祖,東漢太山平陽人。以祖蔭拜郎中,後任廬江、南陽太守。

漢靈帝中平三年,羊續臨危受命,出任南陽太守。為了儘快掌握當地的真情實狀,他只帶一名小書僮,簡衣陋衫,以踽踽閒行之態,悄悄進入南陽地界,觀街市,問風謠,把當地官吏的貪廉良劣,事先摸了個清清楚楚。因而,當他突然出現在南陽府衙時,當地官吏無不驚竦震懾。

上任後,羊續立即頒佈宣政令,治弊興利,黎民百姓為之歡欣鼓舞。

南陽地方多權豪之家,風尚奢華。羊續對此深感蹙額疾首。他帶頭素衣薄食,出行時,瘦馬一匹、舊車一輛,決心以自己的清儉來影響、轉變世風。

俗話説“新太守敵不過老府丞”。作為一地長官的羊續帶頭節儉躬行,對那些一向揮霍慣了的府丞屬吏,顯然是一個很大的約束。於是,有一天,一位老府丞笑嘻嘻地給他送來了一條老大的活魚。想不到,沒多費口舌,羊續竟收下了。老府丞暗暗得意,想道:“羊續啊羊續,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今日收魚,明日就會拿肉,後天就能受錢啦!”於是,幾天後,他又笑呵呵地拎來了一條更大的活魚。

羊續招招手,讓他到庭廊之下,然後指着檐樑上掛着的那條前些天送來的魚,威聲正色地對那個老府丞説:“你上次送的,我都沒有動。你這一次、下一次再送,我還會收、還會動嗎?你的這條魚,我要一直掛在這裏,作一個不要再來送錢送禮的活告示。

明代清官于謙寫過一首《初度》詩:

喜剩門庭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

清風一枕南窗卧,閒閲牀頭幾卷書。

羊續的清廉成了史學家筆下“廉吏”的典範,《後漢書》也曾為羊續專門立傳。

  2、包拯清廉拒饋“不持一硯歸”

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包拯)因在天長縣(今安徽省天長縣)明察善斷,辦案如神,政績卓著,升任嶺南端州(今廣東省高要縣)知州(一州的最高長官)。

北宋年間,朝廷規定每年都要向皇宮交納一定數量的硯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賜公卿大臣。當時的權貴、大臣、學士們都以家中存有幾方端硯為榮。因此,歷任知府為巴結權貴、討好上峯,都要向民間工匠和作坊無償索取比進貢數量多幾十倍的硯石,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包拯到任後,翻閲前任文卷,發現上任知州額外徵收端硯太多。按朝廷進貢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塊。可去年的登記中,寫的都是“三十又六方”。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數倍!包拯十分驚訝,當即瞭解原知州的下屬官員。官員們皆異口同聲地説:“大人,你哪裏知道,前知州為賄賂當朝權貴,才動得大手大腳啊!”包拯詼諧地説:“對待權貴,恐只能小手小腳吧?”於是他下令:按朝廷規定,進貢之端硯每年只做八塊。

一日,一個貴門親臨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硯,説道:“大人每日躬筆耕耘,急需上硯。現送得一方,呈與大人,以為萬民造福。”包拯説:“我這多年皆用普通石硯,如此高貴的,當呈聖上所用,我用則糟蹋了。”説罷,他堅辭不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