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質量成本及質量管理

來源:文萃谷 2.91W

質量管理工作既面臨着挑戰,也存在着機遇。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企業質量成本及質量管理

  一、 質量成本及要素分析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水平上所需要的費用。是為了達到顧客滿意且達到標準的質量而發生的費用,以及因未達到顧客滿意且達到標準的損失費用合計。其最基本的內容主要包括:產品成本、檢驗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四個部分組成:

1. 產品成本 產品成本是為使故障減少到最少時而且還發生的一切費用。首先,質量計劃工作的費用:指企業為制定質量計劃而發生的人員工資及辦公費等。其次是質量控制管理的費用:是指質保人員的工資、資料等費用。第三是質量信息的工作費用:是指質量信息的人員工資、信息費、信息跟蹤服務費等。第四是質量公關的費用:是指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因產品質量原因而與相關方進行公關活動所產生的人員招待、接待費等。

2. 產品檢驗成本 產品檢驗成本包括原材料檢驗、過程產品檢驗和成品檢驗等費用,從理論上説每項必須經檢驗合格方能轉入下道工序繼續生產,原材料入庫檢驗、各工序所有檢驗和成品出廠檢驗甚至型式檢驗而發生的一切費用就是檢驗成本,其內容包括其內容包括:①原材料和外購件檢驗費用 ②生產過程中的檢驗費用③成品出廠檢驗費用。

3.內部故障成本指產品在出廠前因為發生品質缺陷而造成和損失,以及為處理品質缺陷所發生的一切費用的合計,如廢品、返工、停工、產量等損失。這類成本一般與企業的廢、次品數量成正比。其主要包括:①廢品損失②返修損失③停工損失④事故分析處理費⑤產品降級損失。

4. 外部故障成本 是指產品售出後因質量問題而產生的一切損失和費用,這種質量問題是在交付給顧客後發生的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主要包括質量賠償、產品折價損失等。主要包括:①索賠費用②退貨損失③保修費④訴訟費⑤產品降價損失。

  二、 質量成本及管理改進措施

1. 質量成本的改進 為了避免現行分類的弊病,我國質量成本可按產品的設計、選材、施工、生產、檢驗和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一一進行控制,必須要嚴格按照生產管理和過程對質量的成本進行逐一分類,①產品設計管理費;②生產過程管理費;③生產檢驗管理費;④售後管理組織費用。

2. 質量成本的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相關,當前即使生產較穩定、各項規章制度較完善的`企業,但是內、外部損失仍然很大,主要是用於缺陷預防的投入和產品成本的比例是隻增不減,這就影響了企業經濟利益的增長。只有繼續完善質量成本管理制度,通過實施與分析才能尋找到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2.1 質量收入 是質量要保證原有水平並提高後企業和社會所得到的更多的價值。

2.2 質量成本 包括預防成本、鑑定檢驗成本、內部質量損失及外部質量損失四個部分。

2.3 質量損益 是質量收入減去相應的成本後的餘額。

3.將質量成本管理納入經濟責任管理範圍 對於發生的質量事故要追究原因和責任,運用用經濟手段來增強員工質量成本意識,保證合理服務的質量水平。應建立嚴格的質量責任獎勵制度,並使之制度化、經濟化。獎懲制度對於控制體系而言,既是一個輔助手段,又是維持質量成本控制系統有效運行的重要保證。

  三、企業行為自主化

企業是具有進行以經營所應擁有的全部權力,真正為自主經營、盈虧、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從而能夠面向市場,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行為自主化的前提是轉變成政府的基本職能。在機構改革以後,質量的職能應該交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事項包括:1是工業企業內部的標準化、計量、質量管理;

2是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週期和檢定方式。據此,質量職能部門組織指導重點企業開展查質量意識、體系、水平、現場管理、售後服務等重點的企業質量自查活動;引導企業採用GB/T19000-ISO9000標準,支持列入扶優扶強的大中型企業實施名牌策略;幫助質量不穩定的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一些管理不善的企業強化計量、質量工作,確保不合格產品不能出廠,以增加企業的信譽。

  四、質量管理部門工作的重點及對策

1.強化對標準化工作的宏觀管理,積極推動企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促進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加快推進服務標準工作,制定一批服務標準規範,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創建文明城市、衞生城市、的標準化工作,不斷提高城市的服務質量水平。

2.建立長效和動態的管理機制,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營。認真落實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目標管理責任制,重點抓好 “設備登記率、定期檢驗率、持證上崗率、事故結案率”安全監察工作;做好在用氣瓶和壓力管道的普查整治工作,實現安全狀況等級管理;堅持不懈抓好土鍋爐、土壓力容器、土起重機械的專項整治,堵住源頭,消除隱患。

  五、質量管理部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構建質量誠信體系。推進質量誠信建設,首先要在建立、完善企業質量檔案的基礎上,實現對企業質量狀況的動態監管。建立企業(包括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企業、強制性認證產品企業、特種設備許可證管理企業、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企業)的質量檔案,進一步核實、完善企業質量檔案內容。

2.引導企業自律。企業是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主體。做為質量管理部門,要把推動和引導企業加強質量誠信建設作為提高企業質量信譽水平、樹立企業形象的有效措施,充分發揮質量、標準化、計量等方面的職能和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加大服務力度,引導企業完善質量、標準化、計量體系,實現規範經營,提高自律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3.加大違法失信懲戒力度。加大執法監督,做好質量投訴的調處,打擊、懲戒違法、失信行為。建立引導消費的機制。通過監督、查處、完善制度建設,在質量監督中推動整個社會誠信程度的提升,營造以人為本、充滿關愛、相互信任的良好的發展環境。

  六、 結論

隨着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質量成本的高低是衡量企業管理及技術水平的一把標尺。質量管理工作一定要根據各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而定,有重點也要有選擇地控制並實現某個環節或全部過程,適當增加並預防企業的其他質量成本管理,從而達到嚴格控制及降低產品成本,為增長企業利潤的最終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