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管理的作用

來源:文萃谷 1.54W

中層管理者在企業中既具有領導者的身份,又兼具被領導的身份,這就要求他們在管理技能上有特殊的技能,如果不能正確對待這一客觀事實,就容易管得太寬或者不敢管,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中層管理的作用

  1激勵和教誨:

我們所帶的下屬幾乎處於神經元已經分化得差不多的成年人,只有在神經元處於分化期的兒童或少年時期,老師的教誨才是最有意義的,這映襯了為什麼一些精神科的醫生喜歡做小兒精神而不是成人精神,因為後者無法干預而前者干預措施更為明顯。一個在本公司無法獲得激勵的'人可能只有換一個平台對彼此都是最好的選擇,因此領導對下屬的激勵和教誨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值得畫一個問號的。

  2上傳下達:

在傳統的信息封閉式領域裏,上級因為掌握着別人無法接觸的信息因此起到了信息壟斷的作用,這種層層下達信息,CEO是公司的中央處理器的管理方式實在過於笨拙,尤其是信息傳遞過程中幾乎層層衰減;

  3傳幫帶:

如果認為經理一級對下屬是傳幫帶的過程,那我們回頭想一下我們在MNC的工作成長經歷,真正的成長是來自經理對自己的教誨或傳幫帶麼?更多還是因為我們involve了一些含有很多人的項目中,我們做了項目的一小部分,但項目完成後我們收穫了成長和對項目的整體認識,其實這種項目的網絡模式可以算作是去中心化的最初模型;

  4管理項目進展:

如果一個領導只管理項目進展,那是一個性價比最不划算的投資,因為一個普通的助理或普通項目經理就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監督密度與一線的活力正好呈現負相關,亞當斯密跟英國女王在1776年提出:女王陛下,您儘可以回到家裏什麼都不用管,市場具有自發調節能力。縱觀古今,凡是強化管理的地方越管理越亂,越管理效能越低下,這和當時的蘇聯農莊的精確化配比和管理是相似的。監控越多越浪費下屬的心神和時間,反過來成績越差,成績越差領導就要越加監控,成績就會更差,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當有一天我們面對如此惡劣的成績,可能會説是哪一個下屬的不負責任,其實最初的責任是在經理自己。

  5對策略的分析能力:

我們真的認為作為領導者在策略分析,對行業的認知能力比下屬更強更有經驗麼?這在過去也許如此,但在互聯網時代,一個聰明的下屬隨時都能聽見行業大咖的教誨,只要他足夠聰明,對自己的領域乃至一個行業的認知分分鐘超越領導。所以中層管理者是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分銷商,其即當媽又當爹的狀態和傳統的分銷渠道很相似,是一種非常低效的模式。而現今的分銷方式基本將中間的層層分銷渠道全部打破,一頭連着工廠一頭連着消費者(F2C模式)。這好比我們的縱深組織架構,如果我們將中間的全部管理者都去掉又如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