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硬件與性能測試》説課稿範文

來源:文萃谷 1.77W

  關於教學設想

《計算機硬件與性能測試》説課稿範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預計學生能對計算機整體性能決定因素形成清晰的觀點,能知道四個關鍵部件的主要技術指標,能夠根據技術指標來判斷硬件性能優劣。

  關於教學策略

本節課中,最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枯燥難以理解的硬件知識的教學效果。採取的辦法是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實物和圖片出發,結合教學內容,從認知配件到了解主要配件的主要參數以及講解過程中操作演示到最後的軟件測試,這一過程實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關於教學目標

本節課將教學目標設定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部分。

其中,“知識與技能”緊緊抓住課程標準中的“能理解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組成、關鍵部件和技術指標”,要求學生知道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各關鍵部件作用及表達其性能的相關技術指標。

而對於“過程與方法”,教師設計了一個2個活動。第一個活動,讓學生通過比較自己模擬選購的CPU與機房計算機的CPU的性能指標來判斷它們的運算能力孰優孰劣。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要能夠從互聯網上搜索到自己模擬選購的CPU的'性能指標,要能夠利用軟件CPU-Z來檢測出機房計算機的CPU的性能指標,然後根據這些指標的含義來判斷並形成自己的觀點。第二個活動,要求學生能通過閲讀測試軟件Super _pi的説明來使用它直觀地感受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最後,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在小組裏互相討論、交流見解,培養學生團隊學習的意識。

  關於重點、難點確定

知道計算機關鍵部件主要技術指標的含義及其數據的獲得的方法。

能對硬件性能指標相關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

  關於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一、引入:從生活常識入手

從外觀上看,計算機由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器等部分組成。那麼請問主機箱內有哪些主要部件?哪位同學打開看過來説説

二、新課教學:(師生共同活動)

決定計算機性能的四大方面

實物展示並講解

廠家

主頻 數據位寬 高速緩存

如何安裝,教師實物演示

2. 內存條 硬盤 實物展示

內存容量、存取速度

提問:打開word軟件,用鍵盤敲了一段文字,問如果突然斷電後文字還是否存在

操作:查看自己機器內存條大小

查看機器內存的使用如ppt所佔用的內存

3. 顯卡 展示實物

顯卡作用:將顯示訊號送顯示器你所看到的畫面都是顯卡來處理完成的。

性能指標: Gpu 顯存大小

查看機器:顯卡控制面板設置

安裝了獨立顯卡時 ,顯示器連接線只能接獨立顯卡接口

4. 主板 實物展示

架構作用,給內存條,聲卡,顯卡,硬盤等,提供負載位置。現在的主板大多數稱為 整合型主板 集 聲卡 網卡 顯卡 於一體。

三、學生活動一 cpuz測試

學生活動二 自己看課本,計算機性能測試 super-pi

學生活動三 安裝主板上幾大主要部件

四、課堂鞏固與檢測練習題 2題

五、小結與作業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知了一些電腦配件,瞭解了一台計算機的性能主要取決於CPU性能、內存的容量和速度,以及顯卡和主板的性能,知道了這些部件的主要性能指標,大家回去先了解一下自己家裏電腦的配置性能,同時希望大家課後有時間到數碼廣場瞭解瞭解一些電腦配置情況,也可以通過網站來進行一次模擬攢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