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教學設計與説課》説課稿範文

來源:文萃谷 1.07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左、右教學設計與説課》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左、右教學設計與説課》説課稿範文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左、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之後安排的。教材安排的例1是判斷左手、右手,然後再説一説左手、右手能做什麼。這樣安排,給學生充分提供了經歷“左、右”概念形成的感性材料,為正確確定左、右奠定了基礎。教材安排的例2也是從學生的自身實際來考慮”,互相握右手,從而感知“左、右”的相對性。讓學生從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尋找知識的聯繫點,這符合國小一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這一基本理念。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要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藴涵着大量的教學信息,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本課設計了以下教學B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立“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一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學生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正確判斷左、右,教學難點是體會“左、右”的相對住。

二、對學生的認識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方位感不強,而“上下”“前後”“左右”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要達到熟練、準確地辨別“左右”的方位,就需要大量的結合學生自身實際的感性材料,通過大量的活動來完成。

三、教法選用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特點,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本課採用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運用大量的遊戲、討論、競賽等形式引人學習內容,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通過遊戲、觀察、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問題增境中主動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學法選用

根據國小一年級兒童的特點以及本課的特點,把本節課學生的學法定格為:釋疑學習法、發現學習法、討論學習法等。

五、總體設計

一年級學生認知的主要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善於記憶具體事物,不善於記憶抽象的內容。根據這一特點,教學中應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體現新課標精神,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律組織教學。兒童要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必須有豐富的感性材料作基礎,因此本節課的設計有四個層次。

第一層: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通過舉右手、左手,説一説左手、右手的作用,聽口令做遊戲這些大量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從而感知左、右,經歷形成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第二層:感知羣體中的左、右,進一步建立左、右的方位感。

根據學生的座位,創設問題情境,再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主動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説自己的前、後、左、右有哪些同學,在具體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又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數學。

第三層:感知左、右的相對性,突破難點。

讓學生判斷教師舉的是哪隻手,創設問題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遊戲鞏固,既有趣,又突破了難點。

第四層:聯繫實際,拓展運用。

聯繫學生的生括實際,讓學生用學到的前、後、左、右的知識,去描述生活中的具體情境,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範圍,又出學生能切實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