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行業利潤率低下的表象

來源:文萃谷 2.7W

我國建築業利潤長期低下,已成為行業和企業家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國建築業利潤低下的嚴重情況,接下來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中國建築行業利潤率低下的表象

表明,同行業內相比,中國特大型建企贏利水平遠低於國外大型建企,同時也遠低於國內整個行業水平;與其他行業相比,中國建築業遠低於中國工業平均水平,應屬利潤率最低的第二產業。

值得深思的是國內建築業利潤長期低下是在我國建築業增速為GDP增速2~3倍的情況下發生的,這違背一般的經濟學規律。另一個更不合常規的情形是,這樣利潤低下的行業在規模高速增長的同時,競爭卻愈趨激烈,企業數量越來越多,非但沒有企業退出轉移到其他行業,相反,特級、一級企業數量快速增長。這些年特級、一級企業幾乎沒有聽説有倒閉的,併購的也很少。

這種狀況確實威脅到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企業和協會一直據此向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施壓,要求改變清單報價(合理低價中標)招標政策,最好是回到定額計價制度;住建部為控制總承包企業數量遏制惡性競爭出台新《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標準》,意欲減少特級資質企業數量。企業的願望和政府主管部門調控政策能達到目的嗎?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到底又是什麼呢?

  問題表象

業內專家與企業家普遍認為是由兩種情況造成的:一是產能過剩,二是生產方式落後。產能過剩造成業主方壓價、建企間惡性競爭。生產方式落後意指在整個產業鏈中,被業主、設計方等利潤分割太多,留給施工單位太少了,大家要求政府來改變現行行業體制。

控制競爭,控制上游產業的利潤剝奪,工程造價的結算方法最好回到定額時代,似乎建築業的發展希望押在政府身上,與企業自身關係甚少。

這種情形已存在了很多年,建企企業家喊了很多年,協會也幫行業呼籲了很多年,事態非但沒有朝着企業期望的方向去發展。相反,企業數量愈來愈多,惡性競爭愈演愈烈,產業方式調整也相當緩慢,工程總承包模式(EPC)始終未能形成主流。

即就很有必要深究一下,問題表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解決問題的出路又在何方?

我們一定要清醒意識到:現在世界大勢是低碳經濟,投資主體是民營企業。這種大背景下,最低價中標(用最低的消耗建成合格的建築產品)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政府投資項目引用最低價中標更是早已通行的國際慣例。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改變行業現狀和企業生存狀態才是企業家應該思考和突破的地方。

我們也一定要意識到,在當前的中國大環境下,等待政府部門的努力來改善行業環境的想法是天真的,近10多年的產業變遷已證實了這一點。我們現在更應多反省自己:目前的現狀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嗎?企業的努力能影響產業朝良性方向發展嗎?研究表明,企業內部的變革和提升更能讓我們自己逃離困境,更能改變行業現狀。

當前的行業困境主要是企業長期以來在落後的經營理念、長期定額計價方式和計劃經濟思維的影響下,由於企業變革和管理提升停滯不前所造成的。

真相

建築業作為一個高危(原罪多導致的法律風險)和高風險(成本、質量、安全方面的專業風險)行業,獲取這麼低的利潤是十分不合理的。

一方面大家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有越來越多的行業新人和新企業往裏擠,一個工程幾十家、上百家企業競標打破頭。建築行業利潤比其他行業低很多,風險又大很多,且行業增長是GDP增速的2~3倍,產能過剩卻越來越嚴重,這不符合一般經濟學規律:水往低處流,錢往高處走。真相是什麼?

真相一:企業利潤低,項目利潤高

現在所謂的行業利潤低,大家的説法和統計數據反映的是企業總部利潤低,實際上項目上利潤應該不低。

由於國內建企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落後,無法進行集約化經營,大多數民營建企和越來越多的大型國營建企採取項目承包制的方式作為項目數量和地域擴張的主要手段。這種簡單粗放的企業運營模式的結果是大量利潤留存在項目上,有的企業總部本身只承擔“税務局”的角色,收點管理費了事,或靠內部銀行賺錢,甚至有一批靠陪標、圍標收取費用過日子的建築企業。

而項目承擔全部的責任(拿項目、籌資、質量、安全、進度)。企業總部每個項目總共才收取1~3個點的管理費,管理費開支完,有的項目還要幫忙揩屁股(虧損大後項目經理跑了),一年下來就不可能高利潤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總部拿低利潤就是正常的了,項目留取高利潤也是應該的了。

真相二:企業和項目的利潤都低,項目成員或分包供應商利潤高

這也是企業管理能力不強的典型現象之一,富了和尚窮了廟。企業的各級單位都沒掙到錢,項目上掌權(發包、採購)的個人掙到錢了,分包商、供應商掙到錢了。

這種狀況在國有大型建企中更為普遍,民營建企中也不在少數。項目上利潤漏洞很多,總部和項目部都對成本管控乏力,項目上到處跑冒滴漏。最為嚴重的是,在總部管控無力的情況下,項目掌權人員缺乏職業精神,為個人私利,對分包商、供應商放水,造成項目虧損。

真相三:總承包企業利潤低,專業公司利潤高

在整個行業利潤低的背景下,行業細分市場卻大相徑庭,差別巨大(見下表)。

表1-1不同類型建企經營數據

從表中可以看出專業化公司利潤率要高很多,約為總承包類公司2~3倍(其中中國建築利潤大部分來自房產,否則差距更大),市盈率是總承包類的2~5倍,説明專業化公司擁有更高的贏利能力,且資本市場對專業經營模式有更高的認可,但我們的企業卻非常熱衷於做大、做全、多元化,無心在主業或在某個領域做強、做專業、做品牌,導致利潤低下。

總承包類企業數量眾多,企業間品牌差異化小,缺乏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低價競爭就成了必然手段,低利潤生存就成為行業常態了。

真相四:企業、項目、個人和分包商均利潤甚低,但並非主流

道理很簡單,這樣的企業本身是不可能長期生存的,會自然解體,或轉行,或被兼併、收購。市場經濟規律決定了市場具有自然調節的能力,這樣的企業和行業都不可能久存,並不需要我們去擔心。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由於行業複雜度和企業管理落後導致的企業總部利潤低下,利潤流向項目、個人和供應商的情況,嚴重影響到了行業良性可持續發展。項目、個人、分包和供應商,拿的錢再多,不會成為行業生產再投入(技術、信息化、人才培養等),沒有反哺到行業進步,對行業發展非常不利。

深層原因

產能過剩導致惡性競爭和壓價,問題僅考慮到這一步還失之膚淺。

產能過剩其實只是表象,行業長期利潤低下、規模高速增長的背景下還出現產能過剩,一定有其深層原因,即國內建企長期不注重內部核心競爭力建設,導致行業門檻過低,新進入者可以很容易且風險較低的加入競爭。

當前總承包類企業由於長期在計劃經濟思維中打轉,對關係競爭力的極度迷戀,疏於企業內功的提升,缺乏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品牌、技術、資金運營、採購、成本控制等方面對新進入者都構不成競爭門檻。特別我國建築業長期處於規模不經濟的現狀,大企業成本比小企業成本高,小企業成本比個體包工頭成本高。這種行業狀況造成難以將有關係拿項目但沒有管理經驗的新進入者擋在門外,競爭者增多但無法控制。

任何行業進步,實施行業整合,提高價格和利潤空間只有兩種路徑,一種依賴品牌,如蘋果、奢侈品牌,一種依靠規模經濟的成本優勢兼併落後產能,阻止新進入者最後獲得定價權。如家電、百貨連鎖行業。中國建築業兩種情形都沒有能實現,產能過剩就無法控制。

中國建築業曾經有過好日子,筆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項目經理時,由於大企業少,建企地位相當高:有高達30%的預付款,定額計價以上還要有數百元每平方的人工、機械、週轉材料補貼,這樣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市場經濟的價格和競爭激烈程度畢竟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行政調節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

現在的鉅額墊資、惡性壓價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大可不必抱怨業主太壞。逼政府出台管制政策,大家則用陰陽合同來對付,且這些都是施工企業自己在配合,已説明這些做法有違市場經濟規則,作用不大。BT、BOT不就是合法的帶資墊資嗎?市場經濟只要雙方情願、不違法,一般都是合理的。

因此改變競爭生態的責任首先是企業,不是政府產業政策。

有些大型建企企業家甚至還存在這樣的陳舊觀念:大企業成本高是必然的,負擔大、老問題多。完全忘記一個企業家應盡的責任,就是通過不斷創新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用最少的資源投入生產出最大的社會價值和福利,這是企業家的天職。

大型建企有不利之處,但應該看到相比於小企業還擁有更多的有利之處。一年採購100萬噸鋼筋(大企業)總比採購1000噸鋼筋(包工頭)要便宜,100億的資金運作總比10個億的資金運作成本要低、效率要高。很多大型建企的企業家將自己的短處不斷放大看,卻沒有能力創新,將自己有利的一面如規模經濟效益,有效效發揮出來。企業家的責任是通過創新,克服企業短處,發揮企業的優勢,中國建築業長期規模不經濟是不應該的。

從國際上看,建築業早已呈現規模經濟的基本規律,這樣就形成了大企業數量很少,專業分包眾多的良性產業生態,日本、歐美無不如此。

從國內各個產業橫向比較看,隨着管理技術和信息化的發展,無論是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規模經濟已成為普遍規律,中餐業過去認為最不可能規模化經營的行業,現在已經到了沒有規模就不能生存的地步,大型連鎖品牌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