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學聯考歷史問答題回答技巧

來源:文萃谷 1.2W

一、問答題的審題要求

2014年大學聯考歷史問答題回答技巧

一般來説,一道完整的歷史問答題,包含四種構題成分:

1、提示語:即提示回答問題的方式,如題目中的“簡述”、“比較”、“論證”等等。根據這些解答的提示語可確定題型。

2、主幹語(或中心語):即指明答項內容的對象的成分,它提示答案圍繞的中心和落腳點。

3、答項語:即要求回答的內容的成分,如“情況”、“經過”、“內容”、“結果”等等。

4、限定語:限定解答內容或解答對象的時間、空間、角度、頻率等等的成分。

【例】概括洋務派、維新派、新文化運動領袖們“向西方學習”的主要主張、社會實踐和各自特點,指出他們在目標追求上的共同之處,並分析這一追求過程中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

(注:紅色字體為提示語,藍色字體為中心語,深綠色字體為求答項,淺綠色字體為限定語。)

 二、問答題的答題要求

答案形式: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

史實選取:準確、典型、全面;

答案內容:核心知識;

答案結構:史實+結論(評論)。

 三、問答題解題方法

  (一)敍述題

[題型特點]

敍述題是問答題中最基本的題型,此類題型的要求是把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產生、發展或消滅的過程,以及歷史人物的重大活動作系統的歸納敍述。其提示語有“簡述”、“概述”、“試敍”、“如何”、“怎樣”、“是什麼”、“有哪些”之類。

(二)論證題

[題型特點]

論證題最大的特點就是“論”。即要求運用已有的歷史知識和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通過對史實的透徹分析,説明道理,得出結論,來論證某一觀點或結論的正確或錯誤。其提示語有“説明”、“論證”、“證明”、“試論”、“談論”、“為什麼”之類。

 (三)比較題

[題型特點]

比較型的問答題最明顯的特點是“比”,即要求通過類比或對比的方式,將在屬性上具有可比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概念進行比較,以歸納出它們的異同點或區別出它們的本質特徵。比較題的提示語有“比較”、“對比”、“與……相比”之類。 鍵。

 (四)評價題

[題型特點]

評價題要求依據自己所學的歷史和其它學科知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給予中肯的評判和估價,其提示語有“試評”、“評價”、“你的看法如何?”之類。評價題與論證題不同,論證題概括所論證的觀點,結論是明擺在題目中的,而評價題答案的觀點,則是考生自己在分析綜合中提煉出來的結論,屬考生本人的見解。這種見解,只要觀點正確,論據確鑿,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肯定,因此它可以較好地發揮考生的創造性。例如對洋務運動歷史作用的評價是多年來在學術界頗有爭議的一個問題,只要言之成理,就應該同等記分。這充分體現了評價題檢測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題型特點。此外,在歷史問答題中,單純的評價題並不多見,它一般與敍述題結合形成“評述題”。

 (五)綜合題

隨着課程改革的'逐年深化,歷史問答題的設計無論內容和形式都呈現出複雜化,綜合化的趨勢,在一條問答題中往往不再侷限於單一的題型。回顧上述我們所選取的典型題例就是很好的例證:敍述題中既“簡述”、又要“説明原因”;分析題中的提示語也有三個“指出”、“説明”、“分析”;比較題中既要“比較”,又要“分析”。所以對於敍述題、論證題、分析題、比較題、評價題各自的解題技巧,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運用到綜合問答題的解答中。

 四、問答題解題注意事項:

  1.首先明確問答題的基本結構

通常情況下,問答題是由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四部分構成。提示項是對考生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項是對題目涉及的時空範圍和情景內涵的規定,中心項則規定了解答所依據的對象和內容,求答項是對回答內容和項目的規定和要求。中心項是問答題的核心部分,提示項、限定項從屬、服務於中心項,中心項決定求答項。

四大項共處於一道問答題中,但先後位置和出現的次序不定,四者相互依存、合理統一,共同服務於問答題的考查功效。

 2.細心審題

審題對問答題來説,尤其重要。能否審好題,是答好問答題的先決條件。通常憎況下,審題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第一,明確要求。審題首先要明確問答題的類別和基本結構,要正確地找出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等,以便完整、準確地把握題意和要求。 第二,確定題型。隨着大學聯考問答題綜合性增強的態勢,其複合性加強。審題時要根據提示項及簡述、概述、説明、簡析、評價等説明性文字,確定好題目類型,依此確定解題基本思路和答題基本方法。

第三,挖掘題意。根據要求,確定好時限、內容和思考的範圍。如1995年“建國後生產關係題”,題目涉及回答的內容有:生產關係變革的步驟、每次變革的原因和內容及結果、理論依據等三方面。考生必須綜合建國以來生產關係的三次變革來回答,但有不少考生僅答出一、二次變革。對材料問答題,要明確材料的觀點,並搞清觀點與試題論證的關係。針對一題多間和分值分佈的規定,搞清重點與非重點,並據此確定各部分作答的內容和時間的分配。 第四,審明材料的觀點。目前來説,不少問答題是通過材料來創設答題情景的。這就需要搞清所引歷史材料的觀點,特別是有關材料類的論證題,其觀點。結論,多是需要考生論證的論點。否則就會文不及意,離題萬里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