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院校的優勢有哪些

來源:文萃谷 2.62W

211、985到底有什麼了不起,值得萬千學子為此趨之若鶩。是不是真的上了211、985就能更好的就業呢?學校是不是211、985真的那麼重要嗎?

985/211院校的優勢有哪些

211、985到底是什麼?

211工程就是國家政策性指示的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985即“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

而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211、985儼然成為了國家重點培養學校。無論是211工程還是985工程,都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換言之,就是説,政策傾向導致了撥款的傾斜,那麼理所當然,這些學校自然可以走上更好的發展之路。

説的誇張一點,大學間實力的差距,主要就是經費的差距,經費多的學校可以請到好的教授,買到好的`設備,進而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或者教育成果,同時給提供學生好的學習生活條件,持續幾年乃至十幾年,完全可以讓學校走在前端。

所以即使211、985高校和“世界一流高校”的實質目標之間還有很遠的距離,但他們卻早已成為普通民眾眼中的“一流大學”。

在中國目前有2500多所大學,985和211加起來不過120所,重點大學的畢業生自然而然就比普通院校的學生要“吃香”,這種看法不是個別的現象,而是人類本身無法擺脱的思維慣性——物以稀為貴。

211、985於個人就業與發展有怎樣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在770萬以上,比2015年增加21萬多人,再加上出國留學回來的約30萬以及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預計將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

未來將如何在於1000萬人的同台競爭中斬獲一席之地?基數如此龐大的待就業人羣,即使國家調控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那麼自己救濟的話,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會產生價值——學歷。不過話説公司都是看個人能力的嗎,學歷有那麼重要嗎?

學歷當然重要。

簡歷篩選是我們求職時遇到的第一步關卡,要知道HR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他們不是神,所以不要指望他能從厚厚的一摞簡歷中發現你這個千里馬。

普通人的定式思維是:985或者211院校出來的學生比普通本科的更優秀,所以一般為了節約篩選成本和時間,以及避免後續的爭議,211和985名校畢業生往往會更具競爭力。

正式進入工作崗位後會怎麼樣?

90後正在逐漸成為中國勞動力的主體,這一代人有一個普遍的共性——大學生身份,換言之,高學歷者正在一步步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主流。尤其是在正規一點的公司,名校畢業生已經屢見不鮮。

而普本的學生會不會在這樣的公司受到學歷歧視也成為一個不能避免的問題,在後續的升職加薪中,能不能脱穎而出?對於非雙院同學或許也將更難?

其實中國的各種公司非常多,也不是説雙非院校的畢業生無處可去,只是在雙向選擇中學生想選好公司,公司想選好人才,才導致了所謂“歧視”的局面。

雙非院校的學生可能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遇到障礙,可能一次大學聯考成績就好像把你分了“三六九等”。但是你要明白,當你不喜歡這種規則,當你被這種規則拒之門外,你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

來看看2015本科平均薪資百校榜(節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