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英語改革,有關專家專業解讀

來源:文萃谷 1.85W

2016年全國大學聯考,有26個省份使用全國卷,絕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對全國卷英語試題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全國卷英語試題結構合理,難度適中,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和區分度。但有些教師對大學聯考與教材、大學聯考與教學、大學聯考與學生能力培養之間的關係還存在一些疑惑或認識誤區。近日,有關大學聯考命題與測試專家和教育教學專家,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詳細內容。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大學聯考英語改革,有關專家專業解讀

  試題命制強化大學聯考內容的育人導向

梅德明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育考試命題和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

  大學聯考試題命制的依據是什麼?

大學聯考試題的命制以國務院及教育部的有關文件和國家課程標準為主要依據。主要的文件,一是國務院文件,如《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明確規定“堅持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堅持正確育人導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體現科學高效,提高選拔水平。增加學生選擇權,促進科學選才。”二是教育部文件,如《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14]4號)強調:“加強考試招生和評價的育人導向。”提出“各級考試命題機構要嚴格以國家課程標準和國家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組織中、大學聯考命題,評估命題質量,保證考試的導向性、科學性和規範性。”要求“命題人員應熟悉中國小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實際以及學校招生要求,充分發揮課程標準研製人員在中、大學聯考命題中的作用。”三是國家課程標準,如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英語國家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評價應聚焦並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及發展。”“着重評價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髮展狀況,以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水平劃分為依據。”“要根據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和理念確定命題導向。”

大學聯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大學聯考試題作為考試內容的載體和呈現形式,藴含並集中體現了學校的育人導向,承載着中華民族的集體追求,對國家人才培養有着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意義。

英語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和核心內容,強化大學聯考考試內容的育人導向。堅持在試題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理念,考查綜合素養。在命題中注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注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增強題型的考核功能,創設新題型,尤其是開放性試題,在確保大學聯考的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的同時,確保國家教育考試的科學性、導向性和規範性。

  使用某套教材會比較佔優勢嗎?

以評價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狀況為綱的英語大學聯考考試命題,應該以課程標準設定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水平劃分為依據,從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諸方面考查學生,在題型的設計和內容的選擇上有助於考生充分展現自己在學科核心素養髮展上所達到的水平。試題既要反映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等領域發展進步的內容,又要貼近現實生活、反映學科本質特徵和學科特色、符合外語習得規律;既要考查學生掌握和運用交際工具的能力,又要考查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家國情懷;既要堅持考查學生基本功的優良傳統,又要擺脱考查單一性知識、單項性技能、唯一性答案的命題模式。通過課程改革,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的人,通過考試改革,評價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追求個性的人。

總之,大學聯考制度改革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改進考試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綜合素養,顧及學生的發展性、主體性和動態性,強調評價的促教、促學功能,惠及個人、家庭和社會。大學聯考命題要具有國際眼光,關注並借鑑各國基礎教育評價領域呈現出的新趨勢、新做法,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評價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思維想象空間和創新意識,注重學生創造性發揮的潛能和綜合性實踐的能力。

大學聯考涉及千家萬户,惠及各類羣體,其命題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各學科的大學聯考命題的主要依據是各學科研製的課程標準,而不是教科書或應試培訓教材,更不是某個出版社編寫的某套教科書或某個培訓機構推出的某種應試教材,因此,不存在使用某套教材會比較佔優勢的情況。

  引導教學聚焦學生髮展核心素養

陳新忠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

  英語教育的重點何在?

大學聯考屬於常模參照考試,是根據學生在羣體中的相對位置來解釋個人學業表現的測驗方法。常模參照考試的命題首要關注的是最大程度區分考生能力,為選拔升學提供依據。英語學科大學聯考試題的命制必須依據《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要求,以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

在大學聯考命題時不可能把《課程標準》中的所有要求都進行考查,例如構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目標,目前沒有找到用紙筆測試進行考查的合適方法;限於目前的硬件和軟件等原因,對於語言能力的考查,也僅集中在聽、讀、寫三項技能的考查;即便是對於閲讀能力的考查,也是選擇有代表性的能力,來説明考生有閲讀的全部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單一研究大學聯考,針對大學聯考進行教學,過於追求高分,難以落實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

另外,在教學領域普遍存在通過教學有效提高大學聯考成績的説法和做法。在這一命題下,目的是提高大學聯考成績,手段是教學,中間的途徑是研究考試説明、大學聯考試題,然後在教學中實施直接針對大學聯考的教學。這就造成在教學中,關注大學聯考考什麼,教學就教什麼的狀況。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英語教育的重點在哪裏,我們的英語教育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語言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説明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一的特點。高中英語課程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應着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14年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明確使用“核心素養”的提法,要求將研製與構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英語課程要為發展學生的21世紀核心素養服務,要結合學科內容幫助學生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正在研製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

  英語大學聯考命題的方向是什麼?

圍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離不開主題意義探究的語言實踐活動。對主題意義的探討,與深度學習是分不開的,也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高中英語教學要明確學習詞彙的目的是為了理解和表達意義,需要在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詞彙。此外,通過學習有限的詞彙,讓學生形成一種“詞彙觀”,也就是説詞族、隱含意義、學習詞彙和記憶的策略等。學習語法也是如此。同時,英語教學要讓學生喜歡英語,能夠賞析除母語之外的另一種語言的美。

有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學聯考,英語基本題型都具有明確的語言運用能力指向。大學聯考在能力方面的考查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習能力,包括髮現問題、信息分析、綜合、思辨、論證論述等方面思維品質的檢測。因此,英語大學聯考試題已經更多走向運用和思維的考查。語篇型語法填空題替代已使用幾十年之久的單句型語言知識題,取消短文改錯題,增加讀後續寫題,都是針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未來一段時間,英語大學聯考試題的命制應該關注核心素養的考查,不能做表面文章。在研究國際語言測試項目帶給我們的啟示的基礎上,在保證大學聯考信效度的基礎上,開放更多的主觀性試題。

因此,英語教學應該指向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擺脱目前教學中的題海戰術,讓學生形成紮實的語言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師應把學生高中整體發展目標具體落實到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中。

  課程標準是學生能力考查的源頭

夏谷鳴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

  大學聯考側重考查學生什麼能力?

自從2003年開始試行《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我國英語教學的重心從原來知識技能轉變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大學聯考的側重點也隨之逐漸作出調整。十幾年來,大學聯考英語試卷基本由聽力、閲讀理解、語言知識運用和寫作四部分組成。2014年,全國卷取消了單選題,把語言知識與語篇、語用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明顯突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顯然,大學聯考也應檢查考生這五方面內容的整合發展水平,評價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試卷上表現為:1)理解英語口語的能力;2)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3)詞彙、語法和語用知識運用能力;4)書面表達能力。前兩大題不是簡單檢查考生的聽力和閲讀能力,而是檢查他們在聽取和讀取信息過程中,抓住主旨要義、掌握具體細節、推斷意義以及判斷意圖、觀點和態度等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後兩部分也不是單一考查語言知識和寫的能力,而是檢查他們在補全和表達信息過程中正確、連貫加工和傳遞信息的能力。要有效獲取、處理、加工、傳遞信息,一個考生不但要掌握語言知識、語言技能,還需要有很強的跨文化意識,以及正確的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所以,我們可以從大學聯考試卷考查的內容分析反映綜合語言能力的五個層次:

第一層:獲取主旨和細節、推斷語篇的深層意義以及正確、連貫表達;第二層:理解英語口語、理解英語的書面語、語言知識運用和書面表達;第三層:獲取、處理、加工和傳遞信息;第四層: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第五層:綜合語言語言能力。

但是一份大學聯考試卷呈現的是第二層能力,在每年考綱中會解讀到第一層能力,即試卷直接要考查的能力。假如老師沒有結合《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很容易誤解為大學聯考檢查的就是聽力、閲讀、語法填空、書面表達(第二層)。在訓練中,至多在具體技能或技巧上下功夫(第一層)。教師手頭上的課程標準、教材和大學聯考試卷這三大件,剩下教材和試卷,甚至只是試卷。以考代教,用劣質的模擬卷取代教材,大量地重複、機械做題,拼的是大學聯考。結果是高分低能,學生學了十來年英語,卻無法正確、連貫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如何處理好課程標準、教材和大學聯考三者間的關係?

要真正培養“綜合語言語言能力”,出高分高能成績,教師必須處理好課程標準、教材和大學聯考三者的關係,就課堂教學來説,也就是要處理好“教學目的”“教學活動”和“考試評價”的關係。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是以考試取代教學目標的“考試﹢教學”二元模式,教學內容侷限在考試表層範圍,教學方式圍繞在答題技巧上,這樣的教學模式永遠培養不了綜合語言語言能力。要擺脱這種應試模式,教師一定要正視教學目標的地位。教學目標小到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大到整個高中階段的課程標準, 組成一個能力逐漸提高的目標系統,引導日常教學活動,規範教學評價最終形成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的“目標﹢教學﹢評價”三元教學模式。為此,處理好以下四大關係顯得十分重要:

1、教學與評價。評價是檢測教學的手段,不是教學的目標。其中通過形成性評價,我們可以把握教學進展、及時診斷教學效果、調整教學節奏和方法;通過終結性評價,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發展情況。但所有評價的標準必須與教學目標和內容是一致的。

2、教材與試卷。教材分俠義和廣義兩類。俠義的是指課堂上使用的教科書,廣義的是指所有用於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紙質和非紙質的。教師要學會根據課程標準、平時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也要引導學生接觸更廣的學習內容,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簡單地使用歷年大學聯考試卷和模擬題是跟不上每年大學聯考試題變化的,學生的能力也難以得到綜合的發展。

3、綜合與碎片。英語學習是一項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綜合語言語言能力是在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大學聯考試卷中每一道題的背後都需要綜合的能力,如閲讀理解,需要文化背景、語篇知識、語用知識、詞彙、語法,需要思維能力、邏輯能力、閲讀技巧和策略,甚至需要語音知識和聽力,因為人在閲讀時,很多情況下會在大腦裏把形碼轉換為音碼,再轉化為義碼。所以把各類語言知識和各種語言技能割裂開來,進行碎片化的專項訓練是不可取的。

4、漸進與突變。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無論是聽力、閲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和口語能力,都是靠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的常規教學活動發展起來的。許多考生的書面表達不知所云,原因就是當他們連一個完整句子還不會寫的時候(如七年級),教師就要求他們模擬大學聯考的書面表達。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理。

最後特別要指出的是,綜合語言語言能力是英語課程課改的一個階段性發展。現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修訂工作已近尾聲,新課標將明確學科的核心素養,這將是課程改革的新目標。與之相應,大學聯考也在進行新的研究,譬如浙江新大學聯考試題寫作部分的“應用文寫作”“讀後續寫”和“概要寫作”取代了“短文改錯”和“書面表達”。因此,我們必須結合課程標準看大學聯考,大學聯考考查的各種能力的源頭在課程標準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