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如何選專業

來源:文萃谷 2.39W

 大學與專業,孰輕孰重?

大學聯考如何選專業

考生在志願填報時,首先要弄清楚,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其實作為考生或是為考生負責的家長應該非常清楚,就學校和專業而言,專業在志願選擇中應該更為重要,因為專業不僅關係着考生四年的大學經歷,更會對考生未來的人生髮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説,選擇專業就是選擇職業、選擇未來。一個人的職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與他所學的專業有着直接的關係,專業雖然不能決定一個人將來從事的具體職業,但基本上界定了未來職業的範圍。

目前,除了個別省(區、市)外,大部分都採取知分填報志願,再加上平行志願的填報方式,已將大學聯考分數用到“極致”,很多家長在給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抱着一分也不能“浪費”的想法,什麼樣的分數就要上什麼學校,只要能進入某名牌大學,不管錄取什麼專業,專業實力強不強、考生喜歡不喜歡、考生有沒有這方面的特長和潛質等都一概不問,這是報考志願的一個比較大的誤區。試想,一個考生為了進入名牌大學而放棄自己喜愛和擅長的專業,屈就於自己不喜愛甚至厭惡而又不擅長的專業,他如何能夠在專業學習上好好發揮,取得長足的進展,甚至可能會因為對專業的厭惡導致成績下滑,變為後進生,過早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過分地追求名校,也會導致對專業考查不全面、不細緻。名校雖然在硬件設施、軟件配套上都有較多的優越,能考上名牌大學當然是好事,但若只從“名牌” 出發選學校,而不考慮其他因素,尤其是專業因素,則是不可取的。因為名校並不是所有學科專業都很強,每所大學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很多普通高校的某些專業也有特色,也具有很強的實力。考生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全面考查自己喜歡的專業,要對不同學校的相同專業進行橫向的細緻的比較。

 專業“冷”與“熱”,一成不變?

何為“熱門專業”?今年到底哪些專業是“熱門專業”?我想誰都不好一下子回答這個問題。大學聯考志願中專業的“冷”與“熱”是相對的,而且任何一個專業的冷熱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方面,從全局來看,一個專業近來社會需求大了,就業形勢好了,通用性強,報考的人數多了,分數也就高了,也就相對“熱” 起來了。但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的不斷變化,專業的冷熱也在隨之變化,今年的“熱門專業”到畢業的時候不一定就很搶手,今年的“冷門專業”未必將來的就業還是“冷門”。另一方面,從局部來看,所謂“冷”與“熱”,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的冷熱程度應該有所區別,因為不同的學校其學科設置、辦學特色各有不同,這也導致了不同學校的不同專業發展不可能完全相同。

那麼,是不是錄取分數高的專業就是“熱門專業”,我想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對於一所高校來説,影響專業錄取分數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裏有專業計劃及其分佈的影響,有社會對該專業需求的影響,有報考考生分數分佈的影響,但更多的應該還是這個專業自身的綜合實力對考生的吸引。譬如中國礦業大學的採礦工程和安全工程專業,雖然這兩個專業將來的就業條件有點艱苦,但每年在各省(區、市)的錄取分數都很高。尤其是採礦工程專業,一方面是就業形勢的確不錯,但更多的還是專業自身的綜合實力,這兩個專業在教育部2012年的專業評估中都位居全國第一。

相對來説,有“熱門”就有“冷門”,估計那些應用面相對較窄、就業形勢稍微不好、或是學習難度稍大的專業,大部分的考生都是不願意青睞的',這樣填報的考生就會少些,分數線也相應較低,在錄取中,可能就需要調劑其他專業志願的考生進來。但這不代表某校這個專業就不好,實力就弱。所以考生即便是在沒有滿足專業志願的時候被調劑到所謂的“冷門”專業,也不要氣餒,説不定你撿了個便宜。

關於“冷”“熱”專業的選擇,建議考生要進行細緻的自我剖析,全面瞭解自身的興趣愛好、挖掘特長和潛質,把握能力和實力,並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科學做出判斷,結合自己的志向和職業規劃合理地圈定專業範圍,而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熱門”專業,更不要僅憑專業名稱來判斷專業“好壞”。每次有考生或家長問我“礦業大學什麼專業最好”的時候,我和他們説得最多的就是“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差異,只要是你喜歡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一定要我説,我只能告訴你我們學校哪些專業更有特色,哪些專業綜合實力更強一些”。

  辯證認識新增專業

教育部2012年修訂並頒佈了新的本科專業目錄,新目錄中設置了12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506種專業。普通高校可以根據學校自身的辦學目標和辦學實力,申報目錄中的專業,經教育部審核通過後即可面向社會招生。所以,一些高校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結合學校自身發展,經常會新增或減少一些招生專業,關於這個問題,要辯證看待。此外,還有些隨着新興行業發展也會在部分高校增設一些相關新專業。

新增專業一般是目前社會需求量在增大或是學校為了長遠發展而增設的一些專業,短期內,未來的就業去向應該不會太差;而對於具體的高校來説,新增專業雖然已有一定的辦學基礎,學校也具備了舉辦該專業的實力,但新增專業在師資力量建設、硬件配套設施配置、學科專業的積澱等方面,與原有專業相比應該還有差距,而且一般也不具備對應的碩士點或博士點。所以,並不是説新增專業就是好專業,考生在選擇的時候,沒必要刻意追求學校的新增專業。之前在考生諮詢或接受訪談的時候,我也是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中國礦業大學本着辦好每一個專業的原則,近幾年一直在減少招生專業,目前學校已經從2007年的62個本科專業縮減到目前的49個專業,今後還將通過新生入學後轉專業等措施繼續縮減專業。建議考生在考慮一所高校的專業時候,一定要大致瞭解你所要報考的專業情況,包括專業內涵建設、發展歷史、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將來的就業去向等。

專業與就業,不直接對等

“這個專業就業去向是什麼?”“老師,你們學校今年就業率多少?”“××專業將來都去哪兒工作?”……無論是現場諮詢還是電話諮詢,抑或是網上答疑,除了“你們學校多少分能錄取”之外,考生和家長問及最多的就是將來的就業情況。這個可以理解,一個專業將來的就業前景、出路,對考生和家長填報志願產生着很大的影響。

可以説,就業和專業關係密切,但又不一定有必然的對應。因為大學就像一個大熔爐,經過四年或五年的歷練,學生在這裏學習的不只是本專業的書本知識和老師傳授的技能,大學交給學生的會更多:她教會學生如何適應和麪對這個社會,如何與人相處,即如何做人;她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即學會終身學習的方法;她教會學生遇到問題如何高效、便捷、創造性地去解決,即自我創新能力等等。目前,許多高校都把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創新型等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從課程設置上也非常明確地包括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生畢業後,所謂的專業只是個敲門磚,學生參加工作以後,僅僅依靠專業教育尤其是課堂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就業關鍵還要看學生實際的職業技能,而職業技能需要學生通過實習實訓乃至工作中多鍛鍊多積累。因此,考生在專業選擇的時候,可以參考專業的就業去向、待遇等,但只是作為選擇專業的參考,而不是主要依據。

此外,目前,好多高校,尤其是重點大學,都實施了大類招生,淡化學生的入學專業。考生入學後經過新生專業教育和大學生涯設計指導,發現並增強自己的興趣愛好,充分挖掘特長和潛質,並通過一到兩年對各專業全面的體驗和了解之後,再進行明確的專業定位;有的學校給學生提供多次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讓學生大學期間再進行專業修正;有的學校給學生提供輔修第二專業的機會。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大學聯考志願填報不合理而帶來的遺憾。所以考生在錄取時,即便沒有錄取到理想的專業,甚至是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去,也不要灰心,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明確以上幾個關係的情況下,考生便可根據自身的大學聯考成績,合理定位,結合自身的特長、優勢、興趣、能力、潛質等,科學填報志願。我相信,這樣,每位考生都會進入一所“還算滿意的大學”就讀一個“比較滿意的專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