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會考語文文言文閲讀題練習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1.86W

  閲讀一:

2016年會考語文文言文閲讀題練習及答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閲讀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3)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4)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下列句中加點詞不屬於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朝服衣冠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D.徐公何能及君也

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B.小惠未偏

C.將軍身被堅執鋭 D.孰視之

3.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齊地方千里( ) (2)今方來,吾欲辱之( )

(3)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 ) (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4.解釋加點詞語。

(1)謂其妻日( ) (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3)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 (4)期年之後( )

5.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

(2)

(3)

(4)

6.鄒忌“窺鏡而自視”“暮寢而思之”的行為反映了他怎樣的特點?

7.齊國為什麼能在朝廷上戰勝別國?請概括出兩點原因。

  參考答案

1.D (D.動詞,比得上; A.名詞作動詞,穿戴; B.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美”; C.名詞作狀語,當面)

2.A (B.“偏”同“遍”,遍及; C.“被”同“披”,披着; D.“孰”同“熟”,仔細)

3.(1)方圓 (2)將要 (3)正在 (4)地方

4.(1)對……説 (2)確實 (3)偏愛 (4)滿一年

5.(1)我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

(2)客人説我美,是因為想要有求於我。

(3)從這件事看來,大王您受矇蔽太厲害了。

(4)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夠當面指責寡人過錯的,得上等獎賞。

6.頭腦清醒,善於思考,深謀遠慮。

7.一是鄒忌以自己生活中的實例,巧妙勸誡齊威王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二是齊威王虛心納諫,從諫如流。

  閲讀二:

  《記承天寺夜遊》閲讀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餘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念無與為樂者 念天地之悠悠 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尋病終

C.湖中人鳥聲俱絕 絕巘多生怪柏 D.與餘舟一芥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欣然起行 (2)惟長堤一痕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2)霧淞沆碭。

4.用原文詞語填空。

【甲】、【乙】兩文都描繪了自然美景,【甲】文着重寫“ ”,【乙】文着重寫

“雪”。同是美景,【甲]文景物美在“ ”,【乙】文景物妙在蒼茫。

  參考答案

1.A (A.均為“想到”。B.尋找;不久。C.消失;最。D.連詞;參與)

2.(1)高的樣子 (2)只

3.(1)只是少了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2)霧淞一片

4.月(月色)空明

  閲讀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閲讀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2)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3)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舜發於畎畝之中 (2)空乏其身

(3)行拂亂其所為 (4)人恆過然後能改

(5)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6)人則無法家拂士

2.下面各項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①舜發於畎畝之中 ②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B.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行拂亂其所為

C.①人則無法家拂士 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②温故而知新

3.用“/”劃分出下列句子的節奏。(每句劃分兩處)

(1)故 天 將 降 大 任 於 是 人 也

(2)人 則 無 法 家 拂 士,出 則 無 敵 國 外 患 者

4.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

(2)

(3)

5.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6.對文章內容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通過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闡明承擔重大使命的人都必須經過艱苦磨鍊的道理。

B.開頭連用六個事例,對比鮮明,排比的句式增強了文章氣勢。

C.第二段由個人説到國家,從反面論證了“死於安樂”的觀點。

D.本文以論點為標題,眉目分明,主旨清晰。

  參考答案

1.(1)起,指被任用 (2)資財缺乏,這裏指受貧困之苦 (3)違背 (4)常常 (5)通“橫”,梗塞,不順 (6)通“弼”,輔佐

2.B (B.均為“他的”。A.從; 因。C.如果;是。D.所以;舊知識)

3.(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4.(1)用這些方法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原本)不具備的才能。

(2)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歎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所瞭解。

(3)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萎靡死亡。(注意關鍵字詞的翻譯要字字對譯、處處落實,並且句子要流暢、通順。)

5一是在國內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二是在國外有足以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先找到與回答問題相關的原文語句,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即可。答此類題目,務必看清題目是要求用原文回答,還是用自己的話概括。)

6.B (文章首段通過列舉舜、傅説、膠鬲等六人出身低下而後成大業的事實,巧妙得出了“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結論。連用六個事例,是同類並舉,而非鮮明對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