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駕駛員必備裝備有哪些

來源:文萃谷 2.2W

飛行包是每個飛行員的必備物品,裏面井井有條地裝有法律規定飛行必須隨身攜帶的證件和物品,必不可少的設備和其它與飛行有關的東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飛行駕駛員必備裝備有哪些,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飛行駕駛員必備裝備有哪些

  證件

美國聯邦航空法規61.3條規定,任何在美國空域飛行的飛行員要隨身攜帶飛行執照,有照片的身份證件和飛行員體檢合格證。美國的飛行執照是一張信用卡大小以綠色為基調的卡片,背景是萊特兄弟的飛機與頭像。執照由交通部和聯邦航空管理局聯合簽發,上有飛行員的個人信息和其執照的種類(私人或商務等)與權限(目視或儀表,單發或多發,固定翼或旋轉翼等)。因為目前美國飛行執照上沒有持有人的照片,所以同時還要攜帶一個有照片的身份證件,汽車駕照或護照都是可以的。最後是飛行體檢合格證,分三級,大部分私人飛行員持有的是三級合格證。每兩年或五年要通過飛行員體檢更新。

  檢查單(checklist)

飛行的必備物品之一,檢查單是飛行的流程圖和備忘錄。正常程序檢查單(Normal Procedures Checklist)依項列出一次正常飛行中從開始準備到關閉發動機要做的每一件事情。緊急程序檢查單(Emergency Procedures Checklist)則包括各種緊急情況的處理流程,如發動機停車,發動機或機艙失火,起落架失靈,交流發電機失靈等等。這些檢查單按飛機機型而定,各有不同的內容,是飛機使用手冊的一部分也可以單獨購買,大部分的飛行員會在這些標準檢查單的基礎上依據自己的經驗添加或整理內容。同時也會按自己的習慣編寫各種個人檢查單,比如儀表近進,氣候情況,個人飛行底線檢查單等等。檢查單的理念與應用是飛行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唯一正確的飛行方法。

很多不瞭解飛行的人會認為按清單行事是不熟練的表現。其實不然,從100小時的私人飛行員到10000小時的民航飛行員,每次飛行都是檢查單不離手的。它不是枴杖,飛行的每一步流程飛行員都應該熟記在心,其中的道理不僅要明白而且要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但在執行的同時一定要與白紙黑字的檢查單對照,以確保在任何複雜與多變情況下飛行都是百分百按標準程序執行的,無錯誤無遺漏。

飛行可以是愛好,但從飛行的第一個小時開始,飛行員的態度方法與自我要求就一定要向職業飛行員看齊。檢查單的使用就是其內容之一,是必須養成的習慣,也是紀律。

  導航圖

導航圖也是飛行的必備物品,它為飛行員提供了在各種氣候條件下所需的一切導航信息。導航圖的種類很多,包括目視區域圖(VFR Sectional Chart),機場地區圖(Terminal Area Chart),世界航空圖(World Aeronautical Chart),機場/設施索引簿(Airport/Facility Directory),儀表低空航道圖(Low Altitude Enroute Chart),儀表高空航道圖(High Altitude Enroute Chart),機場程序(Terminal Procedures)其中包括標準儀表離港程序圖,標準到港路線圖和儀表近進圖(Standard Instrument Departure, Standard Terminal Arrival Route, Instrument Approach Plate)。

這些導航圖按地區劃分,或是摺疊大圖或成本裝訂,所有內容都按時更新。以目視區域圖為例,全美國大陸共分37個區域,一區一圖,雙面彩色印刷,每 196天更新一版。這張圖上信息包括區域地形,空域劃分,機場信息,無線電地面導航設施,地面障礙物等等。是目視飛行從制定飛行計劃到執行飛行的基本導航信息來源與依據。飛行員並不需要訂購所有這些導航圖,而是依據飛行的需要而定。比如説一次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目視飛行,只需要一張紐約目視區域圖和東北部機場/設施索引簿。相比之下,如果要準備從紐約到佛羅里達的全天候飛行就需要大約10張圖和8本圖簿。

  膝上圖夾 (Kneeboard)

膝上圖夾是飛行員的辦公桌,一般為三面摺疊,中間後面有帶子,飛行的時候綁在右側大腿上,打開後兩側的口袋裏可以裝各種導航圖、檢查單、飛行計算器和筆。中間有一個硬質的夾板,夾上白紙用來筆錄如天氣報告、空管指示、無線電頻率、時間與燃油量等各種信息。膝上圖夾也有它的缺點,比如飛行員使用的時候需要低頭。不斷的抬頭低頭是儀表飛行的大忌。在雲霧裏看不到機艙外的任何東西,加上頻繁的頭部活動很容易產生空間紊亂感。因此很多儀表飛行員也會使用方向舵夾板,夾上儀表近進圖這樣的關鍵圖表,需要看的時候就在眼前,大大減小了安全隱患。

  耳機(Headset)

很多人提到飛行都會覺得很刺激很浪漫,想象的是伴着音樂在天空自由翻飛的情景。但現實與想象總有差距。去真實體驗飛行最失望的應該是耳朵。大多私人飛機是活塞螺旋槳飛機,坐在機艙裏點燃發動機,噪音就立刻充滿雙耳。如果再把油門杆向前推推的話,想要和坐在旁邊的人講話都要湊到耳邊大聲喊,是對肺活量和耳膜的嚴峻考驗。這樣的噪音環境下如何與空管和成員交談呢?答案是航空耳機。

這些耳機看起來都很笨重,兩個大大的耳杯把耳朵完全罩住,提供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有效的降低了噪音。高級的耳機還有主動降噪功能,進一步減少了噪音。無線電上的對話通過耳機清晰地傳到飛行員的耳朵裏。一個麥克風伸到嘴前,由語音自動控制,通過機載的內部通話設備(intercom)可以和機艙內所有帶耳機的成員輕鬆對話。方向舵上有一個無線電傳輸鍵,需要對空管講話時按下去,所説的話就會在當前的無線電頻率上發送。

  飛行記錄簿(logbook)

每一個飛行員都有一個飛行記錄簿,裏面記錄了每一次飛行的內容,時間地點、機型編號、路線和歷時等等。還有每次訓練飛行教員的'簽字和各種備註。它是飛行員的自傳,是飛行資歷最完整的印證。有時會碰到飛行員談到飛行長篇大論,讓駕駛艙外的人覺得無所不知,一定是個經驗豐富的高手,其實打開飛行記錄簿只是個100小時的目視飛行員。一個飛行員的實力在飛行總小時,飛過多少複雜氣候,多少夜航時間,最近6個月的小時數,飛過機型的種類和複雜程度,甚至是否是教學經驗豐富的飛行教員。這些信息在飛行記錄簿中都一目瞭然。我建議飛行員每用完一頁記錄簿就要複印或掃描保留,不然一旦遺失或損壞是很難彌補的。

  手電筒

世界大部分國家都要求飛行員有儀表飛行執照或特殊夜航執照才可以在夜間飛行。這個要求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夜航有很多特別的挑戰。夜晚地面唯一明顯的特徵就是燈光,如果在人口稀疏的區域飛行,用地面特徵導航甚至觀察地平線都是很困難的。地形多山的夜晚目視起降對一個不熟悉附近環境的飛行員來説,不僅有挑戰而且有危險。其實,在一個燈火通明的城市上空尋找機場也很困難。很多人認為機場跑道應該是最明亮的,其實恰恰相反,機場往往是城市裏相對黑暗的區域,跑道燈光只有在正對跑道降落時才很明亮,如果從側面看是很難辨識的。

夜晚的機艙也需要燈光,雖然各個儀表都有自己的照明,但夜航是離不開手電筒的。從地面準備開始,檢查飛機的各個部位都需要照明。飛行時查看導航圖,使用諸多的控制鍵,查看機翼是否結冰等等都需要有一個靈活方便的光源。夜航駕駛艙需要保持低光環境,所以使用的手電筒最好是紅色光源。很多為飛行員設計的手電筒其實是可以安裝在耳機側面、帽檐上甚至是手套上。

  手持航空衞星定位器(portable GPS)

很多飛行員的包裏都有一個手持的GPS。航空用GPS種類繁多,價格從幾百到幾千美元。高檔的GPS除導航外可以為飛行員提供即時的地形與天氣信息,是很好用的“信息中心”。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私人飛機安裝了固定GPS,甚至全玻璃座艙。這些航電設備比手持設備功能要強大得多,所以正常飛行時飛行員很少會用手持GPS。但是如果飛機電力系統出差錯,這小小的手持GPS就立刻變成關鍵的備用設備了,所以它在很多飛行包裏總會有一席之地。

  手持無線電對講機(transreceiver)

和手持GPS一樣,無線電對講機也是很少用到但又很重要的備用設備。它是我飛行包裏最後添置的東西。有一次我短途飛行中交流發電機突然失靈,一切電力設備都轉為依靠電池供電。我關閉了不必需的設備並告知空管這一情況。在我快要降落的時候電池終於耗盡,無線電和應答器都斷了電。飛機的雷達目標在空管的屏幕上驟然消失,我也無法與機場塔台聯繫。幸好當時無複雜天氣,塔台又提前知道我的特殊情況,最後用燈光信號指示我降落。從那之後我的飛行包裏總有一個手持無線電對講機。

  太陽眼鏡

沒有一副壯志凌雲的太陽眼鏡怎麼能算飛行員呢?雖然是開玩笑,但一副好用的太陽眼鏡除了可以增添些帥氣外,更加重要的是它的實用功能。與開車不同,飛行員的視野裏大部分是天空,直射和反射的太陽光不受任何阻擋的照射進駕駛艙。想要逆光辨認地面的機場有時候是非常困難的,這樣的時候太陽鏡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如果趕上陰雲密佈的天氣,記住不要把太陽鏡留在家裏。經驗告訴我,這樣的天氣很有可能是最需要它的時候。飛到雲層上晴空萬里,腳下的白雲反光比天空還要刺眼。這樣裸眼飛一會兒就會感到頭暈目眩。

  飛行包

有人會問為什麼一定要有專用的飛行包呢?答案是飛行必須的物品一定要做到井井有條。駕駛艙空間有限,飛行時飛行員總要同時思考處理多件事情,不應該有四處尋找物品的情況發生。這是駕駛艙資源管理(cockpit resource management)水平差的表現,是不稱職飛行員的通病之一。飛行包針對這一需要設計,大大小小的儲物空間都合理的隔開,為飛行員提供了方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