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施工質量問題及措施

來源:文萃谷 1.39W

建築砌體工程主要包括磚砌體、空心磚砌體、砼小型空心砌體及粉煤灰輕質砌體、填充牆砌體等。《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中主要是從材料、砌築方法及工藝應達到的合格標準等方面作出了規範性要求,驗收合格與否應以此規範為依據,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準則。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砌體施工質量問題及措施,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砌體施工質量問題及措施

  1 填充牆的抗震構造

對於框架結構填充牆體,為確保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不很快倒塌、傾覆,即避免砼結構安全而填充牆體不安全的現象,就需要在砌築過程中對填充牆體採取一定的抗震構造措施。在此所説的,主要是一些以空心磚、蒸壓加氣砼砌塊、輕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塊為砌築材料的填充牆砌體。對於後砌填充牆的抗震構造,在水平方向主要表現為填充牆體與柱或者砼牆通過設置水平鋼筋的拉結構造;與上部樑、板的拉接,主要包括在牆體一定部位設置縱橫向現澆砼連繫構造帶件作為抗震構造加強措施。

在多年參加檢查驗收的一些工程,發現有較多工程的砼施工非常規範,但對其填充牆的施工尤其是抗震構造措施卻有很多不符合構造要求、不規範的地方。在具體施工時應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質量控制。

1.1 砌體與柱或砼牆的拉結筋設置。檢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為:拉結筋的位置與砌塊模數不相符,拉結筋的長度及彎勾方面的問題。填充牆的拉結筋在砼構件內的錨固,有些採用預埋、有些採用後置筋的方式。後置筋一般是在砌體施工前使用機械鑽孔並注膠用粘結植筋的方式錨固於砼內,與砌塊模數對應較好,但其缺點是鑽孔時如果不利用有關檢測儀器檢測主筋位置並避開主筋,則有可能對柱主筋造成損壞甚至打斷主筋。而現實施工中採用以上植筋方法的比較多,但很少有施工方去檢測主筋位置的,因此施工時應慎重。

對於砌築中常用的預埋方式,各地施工做法也不一致,缺點是預埋位置易偏移,與砌體灰縫不對應。砌築時遇到這種情況,不應對拉結筋硬折,有些折成直角彎入灰縫內,而應通過砌體與柱之間局部設置砼塊現澆方法,拉結筋在砼內通過一定斜度壓入灰縫內。對於拉結筋伸入砌體內長度,應根據有關標準圖集中不同部位柱的抗震設防烈度選擇不同的拉結長度錨固。

1.2 填充牆體中砼連繫帶的抗震構造。填充牆除了設置以上水平拉結筋外,對一些超長超高的填充牆體,其抗震構造措施如何設置?有些設計要求不具體明確,施工時一般只在牆頂部加一些固定件(用扁鐵製作)。這對於牆長較短、層高不高的牆體是有效的,但按照有關標準圖集構造要求,對填充牆高度大於4m時,應在牆高一定部位(最好是門洞口上部)設置水平鋼筋砼連繫樑;牆長大於5m時應在牆頂按1.5m間距設置固定件,同時對牆長大於2倍層高時,應在牆長中部設置構造柱,該處先砌牆後澆柱砼。這樣做既能通過縱橫向的柱、樑將大片牆體分割為小單元,增強抗震性能,也能減少牆體面積過大,幹縮變形後形成的豎向收縮裂縫。同時針對構造要注意的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首先,填充牆設置構造柱時,柱筋在頂部應與樑有可靠連接(下部採取插筋插入樑內),不應將筋斷開。正確的做法是通過在樑底放置埋件與柱筋後焊接。有些在施工中將樑底砼保護層剔除後將柱筋與樑底主筋進行焊接,此種做法不可採取,會對樑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其次,對一些空心砌磚,如設計有芯柱的,特別是在抗震設防地區,宜改為砼構造柱,一般芯柱砼澆築不易振密實,澆灌的砼質量難以檢查處理。

最後,對一些工程中使用過薄的填充牆砌築材料應加以限制。如果工程設計使用100mm厚蒸壓加氣塊作為填充牆體砌築材料時。該部位牆體高度4.0m,牆長有些也大於5m,使用該材料問題:①砌築不方便;②牆體高厚比不符合要求,牆體穩定性極差,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如按照上述在牆體中加設砼連繫樑或柱,構件截面寬度也只能為100mm,砼難以澆築振搗,施工難度增加。因此設計時對填充牆體應控制在合適的厚度,特別是在抗震設防烈度要求較高的地區

  2 砌體內埋設線管對牆體的影響

在砌體施工中,都會面臨在砌體內敷設穿線管的普遍問題。穿線管一般為塑料管或者鋼管。因為一些配電箱等箱體洞口大都在樓梯間、公共通道位置,所以在樓梯間牆體上敷設穿線管也就更為集中。線管數量較多而且粗細不均,有些管徑可能要超過100mm,而且多為幾根組成一簇“砌入”牆體之內。從外部看牆體是完整的,實際上牆體內部大部分體積被這“一簇簇”穿線管所“佔據”,形成實際意義上的通縫及薄弱部位,嚴重削弱了牆體的承載、抗震能力。除了樓梯間等公共部位牆體,在其它牆體上也存在隨意剔槽敷設線管的問題。

2.1 設置管道井。對公共及較大體量建築物,宜在線管較集中的樓梯間或適當部位設置管道井,儘量避免在牆體內敷設線管過於集中的.弊端。

2.2 加強兩側牆體的整體性。對必須在牆體內敷設線管的,應有一定的技術構造措施,來加強兩側牆體的整體性。如對多根線管集中於一處需要埋設的,該處牆體兩側在砌築時可留設馬牙槎,在牆厚範圍內兩側支模現澆砼,同時在敷設線管高度範圍內按配筋填充到線管縫隙內。通過這種措施處理,能有效加強牆體整體性。並不是説對所有埋設豎向穿線管的牆體都這樣做,那樣施工麻煩也不經濟。在一些磚混結構內牆中,對一些單根且直徑較細的穿線管,可直接在砌築過程中埋設到牆體內,但在寬度小於500mm的承重短牆段及壁柱內不應埋設豎向線管;空心磚砌體可直接敷設在中間空心部位。

2.3 砌體內水平埋設線管的方法。上述是豎向線管埋設做法,還有一些在牆體內水平埋設線管的情況。不應採取在牆體表面水平開鑿線槽,也不能將線管放在砌塊上,然後在線管兩側用碎磚或不完整砌塊“包砌”的錯誤做法。而是應在需要埋設水平線管的位置鋪設一層配筋砼現澆帶,將線管敷設於砼中間;或者提前考慮製作與牆厚相同的帶“U”形槽的砼塊,水平砌築於需埋設線管的牆體部位,將線管埋設在“U”形槽內,後用砂漿或砼灌實,提前考慮預製砼槽更加方便施工,尤其確保砌體的整體質量。

  3 砌體洞口過多且集中對牆體的影響

在此所指的預留洞口主要指因水暖、電照、消防、空調等需要而留設於牆體中的洞口,根據承重與非承重及砌體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兩種不同情況:

3.1 承重磚砌體中的洞口問題。洞口設置較多或較集中對承重牆的影響,主要反映在磚混結構的樓梯間部位。在一些工程的主體檢查驗收中,發現在該部位存在較多的共存不規範問題如:消防箱、水錶箱、配電箱、空調控制器及地熱採暖的分水器箱、閉路電視及電話等眾多的“箱體”預留洞口,均分佈於樓梯間及走廊縱橫牆體上,使該部位牆體被大大小小的箱體預留洞所分割。同時一些預留洞之間只用120mm寬小磚柱隔開,上部過樑則支撐其上,有些樓梯樑又支撐在過樑上,形成集中荷載。

3.2 填充牆體中的洞口問題。在對一些框架結構的施工檢查驗收中,特別是一些中間為走廊形式的寫字樓等工程或其它公共建築,走廊兩側填充牆體上除門窗洞口外,以上3.1中所述的一些“箱體”洞口也比較多,門窗洞口與“箱體”預留洞口高低錯落,洞口之間也僅用很短的牆體相連接,牆體整體性、穩定性極差,給人一種不安全感,抗震能力也存在極其嚴重的危險隱患。

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①土建及安裝設計人員之間缺乏相互溝通協調意識,一些預留“箱體”洞口位置反映在安裝圖紙中而不是土建圖中,而安裝設計人員不一定從結構安全角度及抗震角度考慮這些不利影響;②具體到施工中,施工技術人員及監理人員缺乏結構安全、抗震意識,一味“按圖施工”,沒有意識到對這些洞口應該採取抗震加固構造的措施。

實際應用時,不管是框架填充牆砌體還是磚混結構承重砌體,都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抗震構造措施來處理洞口過多、過於集中對牆體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方法。

  4 砌體施工質量等級的控制

現行《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3-2002中,根據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水平、砂漿和砼的強度等級、砂漿拌和方式、砌築工人技術等級等多方面的綜合水平,將砌體施工質量控制劃分為A、B、C三個等級。與質量驗收規範中該條文相對應的現行《砌體結構設計規範》(GB50003-2001)有關條文中,砌體的強度設計值由砌體的強度標準值除以砌體結構的材料性能分項係數確定,而砌體結構的材料性能分項係數與與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有關,嚴格地説與處理質量和施工水平相關。一般房屋按B級控制,材料性能分項係數為1.6,當按C級控制時為1.8,另外對於無約束端牆體產生的問題,如在一些框架結構主體工程中,經常能發現一些無約束端(或者稱為自由端)的單面(片)牆體,其他一端或兩端均沒有與其它構件相連接,有些甚至位於外(圍護)牆部位。可想而知,如果對這些牆體不加以約束,對抗震是不利的。具體設計時或驗收發現後,應在無約束端參照《砌體結構構造詳圖》02G01-1標準圖集中的做法,加設鋼筋砼邊框來進行約束、加固的構造處理措施

由此可見,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在具體砌體強度設計時是有所考慮的,設計圖紙上一般也均註明了砌體施工質量應達到的等級,但是在實際施工中這項工作卻沒有被很好地落實,施工技術人員及監理人員對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的觀念淡薄或不瞭解,導致控制等級被降低,無形中砌體強度設計值及結構安全度也相應地降低了。這項控制工作的質量還有待於提高。應加大施工方的自控及監理方的監督力度,加強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的意識,提高“過程控制”、“事前控制”的能力,即重在施工(砌築)工程中對人員(管理人員及現場操作人員)、材料、計量等作綜合控制,如果質量控制等級等到事後再去檢查或評定,有些指標很難具體量化或缺乏追溯性。

  5 填充牆後砌的時間控制

填充牆體一般是不承受來自上部構件荷載的壓力,僅作為圍護或隔牆的作用。但在施工現場經常可看到一些填充牆體,在沒有澆築上部砼構件時就已經砌築,然後砼直接澆築於砌體頂部,看上去省卻了支設底模的工序,但是對下部砌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磚混結構陽台挑樑下部砌體及一些120mm厚牆砌體易出現以上問題。對前者,挑樑砼直接澆築在下部填充牆體上,挑樑的結構受力因此被改變;對後者,120mm厚牆體較薄弱,也不適宜承重。同時,如按此方法施工,在上部構件的荷載作用下,均可能引起填充牆體豎向裂縫或者抹灰層開裂等質量問題。現場施工及監理人員應對填充牆體的砌築時間進行控制,堅持做到後砌,不應出現以上錯誤的施工方法延續下去。

以上所述各種不規範的做法,在施工中有些已習以為常,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對砌體整體性、承載能力、抗震性能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砌體工程質量除了按相關施工質量驗收規範控制外,還應對以上一些現象進行監控,以提高圍護砌體工程的整體抗震質量。

  參考文獻

1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3-2002

2 砌體結構設計規範50003-2001

3 多孔磚砌體結構技術規範137-2001

4 砼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技術規程

5 鋼筋砼結構構造詳圖.02G02

6 砌體結構構造詳圖.20G01-1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