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日語口語聽力

來源:文萃谷 1.77W

日語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簡體和敬體、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的區別,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説話也不同,這體現出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和團隊思維。

如何提高日語口語聽力
  提高日語聽力經驗談

去年剛考了一級,好像打仗一般,累得筋疲力盡,三月總算拿到了對得起自己汗水的分數。現在想想每年這時還有許多朋友正忙於應付*的刁鑽問題,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想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寫出來,以供大家參考。當然高手可能不以為然,不過對象我一樣沒去過日本又非日語專業的學友可能會有些用吧。中國、新加坡等同屬漢文化圈的國家地區,學起日語來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漢字。即便是從未學過日語的中國人,拿到一份日文報紙,瞎蒙也能猜懂不少。這也是很多中國人學外語時棄英從日的主要理由(當然也包括我)。同樣道理,也有不少日本人因此而選擇學習中文,我有個日本朋友來中國留學,分班的摸底考試結束後竟給分到C班去了,本來象他這樣除了“你好”“謝謝”之外什麼都不會的只能去入門級的F班。因為漢字,我們學習日語開始時進步飛快,學完《標日》初級(上)後(相當於日本語能力試驗4級水平),普通的夜校只需30多個課時,就能看懂一般的指示性文字如簡介、導遊圖,甚至一般的新聞,以及和日本人做簡單的交流。這在一般學英語的人眼中看來,是決不能及的神速。然而恰恰正因為這樣,漢字就成了一副墨鏡,擋住了自己的視線,讓我們無法正確評價自己的水平。想起幾年前考4級得分竟然不足160(滿分400),這怎能不令我汗顏。衡量日語水平高低的標誌就是聽力,因為聽力沒漢字,你沒學好就是聽不懂,猜都沒法猜。有個學醫的朋友日語學習10年,水平已經令人望而生畏了:1級試驗文字語彙滿分(100),文法讀解滿分(200),聽力30分。每年國內考生的聽力平均分總在40分左右徘徊,而在日本的留學生往往都能及格,為什麼?你沒有不得不聽日語的環境,你沒有對聽力進行專門訓練,光靠背詞彙語法,你就沒法提高,聽力不高你就無法使用日語交流。那樣的日語無非是“屠龍之技”罷了。常聽老師説“學英語是哭着進去笑着出來,學日語是笑着進去哭着出來”,大抵暗示日語的難度遠勝英語,學英語的恐怕會給我仍臭雞蛋了。不過學習語言其實等同於學一種文化(吳老師語),一種語言的歷史越悠久,文化淵源越深,表達方式就越複雜。英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不足百年曆史,為了便於和非英語母語的民族之間文化交流,選擇簡單直接的語言表達是理所當然的。倘若遇上研究英國文化的專家,恐怕就會對英語真正的難點有深刻感觸。而日本這樣長期以單一文化為主體的民族,才會對諸如“對不起”的十幾種表達方式之間的微妙差距有着清晰的定義

當年讓吳老師對我們這班學生煞費苦心的不是教我們日語,而是要改變我們這些理科生的思維方式。“I×U= P”是眾所周知的功率公式,它表示電流和電壓的乘積等於功率,它具有唯一性,已知電流電壓只能得出唯一的解,而不會有兩個以上的答案。語言卻不是這樣,它沒有唯一的規律只有相對的規律。大家都知道“果物がきだ”表示“我喜歡水果”,這裏“果物”是名詞,“きだ”是形容動詞,所以兩者之間應用助詞“が”連接,而有些書上卻堂而皇之寫着“果物をきだ”,這是怎麼回事呢?“を”不是連接謂語和賓語的嗎?是印刷錯誤嗎?不是,“這是例外,日本人就這麼説”每當問到此類問題時,老師總是這樣輕描淡寫地説。這老師怎麼這樣啊?嘴上不説心裏卻老嘀咕。等到隨着時間地流逝,掌握地詞彙、句型多了,慢慢擁有了所謂“日語思維”時,這些問題全都不再是問題。有次我問日本朋友一個詞是形容動詞還是動詞,那朋友張着大嘴“啊”了半天也沒説個所以然來。反倒問我一箇中文詞的詞性,這次輪到我瞠目結舌了。原來自己的中文語法也是一塌糊塗啊,可這並不影響我們看電影電視,也不影響我們交談或是爭吵。有人説大學的英語教授説的英文沒有紐約街頭收破爛的流利,雖然有些偏激,但拋開教授應有的學識價值不談,就語言的應用來説倒也不失偏頗。所謂語法,不過是造出來給初學者學的。就如同孩子學走路,開始需用學步車一樣,等你會走了,甚至會跑了,還用學步車只能束縛自己,到頭來哪兒都去不了。所以學語言到中級以後就應該大膽拋棄語法,注重聽説,除非你有志做語法專家,或語言教師。學習語言要講究語感。在學日語前我從未聽説過這個詞彙,倒是有個游泳的”準專業人士”教我學游泳時大談“水感”。在我短短的三年高中排球生涯裏,拿過兩屆市排球冠軍,當時的教練常和我們講“球感”。所謂“語感”、“水感”、“球感”聽起來好像容易明白,不過是種感覺,真正理解起來卻並不容易。比如排球簡單説只有“發墊傳攔扣”五大基本功,訓練只有這麼單調的幾項,尤其以素質訓練最為艱苦。等到比賽時,球場上情況瞬息萬變,卻經常會有戲劇性的時刻,明明救不到的球救到了,明明釦不到的球扣到了,明明攔不到的球攔到了。所有這一切是訓練場上都不會有的訓練姿勢,竟然都能做到,也只有這時才會深深理解“球感”的真正含義

正是因為要講究“感”,語言的學習就和理工科的學習就有了截然的不同。在理工科的學習中,掌握了一個公式或是一個解題思路,水平就會上升,因此如果來繪圖的話,學習水平是一條隨掌握的知識量上升的曲線,而語言的學習卻是階梯線。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上不管怎麼背課文、背單詞、讀、聽、説,水平不見上升反而略有下降的時候。這種現象在日語裏叫“かべ(壁)”,常用“壁を突き當たる、壁にぶち當たる”來形容學習工作遇到了障礙。只要突破了這層障礙(壁を乗り越える)、語言的學習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因此語言學習的進度往往取決於突破障礙的時間,這個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很短,有的很長,甚至窮其一生都無法跨越。那麼如何才能突破障礙尋求發展呢?"量的積累才是引發質變的關鍵!"吳老師常這樣對我們説。沒有堅實的量作為基礎,談什麼都白搭,那樣的日語是“砂上の樓閣(空中樓閣)”。增加量其實就是要大量練習,練習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習うように慣れろ)。因此你要提高交流能力呢,就要多和日本人交談;你要提高詞彙量呢,就要多背單詞;你要提高聽力呢,就要多聽寫;你要提高日本語能力試驗呢,當然就要多做題了。這次能力試驗還沒考,我就有信心能過,事實上的點數也在估分的範圍內。為什麼?就是因為有量!為了備考,我做完後訂正、並完全弄懂的習題集有15公分厚。91年-01年的日本語試驗聽力問題全部聽寫訂正完,總時長495分鐘(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把試題全部上傳供大家下載,並且聽寫原文全部發表在論壇供大家參考)。做題做的多了,逐漸會有奇怪的事發生,明明你你沒看懂這道題的意思,明明你並沒有完全聽懂,你卻能準確無誤地給出答案(恐怕是“題感”吧(玩笑))。這並非是機緣巧合。剛學日語時最頭痛的就是聽力,當時的老師也是輕描淡寫地説“慢慢聽吧,聽得多了就聽懂了,聽到後來日本人還沒説出口你就會猜到他會説什麼”。這就是真正的“語感”,沒有量,你甚至連他這句話的意思都無法理解。記得有次在電視上看到有位老人談學英語的經驗,當他把聽壞的17部錄音機拿出來時(當時還沒有復讀機),那場面及其震撼人心。這是多麼大的量?我的啟蒙日語老師説他讀大學時背單詞用掉的紙有幾十公分厚,這又是多大大的量?吳老師説她每天早上練30分鐘”速口言葉”(繞口令),十年如一日,又是多大的量?現在對於學外語,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一個人蹦出來倡導一種方法,方法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其實不過是側重點不同而已,因此達到的效果也不一樣。有重視詞彙的,如我的啟蒙老師,詞彙量大,自然閲讀厲害;有重視聽力的,如那位老人,聽力超羣;有重視讀説的,如吳老師和李陽克立茲,發音標準交流能力強。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量。聽壞的錄音機是量;用掉的紙是量;20歲每天讀課文20遍,30歲讀30遍是吳老師要求我們的量。天下武功異路同途!所以學習語言,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再選擇學習方法,最後加上量,耐心等候質變的到來。

日語聽力應試提高經驗談(終) 剛學日語時,老師常叫我們要加強閲讀訓練,要精讀、泛讀一起抓。訓練聽力也不妨“精聽”、“泛聽”雙管齊下。“泛聽”可以選擇電台、電視上的日語節目。我在北京時經常聽調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每晚8-10點,節目比較豐富,通常是一中一日兩位播音員主持。語速適中,很適合初學者。NHK就比較恐怖了,原汁原味的日語,只有談話類節目能聽懂些,而且內地還不一定收得到。還有可以去網絡上去找日本電台電視台的網站,本站的新聞類資料就是從日本網站上收集而來。另外就是看日本的電視劇動畫片,這就是語言專業的視聽課。怎麼樣,學語言挺好玩的吧。“泛聽”不要求每個字都聽明白,主要鍛鍊的是“感覺”,關鍵要體會説話人的感情,同樣的詞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有不同的語言色彩。電視劇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是此類訓練的上上之選(能力試題中有不少模糊的説法,不從日劇中培養語感還真沒法答,——可惡的日本*)。應選擇現代題材的生活劇(MM們肯定喜歡,GG們就……),歷史的就算了吧(古語一大堆,可憐我本國古文還未必明白呢)。有決心每天看一個小時,保證一年後聽力呱呱叫。“精聽”當然就是我所説的聽寫了。把聽到的每一個詞都反覆聽懂並聽寫下來,不懂的要查詞典確認,完全訂正為止。如果要參加日本語能力試驗的話,必須把歷年的題儘可能全部聽寫完畢,如果是一級的話還必須找一些模擬題庫來加餐。本站會把92-01年的一級聽力試題逐步推出,聽寫答案(全是我備考一級時聽寫的哦)全部貼到論壇裏供大家參考。還記得我提到的那個聽壞十幾部錄音機的老頭嗎?現在可以沒那麼恐怖了,——有復讀機了嘛。可以一句一句,一個詞一個詞反反覆覆直至聽懂。只不過太過笨重,加上詞典,每天好像背兩塊磚頭去泡圖書館,真是苦不堪言。考完後就換了個mp3復讀機,小巧玲瓏,只有半個香煙盒大,還是立體聲,沒事可以聽音樂。一些資料我都錄成mp3格式(錄音軟件本站“相關下載”中有),掛在脖子上可以走到哪兒聽到哪兒,美死我了。不過價錢也令人咋舌,——600多元呢。後來發現網上有復讀機軟件,不僅可以復讀還可以邊復讀邊輸入聽寫文檔(文檔味rtf格式,用word就可以編輯,本站“相關下載”中有),關鍵是便宜啊(註冊費不過20元),唉……好了,羅羅嗦嗦説了這麼多,其實只有兩點:正確的思維方向+正確的訓練方法。

祝大家都能順利過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