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境心理學的新主張

來源:文萃谷 2.42W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係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又稱人類生態學或生態心理學。此外,環境心理學研究主題的不斷調整,大量跨專業的相關研究成果的呈現也加大了概括總結的難度。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環境心裏學的新主張是什麼。

關於環境心理學的新主張

費舍、貝爾與鮑姆等人認為,環境心理學是對行為和構造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關係進行研究的科學……從客觀方面和主觀方面去研究環境與心理的關係,是環境心理學的兩大任務。人的行為活動既受到環境的影響,同時又會根據自身的需要和狀態對環境做出相應的迴應而改變或者適應環境。

早在1970年,普羅桑斯基就給出環境心理學是環境心理學家所研究的東西的籠統説法。1976 年,普羅桑斯基將環境心理學定義為試圖確定人的行為和體驗與其建造的環境之間的經驗和理論關係的科學。1990 年,他將環境心理學的定義修改為是研究人與他所處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的學科。比較分析普羅桑斯基的三次界定,他對環境心理學本身,尤其是環境心理學研究對象的認識更加具體,從人工環境到所處環境定位的變化,切實地説明以整體的、生態的和系統的視角來認識人的行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從以上的幾種概念界定可以看出,上述學者對環境心理學界定有着根本的一致性,都認同或者肯定、重視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從以上論述中,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一直是環境心理學關注的核心問題。所以,環境心理學的學科主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環境心理學以人的信念、需求與價值為核心。

環境心理學是在個體與社會的實際需求下催生的學科,適逢當時的學術界實用主義盛行,在實用主義氛圍的影響下環境心理學也具備非常濃厚的“以人為中心”的實用主義色彩。環境心理學主張研究應該滿足個體的信念、需求與價值,因而在研究中都是以個體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其最終的研究目的也是為了提升、改善個體的生活質量,將人的價值放在首位。

  第二,環境心理學堅持人—環境的交互作用觀。

環境心理學主張將個體的行為、心理與環境的關係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強調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與影響,採用多維度交互作用的解釋框架。環境心理學認為簡單的“刺激—反應”因果決定論無法準確地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即使是簡單的刺激—反應覺知,也存在複雜的交互作用過程。個體對空間的感知不僅受到環境刺激的影響,個體本身也會影響對其所處環境的感知。環境心理學對人—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進行研究,考察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規律與特點,分析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物理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以及個體文化背景對人—環境交互系統的作用,致力於建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理論,為環境心理學提供解決問題的理論框架。

  第三,環境心理學是以鑑別問題、解決問題為核心的應用科學。

環境心理學是在應用中產生的學科,鑑別問題、解決問題是其研究的核心。與心理學的其他領域不同,環境心理學並不是在建立好理論模型和系統研究方法以後產生的,而是心理學研究者為了解決現實問題,借用不同學科的多元研究方法進行調查研究,最後提出有效的問題解決措施。

  第四,環境心理學主張多學科交流。

由於環境心理學研究內容廣泛、複雜,為了有效地瞭解環境與個體的交互作用模式,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紛紛加入環境心理學研究的隊伍,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對環境心理學進行闡釋與研究。因此環境心理學是一門融合了不同學科的研究手段、研究成果及研究思想的跨學科科學。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模式試圖通過一個客觀的、全面的研究角度對環境—人系統進行探討,以解決人類目前面臨的環境—生態問題。

  第五,環境心理學提倡自然主義研究。

傳統心理學研究的外部效度較低,因而其研究結論在推廣到日常應用時往往會遇到問題,而環境心理學作為以鑑別問題、解決問題為核心的學科,需要注意其研究結論對於現實問題的解釋力和推廣程度,這便要求環境心理學研究的實驗情境應該與現實情境最大程度地相似。因此,環境心理學為了提高這種相似程度主張研究方法應該保留環境和個體的自然性、真實性,注重採用能夠體現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田野研究。實驗情境的自然性與真實性是環境心理學研究方法關注的核心。

  第六,環境心理學採用多元的研究方法。

傳統心理學研究中主張建立統一的實驗範式,並在實驗室設計中採用研究者公認的實驗範式。環境心理學研究者對於這種方式並不認同,提倡採用多元研究方法組合的研究取向。同時,環境心理學的跨學科特點致使其研究方法也是多元的,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採用不同的方法對人—環境系統進行分析與探索。這種多元研究方法的組合可以提高環境心理學研究的自然性與真實性,實現實驗情境與現實情境的最大程度地相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