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史背誦考點:中國新聞業務發展史

來源:文萃谷 3.01W

2017考研已經進入最後一個多月的衝刺階段,針對準備考取新聞傳播研究生的同學們。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中國新聞史背誦考點:中國新聞業務發展史,供參考複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中國新聞史背誦考點:中國新聞業務發展史

第一部分 中國新聞業務發展史

  一、近代新聞事業的傳入

1840s-1890s中文報刊的業務狀況:

①在印刷上,雕版→鉛印→石印,但雕版到1890s仍然存在。印刷機長期用畜力或手搖的,直到1890s申報才使用了煤氣印刷機。

②在版式上,鴉片戰爭前後,多是中國土紙印刷的線裝書式。60年代出現了一些用進口白報紙印刷、仿照外文報紙版式的報紙。但70年代《申報》創刊後卻出現的倒退。

③在編排上,大都流行一種格式:首論説,次為上諭、宮門鈔、轅門鈔,再次為各省各埠要聞,末為本埠要聞。

④在寫作上,由外人編撰的中文報刊,新聞還較為記實、 簡潔。但1870s後,一批舊式文人蔘加了編撰,混淆文學與新聞的界限。新聞從業人員素質差、地位低。

⑤出現了新聞畫、畫報;大都刊登文藝作品;日益重視 經營,廣告增多。

⑥中文報刊的外國主辦者們,出於自身利益,或不用西報版式,或任憑鬼神、風月氾濫,或從通俗轉向高雅。所以外人雖將近代報刊的基本業務模 式帶入中國,但並不是中國業務水平的推進者。

  二、民族近代新聞事業的產生

第一批國人自辦報刊:在形式上大多模仿當地中文外報。少數報紙如《循環日報》則在政論的寫作上有所革新,其緊密聯繫現實、重視思想而不拘泥於形式的原則,在當時有一定影響,並對時務文體的形成起了推動作用。

國人第一次辦報高潮:

①出現了一批文摘報。這些報刊大多是綜合性的,內容豐富。

②出現了一批純白話報刊。維新派創辦這種報刊目的是擴大讀者面,廣開民智。

③出現了一些文藝小報。這些報紙以刊載文藝小品和社會趣聞為主,主辦者大都是有一定愛國傾向的落魄文人。這些小報往往以“諷世”、“覺世”標榜,但消閒和牟利性都是很明顯 的。

④創辦了一些婦女兒童報刊和專業、行業報刊。

⑤出現了一些官報。拒絕議論,業務最落後。

維新派報刊:

①提高了論説水平。有些還夾敍夾議。

②創造出了時務文體。

③新聞不多但對新聞的態度嚴肅。批評獵奇、造假。

  三、清末民初

1. 資產階級革命派

①言論的加強。1)篇幅大。2)文風上大多是新民文體,比時務文體更嚴密犀利、學識水平更高、更通俗。3)出現了時事短評。

②新聞的加強。1)社會動盪,讀者對新聞的需求迫切。交通和電訊的發展又有利於消息的傳遞。2)許多報刊重視特派記者,但專門派本社記者赴外地採訪突發新聞的情況還不多見。 3)新聞分類變化,政治新聞最受重視。4)體裁和寫作有所進步。5)報人素質提高,地位提高。

③編輯的進步。1)西式版式普及。2)打破首論説 的框框,開始用標點斷句,欄目設置變細。3)標題有革新。4)大都設有文藝副刊。圖片和漫畫受重視。

④普遍重視發行和廣告。力圖辦成資本主義企業

2. 國人第二次辦報高潮:

①新建政權機關報取代前清官報。

②經濟、教育、婦女報刊大量出版。

③出現了國人自辦通訊社。

3. “二次革命”、一戰爆發後政論的衰退和新聞的加強:

①由於袁、段等軍閥的暴政,又由於黨派報刊宗旨、思想水平的下降,政論即易賈禍,又不再 為讀者所看重,因此政論在報上的篇幅劇減。有的報紙為擺樣子,還發幾篇四平八穩的政論,有的則只有一點不痛不癢的短評。

②一戰爆發,刺激了人們對新聞的需 求,電訊大增。因電訊過於簡略,記實性、解釋性、述評性的報道也乘時湧現,不少通訊是第一人稱寫法,翔實生動,夾敍夾議,較受歡迎。上海等地大報紛紛增聘記者,並重點聘請優秀記者駐首都,如黃遠生、邵飄萍。

  四、新民主主義新聞事業的形成

1. 民營報業 《申報》、《新聞報》向現代企業化報紙發展。

2. 五四時期的重大變革

①白話文和新式標點的廣泛運用。《新青年》起了帶頭作用。

②報紙編排的改進和四大副刊。

③國際通訊報道的加強。1)背景:一戰後世界革命運動 高漲,把中國和國際政治鬥爭緊密聯繫起來,人們更關注國際形勢。同時路透社壟斷了在中國的發稿權,無法滿足需要。2)俞頌華、瞿秋白訪俄。3)周恩來的旅歐通信。

  五、十年內戰時期

1. 民營報業(245) ①《申報》與《新聞報》;②《時報》等其它民營報紙;③都市日報

  六、大革命時期

1. 根據地新聞事業

①注意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但左傾錯誤也導致了對批評對象的.“無情打擊”。

②依靠羣眾辦報,實行通俗化方針。建立了羣眾性通訊網;重視讀者反饋;普遍組織讀報組。但在左傾影響下,文風上也多少染上了洋八股的習氣,不少文章、標題採用外來語和音譯詞彙,增加了讀報困難,甚至鬧出笑話。

2. 《申報》的進步改革

  七、抗日戰爭時期

1. 《解放日報》與《新華日報》的整風

2. 各根據地的改版、全黨辦報運動、黑板報運動、讀報組、全軍辦報。

  八、解放戰爭時期

反客裏空與反左

  九、建國初期

1. 對私營新聞事業的業務改造:一些私營報紙思想性、羣眾性差,不時刊出低級庸俗的東西。

2. 報紙的業務改進:①組織方面。從各自為政的採、編、通訊聯絡三大塊改為編輯部門統一領導,按社會生活的不同方面分部。編輯部注意抓以下工 作: 1)建立通訊員網和讀報組。 2)重視來信來訪。設來信專欄,有些來信放在一版,甚至設過專版。 3)批評與自我批評。 4)實行通俗化改革,放下 架子,為讀者着想。②經營管理方面。開始實行經營“企業化”。轉變長期供給制思想,逐步達到經費全部或大部分自給。但對經營管理的重視仍不夠。做法:  1)注意廣告與副業經營。 2)實行民主管理,並建立統計、預算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3)厲行節約,並使用國產紙。 4)正確調整報價,提早出版時間。③ 編輯方面。規範語言與標點;從直排變為橫排。

3. 《人民日報》1956年的改革:①具體要求:擴大報道範圍、開展自由討論、改進文風。

②做法。 1)發揚全黨辦報傳統。取得了中央的支持。 2)編輯部人員開展報紙工作討論,思想解放,措施落實。 3)發動讀者參與改革,廣泛徵 求讀者建議。 4)研究國內外報紙的有益經驗。③改革成果。 1)報道面擴大了。 2)言論質量提高了,短小精悍,開展了自由討論,文風拘謹的情況逐漸改 變。 3)讀者的聲音增多了。 4)創辦文藝性綜合副刊,思想、趣味、知識性兼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