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攬雀尾練習談

來源:文萃谷 1.93W

攬雀尾之棚、捋 、擠、按四式,即沾、連、粘、隨,是“捨己從人之定步推手”之基礎。棚式推手,捋 式推手、擠式推手、按式推手是基礎的推手四式。

太極拳攬雀尾練習談
太極拳攬雀尾練習談

楊振鐸傳103式、或李雅軒傳115式的楊式太極拳,大部分拳式、架子,皆源自攬雀尾或攬雀尾四推手之變招。自腰以下,下肢之變招似乎不多,但其難度卻未稍減。左右腳、腿之虛實相生、虛實轉化,於多數拳式,大抵是相同或相似的。故練習攬雀尾,至關重要,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攬雀尾是太極拳的基礎式。棚、捋 、擠、按,一氣呵成,缺一即不成包羅萬象之勢。楊澄甫釋攬雀尾推手,有棚、 擠、按四式,為其整體拳勢,有志於求太極拳之真的練拳者,須知此四式推手,整體並重,而不應重此輕彼。

自起勢起之整套太極拳,有一百多拳式,如以拳功兼練為綱,實以起勢和攬雀尾四式之習練最為緊要。

練習初期,學拳者可用一部分時間,用於腰以下的胯、腿、膝、足之虛實相依、相生之習練,上肢則由其自然鬆弛下垂。

左棚接起勢,身軀重心向左逐漸移動,左膝漸屈,在此過程中,腰部有向右旋轉、向左移動、向下沉降三個動作同時進行,均須極柔軟、極輕靈、極沉着、極均勻,腰部向左移、向下動相融合的動作,帶動下肢,使左下肢極均勻、極輕柔地旋轉沉降,其螺旋勁似乎有入地三尺之勢,而右下肢則漸變虛步。至左下肢沉勁最大,膝位最低時,為“單沉”,腰部旋轉帶動已變虛步的右腳鬆動自然地轉動,約轉45度,上身和脊背亦隨腰轉而轉向右側。由左向右的旋轉,由上往下的(立身中正的)沉降,以及由右向左的(也是立身中正的)移位,須融為一體。腰脊同動、同移,帶動肩、上臂、肘、小臂及掌完全被動的動作,逐漸形成右上左下如抱球狀的臂掌位置。

此處為太極拳起勢之尾、攬雀尾之始,乃不同拳式之交接處,十分緊要。當上肢形成右上左下如抱球狀的臂掌位置時,身體已右轉下沉,左腳漸虛;轉腰之勢,帶動左腿向右旋轉,再帶動左腳向右腳靠攏,再邁步。此時左髖骨、左膝骨均須完全放鬆,小腿與左腳毫不用力,牢記“主宰在腰”四字。

此時身體重心應在右足立腳處之內左側,而不在右足接地處。

身向上起時,應為腰向左旋轉、向前方移動、向上拔起三種動作交相滲透複合,繼而帶動右大腿,以右髖骨為支點向左旋轉、向前方移動、向上拔起;右膝以下的小腿和右足皆不用力,亦不着力;不可應用絲毫蹬力;用蹬即僵,也練不出鬆彈力來。

“鬆彈力”這個詞,為李雅軒所創。他釋之曰:“兩腿如車箱下之大盤簧,要有很大的鬆彈力,又如載重之船舟,漂浮於江面,沉重而又有動盪的樣子,所謂動盪,不是自動,而是因水濤之動而動。太極拳就是要練出腿上的這種彈力功夫來。”

人下肢彈力的發勁,只在膝蓋上端的大腿二頭肌;故練拳當以沉勁、彈力為主,不可着意前推。

如果意在膝下或足端,用蹬力,是常人走路、上樓梯的習慣。此習慣得須在練太極拳過程中逐步消除。

小腿、膝、足空若無物,才能得鬆彈力;得鬆彈力,小腿、膝、足才能空若無物。如此日復一日,在盤架子時,整個身體多次自然下沉,有時似乎有往上彈回一、二次之勢。這才能謂之鬆彈力。太極拳之沉勁、彈力才能練成。

下肢鬆彈力的關鍵部位在腿二頭肌,即在大腿前上部的那塊突出的肌肉。這些肌肉,像彈弓一樣儲存能量,並且能以突然爆發的形式釋放出來。能量注於下,可使腿極其快速地突然彈向前方;能量注入螺旋旋轉的腰部,經由大鬆大軟的體、肩、臂、手,形成“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的內勁。“發於腿”這三個字,説清了內勁的關鍵來源在於大腿的二頭肌。

駿馬就是利用腿部二頭肌中類似彈弓那樣的特性奔跑.

英國動物學家阿蘭·威爾遜拍攝了良種馬奔跑時的慢鏡頭照片。二頭肌為這種至關重要的前踢運動提供80%的力量。奔馬、蚱蜢和跳蚤,都是利用類似的彈弓機制迅速加速,大型動物也是靠這種彈弓機制奔跑的。

有一些名家太極拳傳人著書立説,用蹬力來求釋雙足之變勢,恐怕是欠妥的。

攬雀尾的棚、 捋、 擠、按四式,在腰以下,主要練的就是下肢的鬆彈力。

“雙沉”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境界;是雙足、腿虛實交替,陰陽互易的瞬間。在這一瞬間,全身重心適在兩足正中,上肢大抵為“開勢”,虛領頂勁,層層骨節皆鬆開至最大限度,吸氣和呼氣亦在極度柔和的交接處。自腰以下,則為左右並沉,其意相同,內勁亦相同。就整體而言,腰以下,為下沉之勢;腰以上,骨節皆鬆,氣貫腰脊,即為“拔背”。

自“雙沉”起,身、腰或向前,或向後,均旋轉往下。腰為軸,為唯一“主宰”,帶動上下肢之變動,變為一實一虛。此虛實之變,極輕、極柔、極勻、極鬆。拳式到腰及上身達到一式之結尾處,一足已是“實”之至,另一足則是“虛”之至。而腰及上身緊接着變式時,腰以下還可以有極短時間的.自然輕柔的極少量之下沉,以練成圓弧狀的變換以及下肢的鬆彈力、反彈勁。

太極拳全部拳式的主宰及樞紐,皆在腰。腰有旋轉、進退、上下所構成的螺旋式橢圓圈,或正、或斜、或大、或小,或偏圓、或趨扁,或左側、或右側,變幻不定,其要點在於兩拳式交接處、交接時,腰部的旋轉務須成圓弧形,切忌直來直去,形成尖角。否則就不能練成上、下肢的“纏絲勁”和“鬆彈力”,也不足以言太極。

李雅軒倡言曰:彎曲的下肢,形成直角即可,膝部不必彎曲伸出在足底之外。此説出自楊澄甫之《太極拳之練習談》,比較適合中老年人練拳,亦較易得輕靈鬆軟之要訣,並可兼得“沉勁”。但若移形換步,膝部勢必還要彎曲超過直角,身體重心才能前移,故練拳時亦不宜過分拘泥於“形似”。

陳式太極拳拳式整體較低,較適合於年青練拳者;但練之不當者,易致蹬力,更易致拙勁。左右下肢由實變虛或由虛變實,須力求輕靈鬆軟勻整。這幾個字,特別“勻整”二字,是腿部虛實、陰陽變換的要領。太極之意,惟存乎一心耳。

左右上肢之動,以腰為軸,以腰部螺旋勁為原動力,帶動上下肢體;雙肩極鬆軟,肩關節完全鬆弛,從而甩動上臂,乃自然得“沉”肩之勢;肘部亦自然下墜,名為“墜肘”。左右上下臂動作路線皆為曲線,有時左略慢右略快,有時反之,從而形成“開合”之拳勢。

在瞬間“雙沉”甫過,左肩鬆動,為轉動關節,左上臂略往上舉,左小臂、左掌皆無絲毫僵力,自然向左耳近處下落,再以腰轉動帶動左上臂轉圈,左小臂左掌隨之向右、向外、向上移動。在攬雀尾式中,棚、 、擠、按之左臂、掌、膝如此動作,練之既久,才能得其大鬆大軟。其後的摟膝拗步,雙倒攆猴……,皆如是。舉一而反三,右臂亦遵此理此道而逐日練習,即可得楊澄甫《太極拳之練習談》所曰:“兩臂骨節均須鬆開,肩應下垂,肘應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運臂,以氣貫指,日積月累,內勁通靈,其玄妙自生矣。”之高境界,真功夫。

李雅軒稱,推手或過招應以沉勁為主,不過雙臂由合而開、腰旋轉由下而上時,亦可以發勁。動向上方的鬆彈力與旋轉力相結合,亦不失為太極拳的優勢。

清代之陳發枝曾以背部彈諸弟子於三丈之外,可見太極拳之鬆彈力與過招,原不限於雙掌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