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臨檢基礎專業知識:漿膜腔積液

來源:文萃谷 8.03K

導語:人體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等統稱為漿膜腔。在正常情況下僅有少量液體,主要起潤滑作用。正常人漿膜內少量液體來自壁層漿膜毛細血管內的血漿濾出,並通過髒層漿膜的淋巴管和小靜脈的回吸收。

2017年臨檢基礎專業知識:漿膜腔積液

【正常值】胸腔液<20ml,腹腔液<50ml,心包腔液約為10-30ml,關節腔液0.1-0.2ml。

漿膜腔積液:當漿膜有炎症、循環障礙,惡性腫瘤等病變時,漿膜腔液生成增多並積聚在漿膜腔內,其性質也發生變化,此時稱為~。

漏出液:一般為非炎症性積液,在正常情況下,組織液不斷被重吸收,液體在毛細血管內外移動的方向取決於四個因素:

1、毛細血管血壓;2、組織液膠體滲透壓;3、血漿膠滲壓;4、組織液靜水壓;

有效濾過壓=( 毛細血管血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滲壓+組織液靜水壓)

  則漏出液的形成原因:

1、毛細血管血壓升高;2、血管內膠體滲透壓下降;3、淋巴迴流受阻;4、水、鈉儲留:

滲出液:多為炎症性積液,炎症時由於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質作用使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液體、血管內大分子物質(如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等)和各種細胞成分等從血管內滲出到血管外和組織間隙及漿膜腔,形成積液。形成原因見下:

1、感染性:如化膿性細菌、分枝桿菌、病毒或支原體等。

2、惡性腫瘤:產生血管活性物質,使漿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3、其他:如外傷、化學性刺激(血液、尿液、膽汁和胃液)、風濕性疾病等也可引起積液。

  標本的採集

一般由臨牀醫生行漿膜腔穿刺術獲得;採集標本分4管留取,

第1管細菌學;第2管化學和免疫學;第3管細胞學,第4管觀察凝固現象。

常規及細胞學檢查宜用EDTA-K2抗凝,化學檢查肝素抗凝。

注意:送檢和檢測必須及時;如不能檢查應該加無水乙醇放置於冰箱保存。

  漿膜腔積液的顏色

正常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腔液為清亮、淡黃色的液體,病理情況下可出現不同的顏色變化。一般滲出液顏色深,漏出液顏色淺。

  【異常顏色和臨牀意義】

①紅色:為血性。可由穿刺損傷、結核、腫瘤、內臟損傷、出血性疾病等所致。②膿性淡黃色:化膿性感染乳白色:由化膿性感染時大量白細胞和細菌、胸導管阻塞或破裂時的真性乳糜液或含有大量脂肪變性細胞時的假性乳糜液所致。有惡臭氣味的膿性積液多為厭氧菌引起的感染所致。③綠色:由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所致; 棕色:多由阿米巴膿腫破潰進入胸腔或腹腔所致;④黃色或淡黃色:可見於各種原因的黃疸;⑤黑色:由麴黴菌感染引起;⑥草黃色:多見於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積液。

  漿膜腔積液的量

正常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內均有少量的液體,但在病理情況下,液體增多,其增多的程度與病變部位和病情嚴重程度有關。可以從幾毫升—數千毫升不等。

透明度(清澈、微渾、渾濁)

正常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腔液為清晰透明的.液體。積液的透明度常與其所含的細胞、細菌、蛋白質等程度有關。

滲出液呈不同程度的混濁,乳糜液因含有大量脂肪也呈混濁;漏出液一般清晰透明。

  凝固性

漏出液一般不凝固,滲出液往往可以自行凝固或有凝塊出現。

原因:纖維蛋白原作用,滲出液中含有纖溶酶時可降解纖維蛋白。

  比重

取決於蛋白質含量,漏出液小於1.015,滲出液大於1.018。

漿膜腔積液的pH

隔絕空氣,及時送檢

漏出液:7.455-7.465;滲出液:6.87-7.39

  【臨牀意義】

1、胸腔積液:pH<7.4,炎性積液;pH<7.3,伴有葡萄糖減低,提示有併發症;pH小於6.0,多由於胃液進入胸腔,見於食管破裂,嚴重膿胸。

2、腹腔積液:伴有感染時,細菌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增多,使pH減低。pH小於7.3對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為90%。

3、心包腔積液:明顯減低可見於風濕性、結核性、化膿性、惡性腫瘤性、尿毒症性心包炎等,其中以惡性腫瘤性、結核性積液減低較明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