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綠化景觀設計

來源:文萃谷 2.05W

人們對道路的要求,不僅要求交通方便,同時要求有良好的景觀與之配合,達到更方便舒適的視覺心理感受。近年來城市道路景觀綠化發展迅速,因房地產業興起也客觀造成居住小區範圍內道路綠化景觀日益改善,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道路綠化景觀設計

  一、道路景觀的構成

道路景觀的構成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是內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紅線以內的東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三類:

1、實用性:路柵、路障、路燈、路鍾、坐椅,電話亭、郵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橋等;

2、審美性的:街道樹、花壇、噴泉、雕塑等户外藝術品,地面藝術鋪裝等;

3、視覺傳達性的:交通標誌、路標、路牌、海報、地面標誌等。

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築,建築是形成道路空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路兩側建築的構成形式、物質功能、視覺印象以及社會職能,決定着道路的空間特點;同時,建築的形式與結構代表着一種理念與精神,無聲地陶冶着人們的情操,如革命家蔡元培所説:“建築者,集眾材而成者也,凡材品質之粗精,形成之曲直,皆有影響於吾人之感情。”

  二、道路綠化目前存在的問題

1、盲目栽植大型喬灌木, 忽視了綠化與地下管網、架空線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網的地段上使植株生長勢減弱,甚至因根系無法伸展;再有架空電線的下面盲目栽植大型喬木,產生樹線矛盾不得不疏枝,影響了美化效果,(例如大連工業大學前機場一側的行道樹,因樹形較大枝葉茂盛,容易招鳥類聚居,以致每年都需要“剃光頭”,以保證機場正常運行)。

2、片面強調綠化,忽視道路的交通功能。例如大連莊河,在人行道上栽植樹型不緊湊的灌木,影響步行或騎車;在較窄的分車帶上密植大量的喬灌木,阻擋了行車視線,以至於看不清路口,行車在環島上,這一矛盾更為突出。

3、設計形式單調且過於封閉。主次幹道千篇一律,沒有特色,沒有創新,缺乏生機與活力。分車帶兩側欄杆過高,顯得道路擁擠,影響市容。

4、盲目選用外來植物品種。只顧眼前效果,不考慮長遠利益。選用未經引種馴化的外來植物品種,結果因不適應當地生態環境而逐漸死亡。不但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影響綠化的整體效果。

  三、道路綠化應注意的問題

(一)認真調查道路的周圍環境和立地條件,為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調查的指標有:周圍綠化現狀(綠化的佈局、樹種及長勢)、土壤性質及地下、空中管線和大型公共場所。

(二)仔細分析,合理規劃。道路綠化包括行道樹、分車帶、中心環島和林蔭帶四個組成部分,為充分體現城市的美觀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條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綠化規劃在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同時,四個組成部分的佈局和植物品種的選擇應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對統一。

1、行道樹以冠大蔭濃的喬木為主,側重落葉類,夏季可遮蔭,冬季可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間距5~8米,在有架空線地段,應選擇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樹種。

2、分車帶是道路綠化的重點。應結合自身寬度、所處車道性質及有無地下管線進行規劃。位於快車道之間的分車帶,以草坪和宿根花卉為主,適當配以小型花灌木。位於快、慢車道之間的分車帶,寬度為2米以下或有地下管網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為主;寬度在2~4米且無地下管網的,可採用灌草結合的方式,做靈活多樣的大色塊規劃設計;寬度為4米以上且無地下管網的,除灌草結合外,還可配以小型喬木。

3、中心環島地處道路交叉點,目的是疏導交通,要求綠化高度在0.7米以下,為使司機和行人能準確地觀察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可採用小喬木和灌木、花、草結合的方式進行各種幾何圖案或變形設計。

4、林蔭帶以方便居民步行或遊憩為前提,參照公園、遊園、街頭綠地進行喬、灌、草、花的合理優化配置;同時,可佈置少量的園林設施,如園路、花架、花壇、園桌、園凳、宣傳欄等。

  四、道路景觀的營造

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功能是庇廕、濾塵、減弱噪聲、改善道路沿線的環境質量和美化城市。在交通空間裏,有各種不同出行目的人羣,在動態的過程中觀賞道路兩旁的景觀,產生了不同行為規律下的不同視覺特點。我們在設計道路時,須充分考慮行車,行人的進度和視覺特點,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將路線作為視覺線形設計的對象。提高視覺質量,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設計中,應以不遮擋視線為標準,同時又能給人以賞心悦目之感。譬如,在拐彎處不應種植大灌木或小喬木。道路綠化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遮蔭、降温。四季的變化使植物的外觀形態隨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植物。炎炎烈日下,行車和行人需要一個宜人的交通環境,濃郁的綠蔭能使人感到絲絲清涼,煩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緩,有利於交通安全;其次,個人認為道路綠化也應注入文化內涵,體現當地的特色,形成這個城市特有的標誌:

1. 道路區域的主題體現

每個城市分為若干個區,每個區域劃分有自己的依據,每個區域最好設置建造屬於自己的景觀標誌,以便進入該區域的'明顯標誌。

2.文化特色

每條主要道路形成自己的景觀特色,可以利用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來營造體現,也可以冥想未來,來展示以及提高這個城市的整體風貌,也利於平時對道路的劃分的辨別與記憶。

3. 景觀燈小品等的設置

在建造景觀綠化的同時,點綴小品,景觀燈與其所在的景觀設計主題融合,亦能增加各個道路的不同之特色。

4. 尊重歷史以及安全性

充分利用不同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等優勢,挖掘城市道路綠地景觀的地方特色。不同的城市因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傳承的不同,表現出各異的特性,在追求景觀特色之餘,應該尊重歷史,更應該注意景觀營造的各方面的安全問題。

5、同時,道路綠化應注重:

a、道路綠化的生態原則。生態是物種與物種之間的協調關係,是景觀的靈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層次配置,喬灌花、喬灌草的結合,分隔豎向的空間,創造植物羣落的整體美;

b、科學性與藝術性原則。既要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習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的構圖原理體現植物個體及羣體的形式美,即符合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的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的四大原則。

c、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根據本地區氣候、栽植地的小氣候和地下環境條件選擇適於在該地生長的樹木,以利於樹木的正常生長髮育,抗禦自然災害,保持較穩定的綠化成果。

正如《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書中所説的那樣:“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也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也就沉悶。”街道不僅僅是連接兩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人們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延續變遷的載體和見證,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構成區域文化表象背後的靈魂要素,上海浦東的世紀大道、南京東路步行街、外灘濱江路景區、蘇州觀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範例。因此,加強道路建設,講究道路空間的藝術設計,追求“骨架”與整體的平衡和諧,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