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2-3歲兒童的繪畫創作活動的技巧

來源:文萃谷 1.24W

剛進託班的時候,許多幼兒都能拿起彩筆隨意地亂塗亂畫。對他們來説,彩筆就是一種玩具,能畫出線條是這種“玩具”的特殊功能。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説,最初的塗鴉其實就是遊戲的過程。因此,在組織2~3歲託班幼兒繪畫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重視幼兒的藝術體驗,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繪畫活動中提高審美和想象的能力。

開展2-3歲兒童的繪畫創作活動的技巧

  一、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先了解繪畫對象再創作作品

想象和創造是對原有知識經驗進行重新組合與再創造的過程。對於2~3歲託班幼兒來説,他們的感知經驗很少,已有的表象較為貧乏。在開展繪畫活動之前,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幼兒對繪畫對象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如幼JL第一次使用記號筆繪畫“我自己”的時候,瞭解人的五官和軀幹是創作繪畫作品的前提條件,教師結合“小手爬”的音樂遊戲,與幼兒一起講述“我們的身體以及五官的構成”,出乎教師預料的是,有的幼兒在講述人的五官時非常完整(甚至注意到了眼睫毛)。

遊戲之後,幼兒的繪畫作品中表現出對先前瞭解的表象的遷移,幼兒還發揮想象,為自己加上了圍巾和小包等。。.又如繪畫活動“我愛洗澡”開始之前,教師和幼JL--起興致勃勃地將他們收集來的洗澡用品進行了整理。對於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2~3歲託班幼兒來説,手裏拿着自己熟悉的物品比單純、抽象的提問或回憶要有趣多了,最後教師把幼兒表達比較清晰、完整、有特點的洗澡用品進行了歸類展示。在繪畫活動中,幼兒高興地觀看了同伴洗澡的照片,並聽着i我愛洗澡?的歌曲模仿洗澡的動作。在充分了解、認識繪畫對象的基礎上,幼JL用畫筆盡情演繹了他們眼中的世界,作品中充滿了童趣。

  二、提供多種繪畫材料,體驗成功感

2~3歲託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對自己活動的控制性以及小肌肉-的動作發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支配的能力較差。因此,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對繪畫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鬆獲得成功。記號筆、水彩筆、蠟筆和水粉筆是比較常見的繪畫工具,而紙張的可選擇餘地則較大,如較硬的卡紙、色彩豐富的手工紙以及普通的'白紙等,不管提供怎樣的紙張,教師都應讓幼兒自由挑選喜歡的顏色。

根據繪畫主題的不同,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繪畫的輔助工具。如可以用青菜實物結合綠色顏料,拓印出“夏天的森林”,用橡皮筋結合藍色顏料彈出“雷雨”的情境等。豐富有趣的繪畫材料會讓幼兒覺得繪畫的過程就是在玩遊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

  三、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使無意塗鴉變成有意繪畫

研究發現,幼兒的繪畫會經過無意和有意兩個階段,2~3歲幼兒剛開始的塗鴉是無意的亂畫,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幼兒漸漸説出自己畫的是什麼,使無意塗鴉逐漸轉為有意繪畫。但是由於2~3歲幼兒思維的特點,他們所認為的事物不會固定不變,如他們畫了一個圓,上一秒鐘可能是蘋果,下一秒鐘可能變成餅乾了。有的幼兒即使説得再好,在集體活動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不願意表達,這需要教師反覆的鼓勵和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後,幼兒能思路清晰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繪畫作品。

基於2~3歲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如果教師在繪畫活動之前未對幼兒提出任何要求,畫面很快就會變得一團糟。在繪畫活動中,一定的技能練習還是必要的,但教師要注意千萬不能使其變得枯燥。同樣是線條的練習,可以通過“畫毛毛蟲的腳”來練習短線條.也可以通過“畫羽毛球拍”未練習長線條。通過小組和集體活動交替進行的教學形式,使幼兒更加自由、目王地暢遊在藝術的海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