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散文:撫往追今思人生

來源:文萃谷 4.83K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寒暑更替,往事如煙。不期然間,已逾二十春秋,追思過往,則恍然一夢。人生路上的光影變幻,無論是失意時的憂傷,還是成功時的喜悦,所有這一切,都隨幾杵疏鍾,掩映於煙雲滄桑之後,漸逝漸遠。但有些事物,一旦存在於人們的心中,便永不磨滅。

優美散文:撫往追今思人生

於是長庚獨明之際,彼此便於有意無意之間,將思緒化為一葉小舟,飄搖於記憶的汪洋之中。以懷思為槳,慢慢的蕩在心湖,拾取那些盛滿了感慨的瓶來。待到靠岸後,以歲月為線,憑人物作針,將其穿綴成一串記憶的風鈴,懸於心頭的窗櫺之上。每當清風來時,叮噹作響,聽之聞之,則思緒翩然,無聲之中,勾起那些沉浮的人與事來。浮雲舊事也由此而變得温柔多情,腦海中殘存的那些歷久彌新的場景,此刻,便恰如遠處地平線上的那條直線。雖可望不可即,卻總是在我們失意和落寞時,送來舒心的慰藉,一如軟風,用以撫平心靈的創傷,蕩盡生活的困苦。

而其獨處靜思時,那些片段,則又蜕變為一縷縷的情懷,在伸出觸手撫慰心靈的同時,又沿着心脈攀向靈魂的深處。而後,以極舒適的方式,於不知覺間,與我們融為一體,隨着歲月的彌深,積澱的愈益醇厚,總在我們孤獨彷徨時,予以温潤如老友般的指引與勸慰。情思也不斷延伸,從而遙想到現在和將來。想到彼此山遙路遠,川隔水重,以致於音訊無達。亦不知自一別之後,境遇幾何,唏噓不勝之際,感慨系之而來。於是千般不甘,萬種悔恨,都付與滄煙落照,只剩得幾尺殘軀,一腔愁懷。

歲月悠悠,隨着落花流水悄然逝去,世事碌碌,帶着光陰默然消失。我們幾乎沒有心思留意天上的雲今日飄自何方,明日飄向何處,更沒有閒情看昨日花瓣落幾何,今日綠葉黃幾許。可我們總會老的,也許只有在那時,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時間意識、生命意識才會驚濤拍岸似的,時時叩擊我們滄桑的心扉。午夜夢迴的時候,便會反躬自問:我們這一輩子究竟追求什麼?又獲得了什麼?也許平日裏總是將精力放到追求物慾與虛榮的滿足,而不曾有半點寄託在親友之上。

人生,有時輕似風,淡似水,有時竟也濃似油,烈如酒。我們雖難耐時間車輪的磨礪,但是可以將人生循環到瞬間,亦可以將瞬間延伸到無限的悠遠之中。人總是要死的,但死去的只是肉體,而不是精神與回憶。當我們有一天在走出人生的迷茫,回首身後的步履時,便會時刻想起那些令自己無限感動的人與事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相信在過去的歲月中,彼此或多或少都有幾知心知人,也定有獨屬於彼此之間的約定或是祕密。但卻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漸漸的疏遠了起來。並隨日常的.忙碌,懶於梳理心緒,而越發的遺忘了當年彼此曾鄭重其事的説一些“永遠記得”、“一輩子”之類的話。但我們就是這樣,總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才知道悔不該當初。

但恰是這些生命之中的過客,並由這些過客所演繹的故事,將我們的人生點綴的搖曳多姿,此時的追思,也似乎有了幾分詩意。或為懷想昔日的摯友、或為感念舊時的光陰、抑或為追憶遠去的親人。凡此種種,皆為過往。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好在,此刻的我們,在名與利的沖刷之下,內心深處仍固守着一處乾淨的地方,用以盛放這些過往。但過去終究屬於歷史,過分的沉溺其中,而不憐取眼前人亦不可取。須知道,我們的存在並非只代表着我們個人。同樣的,那些總在我們風雨交加時送來問切、孤助無力時予以援手,默默地守候、關注和祝福我們,而獨享平淡的人物,才更值得我們珍惜。

慶幸的是,現在的我們一切都還來得及。看看青霜銀絲的父母,想想過去的所作所為;默數身邊的知己好友,暗忖平日的回報付出。“子欲養而親不待”,“高山流水遇知音”。也許此刻的我們,仍不能承擔起許多責任。但至少可以使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遺憾,多幾縷回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