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1.42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10篇)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分橘子”,課本第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分橘子的實際操作過程,初步瞭解餘數的含義,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結合實際操作,經歷用豎試表示有餘數除法的過程,並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餘數除法的豎試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課件出示14個橘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如果每盤放4個橘子,14個可以放幾盤?(教師板書)

二、 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2、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師:從題目中你們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盤放4個橘子,總共有14個橘子。

師:題目要求我們要怎麼分?

生:每盤放4個(平均每盤放4個)

師:那題目要我們求什麼?

生:14個可以放幾盤

師:根據這些信息,誰知道該怎麼列式呢?

生1:從14裏減去3個4等於2,所以可以放3盤;(14-4-4-4=2)

生2: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得出結論可以放3盤,還剩2個。

生3:可以用除法運算列算式:14÷4=3(盤)……2(個) ,説明可以放三盤,還剩2個。

3、教師與學生合作擺一擺,驗證以上結論是否正確。

4、介紹用豎式解決以上問題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14÷4=3(盤)……2(個)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説明每一步的含義:

先寫“廠”,表示除號,把要分的14個橘子,也就是被除數寫在“廠”的裏面。把每盤的橘子數4,也就是除數寫在“廠”的左邊。寫好後,按下面的步驟用豎式計算。

一試商:14除以4,商是幾,寫在哪?根據乘法口訣求商,商是3,相同數位對齊,即商與被除數14的個位對齊。

二相乘:商與除數相乘的積寫在被除數14的下面,相同數位對齊。三相減:從總數14裏減去分走的12,還剩2個,14-12=2,畫上橫線對着個位寫2。

四檢查:看看餘下來的數是不是比除數小,並説説豎式上的每個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的“試一試”和第4頁的“算一算”,“想一想”先由學生獨立解題,再由老師講解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

課本第4頁的第3題。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39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培養學生遷移和口頭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將下面口訣補充完整。

四( )三十六( )九六十三八九( )

2.計算下面各題,並説説自己是怎樣求商的?

24÷8= 28÷4=

師: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學習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彙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説説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麼問題)

三、探索新知

出示課件例2。

1.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有3行氣球,每行9個)

2.引導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並計算出結果:3x9=27或9x3=27。

4.引導學生思考:通過計算我們知道一共有27個氣球,那麼你能看圖列出2個除法算式嗎?

5.學生獨立思考並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組探究算法,説説你們各自的想法。

總結:我們在計算除法算式時,看除數是幾,就想幾的口訣。

四、鞏固練習

1.以開火車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1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2題,獨立思考後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3題,看誰先採到蘑菇,並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訣。

4.完成教材練習八第6題。直接用除法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拓展提升

1.( 2 )x9=( 18 )(答案不唯一)

2.( 27 )÷( 3 )=9(答案不唯一)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一句乘法口訣一般可以列出兩個除法算式。

七、作業佈置

教材練習八第8、9題。

板書設計:

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3x9=27

27÷3=9 27÷9=3想:三九二十七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藉助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經驗幫助學生學習新知。

不足之處:這節課因為有上節課的基礎,要把充分的探究學習過程交還給學生。

教學建議:多做一些相應的練習,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能力。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運白菜”的情境,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發展提出問題,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活動學會正確運用豎式或脱式進行連減的計算。

3.能夠運用連減的有關知識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運白菜”的情境。

教學重難點:

學會正確運用豎式或脱式進行連減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

1.故事導入,同學們,學校的食堂很快就要開伙了,二(1)班的小朋友準備到農場去了解一下蔬菜的情況,小朋友們想不想一塊兒去看看?課件展示:菜場的美麗圖片,最後場景定格在白菜地,小朋友們問農民伯伯:“伯伯,你們今天賣了多少白菜啊?”農民伯伯説:“我們早上才摘了850棵白菜,運走了兩車,一車運了288棵,另一車運了256棵。”

師:二(1)班的同學被難住了,同學們想幫助他們嗎?

2.板書:運白菜

二、互動解疑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看了剛才菜場的情況,你從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説一説從圖中發現了什麼數學信息?

2.結合剛才我們發現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一共運走了多少棵?”“運用了第一車後,還剩多少棵?”“運走兩車後,還剩多少棵?”

3.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前兩個問題,然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4.板書算式。

(1)第一車運走以後,還剩多少棵?

(2)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

三、啟思導疑

從以上解決問題所用的兩種方法中,你發現了什麼?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找回多少棵,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第一種方法是應用連減法,第二種方法是“先加後減法”方法不同,運算順序也不同。

四、實踐運用

1.練一練。

(1)1000-207-168

(2)436―179―36

(3)456-278-132

(4)930-(80+480)

(5)368-(168+127)

(6)1000-185-145

2.用豎式計算並驗算。

(1)368+235

(2)712-284

(3)94+438

3.小軍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車司機,星期一出車時,里程錶的讀數是35千米,每天收車時,小軍都記錄了當時里程錶讀數,共記錄了五天。(單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62410745745928

(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錶上的讀數為什麼是相同的?

(2)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最多?

(3)五天共行駛了多少千米?

五、總結評價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有何收穫?請同學們相互交流。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麼季節進行統計,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願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統計圖,分析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麼?(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説一説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麼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綠色代表什麼?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麼辦?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據

1、調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麼方法調查呢?(生彙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計。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查。

3、彙報交流

三、分析統計結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塗一塗。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現什麼?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自由説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説我們班要轉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呢?説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這麼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麼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查,分組統計,完成統計圖。

六、遊戲

同學們經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生自由説)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自由説)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課本第39-40頁的例題、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三個數連加的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通過交流、比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三個數連加的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談話:老師今天要考你們一年級的知識,有沒有信心?

1.口算。8+5+16+7+39+8+26+5+39+7+37+8+6

2.找出最快最好的辦法,口算出每個三角形上數的總和。

439

557581

問: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的研究怎樣筆算三個數的連加。(板書:連加)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一、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你打算怎樣列式?(指名説)教師板書:85+143+126

2)同桌説一説,你準備怎樣算?(同桌説,再獨立計算)指名説如何計算。

3)再想想還有其他方法嗎?生小組討論。

4)指名説:還可以只列一個豎式:85

143

+126

354

5)你喜歡用什麼方法計算?四人小組説一説。讓學生體會到“只列一個豎式”比較簡便。

2.教學試一試:四、五、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怎樣列式?(指名説)

178+194+236

178

194

+236

□□□

個位上先加哪兩個數比較方便?十位上呢?同桌討論。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幾十,要向前一位進幾。(學生自己完成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獨立計算。提示:想做全對嗎?那要特別認真、細心地計算哦!

53279586

316402117

+125+311+208

做完了想知道對不對怎麼辦?(要驗算)一般用再算一次的方法驗算。

2)同桌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

3)指名彙報,集體核對。

3.想想做做第3題

1)指名説圖意。

2)三個班一共植樹多少棵?怎樣列式

3)學生獨立計算。

4)彙報核對。

5.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獲得了什麼?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第16頁和第17頁例1,練習三第1~4題。不退位減

教學目標:

1、由實際情境引出計算問題,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2、藉助直觀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不退位減的筆算算理,明確相同數位對齊,從哪一位減起,並能夠正確計算。

3、體現計算方法多樣化。

4、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自豪感。

5、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明確相同數位對齊,從哪一位減起的問題。

教、學具:

磁板、圓片。生:數位板,圓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怎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列豎式時要注意什麼?

二、創設情境與導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8年的奧運會在哪裏舉行?有4個城市提出了申請,經過國際奧委會成員投票,你看,這些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北京贏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相信到了那一天,我們國家將會更加強盛。我們小朋友想不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進行愛國主義和好好學習的教育)

三、新授

1、提出問題

根據4個城市的不同票數,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怎樣列式?

(1)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 56-22(板書)

(2)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56-18(板書)

(3)北京比伊斯坦布爾多多少票? 56-9=47

(4)多倫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22-18(板書)

(5)多倫多比伊斯坦布爾多多少票? 22-9=13

(6)巴黎比伊斯坦布爾多多少票? 18-9=9

……此外還有一些加法題。

2、教學例1

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 56-22等於多少?

可以怎樣計算?

(1)50-20=30,3-2=4,30+4=34,用口算。

(2)可以筆算

用豎式怎樣算?先用圓片擺一擺。

A: 拿出數位板,用圓片表示56,再從去掉22,觀察還剩多少?

一生到前面擺,邊擺邊説。

B:試着列出豎式來。説一説列豎式要注意什麼?(相同數位要對齊,可以從個位減起,也可以從十位減起)

5 6 5 6 5 6

— 2 2 — 2 2 — 2 2

43 4

四、練習

1、練習三第1題

先用圓片擺一擺,再列豎式計算,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

2、第2題

填在書上集體訂正。

3、第4題

説説圖意。

樹上有32個桃,摘了11個,還剩多少個? 口頭列式。

五、課堂

在寫豎式計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六、課堂作業

練習三第3、4題。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課本第36-37頁例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問:這幾題都是什麼加法?每題的和最高位都是幾?為什麼都是1?

2.筆算。37+2564+8

問:這兩題在筆算時分別是怎樣加的?

4.導入新課:筆算百以內進位加法時,要先把相同的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這節課我們將利用這些知識,學習萬以內筆算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進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題圖,學習例題。

1.出示問題1: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學生嘗試筆算。

3)指名説計算辦法。

問:從哪位算起?説説個位上相加的過程。

問: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滿了十怎麼辦?十位上的和怎樣寫?

問:百位上相加是多少?為什麼得2?

4)指名學生完整的口述筆算過程。

5)請學生在書上進行驗算,再填寫橫式得數。

2.出示問題2: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請學生獨立探索解決,指名板演。

3)集體核對,説説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4)學生獨立驗算,橫式上寫得數。

3.歸納

1)請你想一想,筆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怎樣算?

(組織學生討論)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3):做筆算加法要將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在書上算一算。

2)彙報。你是怎樣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題

1)先找出錯在哪裏,再改正過來。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彙報。

3.想想做做第4題

1)説圖意。

2)怎樣列式?

3)獨立計算。

4)彙報。

4.想想做做第2題

1)獨立計算。注意對齊數位。

2)你是怎樣驗算的?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8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分蘋果”的具體情境與操作過程,認識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通過具體操作或畫圖的方法解決一些平均分的簡單問題

3.經歷與同學討論、交流的過程,感受合作與分享的愉快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難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淘氣家裏來客人啦,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幫淘氣分一分蘋果好嗎?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學內容,將問題形象化,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

(二)自主探究

出示“分蘋果”情境圖

1.觀察情境圖

從這幅圖當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按份數分,每份有幾個

(1)佈置任務活動

任務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圓圈代替蘋果,將蘋果公平的分給客人。

(2)學生活動,畫一畫

學生在算術本上畫,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3)反饋交流

方法一:1個1個分,分了4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二:2個2個分,分了2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三: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3.按每份4個分,求份數

(1)問題情境

可是這些客人都吃飽了才過來,大家又不想浪費,打算把這些蘋果帶到福利院中去送給老爺爺老奶奶。

(2)分析數學關係

蘋果總共有12個,每4個裝一袋,需要幾個袋子?

(3)學生活動,分一分

學生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4)交流反饋

每4個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説明要3個袋子。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和運用數學語言表達平均分的過程、結果來加深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比較,發現異同點

(1)相同點: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每份4個。

(2)不同點:

①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個。

②總共12個蘋果,每份4個,可以分3份。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平均分問題的兩種不同情境,使學生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為以後的除法做鋪墊。】

(三)鞏固與練習

1.小兔子搬蘿蔔

2.圈一圈,填一填

(四)總結提升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

(二)利於學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動手實踐學生自己領悟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徵,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下面各是什麼角?

説出什麼叫直角、鋭角、鈍角?

組成角的兩條邊是什麼線?

2、家在本子上畫出直角(用三角板)、鋭角、鈍角各一個。

小結:我們已經學習了線段和角,如果把角的兩條邊改為線段,把角的兩個端點連起來會出現什麼圖形?(三角形)

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和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我們已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説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嗎?(紅領巾等)

(2)利於學具,動手做三角形,小組內比一比有什麼不同?

(3)結合複習題,思考討論:

①三角形是幾條線段圍成的?

②什麼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4)鞏固概念。

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對不對?為什麼?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看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條線段,二是要看是否圍成的封閉圖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徵。

剛才大家找出這麼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進一步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啟發學生明確:它們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它們都有三個角,都有三個頂點。

再引導學生概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3、教學三角形的特性。

我們學習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車的車架、房樑架等。為什麼要用三角形的呢?我們來做一次實驗。

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框,讓同學們拉一拉。

先拉五邊形木框。(變形)

再拉四邊形木框。(變形)

後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三角形不變)。

提問:通過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學生動手實踐,老師引導學生明確: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固定不變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徵。

你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嗎?(椅子腿鬆動了,可以固定一個三角形鐵架)

(三)鞏固反饋

1、説説三角形的意義、特徵。

2、三角形有什麼特性?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釐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釐米。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釐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釐米。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提問學生自己的哪個手指的寬是1釐米。

2、讓學生在尺上指出2釐米、4釐米、5釐米、8釐米、10釐米的實際長度。

3、用學生尺量數學教科書的長和寬,並回答量的結果。

4、一名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一名學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長。發現了什麼?引出米尺。讓學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後,提問:“用哪種尺量黑板的長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方便些?”

教師説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釐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釐米作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釐米作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釐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師拿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並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兩人一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家看。

4、量出1米長的繩子,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瞭解這根繩子有多少釐米。教師提問:“1米里有多少釐米?”“也就是1米等於多少釐米?”學生回答後,

教師板書:1米=100釐米。並讓學生齊讀兩遍。

三、拓展運用:

1、教師出示1盤捲尺,告訴學生這是1盤捲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釐米

100釐米=( )米

5米=()釐米

200釐米=( )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指導學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後腳後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拉直,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