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片解説詞的創作

來源:文萃谷 2.89W

專題片解説詞的創作

(一)注意與節目內容的貼切性

解説詞和書面語言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像書面語那樣修飾和行文,必須用能讓人聽得懂的文字來敍述。並且好的解説詞創作應該講究與觀眾及報道內容的貼近性。貼近性是指解説詞要有設身處地和身臨其境的感覺。

好的解説詞必須是能把握和平衡節目本身和觀眾心理的貼近性聽覺語言,對畫面進行補充和裝飾,會使觀眾產生聯想,會使觀眾記憶中的情景再現,並且和眼前的畫面情景產生呼應和交流。精彩的解説詞往往出乎觀眾預料,説出觀眾隱約感覺到但又不是那麼明確,出乎意料而又是情理之中的東西。

(二)注意與其他電視表現手段的相融性

解説詞是和眾多電視表現手段互為補充的一種表現方式,解説詞難有很高的單獨欣賞價值。

成功的解説詞要注意與畫面的情緒和氣氛相和諧,與鏡頭的運動方式、景別、場景相適應,與音響效果、同期聲相協調,真正做到情景交融、聲畫並茂。

解説詞與其他電視表現手段之間應該是互相補充的動態平衡關係。解説詞在節目中,要考慮結構的設計,張弛有度,並要考慮到與前後左右的電視手段的關係。解説詞與其他手段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個整體始終處於變化的動態平衡中,而動態平衡取決於節目內容的需要。這個整體要引導觀眾進入一種更加和諧美妙的氛圍中。

(三)注意與節目情感和韻意的配合性

與電視新聞相比,電視專題片更深刻、更詳細、既要交待事物的來龍去脈、矛盾的發展與解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要對事物進行細微的刻畫和氣氛的渲染,更注重藝術技巧的運用,更注重原型的刻畫,更注重情感和意境,調動一切藝術因素去感染觀眾。

電視專題片的情感與意境,是畫面與解説詞共同作用的結果。一組畫面可以讓觀眾產生一千種思考,而能否讓觀眾按照創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則完全決定於解説詞的情感與意境。

意境的構成要求情景交融,往往是對具體可感的形象內化後的精神體驗。意境的獲得不是感官,而在心語。

優秀的電視專題片,總是情與景、意與境的交融和統一,從而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四)注重自身的含蓄與精煉性

電視專題片要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要求創作中表現手法的含蓄與簡約。電視專題解説詞講求含而不露,留給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讓觀眾更為主動地參與到節目中來,從欣賞中達到互動的效果。一篇好的專題片解説詞要求情景上的實寫與意境上的虛寫相統一,做到引而不發,把主動權交給觀眾。

解説詞應具有思想穿透力,不僅要包含深刻的內涵,而且還必須符合審美心理時空的超越性。解説詞要根據需要壓縮或延長客觀時空,或縱覽上下五千年,或雕刻數分數秒,因此要寫得高度概括、言簡意賅。在運用語言上簡練得如詩作,使人在一閃而過的瞬間獲得“一語道破”的真諦。

解説詞不可太多、太滿。電視畫面已經給觀眾提供了許多豐富的可感形象,解説詞必須有所清淡、點到即止,留有餘地。只有充分具備了空白點,解説詞才能使其創造的境界千迴百轉,所提示的主題深刻而非和盤托出,所表現的內容豐富卻又不是一覽無餘。從而給觀眾留下思索和回味的餘地,激活觀眾的想象和再創造,使之獲得深沉而廣泛的啟迪。

解説詞能引導和強化觀眾的瞬間聯想。解説後一般都要留下一定的空白,保證瞬間聯想的時間。

解説詞要做到精煉,在具體的用詞方法,應該注意:句子要短,避免使用長句和複合句;解説詞為避免重複畫面的內容課多用“這兒、那兒、那些人”等指示性帶刺,以吸引觀眾看屏幕,從屏幕中找到答案。

二、不同類型專題片解説詞的創作要求

為不同內容、類型能夠、風格的電視專題片配解説詞,在韻味、情調、吐字用聲、表達方法上都存在着不少差異,可形成不同的表達樣式。每部片子的創作,既要遵從一般創作規律又不能拘泥於一般理論,要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和創作個性。

(一)政論片

政論片往往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中的某一現象、某一觀點、某一熱點作為探討的內容,期中不少屬於重大題材,所記錄的往往是重要事件、人物或重大節日。

政論片有明確的觀點與見解,並將此集中體現於先對完整的解説中,畫面多為相應內容的形象展示。

這類片子中解説詞的作用大多重於畫面語言,解説是主導,只要是議論,形成“議論型”的解説樣式。

解説莊嚴、厚重、有內在力度,政論與紀實結合,哲理與激情交融。觀眾在觀看這類節目時,對語言的注意大於對圖像的注意。離開解説詞,畫面就顯得雜亂無章。在解説這類節目時,不應壓制聲音和感情,不要怕喧賓奪主。有的政論性專題片因為特殊的風格又需要相對平實、舒緩、客觀的解説,需要在具體實踐中靈活把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