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1.41W

在並不喧鬧的鞭炮聲中,在並不熱烈的相聚裡,在年味越來越淡的氣氛下,我們大踏步的走過了可稱為年的幾日,一切都那麼淡淡的,就連精氣神都是淡淡的,濃郁的年味只能在記憶裡尋找了。

年的抒情散文

又一陣稀稀拉拉的鞭炮聲響過,響聲喚起我甜美的回憶……

記憶裡,我童年的春節是極有年的味道的,那份濃郁,那份自然,那份紅火,那份熱烈,那份焦急的期盼,即使跨越數十年時光依舊清晰如昨。

兒時的過年,年味是溫情的家庭成員歡聚一堂式,是母親忙忙碌碌掃塵除垢、洗洗涮涮、擦擦抹抹、拆拆縫縫後的些許亮堂,是父母在臘月的忙碌中擦去臉上汗水與汙漬後展露的笑容,是父親親手釀的那一盆米酒,是母親用糖拌的一大盆白蘿蔔絲,是三十那天我們身上難得一添的新衣,是姐姐妹妹們牽著衣角的手舞足蹈,是穿上新衣昂著小腦袋衝出家門的喜慶,是三十那晚母親炒勺下一道又一道讓我們垂涎的有肉香味的菜,是晚飯桌上一年一見的漂亮食盤以及盤中的豐盛飯菜,是一年才有的一次的飯桌上的解禁(可以說話,平日裡父親嚴格要求我們吃不言睡不語),是飯桌前父母的笑臉我們的笑語,是年三十噼噼啪啪的鞭炮聲裡傳來的熱情,是夜晚躺在被窩裡扳著指頭數分秒盼天亮的不易,是年七年級羊角辮上扎的那根鮮豔的頭繩,是年七年級終於盼到的一把瓜子兩塊糖,是年七年級三五成群簇簇擁擁的結伴拜年,是在一聲聲叔叔阿姨過年好的問候中換回的一把把或瓜子或花生類好吃的,是聽到一聲聲鞭炮聲在耳邊炸響時捂著耳朵的歡叫,是在落地的鞭炮“硝煙”還未散盡時撿拾未響鞭炮時的你爭我奪互比多少,是將未響鞭炮從中心一分為二掰開後襬成一朵花或一顆五角星狀後重新點燃看它們彼此向對方釋放熱情的喜悅,是整個正月都沉浸在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氛圍裡的喜悅……

兒時的過年,過的是父母用一年辛苦的積蓄為我們添置新衣、看我們穿著新衣眉飛色舞裡出外進滿臉歡快的滿足,過的是父母用一年的省吃儉用買上一點豬肉、一點木耳黃花蘑菇、一些粉條炒出的一盤盤美味的一年裡只有過年幾天才能見到吃到的菜,過的是父母用一年積攢的閒時光陰陪我們開心快樂的喜悅,過的是父母為了我們個頭能長高些在年七年級讓我們攀高並呼應父母“長高沒!””長高了!”的喊,過的是父母給我們最貼心最溫暖的愛!

兒時的.過年,我們小孩子們手牽手東家出西家進挨門挨戶給長輩們拜年,進門都會熱熱切切說聲,叔叔阿姨過年好,大吉大利之類的祝福語,之後我們新衣服的小兜兜裡就會被長輩們放進一二塊糖一把瓜子的,那時的我們在一排房的幾戶人家拜完年都會一起去其中一個小夥伴家掏出兜兜裡的東西比比誰的糖多誰的瓜子多,再咧著嘴或撅著嘴一顆瓜子都不剩的裝回自己兜兜裡放回家去,然後再結伴拉著手去另一排房的幾戶人家問候祝福撐著口袋收穫糖塊瓜子,前前後後的鄰居是一定要去送祝福的也一定是要去把兜兜裝滿的,這樣子我們幾天裡都在給長輩們拜年都在滿載收穫都會滿懷歡喜。

兒時的過年,年的那段時間裡的每家每戶桌上都擺有幾個小菜和一瓶小酒,過了八年級、三,長輩們也出門給她們的長輩們拜年了,女人們給長輩們拜完年就坐在人家炕頭上陪長輩熱熱乎乎的嘮嗑,男人們給長輩拜完年就喝彼此的敬酒再三五七八的人吆喝著喝起來耍起來鬧起來,兒時鄰里之間的年過的是道不盡的和睦、數不盡的關照、說不完的親、喝不盡的情。

兒時的過年,是一正月無憂無慮自由自的樂翻天,是一正月穿大街過小巷的蹦跳打鬧,是一正月在寒冷卻明媚的早春裡的房前屋後跳繩、跳方格、跳皮筋、跑公里、打沙包、跳木馬,是一正月排成一排站在房頭說著“擠擠擠巴巴擠出巴巴炒豆芽”的相互取暖,是一正月裡男孩女孩之間女孩用兜裡撿來的零散小鞭炮換取男孩手裡的糖和瓜子,是一正月裡沒有大人房前屋後呼喚時不分晝夜不知回家的想玩就玩想樂就樂的歡喜熱鬧。

兒時過年的點滴再次纏綿了我,那些回憶格外珍貴的根植於我的記憶中成為我記憶裡翻不去的一頁快樂,那份記憶深刻到與我的生命同在。

懷念兒時簡樸中染滿了熱烈、熱情、歡喜、吉祥的含有濃郁風情與滿滿年味的年。

2010年春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