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通用5篇)

來源:文萃谷 2.22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通用5篇)

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們由於受到年齡、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特別是我們都是縣城周邊農村孩子多,缺乏各種必要的感性經驗,尚處於直覺形象階段的思維方式的侷限,使他們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複雜的音樂材料,對歌詞記憶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記憶。以前我總是先教幼兒跟著我按節奏念幾遍歌詞,再分句教唱,但一節課下來,還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圖譜這樣的視覺符號就起到了把音樂材料簡單化、形象化的作用,圖形譜的運用是一種視覺參與。,它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和旋律風格,同時,又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等等,讓孩子主動愉快的學習,讓孩子們的音樂活動不再枯燥,也讓我上音樂課不再單調。我選歌曲《郊遊》,是因為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為小朋友所喜愛,歌曲描寫了小朋友結伴去郊遊的情景“白雲春風”、“青山綠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們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遊”,清新明瞭,首尾點題。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唱會歌曲的基礎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2、掌握XXXXX這一走步節奏,並且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郊遊的遊戲化情境。

3、在音樂和遊戲的情景中,能用歡快、活潑、興奮地情緒,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遊時的輕鬆愉快。

4、通過演唱《郊遊》使幼兒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錄音機,歌詞圖譜,節奏型卡:XXXXX。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室律動。組織幼兒做課前手指遊戲坐好,

2、複習歌曲《茉莉花》;複習節奏:XXXXX。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小朋友你們跟家人去郊遊過嗎?(幼兒自由回答)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師出示歌詞圖譜以講故事形式與幼兒一起回憶郊遊的快樂,並引導幼兒按照圖譜說唱歌詞。

3、放錄音帶《郊遊》,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4、教師邊指圖譜邊範唱一遍,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以分句教唱法並結合歌詞圖譜帶幼兒唱歌1-2遍。

(2)教師以整體教唱法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3)教師彈歌曲旋律,幼兒根據圖譜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有感情的唱歌曲。

(4)分小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錄音,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6、音樂遊戲:《去郊遊》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聽歌曲音樂進行開火車狀等不同動作進行遊戲,還引導幼兒去邀請其他老師一起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小結。

2、出室律動,活動結束。

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初步學唱歌曲《郊遊》。

2、在表演時注意表情和動作,並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郊遊的生活經驗

2、歌曲《郊遊》(見資料庫)

活動過程:

1、幫助幼兒回憶郊遊的情景。

重點提問:我們到哪裡去春遊了?

在那裡你找到春天了嗎?

小結:春天天氣暖和,到處都是一片綠色的景象。小朋友一起去春遊真開心!

2、教師範唱歌曲《郊遊》,並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容。

重點提問:在歌曲裡面你聽到了什麼?

春天又怎樣的景象?

小結:教師把幼兒說的,用歌曲裡的歌詞唱出來。

3、教師再次範唱歌曲,以提問啟發幼兒發現歌曲樂句中相同的地方。 重點提問:歌曲裡面有哪幾句唱的是一樣的?

小結:原來,第一段的開始部分,和第二段是一樣的。

4、教師當導遊,創設遊戲的情境,帶領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1~2遍。

5、幼兒在場地內自由結伴表演唱。

活動延伸:

1、將音樂投放入音樂區內,並提供裝扮的服裝,讓幼兒進行表演。

2、在美工區設立“郊遊”主題作品區,張貼幼兒關於郊遊的照片或者繪畫。

資料庫:

附歌詞:

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遊。白雲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

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遊。

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郊遊》,感受歌曲的ABA結構,初步學習用跳躍和連貫兩種唱的方式來表現歌曲。

2.遷移以往的歌唱經驗,嘗試做跳躍和連貫的動作來幫助理解和表現歌詞內容。

3.通過演唱《郊遊》使學生喜愛秋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郊遊的生活經驗。

2.幼兒用書:《郊遊》(活動前指導幼兒看畫面,引起有關郊遊的回憶)。

3.相關視訊。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關於“郊遊”的美好回憶。

教師:小班的時候老師、爸爸媽媽帶你們去粱豐生態園玩了你們還記得嗎?玩了些什麼?

教師:在生態園裡你都看到了什麼?你玩的開心嗎?

二、創設情境——匯入歌曲。

教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到美麗的野外去做什麼呢?你們聽!

教師:我們要去做什麼呀?(學生回答去郊遊,揭示了歌曲題目。)

教師:你們想去郊遊嗎?

教師:要去郊遊了,你們現在的心情怎樣?(學生回答高興、興奮等。)

三、幼兒學習歌曲《郊遊》。

1.出示歌片掛圖,幼兒用好聽的詞語讚美、誇耀秋天的變化。

2.教師範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跟琴歌唱,並引導幼兒理解B段歌詞。

教師:歌裡唱到白雲和陽光怎麼樣?青山和綠水怎麼樣?你們還想去郊遊嗎?那我們一起出發吧!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歌曲中間部分和前後部分兩種不同的演唱風格。

教師:你們發現我唱的時候中間和前後重複的地方有什麼不同嗎?

5.教師當導遊,創設遊戲的情境,帶領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1~2遍。

教師:剛才我們郊遊是去××地方了,現在你們還想去哪裡郊遊?各位遊客,下面我將帶大家去××地方遊玩,請做好準備。

6.教師啟發幼兒創編彩雲飄的動作,教師帶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根據幼兒創編情況決定唱2~3遍。

教師:誰能做和別人不同的彩雲飄動作?(個別幼兒示範動作,教師提升並反饋幼兒動作,再帶領大家集體練習。)

四、選擇打擊樂器,配伴奏型別。

教師: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表現歌曲呢?

教師:第二大樂句優美、柔和,應用什麼打擊樂器伴奏,請把你選擇的打擊樂器舉起來,互相看看誰的樂器不適合為這一大樂句伴奏?

教師:讓我們邊唱邊用自制地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吧!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在音樂角提供《郊遊》音樂供幼兒唱歌表演,也可進行樂器演奏活動。在美工角設立“郊遊”主題作品區,張貼幼兒關於郊遊或旅遊主題的作品。

2.領域滲透:在本次活動中變化郊遊地點,滲透了科學、社會領域方面的內容,這樣既開闊幼兒視野,也使幼兒興趣始終保持在適宜狀態。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是一個歌唱活動。《郊遊》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它是ABA結構,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活潑歡快,中間第二段比較柔和,唱了郊遊的風景。活動開始我以談話匯入,引導幼兒說說郊遊地的風景,根據幼兒的.回答我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了下來,從而引出第二段歌詞。接著我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詞。歌詞理解後,讓幼兒通過聽教師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後再用鋼琴伴奏,一句句學習歌唱。等唱了兩到三遍後請幼兒編動作,邊表演邊唱,這樣比較能幫助幼兒記住歌詞。雖然大多數幼兒能大概將歌曲唱出來,但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覺得興趣缺缺;而且後面邊表演邊唱,孩子們會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輕,應該在幼兒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再加動作比較好。

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在學習踵趾小跑步的基礎上,嘗試歌表演。

2.在郊遊的情境中,體驗和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3.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分享討論——感受郊遊真開心

你知道什麼是郊遊?你和誰去郊遊過?心情怎麼樣?

二、感受體驗——熟悉音樂,學習舞步

1.完整欣賞歌曲

歌曲裡的小朋友是怎麼去郊遊的?看到了哪些景色?

2.教師進行歌表演

你看見了哪些動作?(重點練習踵趾小跑步)

單個動作可在中間的空地方練習,連起來後幼兒可一個個排好隊,在教室裡繞圈練習。

3.幼兒學跳(重點練習踵趾小跑步)

單個動作可在中間的空地方練習,連起來後幼兒可一個個排好隊,在教室裡繞圈練習。

三、合作表演——嘗試兩人合作表演

1.這個舞蹈還可以兩人一起跳呢(觀看視訊)

兩個人跳和一個人跳有什麼不同?(腳的方向、有高低變化)

2.幼兒嘗試兩兩合作表演

幼兒兩兩合作練習,注意腳是不是打架。高低變化時怎樣才能跟上音樂?

3.幼兒兩兩手拉手,在郊遊的情境中進行表演。

小班郊遊音樂教案設計 篇5

打擊樂:

郊遊

活動目標:

1、複習歌曲,瞭解歌曲的結構特點,能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2、根據音樂的節奏特點,嘗試用鈴鼓、圓舞板、碰鈴演奏歌曲。

3、體驗與同伴共同演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事先會唱歌曲《郊遊》,節奏圖譜、鈴鼓、圓舞板、碰鈴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

“小朋友,前段時間老師教了一首《郊遊》的歌曲,你們還記得嗎?”(伴樂輕唱)

二、感知結構,嘗試用身體表現節奏型。

1、“老師用圖譜把歌詞都記下來了,看看老師用了哪些符號?”

“那請你們用好聽的聲音看著圖譜來唱一唱,然後告訴我,這首歌曲裡面有什麼地方是相同的。”(伴樂齊唱)

“第一段和第幾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們稱為A部分”

“中間部分有它們一樣嗎?”

師小結:像這樣開始和結尾的節奏相同,中間不同的結構叫ABA結構。(出示ABA)

2、“如果用我們的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看到小腳你想到什麼動作?看到小手呢?誰來試一試。”(引導幼兒看圖譜,集體分部練習)“除了用跺腳、拍手還可以用什麼身體動作呢?”(拍腿拍肩,集體嘗試)

3、分析B段:“B段我們看到了什麼?這兒不是小腳小手,而是白雲、陽光、青山綠水,可以用什麼動作呢?”(幼兒做,集體練習)

4、集體完整練習,分部練習。“現在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看指揮伴樂做動作)

三、討論配器,並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幹,連小樂器們都忍不住想來玩一玩啦,看一看,都來了誰?” 認識鈴鼓,碰鈴,圓舞板。

“我們幫它們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麼樂器?為什麼?拉手的地方呢?” “B段優美的部分適合用什麼來演奏呢?”

2、嘗試用樂器演奏一遍。

3、交換樂器。

四、結束。

“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本領,會用樂器來演奏歌曲了,像這樣用樂器來演奏的活動叫打擊樂。鈴鼓、碰鈴、圓舞板都是打擊樂器,在我們三樓的音樂室裡,還有許多的打擊樂器呢,等下我們一起去用別的樂器來試著演奏《郊遊》好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