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賦》優質課教案

來源:文萃谷 2.09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聲賦》優質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聲賦》優質課教案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把握文言知識點。

2、文初步感知課文,瞭解秋聲的特色。

3、通過文字研習,瞭解文章結構,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文字研習,瞭解文章結構,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一組秋天的圖片。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無邊落木蕭蕭下,是霜冷長河,是枯葉飄零眾芳搖落(幻燈片)的季節,愁是秋天的心(幻燈片),這節課讓我們走進歐陽修聽聽他的秋聲(幻燈片)。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自由朗讀幻燈片8)

翻譯(開火車的方式回答,這樣確保從第二個同學開始沒有問題)

竦然而聽之驚恐地聽

初淅瀝以蕭颯初起時像淅淅瀝瀝的細雨帶著蕭颯的風聲

銜枚疾走口裡銜枚快跑

但聞人馬行聲只聽到人馬的行聲

煙霏雲斂煙氣濃重,雲霧聚集

其氣慄冽他的氣溫寒冷

豐草綠縟豐茂的草地碧綠繁盛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秋風之所以能夠摧折草木使其零落,那是因為秋氣具有肅殺的餘威。

於時為陰在時令上屬於陰

於時用金在五行中屬於金

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夷,就是殺,生物過於繁盛就會消減

渥然丹者紅潤青春的面容

黟然黑者為星星濃黑的頭髮變成星星白髮

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到底是什麼使人受到傷害,又何必去怨恨秋聲。

三、再讀課文深入研習

(一)研習第一節

1、 A課前同學們預習過課文,剛才我們自由朗讀了課文,請一個同學說說看,課文寫得什麼內容?

秋聲及秋聲引發的感慨。

B課文哪幾節寫的秋聲?

1、2兩節

2、A齊讀第一小節,找出第一段中描寫秋聲的句子。(幻燈9)

明確:文章第一段“初淅瀝以蕭颯”至“但聞人馬之行聲”(幻燈10)

B很好,找的很準確具體。這是作者聽到的秋聲(板書:聽秋),這幾句話向來為人稱道,把一個無形的秋聲寫的惟妙惟肖,這裡作者用的什麼修辭手法?

比喻具體可感,能夠讓人如同看到一幅畫面。

C請同學們口頭翻譯,嘗試背誦,待會我們請同學背一背(記得找個學生事先背這一小段)

明確:這秋聲剛開始像淅瀝蕭颯的細雨,忽然變得像澎湃的波濤,讓人想象到大雨急至的場面。又把它比喻成銜枚疾走的赴敵之兵,讓人想象到行軍隊伍那種雖無號令卻又急驟前行的場面,似乎能聽到行軍腳步的“唰唰”聲。

齊背,實在不會背就看黑板

(二)研習第二節:

3、課文第2節開始寫了什麼?寫秋之狀分別從那幾個方面來寫的?(幻燈11)

明確:“秋之狀”(幻燈12)

從色,容,氣,意四個方面來解秋的。板書:解秋

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洌,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4、其表現在秋聲上的特點是什麼?(幻燈13)

特點: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A(正因為秋有此狀此聲,所以它具有很大的殺傷力: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幻燈14),是無邊落木蕭蕭下,大自然中的萬物在秋天通常都會凋零!)

B、那麼人類在秋天又會做些什麼活動呢?我們一起來把剩下的'部分讀一遍

齊讀: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老師概括:秋天裡自然界萬物凋零,而秋天裡人類的活動又通常是秋後問斬、秋季用兵,包括音樂也與自然密切相關,與秋天相對的商就傷,夷就是戮。那麼人的活動為什麼和大自然的活動如此的高度統一呢?因為古人追求天人合一。(幻燈片15)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自然與人事的高度統一。天地春夏秋冬與人間管制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相對與音樂五聲十二律相的配合見註釋17,18.天地春夏秋冬吏戶禮兵刑工宮商角徵羽季夏秋春夏冬夷則七月(農曆)

四、三讀課文探究主題(幻燈16)

(一)研習第三節1、關注一下課文的題目秋聲賦賦是什麼?幻燈打出關於賦的介紹(幻燈17)明確:賦是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語言上多鋪張藻飾,講究文采韻律;內容上多側重於通過極力描繪景物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劉勰文心雕龍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幻燈18)2、作者寫的什麼志,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生感悟呢?(幻燈19)

(1)我們常常說了解一部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論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歐陽修的人生經歷(幻燈20)。宦海沉浮20多年29歲因支援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張被貶夷陵;39歲再度因參與“慶曆新政”被貶滁州;48歲那一年,又被宦官誣陷;雖然重新獲得朝廷重用,官職也一路升遷,但長年的鬥爭使他感到心力交瘁,而此時朝廷內外日益汙濁、黑暗,國家日益衰弱,改革又無望,於是他辭去了官職,專心致力於《新唐書》的編纂。53歲這年的秋夜,他感慨萬千,寫下千古名篇《秋聲賦》。補充交代62歲,與王安石新法產生嚴重分歧;65歲,辭官歸隱;66歲,終老潁州(今屬安徽省)。

(2)四人一桌學生討論回答,可以用自己的話,可以用原文。(幻燈21)

A.人生的憂慮煩惱、勞頓睏乏會耗損人的精力。

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會使人快速老去。

C.人應該知足常樂,不要與人爭榮。

(二)研習第四節

1、作者的這種感悟童子能不能體會?

2、你怎麼知道的?

讀第四節

3、好現在我們再會過頭來看文章開頭老師留給你們的一個問題:(幻燈22)

“童子聽到的秋聲的感受與歐陽修的感受同嗎?為什麼?

總結:

從季節上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那麼從人生的季節上來看童子正處於人生的春季,而歐陽修卻處於人生的秋天了,所以他們無法形成共鳴,你們現在恰如那童子,當然歐陽修的人生感慨老師也不能完全體味,但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們都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