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上冊《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1.16W

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學生形成數學活動經驗的基礎。數學教學如果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情境學習中,能更好的獲得對數學活動經驗的體驗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感悟。本節課先從賽跑是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生活場景。本節課先創設松鼠、小兔、猴子比快慢的情境,一是為了激趣,二是為了激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經驗的認知,以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當學生髮現路程相同比時間、時間相同比路程的方法後。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展示給學生,從解決淘氣和笑笑誰上學走得快這個生活問題出發,打破學生的認知平衡,時間不同怎麼比大小,可以直接比較嗎?還得知道什麼?如果再知道距離(路程)怎麼比快慢?這樣學生會思考去求“一分鐘的路程”並進行比較。然後順勢引出速度含義,讓學生初次明白可以通過比較速度(一分鐘的路程)來比快慢,初步讓學生體會速度含義。之後又組織學生計算“神七”飛船和騎自行車的速度後,經過觀察和比較,學生自主建構“路程÷時間=速度”的數學模型。這樣,學生經歷了速度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理解了“路程÷時間=速度”,而且能夠初步領悟建模的基本方法,學會了數學思考,逐漸形成一些數學思維活動經驗。本環節還通過航天飛船的速度與騎自行車的速度的衝突意在讓學生明白計量速度時得交代清楚指定單位時間行駛的路程才可以表達清楚。意在讓學生對速度描述在單位計量層面更精準。在解讀生活中的速度環節設計意圖意在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係,豐富對速度、時間和路程模型的認識以及對速度的感知。最後是通過練習提升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

四年級數學上冊《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反思

在教學之後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聽課教師的聽課反饋意見現在總結如下不足:

1. 對於本課的重難點速度的認識應該用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感知,在涉及到一些重難點問題時,學生的回答與展示之後應該留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去思考理解。

2. 教學中有些環節時間應該更加充分一些,兼顧差生。

3. 對於速度的單位中的“/”如果給學生加以解釋,那樣學生會更明確複合速度的真正含義。

懇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建議和意見。

熱門標籤